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探討的內容是中國自電影興起之后,文學與電影的相互影響,主要是文學改編為電影的問題。上編是以史的方式對百年來文學改編電影史進行梳理,下編是針對一系列長期爭執的問題進行探討,如文學與電影的關系,如何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電影劇本創作隊伍等等。這些問題也是今天文學界和電影界面臨的時代命題。
徐兆壽 劉京祥主編 ·媒體藝術 ·14.6萬字
10大核心秘籍,從選題方向、主題策劃、腳本創作、故事情節、臺詞表達、鏡頭語言等角度,教你學會編寫故事+情節架構+心理分析。129個寫作技巧,涵蓋抓住熱點、制作熱度、設置轉折、把握節奏、人物性格、情景布局、對白方式等,教你掌握編劇原理+煽情邏輯+沖突方法。編出引人入勝、扣人心弦,既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劇本,需要認真揣摩情節線、人物線等細節,本書通過層層的內容介紹,向大家全面講解了如何從新手成為一名優秀的短視頻編劇,附錄中介紹了AI劇本創作四大步驟。一本書教你從零開始掌握短視頻編劇技巧。本書結構清晰,適合剛進入短視頻編劇行業的新人,短視頻、網劇、綜藝、劇本殺、小說、電影的創作者或策劃與編輯,還可作為高校影視、劇作類專業的學習教材。隨書贈送了PPT教學課件、電子教案、效果文件等資源。
柏松編著 ·媒體藝術 ·8萬字
《世界影史經典名片精讀(第2輯)》收錄了電影《非常公寓》《海上花》的精讀文章,由作者葛穎、陳黛曦逐個鏡頭反復觀摩之后精心打磨而成,是經典的拉片教案。所謂拉片,就是精細地研讀一部影片,逐個鏡頭分析畫面及視聽語言背后暗含的線索。本書配有大量精美的電影插圖,帶領讀者穿越銀幕內外,探尋電影奧秘,體驗視聽盛宴。此外,通過作者葛穎、陳黛曦對《非常公寓》《海上花》的解讀,讀者得以窺見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愛情樣本,看清社會結構、人性欲望,更準確、更專業地理解影片。
葛穎 陳黛曦 ·媒體藝術 ·9.7萬字
本書設有編劇、攝像、表演、美術、聲音、紀錄片六個版塊,每個版塊選取若干優秀微電影作品作為案例,剖析作品的特點,每部作品都附有大賽評委會的評語。微電影案例均取自由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主辦、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浙藝金鵠電影節暨原創影像大賽,此賽事自201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四屆,有大量讀者基礎。本書為影視作品賞析著作,選取50部優秀學生微電影作品,從影視教學中涉及的視聽語言、編劇技巧、畫面拍攝、后期制作、聲音設計、影視技術等各方面進行案例分析,可為學習影視專業的師生提供參考,也可作為作品欣賞類普通讀物。
徐旭恒 ·媒體藝術 ·7.5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27篇以專欄形式刊發于《國家人文歷史》的文章,以一個電影批評家視角中的世界電影為主線,貫穿了世界電影百多年來的歷史。這27部電影均可被視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作者的視角也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融入了對現實的關注和人性的思考。
李舫 ·媒體藝術 ·13.4萬字
這是一本呈現民族志電影生產者個體經驗的筆記。在個體經驗敘述的基礎上,對民族志電影的情景事實、民族志電影的合作共構、民族志電影中生活的質感等問題進行了思考。
