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立足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以價值論為研究視角強調從人的主體性出發分析價值共識的內生性形成路徑,強調研究價值共識需要從價值共識產生的前提因素、過程視角和主體特征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和全面把握。同時,理論上本書還吸收了羅爾斯“重疊共識”和哈貝馬斯商談倫理的部分思想,重視社會交往實踐對推進價值共識的影響,主張以利益導向促價值共識。
劉寶福 ·知識讀物 ·21.4萬字
本書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李超杰博士的《哲學的精神》、《近代西方哲學的精神》、《現代西方哲學的精神》中的一部。本書主要集中于討論現代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力圖通過這些“大家”及其哲學傳遞出現代西方哲學的精神。本書針對的是對哲學有興趣的讀者,因而,寫作上注重了可讀大方面。作者一反哲學書籍一貫的艱澀,以流暢的語言介紹和討論了現代重要的哲學大家的生平和思想,在不失學術性的同時,使得作品有很好的可讀性,因為受到了讀者的歡迎。還為了增加趣味性和可讀性,本書配發了若干圖片資料。這些圖片以直觀的形式把現代哲學家的生活和風采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李超杰 ·知識讀物 ·26.5萬字
鑒于公域的形式化和私域的原子化弊端,論題立足“公共性”的闡釋視角,聚焦社會治理的心性基礎,通過“審美共通感”的觀念史梳理,以史帶論,提取“審美公共性”的自然結構、情感技藝及其生活秩序。“通感”的肉身感通學、想象的“符碼”、自然神論的“常識”觀、康德反思性判斷力的先驗設定、馬克思“感知結構”的反思、阿倫特的“德藝”交往……展現為“審美共同體”自然生成論式和社會制造論式的理論變奏及其公共心性的秩序建構。
李河成 ·知識讀物 ·20.6萬字
本書為何兆武先生2002年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本科生所作的三次講座,在這三次講座中,作者分西方哲學概述、西方古代哲學、中世紀和近代西方哲學三部分對西方哲學精神的源流和主要哲學家做了一份簡明而概括的介紹,并談及中西方哲學的差異。內容通俗簡約、語言樸實流暢,是作者經過多年的滄桑風雨和中西文化交融的熏陶后的心得與精華。
何兆武 ·知識讀物 ·6.4萬字
本書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又譯作《國家篇》《共和國》等,共分為十卷,一般認為屬于柏拉圖中期的作品。內容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對話錄里柏拉圖以蘇格拉底之口通過與其他人對話的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即可以達到公正的理想國。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人類歷最早的烏托邦。在他的理想國里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或者讓政治家去學習哲學。他認為現存的政治都是壞的,人類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學家掌握政權,也只有真正的哲學家才能拯救當時城邦所處的危機。
(古希臘)柏拉圖 ·知識讀物 ·22.4萬字
本書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導論”,主要討論中國政治哲學史研究的范式建構問題,換言之,也就是對中國政治哲學史研究所必須面對的諸多前提性問題進行探究和闡述。第二部分是對先秦政治哲學史的相對完整的研究,這一部分內容無疑是本書的“主體”。作為第三部分的“附錄”則由有關牟宗三儒家“新外王學”研究的三篇論文構成,它們大致上整體性地呈現了牟宗三政治哲學建構的思想理路及其曲折過程。
宋寬鋒 ·知識讀物 ·24.8萬字
《直面人生的困惑》:自己把握自己,自己實現自己,自己成全自己。不同的人生,之所以存在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對人生的覺悟和落實程度。教育的目的,絕不單單是灌輸一些謀生的技能和現成的答案,而是要培養出一個真正有理性、有智慧、會思考、有健全人格、有正確的價值立場、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人。郭繼承教授遍閱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從傳統文化經典作品中汲取智慧,與現實相結合,提出了解決人生各種困惑的思路和方法。語言犀利、邏輯嚴密、深入淺出,可謂人生困惑“答案之書”。