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概要介紹了藝術學門類下屬全部五個一級學科在2017年度的發展概況,即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和設計學。該書在具體描述上述五個一級學科的年度概況時,主要圍繞學科動態、問題聚焦和專題研究三方面展開:學科動態部分對各學科年度發展概況做了全景式掃描;問題聚焦部分就各學科引發關注的年度重點問題展開全面梳理和分析;專題研究選取在學科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理論問題做縱深研討。
陳旭光 彭鋒 王一川 ·藝術理論 ·27.9萬字
我國古代的畫學術語可以分為語言類、風格樣式類及品評類等,繪畫語言類又可分為水墨和設色兩類。但畫學術語在這些類別中并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共同構筑了畫學術語體系。因此,畫學術語的研究,既是語詞類的考證與辨析,又是風格樣式的分析,還是畫學觀念演變的梳理與研究。本書從中國古代畫學文獻中摘取相關術語進行研究,既注重探討畫學術語的多義性和多元性,又運用歷史的觀點,對畫學術語的概念逐一辨析與詮釋,并借其探尋繪畫史及其觀念的發展、演變歷程,繼而對圖像風格樣式的生成與流變、中國畫學發展軌跡與演變歷程進行了探討。
劉玉龍 ·藝術理論 ·27.9萬字
本書是作者從1961年至今五十多年里,所寫的主要是關于美術方面的文字,并附少許自己創作的中國畫、篆書、版畫、藏書票。上卷《人民的藝術》,多完成于2000年之前。下卷《挺直民族脊梁》,囊括了近十幾年主要作品。這些篇章,大體上反映了作者對歷史、對社會、對人生、對藝術的基本看法。
王春立 ·藝術理論 ·27.8萬字
二十世紀中期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各級政權在新的文化政策指導下開始全面監管文化事業,在此情況下評彈界一方面走向聯合,一方面不斷調適自我;雖然評彈藝人在各個方面都做了積極的努力與嘗試,但評彈藝術的發展仍受到巨大的限制。本書考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評彈藝術主要以宣揚黨的各項政策,做文藝輕騎兵為己任的這段歷史背景。此外,本書亦深入探討了評彈藝術的生存空間以及該藝術的百年興衰等。
金坡 ·藝術理論 ·27.8萬字
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討會自2010年以來,已經堅持召開了四屆,與會代表大多數都是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一線教師,大家有多年從事一線教學豐富的經驗和切身的感受。大家經過交流討論,認真總結,對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很多問題、難點都取得了一定的研討成果,我們將其中的一部分成果結集出版,以供大家研究參考。我們相信,在全體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將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實現理論與藝術的交融,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該書的出版得到了山東藝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領導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關心支持,謹以此書的出版表示衷心感謝。
巴圖 楊新力 ·藝術理論 ·27.7萬字
本書結合作者的學術經驗,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音樂文獻學的知識與方法,具體討論了傳統學術的精髓,也討論了不同類型的研究者勝任文史考據工作的途徑。第一版共七章,分為進入學術工作的十條經驗、學會閱讀、利用工具書搜集專題資料等七講,有近四十幅插圖和四個附錄。附錄部分重點解讀了漢文音樂文獻在中國古代叢書、類書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的分布。第二版增加了三章內容,分別為關于編纂音樂史料的學術規范、從《琴操》版本談音樂古籍輯佚學、遺落在民間的音樂文獻,使本書的體系更完善。本書文字清新、生動,部分內容采用指導練習的方式,對讀者從零基礎開始了解中國的傳統學術和音樂文化遺產有重要價值。首版出版后一直被武漢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院校作為教材使用。
王小盾 ·藝術理論 ·27.6萬字