陳學禮 ·媒體藝術 ·9.8萬字
一群虛構的人,用來來往往的郵件,說了些影視人類學的事。一個長期從事影視人類學教學和民族志電影拍攝工作的人,以零零星星的札記,記了些不成體系的想法。
陳學禮 ·媒體藝術 ·10.7萬字
本書通過分析中國電視劇在越南傳播的歷程以及傳播背后的經濟、文化等環境,闡釋受眾心理、喜好和特點,找出中國電視劇在越南傳播的特點與問題,有利于中國電視劇創作以及中國電視劇進行更加通暢與高效的傳播。本書也力圖通過對這一課題的分析研究,使中國文化能夠在國際平臺上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郭麗梅 劉健 ·媒體藝術 ·10.5萬字
《偉大的電影》(全3冊)包括《偉大電影1》《偉大電影2》《偉大電影3》。其中《偉大電影3》是世界知名影評人羅杰·伊伯特“偉大的電影”系列的完結篇。在本書出版十六個月之后,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書中收錄的100篇影評,被作者視為構成“偉大的電影”框架的最后基石,也見證了伊伯特如何在人生的最后階段重啟隔周一次的影評寫作。
(美)羅杰·伊伯特 ·媒體藝術 ·92.5萬字
《偉大的電影3》是世界知名影評人羅杰·伊伯特“偉大的電影”系列的完結篇。在本書出版十六個月之后,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書中收錄的100篇影評,被作者視為構成“偉大的電影”框架的最后基石,也見證了伊伯特如何在人生的最后階段重啟隔周一次的影評寫作。在追問“究竟什么樣的電影,才稱得上偉大”的過程中,伊伯特重溫了伯格曼的四部經典,重拾對喜劇電影興致,甚至對一些爭議作品重新下了判斷。入木三分的驚鴻一瞥帶來了更深的愉悅和更大的反思。
(美)羅杰·伊伯特 ·媒體藝術 ·29.4萬字
本書系作者歷年在各大知名媒體發表的科幻電影影評精選結集。作者在學界開創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將科幻作品納入科學史研究視野,同時將科學史研究方法應用到對科幻作品的分析之中,給科幻影評帶來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本書內容植根于作者對科幻作品的學術研究,而寫作風格則與作者廣受歡迎的著作《科學外史》系列一脈相承——淵博流暢,雅俗共賞。并附全書所論及影片索引。
江曉原 ·媒體藝術 ·22.6萬字
《偉大的電影》一書精選了其中的100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評論和鑒賞的提煉,是熱愛、分析和歷史的糅合,它們讓讀者以嶄新的目光和重燃的熱情回味所評述的影片。伊伯特的影評廣泛覆蓋各種類型片、各個時代和各個國家,從電影藝術史上至高無上的經典作品到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娛樂作品。在文章中,羅杰·伊伯特成功地將學者淵博深刻的電影知識、純美學的判斷力與明白曉暢的鑒賞文字融為一體,再配以現代藝術博物館電影部負責人瑪麗·科里斯精選的珍貴劇照,使本書成為所有電影愛好者與觀眾的珍寶庫、無可匹敵的觀影指南。
(美)羅杰·伊伯特 ·媒體藝術 ·29.8萬字
侯孝賢四十年電影人生全記錄,賈樟柯特別推薦:在中國人的世界里,只有侯孝賢能這樣準確地拍出我們的前世今生。《煮海時光》按創作年序,收錄了侯導從影四十年來,每一部作品臺前幕后的珍貴回憶。對侯孝賢這樣的創作者來說,電影這門藝術既有其傳承的美學譜系,又不可磨滅地打上了他獨特的人生烙印。錢鍾書先生嘗言:“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但在這個山寨橫行的世界,真正的雞蛋和母雞都越來越稀有。本書是靈光消逝的年代里,一次難得的保證相遇:與一個依然擁有靈光的創作者,與一段曾經屬于你我的最好時光。
