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毒中草藥手冊
會員

有不少醫務工作者對中藥的毒性缺乏正確的認識,籠統地認為中藥大都直接來源于生藥材,因而其毒性小,安全系數大,以致于因服用中草藥造成人體內臟(如肝、腎、心、腦)損傷的事件時有發生。到目前為止,我國對有毒中藥的概念尚無統一規定,既無統一的概念、更沒有統一的標準,已嚴重影響了中藥的現代化。明確有毒中藥的定義,研究和總結相關的信息與數據,客觀全面的反映中藥毒性與不良反應可能在臨床上造成的不良后果,明示有毒藥物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為中藥應用與臨床醫生掌握提出合理的用藥指導,不僅是中醫藥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醫藥被全世界接受所必須的要求。為更好地普及中藥的毒理知識,讓中藥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正能量,讓中醫更好地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筆者在本人的讀書筆記中選出200多味常用和比較常用的,但又有毒性或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藥,包括那些在臨床上尚未發現有明顯的毒性,但動物實驗卻有毒的藥物,和飲片尚未發現有毒,但它所含化學物單體是有毒的藥物,簡要地介紹其主要功用,重點地介紹其毒理知識,編輯成冊,努力為中藥的標準化做一點微小的貢獻,并以此資料供臨床工作者參考。

陳歷 ·中醫 ·20萬字

杏林學知錄
會員

本書是作者研究中醫藥經典理論及臨床經驗30余年的總結,不僅對中醫藥業者有一定的啟發、參考,對初學者亦有指導意義,同時也是廣大的中醫藥愛好者的啟蒙讀物,有較好的社會效果及一定的經濟效益。該書分為五個部分。一為“古義新解”。中醫經典為學業之根本,自然反復研味為上,積滴成流,多多益善。故作者年少時即留意于此,時時誦讀,輒有體會,隨記隨錄,驗之臨床,常有奇效,可奉為圭皋。二為“治法探源”。“方因證立,方隨法出,藥依方遣”,可見治法為診療過程之中樞,至關重要。治法得當,可得效之大半,反則南轅北轍。作者臨證每反復揣摩證候變化,所訂治法往往不落窠臼,與常相異,而獲出奇之效,可供參考。三為“血證存真”。該篇內容為作者在天津求學時,奉派赴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進修,針對血液系統疾病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依托臨床積累的大量資料,對其病因病機、治則治規、辯證分型、預后判斷等做了較為全面深入之探索,在當時達到了較高水準,可圈可點,可供借鑒。四為“肺癌擷菁”。肺癌為當今發病率最高之惡性腫瘤,中西醫均稱棘手。中醫本無肺癌之名,其癥散見于典籍,作者自全面復習相關文獻入手,纖悉無遺。復以現代醫學診治為經,祖國醫學辯治為緯,總以中醫基本規律為歸依,參考前人經驗,對其從“理、法、方、藥”四個層面,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發掘,試圖在現代醫學語境下按照祖國醫學理念對其全面解讀,可謂下力最多,結果可信。五為“奇證求實”。內收各項,為古所未見,古書未載之奇病怪癥,如放射性疾病、罕見烈性傳染病之類,皆在辨證論治之原則指導下,通過全面分析、辨別及綜合其原因、性質及病位,及最為關鍵之邪正關系,加以概括,隨之確定相應治療方法,某些方面可填闕補漏,其思路可法。

張霆 ·中醫 ·19.8萬字

疼痛的康復治療
會員

本書是一部中西醫結合的疼痛康復治療的專著。全書共計十三個章節。其中,第一部分從疼痛的發展史;疼痛的生理、病理、生物力學等等有關疼痛的現代醫學基礎理論;中醫學對疼痛的認識,包括中醫經典中有關疼痛的論述、疼痛的中醫病因病機;疼痛的測量與評估;疼痛的診斷;疼痛的中西醫康復治療方法,包括疼痛的中醫康復治療方法和現代醫學疼痛治療的常用方法,涉及中醫辨證施治中藥內服、中藥外治、針灸療法、推拿按摩、導引康復、氣功康復等。第二部分是全書的重點,詳細論述各部位疼痛的具體診斷、鑒別診斷、康復治療、預防保健等,包括頭部痛、頸部痛、肩部痛、胸背部痛、腰背部痛、四肢痛、腹痛。本書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對疼痛的診斷治療知識,全書理論性強,診斷治療措施,介紹的操作技術臨床實用性高,是一本理論結合實際的專著,適合醫學院校在校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用,也適合疼痛專業和康復專業的臨床醫生診斷治療疼痛疾病參考。作者簡介:張宏,男,博士,主任醫師,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醫學教研室主任,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康復分會副會長、上海市康復醫學會第二屆中西醫結合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胡志俊 張宏 ·中醫 ·19.8萬字

食管癌本草
會員

該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包括抗食管癌中草藥研究的歷史概況,抗食管癌中草藥功效分類,抗食管癌中草藥常見藥理成分,抗食管癌中草藥加工、儲存、中藥劑型和服用方法及煎煮方法,抗食管癌中草藥常見毒副作用等五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引導讀者了解不同年代的專著所記載的不同的抗食管癌中草藥的情況,如清朝的《本草正義》中記載了高良姜、急性子、蘭草、藍淀、砂仁等中藥;了解抗食管癌中草藥的不同功效、常見藥理成分、加工方法、儲存方法、服用方法、煎煮方法。為了安全使用這類中草藥,還要了解它的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各論部分為具體的藥物。此部分錄入了自古至今有文獻記載的治療食管癌的中藥和“亦食亦藥”之品,常用藥物69味,非常用藥物47味,共計111味;藥名按照其拼音首字母英語26個字母順序排列,易于查詢。每味藥一般包括三部分內容,按照“古今文獻——藥理研究——臨床應用”三點一線的方法介紹,完整論述了每一味藥物的來源、現代研究及歷代臨床用藥體會。非常用藥物記載了三部分內容的1至2項。整本專著內容豐富,脈絡清晰,是國內少有的“專藥治專病”中藥學專著。

馬純政等主編 ·中醫 ·19.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兖州市| 昌黎县| 富锦市| 鲁甸县| 拜泉县| 民权县| 两当县| 赤峰市| 青冈县| 莱州市| 古田县| 东源县| 汕尾市| 邵阳县| 麻栗坡县| 澳门| 临猗县| 台中市| 汪清县| 博罗县| 永胜县| 西盟| 林口县| 锡林浩特市| 永顺县| 靖江市| 岱山县| 盘山县| 且末县| 阆中市| 星子县| 平安县| 茶陵县| 寿阳县| 天柱县| 金寨县| 巴东县| 满洲里市| 金寨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