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傷寒舌鑒》是清代張登所著的一本舌診專著,書中載有一百二十幅舌相圖。以仲景傷寒六經辨證為主,按六經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介紹了各種舌象。能更好的讓臨床醫生在六經辨證中結合舌象診斷疾病。此書是按《傷寒舌鑒》改編,因原書只著重記載了舌象,而在脈象,方藥組成的方面很少記載。為了使該書更加適應于現在中醫藥學的辯證理念“四診合參”我們把書中不足的地方全部增加上去,除了增加了脈象,方藥,還加了典型的醫案,使該書更加完善,提高了在臨床辯證中的實用價值。
馬一森 ·中醫 ·4.6萬字
《一次完全讀懂中醫》是一本簡單易讀的中醫知識普及圖書。其中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藥方劑、中醫基本療法、用中醫治療生活常見病幾個方面的內容。中醫基礎理論這個板塊中介紹了中醫陰陽五行、經脈穴位、藏象等內容;中藥方劑板塊不僅介紹了怎么鑒別中藥、怎么吃中藥還向讀者推薦了一些家中常備中藥;中醫基本療法中介紹按摩、拔罐、艾灸、刮痧四種適合在家中使用療法;在常見病版塊中介紹了、疲勞、中暑等病,并根據病因給出合理的中醫治療方法。
李健 ·中醫 ·8.1萬字
《脈微》,又名《脈要精微》,明末醫家施沛(1585-1661纂述。全書上下二卷,上卷為脈微總說,引用《素問》《靈樞》《難經》《脈經》精華以釋脈理,下卷將紛繁復雜的脈學理論變成簡單明了,易學易懂的精致圖解和朗朗上口的歌括駢語等。本次整理以明崇禎十二年(1639)刻本為底本。
(明)施沛纂 ·中醫 ·4.3萬字
韋氏微創針法風濕病診療學闡述了中醫學經筋理論的概念、分布規律、診斷方法、治療技術及其在痹證(風濕病)中的應用等內容。針對常見風濕病的發病機制和常規診療中存在的問題,在基于中醫經筋理論建立的現代經筋微創療法及其診療體系框架下,重點介紹了韋氏微創針法在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軍事訓練傷及常見運動系統慢性勞損性疾病臨床診治中的應用。
韋嵩主編 ·中醫 ·18.7萬字
查玉明先生是我國第一批500名老中醫,在中醫界有較大影響,本書主要整理了查玉明先生的臨證經驗,包括專病論治和方藥經驗兩部分,內容精當,解析詳明,反映了查玉明先生的學術思想,對讀者提高臨床水平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尹遠平 ·中醫 ·18萬字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本草著作,被奉作中醫藥四大經典之一,一直指導中醫藥實踐。該書選擇365種中藥,大多數至今仍是常用的有效中藥。經過幾千年的傳承,藥物在使用過程中,來源、產地、質量均發生了很多變化,從本草源頭梳理品種傳承和變遷,有助于正本清源。《神農本草經導讀》對每種中藥系統考證,包括真偽、優劣、產地等,可為中醫藥專業學生提供一部全面考證《神農本草經》的著作。《神農本草經》每種中藥有一至多種植物、動物或礦物,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有很多變化,不同來源不同產地的同種中藥質量優劣不同。針對以上情況對每種中藥先列《神農本草經》原文,再敘述來源種類、分布,質量優劣、歷史演變和藥材。經文和考證同在,適合中醫藥不同階層人員閱讀參考。
王德群 ·中醫 ·16.5萬字
本書介紹了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著名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家李堪印教授的臨床經驗和學術專長。全書分為六章,第一章介紹了李堪印從醫之路;第二章介紹了李老的學術思想;第三章李老臨證經驗介紹25種專病診療特長;第四章為李老從醫50余年的典型醫案;第五章介紹了骨傷科常用中醫方劑50余首;第六章為李老骨傷科醫論。
劉德玉 袁普衛 ·中醫 ·16.5萬字
本書是寫給糖尿病患者的中醫調養書。本書科學、客觀、全面地介紹了中醫學在糖尿病防治及并發癥治療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優勢。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將糖尿病的中醫治療分為“滋陰、益氣、化濕、活血、解毒”等法,此五法又按“古今名方應用、特色中成藥、食療方”等進行講述。本書結合具體實例進行講解,追本溯源,有理有據,圖文并茂,極大地方便了糖尿病患者及家屬閱讀和學習。
趙越主編 ·中醫 ·11萬字
本書所收清代《藥品辨義》《藥義明辨》兩書,為辨義本草代表作,目前尚無校注本。《藥品辨義》記載225則藥物條目,《藥義明辨》收錄藥物300種。兩書均以探討藥物生效之理、臨床用藥之理為主,收藥精而少,論說簡而明,屬臨床實用簡要藥書。鄭金生先生撥冗作序,并給予學術指導。校注者將歷史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本草文獻研究,多有與中醫文獻學者不同的視野與見解,得到鄭老的肯定和贊許。辨義本草興起于清代前期,以辨析藥理為主要內容,以切于臨床使用為宗旨,對前代本草既有繼承亦有商榷,見解精到,其學術價值尚有待發掘。校注者宗“辨章中醫學術、考鏡文獻源流”之旨,對書中400余處引文逐一溯源并加以考證,因枝振葉,沿波討源,以期還原文獻本真。
周云逸校注 ·中醫 ·16萬字
該書為余承惠從醫五十余載,從事中西醫結合腎病研究四十余年的經驗總結,分為腎系病醫論經驗篇,常用中藥臨床應用經驗篇,腎系病醫案治驗篇三部分。其中醫論為腎系病診治數十年來的總結;醫案為近十年內的經驗,患者都是隨訪中的新案例;常用中藥均從傳統功效及現代藥理活性作用闡述,有獨特的見解,理論有創新,臨床效果明顯,對臨床中醫師提高診療水平有很大幫助。
余承惠 ·中醫 ·15.2萬字
《枕藏外科》作者佚名,成書時間約為明末清初。書分“諸癥”和“必用諸方”。“諸癥”繪八十形圖,每圖一至多癥不等,標示病癥名稱、部位,偶及性狀,圖后附文論其病因、病機、傳變、治法、禁忌、方藥、預后。圖直觀,文精審,相得益彰。“必用諸方”錄九十余方,多湯劑,其次為散、膏、丸、餅、藥酒方,方水煎,或酒、姜湯送服,外用方以敷、洗浴為主。本次整理以乾隆三十二年(1767)胡瑔刻本為底本。
