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論述了肛腸病門診局麻治療的思路、原則以及肛腸科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全書包括正文和附錄兩個部分。正文第一章至第八章詳細介紹了肛門和直腸的生理解剖及病理特點、肛腸病保守療法、門診麻醉方法的選擇、常見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以及羅哌卡因和消痔靈的臨床應用情況;第九章至第二十一章系統闡述了針對痔、瘺、裂、膿腫等肛腸科常見疾病,應用新型長效酰胺類局麻藥物羅哌卡因和消痔靈的肛腸病門診局麻治療方法。
李銀山 薛鉅夫 ·中醫 ·13.8萬字
新刊《傷寒撮要》系明代繆存濟所著。全書共分六卷,卷一設有總論,簡要闡述全書大意宏旨。卷二至卷六序貫相連。卷一述傷寒識病;卷二列傷寒六經病證治、變證治法及禁忌;卷三論正傷寒、相類傷寒、傷寒變病及治療;卷四、卷五,續傷寒變病及治療;卷六列傷寒用方449首。是中醫院校本科生及臨床中醫工作者學習傷寒著作的重要參考書之一。本次整理以明隆慶1年丁卯(1576)新安汪滋刻本為底本,以《傷寒全生集》之明崇禎13年(1640)庚辰婁東蔡懋德刻本、《傷寒六書》之明步月樓刻本、《傷寒論》之明萬歷二十七年趙開美校刻仲景全書本為他校本進行整理。
(明)繆存濟 ·中醫 ·13.8萬字
文言文看不懂;內容太多,不知道從哪里開始看;相關書籍太多,不知道哪本適合自己.....《黃帝內經入門7講》是一精選白話解析入門讀本,由有近30年教學經驗的內經教研室副教授親自操刀,以引導讀者入門為主,精選《黃帝內經》經典篇章,逐句白話解讀,再加上圖表展示,力求做到人人看得懂!全書分為初識內經、養生、陰陽五行、藏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與治法7講,可讓初學者了解中醫基本理論,探究中醫養生之法,內容精煉,輕松讀完!
周杰 謝新才主編 ·中醫 ·13.8萬字
本書以炎帝神農為核心人物,以炎陵縣炎帝陵文旅內容為基礎,圖文并茂,著重探索炎帝神農與中醫藥文化的淵源、內涵以及當代價值,從炎帝其人、炎帝與炎帝陵、炎帝與詩詞書畫、炎帝與華夏文明、炎帝與中醫藥源流、《神農本草經》的誕生與藥物成就、炎帝神農中醫藥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等多個維度展現炎帝神農中醫藥文化的歷史價值及文化意義;目標讀者對象為中醫藥文化、歷史、文學、旅游愛好者;旨在形成具有趣味性、知識性且在思想性中突出創新的文化普及著作。
何清湖 孫相如主編 ·中醫 ·13.8萬字
本書由醫案、醫論、驗方選介三部分組成。其中,醫案選錄共90則,臨證記錄完整并附按語或評語;醫論部分著重總結了我的學術觀點,以及對學科發展的思考;驗方一章為10則選介。
沈淑華 張弘主編 ·中醫 ·13.8萬字
“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本書科學、全面地介紹了腎虛的相關知識,比如腎在生命里有什么重要意義?什么是腎虛?如何發現腎虛?養腎的食物有哪些?怎樣吃才養腎?養腎的穴位有哪些?如何使用穴位養腎?養腎的常見中藥有哪些?中藥養腎有哪些竅門?如何利用中成藥養腎?哪些運動有利于養腎?日常養腎要注意哪些細節?哪些疾病由腎虛引起?如何居家輔助治療這些疾病?多角度、全方位解決實際問題。最重要的是本書追本溯源,吸取古代醫家最真實的經驗與養生秘法,帶領讀者真正理解養腎的內涵,從多方面闡述腎虛的形成、中醫食療、針灸按摩、日常養護,配以圖文解釋、經典病案,通俗而易懂,實用且明朗,與專業書籍相比,失其刻板,多于趣致,適合大眾居家學習,長生葆真。
胡世云主編 ·中醫 ·13.8萬字
本書名為《中醫入門路徑》,由山東省棗莊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棗莊十大名醫劉翔關于中醫入門的講稿整理而成。劉翔曾多次辦班,教授中醫愛好者及初入臨床的醫師學習。作者從氣火(能量)、氣化、氣機角度講述臟腑、經絡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全書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將氣火(能量)的產生,主要是心腎功能;第二部分講氣火(能量)的運行,主要是六經的功能;第三部分講氣火(能量)的載體,主要講肝、肺、脾胃的功能;第四部分講中醫思維方法、運氣學說及八卦理論。
