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諾頓音樂史斷代史叢書”系列之一,列昂·普蘭廷加教授詳盡地對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大師與藝術精粹進行了闡釋,力圖詳盡地記述十九世紀歐洲的藝術音樂發展。本書以貝多芬中期的創作開篇,分別論述浪漫音樂語境下舒伯特、李斯特、肖邦、柏遼茲、舒曼、瓦格納、威爾第、柴可夫斯基和穆索爾斯基等人的音樂和風格。此外,作者還難得地關注到另一些少有專著進行研究的作曲家,例如門德爾松、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
列昂·普蘭廷加 ·音樂 ·38.5萬字
要成為鋼琴家,必須也得是學者、音樂家、藝術家與運動員,甚至還是哲學家與時空旅人。收錄在第一冊的鋼琴名家,多是各演奏學派的重要傳人、赫赫有名的大師與國際賽事獲獎者,更是二十世紀音樂史不可或缺的要角。他們是時代的見證,受教于昔日鋼琴巨擘,又在不斷的探索和學習中實實在在地經歷了鋼琴學派的演變與發展。賈尼斯是美蘇冷戰中音樂外交的代表人物,本書訪問是他首度透露相關細節,史蘭倩絲卡學承多方,甚至與拉赫曼瑪尼諾夫請益,經歷尤其特殊,三位亞洲鋼琴大師——傅聰、殷承宗、王青云——的人生故事,更是令我們在細細品味鋼琴藝術之外,感慨世事多艱,莫測難言。
焦元溥 ·音樂 ·27.7萬字
歐美流行音樂的歷史雖然只經歷了一個多世紀,但其音樂形態卻極為豐富,各種音樂風格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尤靜波著的《歐美流行音樂簡史》以歐美流行音樂為基礎,梳理了歐美流行音樂清晰簡明的一個發展脈絡,介紹了歐美流行音樂各流派的不同風格。為設有流行音樂專業的藝術院校解決流行音樂史學教材的缺口。
尤靜波 ·音樂 ·24.3萬字
《音樂評論的視域》集結了音樂學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田可文近年來撰寫的音樂評論文章,具有“學院樂評人”的理論深度與專業素養,也不乏“社會樂評人”的隨性、率意與活潑風趣。作者精通音樂酷愛文史,用靈動的文字記錄著身邊的音樂,讓閱讀這些文字的你仿佛從字里行間“聽”到了那一首首經典作品。作者還將這些音樂投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參照比對,讓你有機會進一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這對于想要學習撰寫音樂評論的你來說,無疑是一本絕佳的經典文集。
田可文 ·音樂 ·22.7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作者從對歷史上樂籍為集中區域之一山西省所存樂后人的實地考察入手,以樂籍制度、樂人為主脈對中國音樂文化傳統進行梳理,從文獻學、社會學、民俗學、音樂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層面對這一群體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自下而上方式、社會地位、信仰崇拜、組織形式、進行全方位的研討,力圖做出新的解釋,是一本集學術性、全面性、邏輯性為一體的音樂史學專業書籍。
項陽 ·音樂 ·36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五臺山佛教音聲活態為用進行“對接”研究,形成上下兩篇架構。上篇涉及到印度與中土,主要是從歷史的角度對佛教音聲體系的發展演變及其與世俗音樂關系進行整體把握,著重于佛教“從非樂到重樂”的歷史流變及其“俗曲佛用”傳統的形成;下篇則是從五臺山佛教音聲的活態為用中進行逆向考察的實證意義。上下兩篇之間存在著相互佐證的關系,從“印度——中土——五臺山”三個空間維度的比對研究實質上是回到原點、溯流探源之意。
孫云 ·音樂 ·28.6萬字
“唱響世界·我的中國夢——金鐵霖從教50周年學術音樂會”于2013年12月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行,與會音樂評論家、教育家、歌唱家、表演藝術家等眾多金鐵霖是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名譽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金鐵霖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院長,自1963年起從事聲樂教學工作,在50年的樂壇生涯中,培養了大批聲樂人才。將系統總結和研討金鐵霖先生的“中國聲樂”教學體系,并專題研討如何為“中國聲樂”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構建“中國聲樂”學派,使“中國聲樂”逐步走向世界舞臺。
金鐵霖主編 ·音樂 ·26.9萬字