本書稿是新聞與傳播學譯叢——英文原版系列中的一本,是原文影印大師的經典著作。在力求反映現代西方思想學術的獨創性與思維深邃性的同時,尤其注重思想的全面性及其內涵的啟迪價。本書稿是杜威的經驗自然主義美學理論的代表作品。杜威認為要以“活的生物”為基礎建立一元論的美學體系,力圖恢復藝術與非藝術間的連續性,以及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間的連續性,終要建立一種美的藝術與實用技術與藝術間的連續性。杜威認為,藝術的材料應從不管什么樣的、所有的源泉中汲取營養,藝術的產品應為所有人接受。總而言之,要建立一種回到日常生活的藝術理論。
(美)約翰·杜威 ·藝術理論 ·27.3萬字
色彩是光的陰影,視覺藝術是歌德思考與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這是一本關于歌德與視覺藝術關系的人物評傳,采用編年史的寫作方式,追溯歌德藝術探索的一生。本書以解析歌德藝術觀念為主,特別是他在《色彩理論》中提出的極性觀念,這是理解歌德思維方式的密鑰,從中可以發現歌德是如何將視覺藝術、科學與文學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秘密。本書的寫作廣泛參考了英語世界歌德研究學者的成果,希望對喜愛歌德的讀者有啟發和參考的意義。
王靜 ·藝術理論 ·27.2萬字
本書的亮點是對王遜先生的《中國美術史》做了逐章導讀,同時書中還含有王遜先生的個人小傳,介紹了他個人的生平、學術貢獻和地位。同時,導讀者劉春芽對原作每一章節進行全新的評述和闡釋的基礎上,還對王遜先生的學術思想進行了評析和論述。
王遜著 劉春芽導讀 ·藝術理論 ·27.1萬字
本書以一種宏觀的視野,在1949年的時間緯度下,觀察了一群評彈藝人在時代巨變的歷史場景中所面臨的生存狀態。1949年是全文敘述的主線,在此基礎上,作者梳理了早期上海成為評彈圣地的歷史成因。呈現出了民國時期與解放后,在不同意識形態影響下評彈在上海的發展情況。作者從延安時期開始,追溯了解放后上海文藝政策生成的根源以及這些政策對上海地方文藝、對評彈藝人們所造成的影響。從1949年下半年開始,在政府的引導與輿論的督促下,評彈藝人們的身心開始接受改造。在這場改造運動中,藝人們表現出了不同的姿態,一部分藝人開始適應時代,另一部分藝人則遭遇了生活上的困境,對新事物難以接受。但在時代的浪潮下,不管藝人們適應與否,他們的人生都開始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思想上,而且貫徹到了藝人的身體特征與祖師信仰的精神面上。
張盛滿 ·藝術理論 ·26.8萬字
西方藝術哲學史,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很多人想要了解卻又望而卻步。法國知名藝術家、歷史學家丹納,將這部《藝術哲學》帶給大眾,為普通人打開了解藝術哲學的大門。該書跨越地理、歷史、政治、文學和宗教等各個領域,娓娓講透雕塑、文學、繪畫、音樂、建筑五個藝術門類,講到荷蘭繪畫,丹納甚至會從荷蘭特殊的地勢與氣候分析起,剖析環境對畫家性格的影響,對色澤與風格的影響……諸如此類,數不勝數,讀來讓人豁然開朗,如夢初醒。從古希臘到19世紀,整整兩千年西方美術哲學精髓,在丹納筆下,變得輕松有趣,親切可感。閱讀這部傳世杰作,零基礎沒關系,您將不知不覺掌握西方美術哲學精髓,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品位,懂得關心美好事物。法語翻譯界泰斗傅雷,翻譯本書中譯本期間,忍不住親手摘抄6萬多字,寄給其子傅聰。
(法)丹納 ·藝術理論 ·26.8萬字
本著為作者在多年的舞蹈評論領域中不斷耕耘而輯成的評論合集,其中既有宏觀性的舞蹈理論著述,也有較為具體的舞評文章,領域跨越綜論、舞劇、舞蹈詩、現代舞、芭蕾舞及雜論等,是作者多年來學術成果的集中展示。
江東 ·藝術理論 ·26.6萬字
《藝術哲學》是法國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藝術史名著。文稿最初是他在巴黎美術學院美術史課的講義,出版后在學界享有盛譽。傅雷曾幾次在“家書”中為兒子傅聰推薦此書,并“強忍著腰酸背痛、眼花流淚,每日抄錄一部分譯文”寄給傅聰。傅雷譯筆文采斐然,極富熱情,絕無一般理論著作的枯燥沉悶之氣。本書從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出發,將希臘雕塑、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繪畫、尼德蘭繪畫的故事娓娓道來,是一本系統了解西方藝術和美學起源的入門經典。
(法)丹納 ·藝術理論 ·26.5萬字
一部動人的華夏嘯史就是一部輝煌的華夏詩史。從穹廬民族的自然歌唱,到士林精英們的嗜嘯成風以及中國文學的一種特殊的音樂意象的生成,從薩滿的歡歌到佛門釋子的轉讀和道教黃冠的秘術,長嘯成為連接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紐帶,成為兼容儒釋道多元文化的藝術法寶,成為華夏文明的藝術聲音載體。長嘯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種文化中的音樂和一種音樂中的文化,由此我們能夠發現音樂是如何書寫并表征歷史的。換言之,長嘯在我國文化史上實際上構成了另一種歷史書寫方式——其本質乃是音樂形態的詩史亦即精神史。本書以音樂學為中心,結合文學、民族學、宗教學、藝術學和哲學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對我國古代的長嘯藝術史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對基本文獻進行了梳理。本書研討的核心是樂人之嘯和詩人之嘯,兼論釋道之嘯,實現了對華夏嘯史的文化還原,既有學術性,也有趣味性。