(美)白睿文編訪 朱天文校訂 ·媒體藝術 ·24.3萬字
本書共有影視動畫色彩訓練的質性研究、影視動畫色彩的相關認知、影視動畫色彩新思維訓練三個章節。第一章的質性研究從選題起因、現狀、方法論、當代語境這幾方面展開;第二章以對色彩的認知誤區的討論為起點,從色彩的名稱、色彩的本質、不同視角的色彩等方面進行總結;第三章分別從色彩基礎實踐的新思維訓練、色彩的知覺試驗訓練、影視動畫色彩的架構訓練三方面進行思考與設計。
沈穎 ·媒體藝術 ·9.3萬字
著名電影學者戴錦華和王炎圍繞電影議題所做的七次深度對談。通過鮮活犀利的思想碰撞與文字交鋒,他們將個體記憶與銀幕現實置于20世紀這一動蕩多變的歷史長流中,向讀者揭示出作為一種特殊敘述語言的電影在“書寫歷史”與“呈現記憶”的過程中帶來的謎題、反思、挑戰以及寄望。我們將看到,對歷史的敘述也是對未來的勾勒,是打開未來想象的鑰匙;最終,電影同我們一起不斷返歸未來。
戴錦華 王炎 ·媒體藝術 ·12.9萬字
本書從動畫創作的行業需求和實際應用角度出發,基于動畫分鏡創作流程,循序漸進地講解動畫分鏡創作的基礎知識,具體包括景別、構圖、拍攝角度、運動鏡頭、光線、蒙太奇、長鏡頭、軸線、聲畫關系等內容。書中案例均來自經典動畫作品,講解的設計制作思路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有利于增強讀者的學習興趣和創作能力。
馮孟靜 岳宗輝 束華娜主編 ·媒體藝術 ·8.1萬字
作者搜集電影藏品近三十年,收藏逾千幀劇照及大量明星照像、雜志、電影特刊,部分為未曾面世的珍貴圖片;輔以演員生平事跡介紹,以及對演員與影圈的印象和懷想,圖文并茂,向讀者展現昔日香港影壇的面貌。全書介紹四十五位國語片男女演員,包括李麗華、夏夢、林黛、尤敏、鄭佩佩、嚴俊、關山、陳厚、王羽、姜大衛等。
連民安 吳貴龍 ·媒體藝術 ·1.8萬字
本書是粵劇評論人張敏慧對于香港粵劇表演的評論結集,她評論粵劇表演,雖也會分享資深老倌們的老辣經驗,但更多筆墨是落于對新生代粵劇新苗的關注、點評與鼓勵,那些提示善意而犀利:經典劇目被新編后有甚么問題?經典題材如何創新?年輕演員的“手眼身步法”有哪些可喜可惜之處?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張敏慧 ·媒體藝術 ·8萬字
本書不僅是一本電影解析文集,更是一本關于人生、藝術與哲學的啟示錄。它將指引讀者以更加開放和深刻的視角觀看和理解電影,同時能夠化體為用,反觀和作用到自己的人生。藝術作品的誕生凝結了創作者的才華、世界觀和表達,怎樣讀懂用心,了解技法的用意,繼而能和自己的生命發生真實的交互,這是作為作家和編導的程然,在這本書里做出的耕耘和分享。本書是一部對世界電影史上18部經典電影的哲學、美學和技術的電影解析文集。這些文字始發于1995年,完成于2024年,跨度近三十年,從上千部觀影筆記中篩選出18部。電影是引子,觀察的是人世、人生和人性。這本書兼具知識性和學術性,有著來自業內的專業分析:場面調度、蒙太奇、結構邏輯、人物設置、臺詞、運鏡及剪輯;也有著心理學、哲學和文學的思考和辨析;同時因其樸素和深入淺出的行文,而又有著故事性和強烈的共情,引人入勝。
程然 ·媒體藝術 ·10.1萬字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這是智利紀錄片導演帕特里西科·古茲曼的名言。紀錄片所記錄的是一種思想:是整個世界的思想,是一個國家的思想,是一個社會的思想,是一個時代的思想,有時甚至是一群人或一個人的思想。本書以編年體的形式,擇取中國電視52年進程中的50部經典紀錄片,進行較為全面的遴選和歸納,并對作品進行原創性的理論分析和美學鑒賞,透視中國電視影像記錄的52年思想歷程。
錢淑芳 烏瓊芳 ·媒體藝術 ·1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