從古爾德、波利尼、布倫德爾,到普萊亞、席夫、魯普;從切利比達克,到巴倫博伊姆、萊文;從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到瓦格納、欣德米特、布列茲……薩義德以專深音樂素養論及眾多偉大作曲家、作品,偉大演奏家、指揮家,抽繹音樂的社會、政治、文化脈絡,闡釋音樂對社會被低估的影響力,對音樂界現狀提出尖銳批評:帕瓦羅蒂將歌劇表演的智慧貶低到最少,把要價過高的噪音推到最大;霍洛維茲成了在白宮接受頌揚的國有資產;萊文的指揮簡直就像是從墳墓里挖音樂,而不是賦予音樂生動與活力;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只甘于上演老實平庸的二流劇目;薩爾茲堡音樂節僵化成例行公事和恬不知恥的觀光促銷計劃……
(美)愛德華·W.薩義德 ·音樂 ·28.1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作者通過綜合視角,對明清時期以南京秦淮為中心的樂籍制度的女樂進行深入探究。明清是樂籍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明清秦淮有鮮明的時代文化標志,明清的秦淮女樂活動為“興盛”、女樂事跡為“彰顯”,構成了以南京為中心,蘇州與揚州為副中心的“秦淮樂籍文化圈”,這一區域是樂籍文化之代表,又是個性鮮明的江南區域文化原點,本書也重點討論秦淮樂籍文化時也兼及蘇州與揚州的樂籍文化。
程暉暉 ·音樂 ·24萬字
樂書是兩漢時期重要的文獻品種。這些樂書記錄了兩漢及兩漢以前的音樂實踐、音樂理論以及與音樂相關的社會文化活動,是研究此一時期音樂、文學、禮制等問題的基礎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可惜盡皆殘亡、未有完帙。本書主要從文獻學角度對兩漢樂書的基本問題進行研究,勾勒兩漢樂書著述總貌,考察兩漢樂書流傳及佚文輯存情況,冀為兩漢音樂文獻的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余作勝 ·音樂 ·22.9萬字
此書收錄了國寶級二胡大師王國潼的人生傳記和研究文論,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有人生篇、文選篇、訪談篇、年表篇四個部分,其中“人生篇”和“年表篇”完整梳理了作者長期從事二胡藝術的實踐活動與心路歷程,文選篇、訪談篇則是他數十年積累的心得體會。下篇有序文篇、評介篇、演奏篇、傳承篇四個部分。其中“序文篇”匯集了彭修文、趙沨、劉再生、喬建中等權威學者為作者著作、唱片等撰寫的序文,反映了他各個歷史階段的成就與業績。“評介篇”“演奏篇”“傳承篇”中則收錄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專家、學者對他二胡藝術的精妙評論。此書兼容實用與研究價值,對傳承與弘揚二胡藝術具有深遠的意義,相信會使讀者有所啟迪,有所收獲。
王國潼編著 ·音樂 ·26.2萬字
該書包括了作者多年來撰寫發表的有關東方音樂、中國傳統音樂、樂律學研究和計算機音樂研究的學術論文和評價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以中文撰寫發表的學術論文;第二,以英文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會議論文;第三,作者翻譯發表的西方學者論文。
喻輝 ·音樂 ·21萬字
至本冊第二部分,更收錄了更年輕的、比例極高的亞洲鋼琴家訪問。亞洲有屬于自己的欣賞角度與聆聽觀點,我們更該有屬于自己的聲音。這并非要扭曲西方經典音樂,或恣意比附解釋,而是在努力深入了解后,以我們的文化豐富古典音樂的內涵,為這門藝術開創更寬廣的表現可能,探索更深邃的精神層次。他們代表了古典音樂的現在,也將成為這部正在發生的古典音樂史的未來。
焦元溥 ·音樂 ·26.8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共收錄七篇以中國河北、山東地區的民間禮俗音樂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包括房山地區北窖村音樂會研究、濟寧地區禮俗用樂、山東萊蕪吹打樂班考察等。七篇文章均運用歷史人類學研究方法,強調在田野考察基礎上接通歷史文化大傳統,史論結合,對研究對象所蘊含的音樂文化深層內涵進行挖掘,具有鮮明的特色。
孫茂利主編 ·音樂 ·21.6萬字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文化成果,是舞蹈文化的寶貴財富,要使它適應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需要,使它在弘揚中國文化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對它進行性的研究,總結出關于中國民間舞蹈的一些基本理論,本書就是基于這一目的而撰寫的。全書分為12章,第1、2、3章為舞蹈文化的基礎知識。第4、5章是從古代文化遺存的角度分述中國原始舞蹈文化遺存與鼓舞文化情貫古今的特色。第6~11章按“五種文化類型”的劃分,對一些民族的民間舞蹈進行具體的文化分析;第12章著重論述中國民間舞蹈與時代精神這一根本性的問題。為閱讀和授課時之方便,每章后面附有每章重點與思考題;為讀者深入研究時查閱有關注解之方便,各章注釋和參考書目均放在本書后的附錄部分。
