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陶笛入門知識與提高的訓練組成。在學習了任何樂器之初的基本樂理之后,便開始第一章的學習了,在第一天拿到陶笛時,就能夠讓音色好聽,吹奏簡單的小練習曲和樂曲,這有助于提高陶笛愛好者的興趣和信心。在之后每一章的學習中,作者都按照由淺入深的基本功練習以及這一天能夠涉及到的樂理知識進行了科學編排。曲目中有經典樂曲,有流行歌曲,讓讀者選擇更多。能讓愛好者在堅持練習中,手指更靈活,基本功扎實,吹奏好聽的樂曲,享受音樂的美妙,愉悅身心。
周子雷 王麗輝編著 ·音樂 ·2.6萬字
2018年上海大劇院正式開業20周年。作者作為上海大劇院運營團隊負責人,親歷了大劇院二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并從中遴選出三十余篇短文,講述了大劇院與世界名家名團合作舉辦一系列世界級大型演出活動,以及這些重大活動背后所發生的生動故事和精彩花絮。這些文化演繹市場的成功實踐及經典案例,忠實記錄了作者在劇院建設領域所留下的思考、實踐和總結,為中外劇院音樂文化交流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是上海城市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錢世錦 ·音樂 ·6.4萬字
《敦煌初見時》精選收錄了敦煌壁畫復原藝術專家史敦宇和其父母、第一代敦煌學者和藝術家史葦湘、歐陽琳所作的112幅壁畫復原圖作品。兩代敦煌人潛心研究的復原臨摹是在現狀臨摹的基礎上,經過多角度考證復原壁畫脫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圖剝去歲月的侵蝕和塵埃,重現古壁畫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書中所錄作品涵蓋敦煌壁畫中最具藝術價值和人文價值的六大主題:故事畫、經變畫、樂舞飛天、世俗生活、供養人圖、敦煌遺畫(特別收錄藏經洞中被西方列強盜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畫作復原圖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說畫中的故事、文化內涵、藝術精髓和復原重點,讓讀者深度領略敦煌藝術的華美生動和博大精深。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隨父母和先輩大師們進出洞窟學習臨摹,一生與敦煌結下不解之緣。她五十多年來專注于壁畫復原工作,以父輩面壁臨摹留下的大量第一手材料為基礎,根據多重考證補全殘缺部分,并嘗試復原壁畫的初始色彩。父輩研究者們的工作多為現狀臨摹,即對脫落部分和色彩現狀保持原樣的臨摹;史敦宇的復原臨摹則致力于重現一幅清晰完整、色彩如初的畫面。一張復原圖需經歷少則二三年,多則幾十年的繁復工作、經過幾代人的接力才能完成。
史葦湘 歐陽琳 史敦宇繪 史敦宇口述 王奕整理 ·繪畫 ·3.1萬字
本書為六位知名插畫師——灰駝、Kamenashi-馨(阿馨)、Rolalra(羅拉)、大姑_M、MSZ(豆子)、酥條——共同創作而成。全書以十二個月分篇,共有十二個風格、主題不同的水彩繪制案例。六位插畫師除了將自己數年的繪畫經驗付諸筆下,還在書*后的“繪月訪談屋”中接受了本書主編四夏的采訪,與讀者們進行了一次有趣的“紙面對話”。如果你是水彩繪畫的愛好者。希望你在閱讀本書的同時,也能接受到畫師們傳遞出的溫暖的正能量,讓夢想的種子在筆下、在紙上生根發芽。
繪月工坊 ·繪畫 ·2.6萬字
本書包含100多位攝影師的照片分享、100多萬攝影愛好者攝影技巧的總結,從兩條線來幫助讀者快速成為攝影構圖高手:一條是技法線,涵蓋了攝影所有構圖方法和技巧,如點線面的構圖、黃金分割與曲線構圖、特殊畫面對比構圖、光線構圖、色彩構圖、特殊構圖、二次構圖等;一條是效果線,包括了各類常見的拍攝對象,如人像、風光、植物、動物、夜景、美食、旅游、街拍、全景、微距等,讓您快速成為攝影構圖高手!本書講解簡潔、圖片精美,適合手機攝影愛好者、深度構圖學習者、旅游愛好者、攝影師等閱讀。
構圖君 ·攝影 ·5.9萬字
本書為著名日本美學家、“民藝運動”發起人柳宗悅研究古代朝鮮半島陶瓷器物等工藝美術品的文集。柳宗悅開始關注器物,緣起于1914年偶然邂逅古代李朝時期的陶瓷器,由此深深著迷于無名匠人手制的日常工藝品之美,促使他發起了著眼于普通民眾和日常生活的“民藝運動”,對工藝美術和文化哲學都有深遠的影響。本書選文集中體現了柳宗悅對這些藝術家和藝術品的關注,從藝術和哲學的角度對陶瓷器物的內涵進行了發掘與研究,其美學思想超越了文化和地域,包含著深厚的人文主義情懷。
(日)柳宗悅 ·工藝美術 ·6萬字
