登錄???|???注冊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它是中國漢民族的文化瑰寶。本書介紹了一些地方的關于山、水的對聯,如“雙劍峰瀑布(廬山)”、“普照寺篩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蕭黃編著 ·民俗文化 ·3.1萬字
本書共收錄名言警句、歇后語、謎語、對聯、俗語、諺語等上萬條。這些鮮活的語言文字語簡意賅,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這些語句,或寓意深長,或幽默風趣,有著過目難忘的藝術效果。本書以句句的實用性、典型性和廣泛性為著眼點進行編排,所選的句句時間跨度相當大,從先秦時期的重要著作,到當代名人的智慧言語均有涉及;所選的名句范圍非常廣,從詩詞曲賦、小說雜記等文學體裁,到俗諺、歇后語、謎語等民間文學都有涉獵。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過這些或引人發笑、或讓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讀者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陳曉丹編著 ·中國文化 ·14.5萬字
讀書須先識字。漢字,特別是漢字字源,蘊含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基因。《說文解字》這部中國最古老的字書是理解漢字的首要經典,但是由于生僻字多,釋義古奧,現代人已經不易讀懂。本書發凡起例,抽取《說文解字》全部540個部首,也就是540個最具代表性的漢字,做音、形、義的解釋,結合文字演變、插圖釋義,讓今天的讀者得以理解漢字的字源、意涵和構成。本書篇幅雖然簡短,但沒有失去《說文》全書的基本面貌,以更加簡便、直觀的方式,將《說文》的精髓傳達了出來。這些《說文》部首,組成了一萬多漢字,包羅“天地鬼神、山川草木、世間人事”,說是“萬有”,一點也不夸張。全書由何大齊撰著、錄寫、插圖,他的著述與其書法、繪畫珠聯璧合,也使本書成為融會了知識性與美感的藝術作品。
何大齊 ·中國文化 ·7561字
藝術是什么?首先它是被創造出來的。它是一種進步的象征。在壓力下的動力,在生活中它讓所有的生物突破常規。通過艱苦努力過程和充滿創新的思想互相結合演變為以后的神奇,從而創造出一副出眾的藝術品。本書從書法、繪畫、建筑、服飾、民間傳統工藝等多方面地展現了中國藝術的魅力,讓青少年在閱讀中受到傳統藝術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陳曉丹編著 ·中國文化 ·12.3萬字
擔心《道德經》看不懂?有了這本書,輕松讀懂《道德經》!《道德經》被稱為“萬經之王”,是中華文明智慧及哲理的源泉。兩千多年來,備受歷代先賢,王朝統治者,中外大學者、大哲學家推崇,更讓無數人走出人生困局。馮戈吸收老子智慧精華,以趣味十足的漫畫形式講解這部流傳已久的經典。其風格詼諧幽默,文字深刻直白,讓我們笑著笑著就讀懂了《道德經》,學會了《道德經》里的做人處世哲學。
馮戈編繪 ·中國文化 ·0字
禮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自古就被稱作“禮儀之邦”。禮與儀各有其意,一個賦德于內,一個形之于外。禮儀在幾千年華夏文明發展過程中,一直是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名片。禮儀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同時也構成了中華文化的獨特性格。本書作者海英長期從事禮儀教育及培訓工作,對中華傳統禮儀潛心研究二十余年。本書圍繞行住坐臥、言談舉止、迎來送往等幾個部分,全面講述中華傳統禮儀的內容及其文化背景,讓人們認識到傳統禮儀的價值精髓。此外,作者還特別專注禮儀的古為今用,從眾多的環節中選出具有當代價值的內容進行詳細解說,幫助人們學以致用。
海英 ·中國文化 ·13.3萬字
本書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本書精選關于北京的散文50篇,收錄了梁實秋、朱自清、老舍、朱湘、汪曾祺、鄧云鄉、張中行等名家經典之作,從北京的風景、風俗、吃食、人物和對北京難以割舍的情感方面,展示百年間都城京華的盛景與風情。
孫曄 ·地域文化 ·15.1萬字
我們舉辦各種儀式來紀念和提醒每天、每月、每年都在發生的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裝扮起來也就是俗話說的紅白喜事,希望本書能給廣大讀者的生活帶來便利。
楊茜彥 ·民俗文化 ·57.6萬字
《索福克勒斯悲劇五種》收集了羅念生先生翻譯的索福克勒斯悲劇五種:《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厄勒克拉特》《特剌喀斯少女》《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
(古希臘)索福克勒斯 ·文化研究 ·15.6萬字
