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延續上一冊的編寫模式和思路,是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臨床急診工作經歷,將所遇到的典型病例集結出版,主要通過故事敘述的形式再現實際病例的就醫場景,幫助青年醫生建立正確的臨床診療思維并提升臨床問題處理能力。本書病例先以浙江急診公眾(微信)的形式在網上發布,受到大家較好評價,其中多篇文章被健康報、醫學界等雜志轉發。本書語言通俗易懂,案例典型,將作為急診醫師的培訓教材之一使用,同時亦可作為科普讀物供普通大眾閱讀。
宗建平 ·綜合 ·14.9萬字
《疼痛管理與合理用藥》主要介紹疼痛基本概念,常見的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如創傷痛、燒燙傷痛、腎絞痛和輸尿管絞痛、分娩痛、骨關節疼痛、腰背痛、骨質疏松疼痛、痛風,疼痛評估工具,鎮痛藥物,常見疼痛的藥物治療,鎮痛藥物的不良反應及神經阻滯等其他治療方法,糾正患者對疼痛及其治療藥物存在的錯誤觀念和理解誤區。本書圖文結合,力求幫助患者了解疼痛基礎知識,學會向醫生描述疼痛部位、性質、疼痛過程,了解規范化鎮痛,掌握合理用藥,以實現安全用藥。本書適合各種疾病引起疼痛的患者閱讀參考。
曹燁君主編 ·基礎醫學 ·6.1萬字
本書緊密結合臨床實踐、緊跟護理專業發展步伐,對臨床常見的護理操作技能的評估方法、操作流程及并發癥發生的原因、臨床表現、預防處理措施、常見護理操作及所致不良后果的處理等進行闡述,同時還吸納了心血管專科儀器操作及常見故障的處理、新生兒相關操作、消毒供應中心專科操作等方面。
胡柳等 ·臨床理論 ·10.8萬字
我國寒區主要包括東北三省、河北北部、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和甘肅北部、新疆北部和西北部,約占我國土面積43.5%。本手冊針對寒區部隊軍事作業衛生防護,介紹了我國寒區環境因素危害特征、寒區軍事作業冷損傷衛生防護、寒區常見病及傳染病的衛生防護、寒區軍事訓練傷和戰創傷衛生防護、寒區軍事作業“三防”醫學防護、寒區單兵軍事作業衛生防護、寒區軍事作業衛勤保障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知識,力求覆蓋要點、通俗易懂,有助于部隊官兵快速了解寒區環境生活和軍事作業的相關衛生防護知識,提高官兵身心健康和部隊整體戰斗力。
尹忠偉主編 ·預防醫學 ·14.5萬字
書分九章,理法方穴術皆有涉獵。鉤玄針灸要穴,提要九針所宜,論手法探幽述真,匯驗方摘萃集錦,讀書心悟不乏獨到見解,診余隨筆旨在啟人思路。重點著墨經得起重復驗證的治療方法,分別列于證治輯要章節之中,其中既有古哲今賢的捷法效方,也有二十幾位老師親傳的秘方絕招,更多的是作者臨證三十余年經驗與教訓的實錄。其中經筋病從西醫解剖著眼,臟腑病按中醫經絡論治,對于針灸臨床頗具指導意義。本書發皇古義、融會新知,立足臨床、務實求效,對于臨床針灸工作者,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參考書。
王文德 ·中醫 ·18.2萬字
該書為明代陳諫類集。陳諫號藎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陳”的后裔。其先祖南宋初陳沂(素庵)擅長婦科,因治康后危疾,特賜宮中掌扇,后世刻木為扇以為世醫招牌。其書乃綜合性醫書,次第為醫經理論、運氣學說,脈學,繼列臨證諸疾,分35門,各門先論后方,亦有作者經驗之談。該書國內早已失傳,日本尚存有明嘉靖七年(1528)序刊本全帙,學術價值較高。該書為明代陳諫類集。陳諫號藎齋,世居杭州,乃南宋“木扇陳”的后裔。其先祖南宋初陳沂(素庵)擅長婦科,因治康后危疾,特賜宮中掌扇,后世刻木為扇以為世醫招牌。其書乃綜合性醫書,次第為醫經理論、運氣學說,脈學,繼列臨證諸疾,分35門,各門先論后方,亦有作者經驗之談。
(明)陳諫撰 張志斌整理 ·中醫 ·2611字
本書內容包括武漢市評選出的10名中醫大師的個人小傳及23名中醫名師的個人小傳。
武漢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醫 ·12.5萬字
采用成年人恒牙、牙列、咬合、牙合曲線、牙合型及嬰幼兒乳牙、牙列、咬合、牙合曲線、牙合型的實物標本。觀察牙體的各面結構及牙體的各種剖面的特征,力求將每個牙體微小結構、形態真實的展現讀者面前。該圖譜強化結構的標注和文字描述,如每個牙重要結構名稱,臨床應用意義,重要要點進行文字說明,做到圖文并茂,達到牙體解剖學的認知充分服務于口腔臨床目的,彌補各院校口腔教學中牙體標本奇缺,多采用教學模型的弊端。使學生能夠輕松的掌握教材中的牙體解剖學知識和內容。圖像按口腔解教材內容的順序編排,用栩栩如生的牙體實物標本圖像,來闡述死記硬背的牙體解剖學知識,并對每個牙的解剖特征、牙齒的要素、牙體的變異、牙髓腔、根管的形態等進行詞條性文字描述。圖解隨圖同伴,方便便捷。
段坤昌 段維軼 王振宇主編 ·基礎醫學 ·6萬字
