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書可以說是《最愛》劇組的回憶錄。一部電影從劇本的籌備、布景、選演員到拍攝、后期制作……每一個環節都凝結著眾人的心血。編劇之一薇薇見證了《最愛》四年間的一切。她在《電影手記》中的敘述像是與很久不見的老朋友聊天: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幕后趣事,有籌備拍攝期間遭遇的種種困境與無奈,更有把一樁樁精彩創意付諸現實的欣喜。隨著她生動而親切的講述,中國電影人的酸甜苦辣躍然紙上。
楊薇薇 ·媒體藝術 ·8.7萬字
長春電影制片廠,“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它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成長,凝結為一種共同的文化記憶。《長影的故事》擷取了長影歷史上的一些重要影片和影人,以圖文并茂方式,講述了這些電影的拍攝故事,介紹了一些影人的曲折經歷,它們共同構成了20世紀中國文化生態的一個鏡面。本書的作者是長影的一位老編劇,曾經擔任長影文學部主任、藝術處處長,掌握著許多珍貴的文獻資料,這也使得本書具有一定的歷史厚度。
王霆鈞 ·媒體藝術 ·13.8萬字
千夜炎翎的第1本COSPLAY作品集終于誕生了,跟隨本書一起來感受那些作品的詩情畫意吧。本書共有4章,其中前3章收錄了12部COSPLAY作品圖集。書中的作品風格千變萬化,時而清新,時而冷艷,時而恬淡,時而熱血。看著這些COSPLAY作品,讀者可以同作者一起找回原作中令人感動的情景。本書除了展示了千夜炎翎近幾年來的經典作品外,還有3個后期教程,詳細介紹了后期修圖技法,教讀者運用軟件處理不同風格的COSPLAY作品。讀者在欣賞美圖的同時,還可以學到后期的相關知識。本書適合喜愛千夜炎翎的讀者收藏和賞析,也適合COSPLAY愛好者、COSPLAY后期修圖師閱讀和使用。
千夜炎翎 ·媒體藝術 ·1萬字
“迷影”的意思是對電影的迷戀,這是一種精神、信仰和忠誠。這本書講的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一些名字的故事,他們包括梅里愛、雷諾阿、朗格魯瓦、巴贊、安東尼奧尼、薩杜爾、特呂弗等等。作者認為電影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電影的迷戀的歷史。他根據自己在法國多年積累的資料寫成本書,講述“迷影”如何改變這個世界的電影文化。
大旗虎皮 ·媒體藝術 ·16.3萬字
動畫電影《白蛇:浮生》官方藝術畫集,以絕美的場景、經典的臺詞、細膩的情感線索,呈現“浮生一年”的動人故事。300余幅高清大圖,把浪漫開放的南宋帶回眼前。你將領略西湖斷橋、九溪十八澗、河坊街等人文與自然美景,看到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更有小白與許仙斷橋重逢、許宅大婚、寶青坊戲曲表演、小白盜仙草、法海捉妖等名場面。本書收錄影片中所有應當被“記得”的故事。
追光動畫編著 ·媒體藝術 ·158字
本書嘗試通過對典型電影文本的細讀與對歷史背景的梳理,來探討現代中國電影對于故鄉的表現與敘述,通過電影文本分析考察現代中國故鄉觀念與情感、文化、社會心理的嬗變。在考察電影視聽語言如何折射社會、文化、思想、心理內容時,嘗試將藝術形式品評與社會文化反思有機結合。經由本書的討論既有助于了解中國現代文化與群體心理變遷也能通過特定的視角進一步了解中國現代電影藝術的發展,對影視創作提升藝術內涵與品質有所裨益。
陳莉 ·媒體藝術 ·14.9萬字
電影,既是技術,也是藝術;既可以給人快樂,也可以讓人沉思;既是光影的盛宴,也充滿深刻的哲理。本書是對一些著名電影的詮釋和感悟,它不是平鋪直敘的電影介紹,也不是一般的影評,而是從人生、哲理的角度對電影進行的思考和解讀。如果你想進一步看懂電影,本書也許可以給你提供很好的幫助。讓我們一起走進電影、理解電影,探討隱藏在電影影像背后的奧秘。
孫衛衛 張鳴勝主編 ·媒體藝術 ·11.8萬字
本書首先對中日兩國動畫藝術創作理念及題材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比較,歸納出各自發展的軌跡、特點及差異;其次,對中日動畫藝術創作造型風格展開研究與分析,總結出各自在動畫創作中的藝術傾向和設計思維;最后,綜合前面論述的基礎上,總結出國產動畫藝術創作中的經驗教訓,從宏觀層面對中國動畫發展方向進行展望,從而為中國動畫藝術創作創新與發展尋找到新的途徑。
