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普遍被認為是第一部成功歌劇的《奧菲歐》開始,經過《卡門》和《波希米亞人》等經典作品,跨越到近年來的歌劇版《斷背山》,音樂家和評論家薇薇安·施韋澤向讀者介紹了歌劇的方方面面。從歌劇的誕生、文化內涵,到代表性的作曲家及推薦曲目,以時間為序,串起一部跨越四百年的歌劇史。
(美)薇薇安·施韋澤 ·藝術理論 ·12.2萬字
博物館是社會的記憶器官,是自然、人文、歷史的基因庫。世界各國的著名博物館集中了人類歷史上的藝術經典,體現了歷史上各個時期、各個民族的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走進世界各國的著名博物館,就是學習一部濃縮的、生動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丁寧、王加、張敢、孫晶四位學者深入解讀全球11座知名博物館及其代表作品,感悟歷史上各個時期和民族的審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在一幅幅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中見證生動的人類文明發展史。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11.4萬字
誰是米開朗琪羅的靈感來源?什么原因使一個便池價值數百萬美元?偽造的東西能被當作藝術嗎?千百年來,藝術與人類相伴相隨,人類因藝術而得到治愈。本書從石器時代的小雕像講到21世紀的視頻藝術,米開朗琪羅、倫勃朗、德拉克洛瓦、莫奈、凡·高、塞尚、畢加索等藝術家齊聚于此,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盛宴。作者勞里·施耐德·亞當斯摒棄了常常讓主題陷入困境的“主義”,將作品本身帶到了聚光燈下。通過對藝術中的爭議進行詳細的探索,亞當斯將引人入勝的敘述和藝術理論的基礎結合了起來。
(加)勞里·施耐德·亞當斯(Laurie Schneider Adams) ·藝術理論 ·11.4萬字
這本書不同于你所理解的美術館館導覽,更不是枯燥無味的藝術圖解,在書里,作者依照自身判斷和私人回憶,收集并回味了過去在美國的7座城市所拜訪與學習過的14座美術館。作者從大眾生活角度,聚焦美術館,結合日常生活、人文和地理、過去與未來,分享了多年來在美術館中感受到的東西——人類智慧、時代勇氣與藝術之美。身處美術館內的我們,時常會在圖文信息的茂密森林中迷失方向,而本書無疑會成為一盞溫暖的明燈,為普通人點亮去往藝術世界的道路。
蘇也 ·藝術理論 ·11.2萬字
塵世?廟宇?遺世明珠?敦煌是一部永遠也讀不完隱藏著生命奧義的“天書”。敦煌石窟歷經千年持續營建,現存七百多個洞窟,其豐富性和系統性是現存文化遺產中絕無僅有的;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宗教、歷史、藝術等多方面文化內涵,極大地補充了中國藝術史。現實與理想,科學與藝術,宗教與神話在這里已經難分彼此。從絲綢之路到數字敦煌,從壁畫、彩塑到音樂、舞蹈,樊錦詩、趙聲良、王旭東、榮新江等十位頂級敦煌學學者精講敦煌藝術的精美絕倫、前世今生,從大師敦煌藝術課中,真正走進敦煌、了解敦煌,欣賞敦煌藝術之美。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10.3萬字
《我的策展之道》是世界上很有影響力的當代策展人、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的經典之作。本書是小漢斯對自己多年策展經驗的非凡匯編,包括啟發他的藝術家、歷史上偉大的藝術創新、他個人的策展實踐和對未來策展的展望。小漢斯跨越了時間、國界、文化和學科的界限,重新定義了“策展”一詞——不僅是小漢斯對個人策展經歷的一個總結,也是對策展行業的思考,更是其策展思維的凝結。在人人都是策展人的時代,閱讀本書,讓策展思維成為打開未知、看待未來的新方式。
(瑞士)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藝術理論 ·9.8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達達和超現實主義》被廣泛認為是20世紀最神秘莫測又最富影響力的藝術運動。與其相連的藝術和詩歌——如安德烈·布勒東、馬塞爾·杜尚、馬克斯·恩斯特、約翰·哈特菲爾德、胡安·米羅和薩爾瓦多·達利等主要人物的作品——包含了令人難以忘懷(痛苦嚇人)的激情和無政府主義的幽默和挑逗。達達被認為是叛逆和玩世不恭的,超現實主義在精神上是反資產階級的,但是它更沉迷于稀奇古怪的事物。這兩場運動都因其關注性欲、身份、戀物癖和驚悚而出名。
(英國)戴維·霍普金斯 ·藝術理論 ·9.6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西方藝術新論》引發了對于藝術的思考。作者解釋了藝術中的創新和爭議為什么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及藝術為什么重要的原因。《西方藝術新論》中探討了藝術與美、與文化、與金錢、與性別以及與新技術的關系,從拉馬錢德蘭、戈雅、達明·赫斯特一直論到非洲的釘神、印第安村莊的舞蹈和音樂電視。
(美國)辛西婭·弗里蘭 ·藝術理論 ·8.8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一季的講稿。從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從早期文藝復興的搗蛋鬼布法馬可到威尼斯畫匠卡帕奇奧,從舞女出身的瓦拉東到民國閨秀女畫家,從宮廷畫師徐揚到戰死沙場的巴齊耶……他們多數是被美術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雖經歷史“隱沒”而顯得“次要”,卻值得再度被認知、被觀看。這是一份畫家個人的觀看與敘述,藝術史退為背景,藝術家,才是主角。
陳丹青 ·藝術理論 ·8.7萬字
“中國非遺之首百戲之祖”。昆曲藝術不僅是民族的優秀傳統藝術,承載著美的追求和思考,也是一個走向世界的國家品牌。本書主要作者有顧春芳、劉禎、葉長海等戲曲研究專家,從“昆山腔的起源”、“魏良輔對昆山腔的改造”、“昆曲演唱”、“經典戲文分析”、“昆曲傳奇的人文之美”等多方面方面描繪昆曲的美感特性,詳細介紹了昆曲演出歷史、昆曲與晚明文化、昆曲與文人文化等,并分析《西廂記》《長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經典名作,旨在拉近昆曲藝術和大眾的距離。書中配有古樸典雅的彩色和黑白插圖,充分展示了昆曲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之美的意蘊。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7.6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三季的講稿,作者尋訪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墻上的濕壁畫。“文藝復興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卻將“次要作品”與它們的創作者娓娓道來:“大名鼎鼎”的喬托與師傅“牛頭”契馬布埃,落拓不羈的馬薩喬與氣息高貴的馬索利諾,可敬的烏切洛與可愛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濟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與美第奇-里卡迪宮的戈佐里,以及那些無名的工匠……千百幅濕壁畫既是君王與臣民的教科書,又是圖像的狂歡。在不用透視法的中古時代,這些工匠顯示了繪畫的另一種維度,另一種理性,更飽滿,更開放,更接近現代性。藝術不是進化鏈,不要以為越是后來的藝術,越是好。
陳丹青 ·藝術理論 ·6.9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二季的講稿,圍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鋪展開來。歷史不是靜止的,美術館收藏的就是重重疊疊的時間。勃魯蓋爾與李公麟對望眼前的麥田,維米爾堆砌起凝結層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后將沙龍繪畫擠至次席……這些藝術家,大多數沒進過大學,古人更不消說——規范永遠期待天才的偏離。再完美的規范也無法包容千差萬別的真實。“此所以美術館是我的大學,此所以我至今尚未畢業。”。
陳丹青 ·藝術理論 ·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