隨著我國老年化社會的急速到來,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和康復成為醫療衛生保健機構的重要任務。據資料統計,腦卒中在我國為第一位死亡原因,給我國造成的經濟負擔每年高達400億元且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城市高于農村。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人數約220萬,而且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每年有大量的中老年人因腦卒中早死或致殘。現代康復醫學在中國興起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在腦卒中等疾病的防治和康復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本集叢書針對中、老年人群神經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重點介紹目前主流及前沿防治理念及現代康復的技術、方法。為了便于讀者學習和掌握,內容編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力求通俗易懂,以期對廣大中、老年患者有實用性的幫助。社區醫師也可將該書作為健康教育的參考書。
徐守宇 ·基礎醫學 ·9.8萬字
這本書是中醫腫瘤專家王三虎從事抗癌過程的真實、動態記錄。由其弟子跟師記錄病案,抄寫方藥,總結老師辨證用藥規律撰寫而成,動態提供真實病例,全面反映眾多信息,展現當代名醫風采,抒發臨床學習心得。對在臨床工作的醫生和學生有重要的啟示。
王歡 王娜娜主編 ·中醫 ·14.3萬字
《北京協和醫院住院醫師手冊》為系列書,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共4本。2012年第1版,此次申報是第2版。內容緊密圍繞住院醫師臨床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思維等多方面,以精煉的文字、精簡的表格和精心制作的流程圖等形式展現,并特別突出體現北京協和醫院的規范與經驗。第2版保持字數不變,框架不變,內容推陳出新。本書為北京協和醫院住院醫師手冊系列書之一,由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全體住院醫師編寫,內容均為住院醫師臨床經常遇到的問題,內容精練、實用,對于年輕醫師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尹婕 周瑩主編 ·工具書 ·18萬字
大、小水火法是產生于我國西北天水地域的一種補陰求汗、扶正達邪的治療方法。其多用于傷寒門中之誤治壞病,或溫病過汗劫陰,或亡血、失精,或婦人產后而致邪熱久羈、陰精大耗,無以化氣釀汗達邪,或陰損及陽、身熱足冷等病證,每能起到扶正達邪于表,挽危重于俄頃之效。它凝聚了天水幾代醫家的智慧和心血,創立已逾百年,而今幾成絕響,張正海先生嘔心瀝血鉤沉整理欲廣其傳,興廢繼絕之功自不可磨滅。本書對中醫臨床在工作者開擴思路有重要參考價值。
張正海主編 ·中醫 ·6.5萬字
中草藥因其具有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特點,不僅對常見病、多發病有較好的療效,而且還可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因此受到了人們的深切喜愛。基于以上原因,編者選取了154種臨床常用中草藥,編成了這本《臨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鑒》。本書參考各代名醫論著,采用圖文對照的形式精心編排,從別名、來源、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形態特征等多個方面詳細介紹,便于讀者識別和應用;同時,本書還精選了大量偏方,使在閱讀過本書之后,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從而發揮最大功效。
謝宇 劉學偉主編 ·中醫 ·7.2萬字
本書共11章28節,對潔凈手術室的規范化管理和各科手術臨床配合以及人員管理與培訓等內容進行較為詳細、全面的總結,是一本較有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的參考書。
黨玉連等 ·預防醫學 ·15.1萬字
本書從考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注重應試的實用性,非常適合基礎薄弱、工作繁忙、復習時間緊張的考生在第一階段系統學習使用。每科目開頭設有“本章通關解析”,介紹該考試的重點內容和學習的基本方法,使考生能把握好重點,合理分配時間。突出重點難點,根據考綱要求,在每個細目下講解重點難點知識,并對常考考點以彩色文字突出標示,使讀者對考試的出題點一目了然。解析易混考點。針對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比較和鑒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梳理,以表格的形式進行梳理,幫助考生厘清易混考點,提高記憶效率。刪繁就簡,濃縮精華。大幅刪減與考試無關的內容,并對重點內容重新進行梳理歸納,采用圖表、歌訣等形式,減輕考生負擔,緩解復習壓力,消除考生的畏難情緒,節省考生的復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
徐雅主編 ·醫藥考試 ·15.8萬字