這是一本講中國傳統音樂的、具有藝術普及功能的書,也是一本通過中華傳統音樂來講“中國”和中國人的書;是以中國傳統音樂、各地民歌為脈,飽含深情講述的“中國故事”。中國音樂究竟好在哪兒、美在哪兒?如何代表中國?如何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魅力?新音樂的力量在哪里體現?我們中國人有沒有自己欣賞音樂的邏輯?在這本書中,作者講了三個部分:中國傳統器樂與樂器、民歌與民族聲樂、新音樂,帶領讀者聆聽古箏、古琴、琵琶、二胡等傳統樂器的“金聲玉振”,走進南音、佛樂、道樂的神秘世界;領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民歌的獨特魅力;體會“長亭外,古道邊”“風在吼!馬在叫!”“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時代精神。從音樂層面、地緣及歷史層面、人文層面,講述了蘊藏在音樂里的民族情感。中國音樂之獨特,在于其蘊含著一種人文精神。中國的傳統音樂之美,能觸及心底柔軟的一塊,它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和精粹。作者認為,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文化自信,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面對西方音樂的強勢沖擊,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美美與共的態度,創造屬于中國人新時代的新音樂。
田青 ·中國文化 ·15.5萬字
漢字是握在中華民族掌心里的紋路。循著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觸摸到所有觀念由來的秘密,漢字也是筆尖下流淌的鄉土,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即血脈。《于丹:漢字之美》分為天人合一、厚德載物、農耕法則、家和萬事興、認識自己、大道直行、找回這顆心七個單元,通過文字的起源、字體變化、字義及有關民俗等來探尋深藏在漢字里的哲學思想、人生道理,帶領我們感受漢字的典雅,喚醒心中的詩意。本書將起源相近、語義相關的漢字集合到一個單元,對比講述了300多個常用的基礎漢字,100多個關鍵漢字配有從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文到楷書到宋體的字形演化圖解,并對150多個相關知識點作了注釋,直觀、易懂、全面、細致,適合全年齡段的讀者、特別是青少年閱讀。
于丹 ·中國文化 ·8.5萬字
《論語說什么》如果說,當今社會有一套幫大家如何獲得快樂、如何避免不快樂的知識體系,那顯然孔子的思想體系更合適。它能讓你成為一個沒有敵人的人——仁者,起碼也能讓你變成一個在朋友圈有吸引力和比較受尊重的人。很多人這輩子都沒活好,總想活出超越這輩子的境界,但很容易走偏。其實,《論語說什么》告訴我們:哪怕我們在正道上前進得慢一點兒,也比走岔路而繞不回來的好。一個人上半生主要是求存,下半生慢慢就要求真。求存是向外的,求真是向內的。不管是求存,還是求真,都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你改變不了命運,但可以通過學習改變自己處理命運的能力。讀《論語說什么》,最起碼可以讓你在糟糕的生活中成為一個不太糟糕的人——勤勉而好學,愛生活但不炫耀,正確地好色……《道德經說什么》迷茫痛苦時,您一定想過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么?為什么生活中有這么多的糾結與不如意?為什么我們苦苦追尋,但最終總會發現,時間消耗殆盡,而我們仍一無所獲?不是這個世界有問題,也不是我們的努力注定付諸東流,而是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出了問題。讓我們看到不到真實的快樂;對回報的執著,影響了我們的初心,讓我們無法竭力做好該做的事;對物質無止境的追求,讓我們急切地想要更多,幸福感反而越來越低,身體也越來越吃不消……凡此種種,我們都可以從《道德經說什么》里找到解決之道。知名中醫專家、中醫診斷學博士羅大倫從中醫修養身心的角度,為您逐句逐字解讀《道德經》,把其中的智慧總結提煉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帶您讀懂、讀透《道德經》,結合其中流傳千年的智慧,助您解決生活中的常見的各種實際問題。教您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把心放空,把名利看輕,把事做成,把身體照顧好。這是一本人人看得懂、用得上的《道德經》經典解讀本。
羅大倫 梁冬 ·中國文化 ·62.7萬字
這是一套看著看著饞蟲會叫的書,這是一套讀著讀著心向往之的書。書中,蔡瀾以尋味為目的,開啟全球美食之旅。一路行,一路玩,一路吃,不僅僅記錄美食、美景,更記錄人生百態,體味人間煙火氣。那味,是珍饈之味;那味,是美景之味;那味,是妙人之味。人間百味,非酸甜苦辣可以概括;世態萬千,豈INTERNET可以盡覽。若是不能親歷,那么自是翻開這套書,看蔡瀾說說也好。追根溯源,尋味中國。從最熟悉的潮汕美食到念念不忘的青島腌蟹再到香港亞皆老街的生活百態,感受熱熱鬧鬧的中國大食會,跟隨蔡瀾先生再來一次舌尖上的中國之旅吧。這本書按照地域飲食的特點,分有“粵味風情”“京韻悠長”“滬上味道”“魯菜尋蹤”“川渝爭鋒”“閩菜傳承”“江浙吃鮮”“閩菜傳承”“且歌且行”等9個篇章,較為全面地呈現了蔡瀾版的“中國美食地圖”。
蔡瀾 ·隨筆 ·8.9萬字