《郭繼承人生課:中華經典十三講》中華民族作為人類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諸多典范,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可以說,中華文化對于人們如何提升自己的修為、如何全方位提升人的素質和文明程度,有極為豐富的論述和闡發。本書從中華民族自身的歷史文化中間尋求智慧,通過對《尚書》《管子》《大學》《易經》《道德經》《傳習錄》等經典的解讀,總結中華文化如何提升人的修為的論述和啟示,希望其成為中國人自身的成才之道。《解決問題的智慧:人生問題三百問》本書是網紅教授郭繼承人生課系列的第三本,內容包括了自我成長、事業發展、家庭教育、企業文化建設、員工管理、團隊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人生困惑和解答。郭繼承教授遍閱中國傳統文化,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將傳統與現實相結合,提出解決困惑的思路和方法。本書語言犀利、邏輯嚴密、深入淺出,是當今社會”人生百科全書”和”管理哲學”的典范著作。
郭繼承 ·知識讀物 ·52萬字
培根一生留下了多部著作,最為讀者熟知的就是這部《培根論人生》。400年來,這部哲理散文經典一直暢銷全世界,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們”。《培根論人生》的內容貴在其角度的不同,其中探討的,有很多都是關于健康、完善、和諧的人生的認識及其建立的根基。其中有知識的內容,也有價值觀和信念的取向。
(英)培根 ·知識讀物 ·12.9萬字
全書共分為五卷。第一卷描述作者本人的境遇;第二卷指出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卷討論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卷論惡的本質;第五卷討論天命與人的自由意志的關系。書中討論了諸如命運與天命、上帝的預知與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與時間等問題,并以善惡問題為中心,勸誡人們棄惡揚善,追求至善至美,向上帝復歸,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幸福。
(古羅馬)波愛休斯 ·知識讀物 ·6.8萬字
《法的形而上學原理:權利的科學》是康德的一部主要法學理論著作,是《道德形而上學》的上冊,作為一個有名的哲學家,康德的法學思想也突出了他的人情味,人的問題對于康德是一個重要問題。他認為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和與生俱來的天賦權利:自由。但人為了自身的自由,就必須首先尊重他人的自由,因為他認為,法律就是依照這一原則,由立法機關制定出一整套明文規定,其終目的是維護公民,也就是人的自由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權利。當然他的思想,有著明顯的局限性,所以《法的形而上學原理:權利的科學》供借鑒參考,并需批判分析。康德法學理論的主要著作是1797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學》上冊《法的形而上學原理》。康德在此書中闡述了他的法學思想。
(德)康德 ·知識讀物 ·12.9萬字
宗教特性綜要。各人的宗教不必相同。“宗教學”只能暗示,不能公布,一種宗教信條。宗教是否原始思想的遺跡?近代科學擯除人格這個概念。神人同形說及對有人格者之信仰是前科學的思想之特色。雖是這樣,有人格者的力量是實有的。科學的對象是抽象的,只有個人化的經驗是具體的。宗教是倚仗具體的。宗教主要是生物上的反應。它的簡單方式是不自在和得救;敘寫得救的情形。...
(美)詹姆士 ·知識讀物 ·34.1萬字
人生中有許多煩惱卻怎樣都找不到答案?常常為生活中的瑣事感到困擾?回顧傷痕累累的過往,有沒有哪些傷口是你拼命想要愈合的?不論是在面對工作、人際關系、家庭甚至夢想時,人人都想要擁有幸福的人生,為此用盡各種方式卻左支右絀、進退兩難……本書將揭示以概念解決人生煩惱的哲學正確使用法。
(韓)黃珍奎 ·知識讀物 ·11.6萬字
一部嚴謹卻不嚴肅的哲學史!哲學版明朝那些事兒!宇宙的外面是什么?世界會不會是假的?我是不是活在虛擬世界/別人的夢中?上帝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這個世界有沒有終極真理?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你知道嗎,你想過或者沒想過的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哲學家們一本正經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證據,面紅耳赤地爭論過了。在整個世界忙著探索、開墾、打仗、上天、發展的漫長歷史中,這幫哲學家們卻神經質地死磕這個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義,就好像一個網絡游戲里的角色試圖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碼是什么……翻開本書,從神煩的蘇格拉底開始,了解哲學家們窮其一生苦思的問題及最終答案。