后現代主義完結了嗎?藝術批評死亡了嗎?當代藝術中的形式還有意義嗎?具象繪畫算得上前衛嗎?身體藝術是否是一種政治語言?視覺文化研究取代了藝術史嗎?而后殖民又如何變成了跨文化?我們如何看待今天身處的數碼時代的影像藝術呢?又該如何走出后現代主義理論的困境和面臨的新問題?讓這些問題帶著你閱讀這本書,穿越繁盛而又貧弱的當代藝術景觀,觸摸這個不再受主義和理論束縛的時代的脈搏,也許你會提出找到滿意的答案,也許你會提出更多的問題。
邵亦楊 ·藝術理論 ·9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以老北京風情為表現對象的泥塑作品,本書語言流暢,京腔京韻,所收錄的泥塑作品描繪了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涉及出行、娛樂、商業、文化等方方面面。通過閱讀本書可以使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老北京人的精神面貌和風俗習慣。
吳德寅 吳一凡 ·民間藝術 ·5.6萬字
“巫鴻美術史文集”計劃收錄作者1979年至今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八十余篇論文和講稿,按照年代編排,展現作者的研究軌跡,打破西方研究中國古代美術的傳統范式,通過探索新的觀念和方法,使這個學科的內涵更為豐富和復雜。《超越大限》為文集的第二卷,收錄作者1988年至1994年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5篇論文和講稿,涉及城市、禮器、墓葬、宗教、地域美術等諸多方面,力求突破既有的研究范疇,在方法和理論上尋求創新,其目的不在于再造一種與西方傳統歷史寫作形式相類似的單線的歷史,而在于多角度地展現中國藝術的豐富、復雜與變化。在對馬王堆漢墓的解讀中,“原境”已不僅意味著一種物質性的結構關系,還包括喪葬禮儀以及觀念的語境,而“禮儀中的美術”(artinritualcontext)這個概念也從中產生;《何為變相?》這篇長文則將上述概念結合起來,將研究對象擴展到敦煌。《五岳的沖突》觀照由自然地理到文化景觀的概念轉換與實踐。這類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具體的解釋,而在于體現出作者對于進一步拓展中國美術史研究視野的努力。
(美)巫鴻 ·藝術理論 ·16.5萬字
《引子與回旋》是劉東教授的全新文集。劉東老師被譽為當代極具獨立精神的學界“動手派”,一直在開拓知識疆土,而在他自己看來,卻又不斷在重返思想的主軸,那軸心就是中西接壤的文化邊界。收集在《引子與回旋》中的文章關注了自由與進化、傳統的毀棄與更生等時代話題,也正顯示了這個回環往復的過程,顯示了劉東老師既發散又聚斂、既開拓又守成、既跨越又回歸的心路歷程。在看似興之所至的隨想中,在隨機穿插的情緒變幻中,其實真正“一以貫之”的主題,就是在“引子”與“回旋”之間的這種對話。
劉東 ·音樂 ·15.7萬字
《圖說中國建筑藝術》是一部用木石和心血描繪出的歷史畫卷,既有設計精巧的橋梁、清秀怡人的園林;也有古樸典雅的塔寺、高大雄偉的樓宇;更有氣勢非凡的王陵、規模宏大的宮苑……一處處建筑,一座座城市,藝術之美盡在其中。
呂洪波等編著 ·建筑藝術 ·14.7萬字
《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首次嘗試把中國繪畫既視為物質產品也看作圖畫再現來研究。這種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圖像、實物和原境之間的界限,把美術史與物質文化研究聯系起來。屏風可以是一件實物,一種藝術媒材,一個繪畫母題,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作者對此進行了詳盡的綜合分析。屏風入畫,畫入屏風。集合了準建筑形式、繪畫媒材和繪畫圖像的多樣角色與模糊身份,屏風賦予畫家絕妙的靈感,也給希望提供嶄新視角、探尋復雜路徑的美術史家帶來契機與挑戰。《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的研究將圍繞屏風展開,打破圖像、實物和原境之間的界限,涵蓋多種藝術和文化類型,從肖像與圖畫敘事到窺視與偽裝,探索屏風在中國藝術中的獨特地位,進而關注一個頗為宏大的問題——什么是傳統中國繪畫?答案在層疊縱深的空間之內,在亦真亦幻的畫屏之上,在綿聯展現的手卷之中。
(美)巫鴻 ·繪畫 ·12.9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為新手設計的漫畫人物繪制技巧臨摹練習冊。通過31天的專項練習,讀者可以逐步掌握漫畫人物各個方面的繪制技巧,包括五官表情、發型配飾、人物的各類動態、不同的服飾造型等。本書的設計非常實用,翻開正文后,左側偶數頁是各項繪制要點講解區,右側奇數頁是描摹練習區。讀者可以在了解繪制要點后,直接在右側進行描摹練習。這樣的設計能夠讓讀者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書中的知識點講解非常詳細,從易到難,讀者可以輕松地跟隨講解進行練習,逐步提高自己的繪畫技能。本書適合繪畫初學者使用。
