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統(tǒng)古音學研究通論
會員

本書分為緒論、序編、上編、中編、下編五部分。緒論對傳統(tǒng)上古音研究的觀念和方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序編討論的是傳統(tǒng)古音學的基礎研究工作,即今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知識和研究概貌。介紹了《切韻》系韻書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及《切韻》音系的基本框架,對等韻圖、等韻門法以及早期等韻學進行了簡明扼要而又全面深入的總結和陳述。這兩部分約占全書篇幅的四分之一。上編、中編、下編是全書的核心部分,即論題“傳統(tǒng)古音學研究”之所在。上編第三章、第四章沿著古音學研究的歷史脈絡,從學人代嬗、學術傳承的視角,對古韻研究的從孕育、發(fā)端到深入、臻密的過程,以及古韻研究的基本情況進行探討和評介;第五、第六、第七三章則以專題的形式,對古韻部、古聲母、古聲調三方面的研究做了總結和介紹。如第五章作為古韻研究的專題,就提煉和選擇了古韻研究中的“入聲”“陰陽對轉”“旁轉、通轉”“本音、變音”四塊核心內容,分別介紹了各家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及其發(fā)展、深入的過程。這一部分占全書篇幅的一半。中編是材料輪,分別詳細介紹了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包括先秦韻文、諧聲材料、《切韻》、傳世文獻中的語言文字材料、訓詁中的音韻學材料和方言材料及其運用的情況。下編是方法論,主要介紹了傳統(tǒng)古音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時地音變互動觀及時地音變綜合考察法、歸納法與演繹法、結構分析法與系統(tǒng)觀、概率統(tǒng)計法與漸變觀、以義正音法、考古與審音二者的相互推動等六種主要觀念和方法。

黃易青 王寧 曹述敬 ·藝術理論 ·48.5萬字

德國近代戲劇的興起:從巴洛克到啟蒙運動
會員

從巴洛克到啟蒙運動時期是德國戲劇發(fā)展的轉折點。戲劇史的轉折時期往往意味著新舊戲劇形式之間的對立、沖突、影響和轉化,每種戲劇形式的特點在這一過程中會鮮明地凸顯出來。更重要的是這一時期是德國近代戲劇的開端。本書以巴洛克到啟蒙運動時期的德國戲劇為對象,從文學文本和戲劇演出雙重視角切入。戲劇本身包含文本和舞臺兩個方面,具體到巴洛克和啟蒙運動時期,巴洛克時期常被稱作是戲劇的時代,從廣義戲劇的角度來看,包括歌、舞、戲、各類宮廷和民間的狂歡和慶典,分析戲劇文學時必須關注當時舞臺的狀況。從狹義戲劇的角度來看,這一時期的文學劇本和戲劇演出密不可分。啟蒙運動時期戲劇文本和舞臺的關系更加密切,從戈特舍德到萊辛都在戲劇創(chuàng)作的同時關注和參與舞臺實踐,舞臺逐漸從演出中心轉向文本中心。由于戲劇本身的綜合性,戲劇研究的視角應以更大范圍的思想和社會的變遷為背景,擴展到劇院建筑、劇場結構、舞臺布景、表演藝術、戲班運作機制、演出程序、演員生活和觀眾習慣等各個方面,從而建構起一個立體的戲劇發(fā)展過程。本書正是嘗試在這一基礎上梳理發(fā)展線索,勾勒德國戲劇從巴洛克到啟蒙運動時期的總體變遷脈絡。

王建 ·戲劇藝術 ·33.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扎囊县| 阿尔山市| 格尔木市| 汾西县| 海门市| 临猗县| 大洼县| 本溪市| 库车县| 阿勒泰市| 宜兰县| 苏尼特左旗| 阿图什市| 新疆| 靖江市| 邵阳市| 永顺县| 丘北县| 东明县| 安庆市| 清水县| 安仁县| 深水埗区| 惠州市| 甘肃省| 平潭县| 贵南县| 章丘市| 天津市| 山东省| 江口县| 临江市| 金华市| 东明县| 丹江口市| 勐海县| 渭源县| 万荣县| 赣榆县| 兰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