林欣浩 ·知識讀物 ·21.2萬字
阿拉伯哲學家,醫學家。拉丁名阿維森納。生于中亞布哈拉城附近的阿夫沙納鎮(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其父是伊斯瑪儀派信徒,為薩曼王朝官員。早年接受多方面教育,10歲能背誦《古蘭經》,受什葉派傳統影響,注重學習哲學和數學。青少年時曾學習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歐幾里得幾何學及托勒密天文學,醫學造詣尤深,18歲成為名醫。后被薩曼王朝埃米爾聘為御醫。期間亦從政,官至大臣,但仕途坎坷。一生著作等身,多涉及哲學與醫學,物理學、天文學、數學、化學和自然史領域亦廣泛涉獵。著作多已遺失,現僅存130多部。最有影響的兩部著作是《治療論》和《醫典》,前者指靈魂的治療,論及新柏拉圖主義的形而上學、自然科學與神秘主義;后者為一部百科全書式醫學知識寶典。
(阿拉伯)伊本·西那(阿維森納) ·知識讀物 ·19.4萬字
《禪生活》是“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先生所著禪學經典著作之一,從嶄新的角度闡述了禪的精髓,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禪與生活的因緣關系,明了日常生活中一舉手、一投足的真實面目。在書中,鈴木大拙先從西方的“神”及“神圣的思想”引申出禪生活的論斷,接著論述了何為證悟以及如何獲得證悟,最后借用大量公案實例分析了公案對人的證悟的重要性。生活處處皆是禪,只要我們懂得如何將生活過成一種藝術,喚醒內心的真實體驗,就會像禪者一樣超然,走向自在。
(日)鈴木大拙 ·知識讀物 ·10.7萬字
張經緯先生以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脈絡作為主線,通過對東周列國主要人群遷移趨勢的動態描述,重新為諸子百家的紛至沓來繪制清晰的脈絡。全書突破以往將東周歷史與諸子思想分開敘述的既有范式,將諸子哲思置于各國歷史演進互動的背景之下,提出中國古代思想起源的全新范式,為我們理解古代中國社會提供了有益的啟發。
張經緯 ·知識讀物 ·11.8萬字
《狄德羅哲學選集》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組織翻譯的。其中“哲學思想錄”、“哲學思想錄增補”、“對自然的解釋”等篇是陳修齋翻譯,王太慶校閱的;“關于物質和運動的哲學原理”、“達朗貝和狄德羅的談話”、“達朗貝的夢”、“談話的繼續”等篇是王太慶翻譯,江天驥校閱的:“拉摩的侄兒”是江天驥翻譯,陳修齋校閱的。
(法)狄德羅 ·知識讀物 ·17.3萬字
本書初名“中國思想里幾個普泛論題”,屬于錢穆先生在臺北的幾次講演集結而成,包含“道理”“性命”“德行”“氣運”四部分,以及“補篇”。錢穆先生撰寫此書,意在拈出當時中國社會人人習用、普遍流行的觀念與名詞,由此上溯到全部中國思想史,由淺入深,憑眾所共知共喻,闡述此諸觀念諸名詞之內的含義,及其流變沿革,相互會通。
錢穆 ·知識讀物 ·6.8萬字
本書作者正念減壓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告訴你:這樣如夢游一般的生活方式,與你為之努力的目標——健康、幸福、滿足都背道而馳。如果你沒有全身心參與當下,那么不僅會錯失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而且會意識不到自身成長和蛻變中的豐富性和深邃性。更關鍵的是,若忽視當下,那么在深藏于心的恐懼和不安全感的驅使下,你無意識下作出的舉動和行為將會不可避免地帶來其他問題。如果對之置若罔聞,這些問題往往會逐漸累積,最終會使你的感覺凝滯遲鈍。天長日久,你會對自身能力失去信心,從而無法將精力放在能帶來更大滿足、幸福和健康的事情上。
(美)卡巴金 ·知識讀物 ·10.4萬字
《哲學與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學經典,開哲學大眾化之一代風氣。該書主要收錄了艾思奇在上海《讀書生活》雜志擔任編輯時,為回答讀者提問所發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語言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這些文章中他從“生活”入手,力圖從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中,提煉出抽象的哲學道理,同時,又用這些道理來指導現實的生活,從而讓人們樹立牢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
艾思奇 ·知識讀物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