范子燁 ·藝術理論 ·26.2萬字
本書共分為八章,包括緒論、本質論、歷史論、門類論、主體論、創作論、作品論和接受論。本書注重了藝術觀點的學術性和理論的科學性,體系的系統性和知識的豐富性,設計的獨特性和結構的條理性,門類的多樣性和例證的精彩性,學理的嚴謹性和語言的生動性。本書配有電子課件、電子教案、教學大綱、文字案例、視頻案例、習題參考答案、模擬試卷等教學(學習)資料,索取方式參見更新勘誤表和配套資料索取示意圖。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素質教育教材與藝術類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各行業藝術愛好者閱讀和參考。
王玉苓 ·藝術理論 ·26萬字
如果我們還能從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中,依稀辨認出藝術“原來”的模樣,那么,一百五十年后安迪·沃霍爾的金湯寶罐頭、達米恩·赫斯特的腌制鯊魚,還有翠西·艾敏亂糟糟的床,足以讓我們看到藝術的其他可能。回顧現代藝術一個半世紀的反叛之路,我們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變得愈發反叛、大膽、混亂。這背后,是藝術家對“何為藝術”的無盡追問,是他們對周遭世界的回應與抵抗。現代藝術的故事仍在繼續,也許永遠不會完成。
(英)威爾·貢培茲 ·藝術理論 ·26萬字
本書史論結合、以論為主,在敘述歷史時著眼于歷史過程所積淀的理論形態,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按照藝術設計的歷史流變考察其理論形態,在厘清概念的基礎上,分述早期工業時期的藝術設計、現代派藝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對藝術設計特別是藝術設計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包豪斯學校、功能主義和樣式主義、后現代藝術設計、波普設計和意大利的孟菲斯組織;二是根據“創作-作品-欣賞”的系統闡述藝術設計按其自身邏輯發展的理論,包括綠色設計和人性化設計、人工智能與創新設計、藝術設計的心理學、藝術設計管理、民族民間設計、大審美經濟形態中藝術設計、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藝術設計等。
凌繼堯等 ·藝術理論 ·25.9萬字
《藝術教育與文藝新說》分為三部分,部分論述美國會通式藝術教育,它基于多學科綜合貫通的方法,結合藝術制作、藝術史、藝術批評和美學這四門學科的相關特點與優勢,旨在激活教學雙方的互動機能,優化課堂藝術教育的效度,促進藝術教育理論的創新,提升國民素質及其藝術修養,對改善國內藝術教育的理路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第二、第三部分所集詩教開端與文藝美學,涉及軸心時期的教育理念、寓教于樂的認知途徑、審美教育的社會效能、中華美學精神的綿延機制、文學研究的實用方法、藝術哲學的鑒賞心理、繪畫藝術的構成要素、理性詩學的基本特征以及反文化運動的意識傾向等,其中諸多觀點給人以有益啟示。
王柯平 ·藝術理論 ·25.6萬字
《西方美術理論教程》作為目前國內第一部全面的、綜合性的、有獨立見解的適合國內高等藝術院校教學需求的西方美術理論課程,《西方美術理論教程》具有研究對象時間跨度大、資料翔實、體例新穎、教學針對性強的特點,是一部既有開拓性又適合美術院校西方美術理論課程教學的教材。
顧丞峰 ·藝術理論 ·25.6萬字
本書堅持從社會結構、社會制度、文化規范、意識形態以及民族心理結構等宏觀視角探討先秦樂教文獻的生成規律,同時從微觀層面來研究儒家士人的社會行為、文化人格甚至是個人職事對儒家樂教文獻生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將文獻生成史與樂教思想發展史緊密結合起來,并從文獻生成的角度去探討中國先秦時代儒家樂教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深入考察儒家樂教的道德指向、審美關懷和倫理精神等,打破了傳統文字文獻的“靜態”研究范式,呈現為一“動態”的研究過程,真正做到了“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對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樂文化”的發展脈絡與精神特質,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學術價值。
雷永強 ·藝術理論 ·2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