羅雄巖 ·音樂 ·27.5萬字
本書的上編《音樂文化》將音樂看作社會的文化現象和人類的精神財富,從數學、物理學、思維科學、哲學、美學、教育學的角度,探討了音樂與科學、哲學、建筑、文學、教育學等學科及繪畫、舞蹈、影視等藝術形式之間的內在聯系,闡述了音樂與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說明了音樂教育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不但從多維視角擴展了人們對音樂本身的認識,也從音樂的、美學的視角出發,加深了讀者對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其他藝術形式的認識,有助于讀者增強通過音樂欣賞而美化自身的積極性。本書的下編《音樂人生》介紹了眾多古今中外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航天科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建筑家、音樂家、畫家、舞蹈家、電影導演以及當代大學師生的音樂人生,說明了他們的人生與音樂之間的密切關系,講述了他們事業和生活中的許多音樂故事,說明了音樂教育在各類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和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中,所起過的重要作用,適合各級各類高等學校的本專科生、研究生、教師和管理者,以及廣大音樂愛好者和有志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各界人士閱讀。
沈致隆 齊東海 ·音樂 ·37.7萬字
這部文集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幅立體生動的肖邦畫像。書中既有涉及肖邦家世、所處時代背景的描寫,也有他的雙親和師長、友人的敘述;既有對肖邦學習生涯和舉辦音樂會的介紹,也有描述他的戀愛經歷和享受愛情與友情的篇章。書中關于國際肖邦鋼琴比賽以及肖邦風格的闡述,對準確理解“肖邦”、演奏“肖邦”頗有助益。選編幾篇關于波蘭音樂家的文章,是因為這些音樂家深愛肖邦,致力于傳承肖邦的音樂。
梁全炳 姚曼華 梁鏑編著 ·音樂 ·21.7萬字
本書以音樂家串連起音樂史,史的背景中有了立體感而顯影凸立,讓史在人物的襯托下有了生動的細節與血脈的流淌從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一直講到了現代音樂的誕生。本書不是干巴巴的教材講義,讀者在讀這本書或學生在聽這門課的時候,能夠真正在欣賞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本次對全書進行了修訂,吸收了最新成果,豐富了欣賞實踐,并糾正了個別謬誤,更適于廣大讀者悅讀。
肖復興 ·音樂 ·23.9萬字
《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由門文元著。《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關鍵詞:舞蹈藝術、文集。《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由上海盛通時代印刷有限公司印訂。《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開本787×10921/16。《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為2016年12月第1版。《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內容包括:著述、藝評、風范共三部分。
門文元 ·音樂 ·30.3萬字
本書力圖深入淺出地介紹如何寫歌詞,作者力求在書中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例如:創作緣于發現,或者發現一份詩意(情懷、理趣、美感),或者發現一種表達方式(意象、語言);藝術不僅源于生活,還源于別的藝術;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今人作詞,即便采用格律體,也不必恪守古人的平仄規范,平仄不協,正是古人預留給我們的創作空間;人性乃神性和原性的二元組合,上品的情歌以純情為上,下品的情歌津津樂道于人的本能。
毛翰 ·音樂 ·2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