佚名 ·中醫 ·3.5萬字
中國文化之所以是中國文化,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都是因為一直有中醫的存在。中醫四大名著:既是中國人寶命全神的經典,也是養育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母地。《中醫四大名著》則具體向你介紹了中醫四大名著:《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的有關知識。
李楠編著 ·中醫 ·10.6萬字
系統整理針灸治急癥的臨床經驗和理論,全面介紹數十種臨床常見急癥的針灸治療方法。書中分為概述和各論兩大部分。概述主要介紹急癥的概念、治療原則和針灸治療等內容。各論按急救、急性出血、內科急癥、外科急癥、婦產科急癥、兒科急癥、五官科急癥順序分節講述各種急癥的針灸治法。
王茵萍 朱偉堅 ·中醫 ·11.6萬字
本書系中醫臨床必讀叢書之一。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叢書所選醫籍,多為醫家推崇,尊為必讀經典醫籍,占有重要的學術地位。所選醫籍均為精善底本,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本次修訂針對原書錯訛之處進行訂正,更新使用說明等。全書3卷。卷上論述脾胃學說的主要觀點。卷中闡述脾胃病的具體治療。卷下論述脾胃與天地陰陽、升降浮沉的密切關系,并結合病癥提出治療方法。全書列方61首,其中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等方劑,具有較好的療效,至今為中醫臨床沿用。
(金)李東垣撰 文魁 丁國華整理 ·中醫 ·5.7萬字
本書擬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于2014年6月5日發布的《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的進行通俗、趣味地解讀,有助于提升大眾的養生保健素養。
湯軍 ·中醫 ·7.5萬字
耿鑒庭先生出生于醫學世家,從醫60余年。他的成就主要分為三個方面:1、醫藥學:內外婦兒全科,尤其精于耳鼻喉咽科,是江南喉科的一個重要派系,特別在治療咽喉科急危重癥方面有獨到之處,免除了大量患者插管及氣管切開之苦。2、醫史:醫史研究是先生醫藥學實踐和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自幼在傳統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打下了對文獻目錄、文字訓詁和金石碑帖研究方面的堅實基礎,開創了以金石考古為基礎的醫史學研究領域。3、文獻:先生在文獻方面功底深厚,1959年他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與北京圖書館協作,把全國59家圖書館和2位私人藏書家收藏的中醫圖書7661種編成全國第一部《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作為向國慶十周年獻禮。后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中醫古籍出版社,他還是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先生的成就不僅僅在醫療方面,而且涉及醫史及文獻,因此該書的讀者范圍較寬。且文章通俗易懂,有故事有情節,相信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耿引循 ·中醫 ·12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分別介紹了顳下頜關節、胸肋與胸鎖關節、上下肢關節和脊柱關節發生錯骨縫的病因病機,診斷與鑒別,治療原則,基本復位手法及術前術后處理;以及肌束、肌腱、周圍神經出槽的病理改變、臨床診斷及治療等。
田紀鈞 ·中醫 ·17.2萬字
全書共24卷,81篇,所論內容十分豐富,包括陰陽五行、藏象氣血、腧穴針道、病因病機、診法病證、治則治法、醫德養生、運氣學說等,較為詳盡地論述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有關內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學思想,強調了人體內外統一的整體觀念,從而成為中醫基本理論的淵藪。本書底本選用顧從德翻宋影印本為底本進行校勘。
張永泰 郭霞珍整理 ·中醫 ·13.7萬字
《黃帝內經》是中醫四大經典之首,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較全面地論述了中醫學的基本思想,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本書選取了《黃帝內經》的經典原文段落,分十部分系統介紹了《黃帝內經》的養生知識和理論。每段原文后附有白話譯文和養生提示,書中結合現代生活實際給出了養生的指導建議和方法。該書適合中醫愛好者、中醫專業學生學習《黃帝內經》理論時參考,也適合大眾讀者日常養生防病時使用。
李花 ·中醫 ·15.7萬字
重癥肌無力、多發性肌炎、格林-巴利綜合征、肌營養不良癥、運動神經元病、周期性癱瘓、多發性硬化等疾病的治療頗為棘手,而中醫中藥在延緩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本書總結了李廣文教授在師承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診治此類疾病的成熟的寶貴經驗,尤其是在方藥運用體會方面,論述深刻具體,指導性強,彰顯了名師風范。
李廣文 ·中醫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