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以其對于中國文化的追尋而聞名。他的代表作《空谷幽蘭》,就是深入名山尋訪中國當今隱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中,他則試圖追尋中國人心中千百年以來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在書中,波特踏著陶淵明與蘇東坡的足跡,經揚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瓊州,再回溯到陶淵明的故里廬山。陶淵明、蘇東坡、王安石等人遺留至今的遺跡、當時當地的處境、心態以及隨之而生的詩歌、理想,在波特優美流暢、明白如話的文字中自然浮現,還有手繪的路線圖、地圖和實地拍攝的照片,一起把我們帶入古代文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古人的遭遇與恬淡自然的心態,返照自身,安放我們當下的心靈。就在我們身處的滾滾紅塵之中,在我們心中,找到自己所屬的世外桃源。
(美)比爾·波特 ·文化研究 ·5.5萬字
兩宋時期,社會進步超乎想象,諸如民生與工藝、藝術與哲學、技術與商業無不粲然,域外史家謂之“近世”,或稱“新社會”,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宋以文藝復興,形成新的人文天際線。文藝復興帶來的審美自由,適合藝術蓬勃地生長,從五代、兩宋開始,中國繪畫才真正邁進獨立的藝術門檻。中國山水畫的興起,尤其水墨山水的興起,成為10世紀至13世紀中國文藝復興的標志。本書按照歷史順序,分為五代、北宋和南宋三個時期,解讀了近30位名家、近100幅傳世經典畫作,探究了山水、花鳥、人物三大繪畫類別由技入藝以至于境的發展過程;講述個體與王朝相互勾連,命運與天才相激共振的歷史事件。創作體例上,賞析與評傳結合;方法上,審美與思辨兼濟。作者試圖以此建構新的中國藝術史,這是一部思想、藝術、文化、美學、文學交織的更大的歷史作品。讀過本書,或許你還會發現,去藝術中開拓文化的江山,是一個好去處。追求自由,構建獨立人格,安頓自己,這是對中國文化和自我的一次美的救贖。美,是引人向上的終極力量。
李冬君 ·中國文化 ·21.7萬字
這本書探索了一種不用賺太多錢似乎也可以生活無虞的方法。負擔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沒關系,可以租郊區的。不能經常去飯店吃飯,沒關系,可以自己動手做。嫌理發又貴又煩人,沒關系,自己給自己理發,不僅發型穩定,也不用忍受推銷辦卡買產品。加班多到想辭職,退一步,換一份低強度的工作,砍掉不必要的欲望,清理掉消費社會的浮華和誘惑后,自己與世界、與他人、與自己的連結反而更真切、更堅實、更鮮活。
(日)大原扁理 ·各國文化 ·5.3萬字
百年前,中國神話零碎飄散,不成體系。是茅盾先生率先做出了大膽探索,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梳理了整個神話的脈絡,關于中國神話的研究,才踏出了真正的一步!茅盾從不認為中國神話是孤立的,他將之與北歐和希臘的神話對比,研究出了真正屬于中國的宇宙觀和神話史!自此,華夏大地孕育而出的偉大神話,正式走向全世界,被更多的人發覺發現!這部《中國神話》是茅盾先生研究中國神話成果的結晶,對中國神話作了緒論性的評述,論述了中國神話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并從中國原始神話古籍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神話研究的各種思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書中作者以自己獨特的神話觀闡述了中國神話的本質、起源及發展,其中不乏西方神話學的觀點和強烈的批判精神,稱得上是一部我國近代神話研究的奠基之作。
茅盾著 王浣繪 ·文化研究 ·9.2萬字
《皇帝秘史·中國卷》講述了:中國古代最神秘的地方莫過于皇宮,那個被重重包裹的宮墻之內曾演繹著怎樣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皇帝到底是怎樣選定的?他有多少后妃和子女,如何管理龐大的家族?皇位的繼承人如何遴選和培養?登基大典的儀式有多么繁復?皇帝每天吃什么,穿什么,有什么業余愛好?這些都是尋常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薛晉蓉編著 ·神秘文化 ·11.2萬字
《周易》是影響中國文化最為深遠的三本經典之一(其余兩本是《論語》及《老子》),既是儒、道兩家哲學之源,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各門學術基本理論的依據,因此可以推知,《周易》和易學的興衰,可以影響中國文化的興衰。本書乃根據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黃漢立老師演講的易學課程——“如何打開《易經》之門”的錄音整理而成,內容既涉及《易經》、易傳《十翼》與易學發展的重點介紹,也精辟地闡述了《周易》與占筮、太極圖、太極拳及丹道的關系與精粹所在,并旁及西方文化以作比較,可視為開啟中國文化寶庫不可多得的鑰匙。
黃漢立 ·中國文化 ·16.2萬字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積淀,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對中國的傳統思想、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節日風俗等內容進行介紹,讓讀者能夠全面領略它的魅力。這本由劉艷霞編著的《中國神秘文化》講述了中國神秘文化的故事。《中國神秘文化》包括了什么是增、減筆測字法;屬豬人有何性格與財運;民間對死亡征兆有哪些避諱;端午節有哪些禁忌等內容。
《書立方》編委會編 ·中國文化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