劉翔編著 王子依整理 ·中醫 ·13.8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按摩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經絡和穴位的基本知識、自我按摩的注意事項、自我按摩的常用手法和輔助工具、日常按摩保健方法,包括穴位按摩前的準備如找穴經驗、傳統的按摩方法、按摩小訣竅等;全身經絡穴位按摩如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等;常見疾病的經驗按摩法等內容。本書針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了詳細的按摩解說,對日常保健、養生以及常見病癥防治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按摩妙方,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張威 ·中醫 ·13.8萬字
全書共24卷,81篇,所論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陰陽五行、藏象氣血、腧穴針道、病因病機、診法病證、治則治法、醫德養生、運氣學說等,較為詳盡地論述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有關內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學思想,強調了人體內外統一的整體觀念,從而成為中醫基本理論的淵藪。本書底本選用顧從德翻宋影印本為底本進行校勘。
張永泰 郭霞珍整理 ·中醫 ·13.7萬字
本書內容以介紹耳穴診治法為主,重點介紹耳穴治療青少年近視(包括遠視、散光、弱視、斜視等)的方法和作用,包括耳穴貼壓法、耳穴電療法、耳穴按摩法、耳穴刺血法等。簡單介紹了一些其他治療和輔助治療近視的方法與保健方法。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面向廣大群眾。本書為耳穴治療青少年近視的專業書籍,并融入較多科普內容,具有一定的科普性質。本書還闡述了眼屈光、眼結構、近視眼、遠視眼、散光、弱視、斜視的成因,近視的預防、治療及眼睛保健常識。本書匯集了相關中醫治療近視的論文成果、寶貴經驗、珍貴資料等供讀者參考。
薛定明編著 ·中醫 ·13.7萬字
本書以權威研究機構和專家的大量實驗和研究報告為依據,深入分析了關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細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層面科學地揭示了人類衰老的秘密,綜述了科學家們為了延緩衰老和健康長壽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藥物與各種營養劑之外,本書討論了如何通過日常的膳食和運動達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還有專門一章介紹如何增加免疫力來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
(英)科林·羅斯 ·中醫 ·13.7萬字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以“讀經典、勤臨床、跟名師”為模式,旨在培養繼承創新的中醫臨床領軍人才。推出這套《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心得系列叢書》是記錄“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的研修心得和感悟。本書分三篇,上篇是讀經典,包括12篇文章,中篇是勤臨床,包括19篇文章,下篇是跟名師,包括11篇文章,還有一篇附篇是臨床隨筆,包括5篇文章。
萬文蓉 ·中醫 ·13.7萬字
流行性出血熱(簡稱出血熱),屬于中醫學瘟疫范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病率、病死率明顯增高,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當時江蘇屬于高發區。江蘇省衛生廳及防疫部門領導高度重視,為加強中醫藥在防治出血熱中的作用,1982年抽調周仲瑛教授參加出血熱防治工作。周仲瑛教授帶領團隊共同戰斗在出血熱防治工作第一線,倡議將出血熱中醫病名確定為“疫斑熱”,通過臨床實踐提出新理論、新治療方藥,如病理中心在氣營,重點為營血,并提出“三實一虛”(熱毒、瘀毒、火毒與陰津耗傷),到氣就可氣營兩清;針對出血熱各個病期,提出相應的治法方藥,分別采用清氣涼營、開閉固脫、瀉下通瘀、涼血化瘀、滋陰生津和補腎固攝等治法,研制相應的科研用藥,并制訂了出血熱診療常規及護理常規。周仲瑛教授帶領團隊成員治療出血熱127例,病死率降至1.11%,明顯低于其他療法,其成果先后榮獲多種獎勵。本書詳細介紹了周仲瑛教授帶領團隊成員救治出血熱全過程及治療外感高熱的經驗,可供從事中西及中西醫結合醫療、科研、教學各類專業人員參考。