噠噠貓 ·繪畫 ·7063字
本書中有600余個人體臨摹素材,包含二次元動漫常見類型和場景。同時,為了滿足新手的學習需求,本書僅對重要的部分進行講解,方便新手臨摹學習。本書共3章,第一章為基礎知識及素材運用,第二章至第三章展示了大量的素材,讀者可根據這些素材進行動漫周邊、動漫繪畫主題的人物動態創作,并應用在頭像、抱枕、立牌、節日賀卡等多種創作場景。本書不僅可作為二次元漫畫人體結構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二次元漫畫人體結構繪制的實用工具書,還可作為相關教學機構的培訓用書。本書適用于漫畫愛好者、零基礎的漫畫學習者及相關專業的學生閱讀。
噠噠貓 ·繪畫 ·9604字
本書從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眾多文物中精挑細選了50件典型器物,以物帶史,物史結合,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講述每一件古代器物背后的故事與歷史。其內容涵蓋古人的衣食住行,民俗活動等,敘述了中國人獨有的文學傳說、藝術美學、哲學思想、為人處世,進而連綴起中國近萬年以來的文明寶藏的前世今生。同時配以高清文物圖片,帶領讀者走入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歷史節點,讓您身臨其境欣賞文物的真實全貌,進而體驗中華多元一體化文明的絢麗與輝煌。這些古代文明的結晶,涉及陶器、瓷器、雕塑、銅器、金銀器、玉器、漆器、筆墨紙硯、竹木牙角等各門類。它們飽經滄桑,奇跡般保存至今,有許多已經成為絕無僅有的世間孤品。它們不僅是中國古人高度發達的科技實力與物質文明發展的結晶,而且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智慧、膽識的沉淀與見證。這種歷經數千年以來形成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傳統精神,至今仍具有極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從近處說,這些介紹可以讀者們增長文化歷史知識,提高藝術鑒賞水平。往遠處說,可以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喚醒并激勵我們以及后來者們,永遠以赤子之心,去保持和發揚歷史和文化傳統,去開拓創造民族更美好的未來。
林歡 ·收藏 ·2.2萬字
配色是設計師、畫師的技能,也是一部分新手設計師、畫師的痛點。本書立足于設計行業和繪畫行業,重點解決從業者和新手的配色難問題。本書共十一章。第一章講解色彩的基礎知識;第二章到第八章講解七大色系的配色方案,共78種顏色,每個色系的顏色都是按照由淺到深的方式排列;第九章講解意象配色方案,共162種,應用場景有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家居設計等;第十章講解大自然配色方案,共52種,應用場景有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城市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第十一章講解流行風格配色方案,共20種,應用場景有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包裝設計等。本書適合設計師、畫師閱讀和參考。
紅糖美學 ·設計 ·3.6萬字
彩鉛畫是一種介于素描和色彩之間的繪畫形式。它的獨特性在于色彩豐富且用筆細膩,它可以以寫實的方法,充分表現出對象的質感、色彩和明暗。
張恒國等編著 ·繪畫 ·1605字
米芾與“米家山”畫法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工藝美術 ·2.6萬字
本書作者將視角聚焦于維也納、布拉格、倫敦、柏林、慕尼黑、薩爾茨堡、威尼斯等世界音樂名城,以充滿詩意的語言講述眾多音樂大師的故事,并將各地的歷史、文化、建筑和自然風光融入其中,展現出一幅幅充滿藝術魅力的異國風情畫。
陳立 ·音樂 ·9.2萬字
本書是中國攝影家王瑤繼《瞬間的觸覺》《捕捉意象》之后“王瑤談攝影”的第三集。全書闡述了有關視覺紀事的理論,用大量精美圖片呈現少林寺的文化內涵,以影像來講述中國功夫的代表和禪宗祖庭少林寺的故事。作者的創作心得論述精到,給人以啟示。本書集學術性、藝術性、技術性于一體,適用于專業人士和所有喜歡攝影、熱愛藝術以及對少林文化有興趣的人。
王瑤 ·攝影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