殷俊 ·媒體藝術 ·17.5萬字
本書即以中國當代電影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改編為研究對象,圍繞以上兩個方面展開研究。為此,筆者從電影改編文學的理論前提、具體改編實踐、以及電影改編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和反作用等三個層面來架構全書。
朱怡淼 ·媒體藝術 ·14.4萬字
人民電影是從新聞紀錄電影開始邁步的。新聞紀錄影片是為我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的重要發展作出真實生動的歷史記錄,還要不斷對現代化建設中的各種成就進行高度的概括,綜合地報導、深入地探索,創造有哲理性的、政治性的、批評性的以及散文、詩意風格的各種短片,以及反映各條戰線社會主義新人形象的肖像畫,傳記片。也應該向世界各國更加系統、更加多樣地綜合或是專題報告中國蓬勃發展的新面貌以及歷史情況。
劉國典 ·媒體藝術 ·11萬字
本研究關注和考察當代電視涵化在基本特征、調節因素和關系模式上的變化,不僅有助于把握當代電視對受眾認知的培養作用,而且有助于電視媒體在新的傳播環境中實現有效溝通和科學管理。首先,本研究對涵化理論長達30年的文獻進行了全面梳理,著重考察了涵化理論內涵的發展、涵化研究方法的變遷和涵化關系模式的轉變。其次,為了更深入而清晰的描述當代多元傳播生態中電視涵化效果的變化趨勢和調節因素,本研究運用全新的后設分析方法對1996—2008年的涵化研究進行了量化分析。最后,在后設分析得出的結論基礎上,本研究建構了當代電視涵化模式,并進一步挖掘了當代電視涵化的意識形態內涵。
周莉 ·媒體藝術 ·6.6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27篇以專欄形式刊發于《國家人文歷史》的文章,以一個電影批評家視角中的世界電影為主線,貫穿了世界電影百多年來的歷史。這27部電影均可被視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作者的視角也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融入了對現實的關注和人性的思考。
李舫 ·媒體藝術 ·13.4萬字
《用影像發聲的時代》是一本有關影像敘事技藝的“百科全書”。它將引導讀者在動態影像時代重塑自己的“視覺素養”,使人們在人際交往和職業生活中成為“領頭羊”。作者博古通今,從石洞壁畫開始,經由古登堡、愛迪生再到希區柯克,追溯了文字與圖像在思想表達和人際溝通上的發展演化史;作者還饒有趣味地探索了“電影神經學”這一前沿科學領域,為讀者呈現出用影像發聲的力量。在當下的多屏世界,人們要不斷提升視覺素養,結合懷疑精神和敏銳的判斷力,來評估以影像為媒介所展現出的觀點價值,才能謀得更好的生存之道。基于十幾年的影像教育經驗,作者向我們坦承,“影像語言”的習得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地揣摩和實踐,影像技術才能轉化成我們的“視覺素養”。如今,視覺媒體重新定義了人們在接收、表達信息方面的素養以理解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用影像發聲的時代》還是一本實用指南和教戰手冊,它不僅列舉了影像在現代商業生活中的成功和案例,還手把手地指導初學者如何進行案頭準備、腳本創作、影像拍攝和后期制作,是帶領讀者遨游多屏世界不可或缺的入門書。
(美)斯蒂芬·阿普康 ·媒體藝術 ·14.6萬字
本書將著眼點放置于涉及動作元素較多的警匪片、武俠片等類型電影,通過分析其中動作場面存在的緣由,梳理了動作元素在電影發展過程中的變化歷程,對不同類型片中動作元素的表現方式、存在意義和社會影響進行了細致論述與歸納,其現實意義是引導觀眾理性觀賞涉及動作元素的類型電影,并對涉及動作元素的商業片于創作上給予啟示。
冉曙光 ·媒體藝術 ·12.9萬字
