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馬勒和1910年的世界:他的第八交響曲
會員

古斯塔夫·馬勒,歐洲晚期浪漫主義音樂的杰出代表。在中國,因其以唐詩為文本的《大地之歌》廣為愛樂者熟知、熱愛。但實際上,在第八交響曲首演之前,馬勒一直以當世偉大的指揮家聞名,他的音樂并未得到廣泛認同。但馬勒對自己充滿信心,他說:“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我的時代一定會到來。”第八交響曲1910年9月12日的首演,標志馬勒時代的大幕的開啟。本書作者正是以這個歷史時刻為節點,向讀者講述了馬勒在1910年到1911年去世那段時間的生活與創作,詳細分析、解讀馬勒第八交響曲的音樂與文本,更以作曲家的眼光和角度,逐樂章分析馬勒最后一部作品第十交響曲——這部被作者視為與第八交響曲“是同一整體的兩個部分”的、“未完成”的偉大交響篇章。1910年,整個歐洲乃至世界,都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前夜,與之相映照的是整個歐洲知識界、思想界、文化界、藝術界的風起云涌。作者以其開闊的視野,將馬勒的音樂置于那個風云際會的時代:尼采、施特勞斯的哲學;弗洛伊德、榮格的精神分析學說;托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學;克里姆特、埃貢·席勒、科科施卡的分離主義藝術;勛伯格、韋伯恩、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等等,為讀者勾畫了一幅背景深遠而豐富的文化圖景,從而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作者更是通過分析馬勒的音樂,分析了困擾馬勒一生的身份問題:波西米亞人、奧地利人、猶太人、不受歡迎的入侵者,并將馬勒的音樂,尤其是第八交響曲,追根溯源,置于柏拉圖《會飲篇》、古拉丁贊美詩《降臨吧,造物主之圣靈》、歌德《浮士德》,以及巴赫、貝多芬、舒伯特的偉大音樂傳統中,揭示了馬勒音樂所具有的以歌德的人文主義思想為代表,更現代、更多樣化、更包容的“德國性”。本書當屬研究、論述馬勒音樂的新成果。

(英)斯蒂芬·約翰遜 ·藝術理論 ·16.8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鄯善县| 白山市| 志丹县| 谢通门县| 英吉沙县| 固始县| 沙河市| 镇远县| 鸡西市| 苍梧县| 永寿县| 武邑县| 台安县| 安徽省| 海丰县| 玛沁县| 繁峙县| 逊克县| 文成县| 诸城市| 达孜县| 萨迦县| 嵩明县| 宜宾县| 资溪县| 安乡县| 义马市| 深圳市| 宜昌市| 久治县| 英德市| 上杭县| 电白县| 安阳县| 富裕县| 宁夏| 宝清县| 涞源县| 霍城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