王氏為清初著名學者,博精中醫醫理,又兼通西方天文、坤輿、性命之學等書。所撰《醫學原始》九卷(1688),是研究西醫理論的重要著作。該書前二卷重在闡釋性命之學,多采西來之說,首立元神、元質說,以明人道生機本原。次論受形男女之別、立命之原,多采西學之四元行、四液、五官(視、聞、嗅、啖、觸)、四司(即總知、受相、分別、涉記,取五官所進而區別安置)諸論,以闡釋人身起源及各種生理現象。此二卷多有明季傳入之西醫理論,故倍受后世學者關注。卷3至卷6類同中醫內景、針灸之書,次第論經脈、骨度、臟腑經絡、穴位,乃至針法、灸法、各經俞穴主癥等內容。國內原藏康熙三十一年(1672)原刻本前四卷,故學者藏以為此書僅有4卷,而不知其為殘本。日本所藏江戶抄本乃全帙,其底本即康熙初刻本,且有原刊殘本所無之繆彤序,故復制回歸以供研究。
(清)王宏翰著輯 張志斌校點 ·中醫 ·16.5萬字
1、書稿將口腔病理切片攝影作品與人文作品相結合,李鐵軍教授在本職工作之余,嘗試以顯微鏡的獨特視角探索對生命微像即病理切片的藝術呈現,彭志翔教授熱愛寫作,以自己在國內外從事醫學及科研的工作、生活經歷,充分思考,形成文字作品2、展示104幅李鐵軍教授的醫學顯微攝影作品,配以彭志翔教授觀影而作的散文隨筆100篇,攝影作品和撰寫文字均為原創,兩者既相互關聯,又有彼此自由表達的維度和語境,圖片作品拍自人體組織切片,給人以視覺觀賞和想象空間,文字敘述又引人思考,產生跨越時空的遐想。3、這是一本跨界醫學、藝術與人文的書,極具新意。希望告訴人們,好醫生是能夠給病人以醫學與人文雙重關愛的仁者。作者期待醫學工作者在尋找科學之真與藝術之美的路上,實現醫者人格的高貴與尊嚴。
李鐵軍 彭志翔 ·臨床理論 ·5萬字
虞山醫派,其歷史源遠流長,歷代醫家層出不窮,如繆希雍、柯韻伯、錢天來、余聽鴻及陶君仁等,其傳承仲景之說而知常達變,啟創溫病之先河,對江南乃至祖國醫學發展具深遠影響。本書反映了關于中醫地方流派——虞山醫派研究的系列成果,對流派的學術理論和方藥特色作了深入闡述,有一定的創新性。本書主要介紹虞山醫派及其代表性醫家的主要觀點、診療特色及影響,系統梳理虞山醫者的學術思想,突出虞山醫派對溫病學派發展的影響及其對張仲景學術發展的重要貢獻。
馬俊杰編著 ·中醫 ·14.8萬字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人們對于養生的熱情及需求越來越大,“食療”,即通過日常食材進行日常的健康調養,是最受關注、接受度也最廣的養生方法。食材本來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之物,且不會像藥物那樣讓人產生畏懼心理,既方便又安全,因此各種食療方、藥膳方都備受歡迎。然而,要讓食材切實發揮其養生效果,有兩個前提,一是充分了解各種食材的特點,二是根據具體的體質需求選擇相應的材料。要讓這些日常的普通食物產生養生效果,一定要用準材料,用對地方。尤其是隨著讀者知識水平和養生需求的提高,他們已不滿足于僅僅獲得幾個簡單的“食療方”,更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整體方向上的指導,了解常用養生食材的相關性質,以便能夠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運用食材進行自我調養,這就要求相關方面的科普工作者,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要把養生食材的特點和作用講清楚、講明白、講得通俗,讀者看了能懂、能用、能舉一反三。而在養生的諸多目的中,最受關注的點便是“養脾胃”。脾胃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所有食物都要經過脾胃的運化吸收,才能對人體產生作用。養好了脾胃,能夠從食材中汲取所需要的精華,食療方法才能發揮相應作用。名醫曾謂,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由此可見脾胃在于健康長壽中的重要性,也可見它與食療調養關系之密切。因此,本書所納入的素材都是老少皆知的日常食材,圍繞著它們對于脾胃的調養作用,以季節為比喻,分為五大類。書中不僅會逐一解釋這些食材的具體作用,還會用通俗形象的語言講清楚其發揮作用的原理,并且給出精心設計的藥膳以示范其使用方法。讀者不僅可以通過本書掌握方便易上手的各種食療方法,又能從中學到不少食材知識,能夠更為自主靈活地進行養生調養。
盧傳堅 陳延主編 ·中醫 ·7.9萬字
全書內容涵蓋健康牙齒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如何愛護自己的牙齒,維護牙齒健康的基本方法;什么情況下應該看牙醫:牙齒有問題是越早看醫生越好嗎?一定是牙齒疼才需要看醫生嗎?;怎樣讓看牙和治療的過程更順利: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治療機構和醫生,在大醫院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室,不同的科室治療范圍是什么;各種口腔專業治療的特點和注意事項,包括牙周治療、牙體治療、牙齒保存修復治療、拔牙、牙列缺損修復治療、口腔種植治療、美學牙科治療、正畸治療、兒童牙科治療、睡眠輔助治療等。
劉峰 王世明 張祖燕主編 ·臨床理論 ·1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