周仲瑛 金妙文主編 ·中醫 ·13.7萬字
胡蔭奇教授是國家第三批名老中醫,本書主要從五個部分對胡蔭奇學術思想與診治風濕病的經驗進行闡述:第一部分是醫家小傳,第二部分醫案醫話;第三部分是學術思想;第四部分是方藥心悟;第五部分是醫案精選。本書把筆墨的重點放在胡蔭奇教授最擅長治療的風濕病上,而且對胡教授在臨床上用方、用藥特點予以詳盡淋漓地展示,務求毫不保留地寫出臨床真正有效的內容。
王義軍 唐先平 ·中醫 ·13.7萬字
中醫骨傷科流派是中醫學術流派的重要分支,歷史悠久,是建立在中醫學理論與臨床經驗的基礎之上,通過不斷積累和完善,逐漸發展成為學術底蘊深厚、手法技術鮮明、臨床療效顯著、深得群眾信賴、傳承脈絡明確的臨床流派。此書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將先前的中醫骨傷流派如儒家、道家及佛家等八類傷科流派歸納總結。隨著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大力扶持,中醫骨傷流派逐漸細化、地域化,現階段發展較好的有福建南少林骨傷流派、上海石氏傷科流派等10家,作者在學習各流派經驗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旨在推動流派的發展及帶動作者所在之新疆流派的建立,并明確作者前進的方向。
苗德勝 呂發明編著 ·中醫 ·13.7萬字
本書是在首都國醫名師著名皮膚病專家蔡瑞康教授20世紀70年代跟師朱仁康先生求學筆記基礎上整理而成,蔡瑞康先生是空軍特色醫學中心(原空軍總醫院)皮膚科創始人。20世紀60到70年代,先后師從趙炳南、朱仁康兩位中醫大家,從而奠定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皮膚病的基礎。本書力求保持文獻原貌,對朱仁康先生中醫皮膚外科學術思想、實踐經驗予以介紹:梳理流派傳承脈絡;分析理論見解與辨證思路;總結特色治療方藥。書中部分內容為首次披露,零金碎玉,彌足珍貴。
蔡瑞康 宋坪主編 ·中醫 ·13.6萬字
少不少,甘羅十二為丞相,老不老,姜尚八十事文王。又聽聞: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癡長百歲。今中醫界奇才,天生自帶中醫悟性光環的年少成名的鬼才張勝兵,博覽古今中醫腫瘤之群書,結合十數載臨證心得體會之精華,著成中醫抗癌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專著——《攻癌救命錄》一書留世。書中生動的抗癌奇效病案,以臨床病案的專業術語,加上娓娓道來的感人至深的抗癌故事,渾然天成,既不失專業性,又不顯得枯燥乏味,不僅適合專業人士作為抗癌的參考,還適合普通老百姓防癌抗癌普及中醫知識之用,可以算得上專業與趣味共存,治療與養生一體的上乘佳作。
張勝兵 ·中醫 ·13.6萬字
本書總結了作者在近50年醫療實踐中治療惡性腫瘤的四大原則,及37種癌病的臨床選方用藥規律。書中收載病例200余種,均有治療前后,影像或其他客觀性強的檢查資料為佐證,診斷及治療效果明確,并對作者的學術觀點、自擬處方、特色用藥經驗等作了詳細介紹,對中醫工作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陳炳忠 田應芳 ·中醫 ·13.6萬字
《醫之正道》出自一位有幾十年臨床經驗的醫師之手。作者張克鎮先生從哲學的高度出發,經中西醫兩個維度來審視我們的現代醫學,明確指出了現代醫學在對人體的認識、疾病診斷的手段和治療的方式乃至現存的醫學模式方面存在著諸多盲點和誤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人體認知體系,即生命空間論和“生命—社會—自然”新的醫學模式,指明了人類健康的未來之路。張克鎮先生因為常年工作在一線,也因為曾經有中西醫的學習背景,更因為是一位善于總結、思考,勇于探索并對患者充滿悲憫之心的臨床醫師,文中的很多案例讓人感動,許多想法使人共鳴,更多觀念讓人震撼。
張克鎮 ·中醫 ·13.6萬字
古老、齊全、安全的巧治常見病的經典老偏方。王淼主編的《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從美容抗衰、瘦身塑形、婦科疾病、男科疾病、內科疾病、外科疾病等多方面來介紹老偏方,針對不同病癥“開”出了不同的方劑。本書內容全面,針對性強,可以作為家庭治療常見疾病的實用手冊,對于西醫上難以查出病因,難以對“癥”治療的慢性病也有針對性的調養方法,可以說非常迎合大眾的需求。
王淼主編 ·中醫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