柏林國際電影節作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有著華語電影“福地”的稱號。在柏林電影節上獲獎的華語電影從數量上較其他國際電影節占有優勢,贏得了無數榮譽和贊賞,為電影走出國門創造了很好的有力條件。鑒于華語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獎項數量較多,本書對柏林電影節獲獎華語片進行梳理,分析柏林電影節獲獎華語片的現狀,運用電影學和符號學的原理,選取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的華語片為例,探討獲獎華語片的影響力,以期為華語片在國內電影市場的傳播提供借鑒意義。
黃敏 宋湘琴 張文博 ·媒體藝術 ·8.2萬字
重磅院線電影《世間有她》通過女性視角,講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找尋愛與希望的故事,表達了對生命的堅守和執著,是華語影史首部由一線女性電影人張艾嘉、李少紅、陳沖執導,眾多女性電影人集體創作的誠意之作,周迅、鄭秀文、易烊千璽等實力演員主演,是一部給普通人溫暖和力量的電影,也是一部向勇氣和擔當致敬的電影。本書是電影《世間有她》出品方官方獨家授權、同步推出的同名圖書,集結了主創團隊的珍貴文字、精彩劇照和幕后花絮。讀者不僅可以跟隨這本書,伴隨時光流轉,經歷這些影人生命中的“突變”,看到電影不為人知的臺前幕后故事和眾多主創的獨白手記,更可以讀到和晶、董文潔、梁靜等人對生命價值、女性成長的獨到見解,聽到他們就女性議題發出的聲音,感受來自獨立女性的支持和陪伴。
董文潔主編 ·媒體藝術 ·8.2萬字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成果。包括調研報告和影評等內容,對外國大片在我國的影響和接受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分析了外國大片對我國文化形態、青年的生活行為方式習慣等方面的潛在影響。
陳眾議 葉雋等 ·媒體藝術 ·18.5萬字
本書全面且細致地梳理了紀錄片創作理論與實踐的相關知識。全書共8章,系統探討了紀錄片的范疇與屬性、紀錄片的類型、紀錄片的重要創作流派、紀錄片的選題、策劃文案與拍攝提綱、聲音的采集與制作、紀錄片的畫面造型元素,以及畫面的拍攝與剪輯等內容。本書采用深入淺出的闡述方式,結合豐富的典型案例,旨在為讀者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并助其提升紀錄片選題、拍攝、剪輯等全流程的實踐能力。本書適合作為影視、新聞傳播等相關專業的基礎教材,同時也可作為紀錄片創作者、影視從業者、媒體研究者的參考讀物。
張倩主編 ·媒體藝術 ·17.2萬字
本書設有編劇、攝像、表演、美術、聲音、紀錄片六個版塊,每個版塊選取若干優秀微電影作品作為案例,剖析作品的特點,每部作品都附有大賽評委會的評語。微電影案例均取自由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主辦、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浙藝金鵠電影節暨原創影像大賽,此賽事自201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四屆,有大量讀者基礎。本書為影視作品賞析著作,選取50部優秀學生微電影作品,從影視教學中涉及的視聽語言、編劇技巧、畫面拍攝、后期制作、聲音設計、影視技術等各方面進行案例分析,可為學習影視專業的師生提供參考,也可作為作品欣賞類普通讀物。
徐旭恒 ·媒體藝術 ·7.5萬字
本書基于對“獨立動畫”的一般界定而展開,分析獨立動畫如何通過媒介實驗與多層面批判確立自身,一方面與以好萊塢動畫為代表的主流動畫進行互動和對話,另一方面也由此拉開與主流動畫創作模式的距離,雙方都在這種動態關系中調試著各自的形式和風格。本書主要創新點在于通過重新審視對動畫以及獨立動畫的界定,對動畫本體論進行創新性探討;也嘗試通過文化比較研究的方法建立關鍵詞之間的動態譜系。獨立動畫是以藝術家為中心而展開的實驗和批判。獨立動畫的藝術創作,也是藝術家探索和識別自我的過程。通過觀照社會以及自我批判,獨立動畫開拓了動畫與記錄影像結合的新類型,形成了與歷史、與社會、與自我的對話。
郭春寧 ·媒體藝術 ·1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