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說
會員

王通離世后,他的門生們?yōu)榱思o念他,弘揚他的思想學(xué)術(shù),于是仿孔子門徒作《論語》而編撰了《中說》。《中說》也稱《文中子說》。全書共分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問易篇、禮樂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關(guān)朗篇十篇。佚文《敘篇》里云:"文中子之教,繼素王之道,故以《王道篇》為首。古先圣王,俯仰二儀必合其德,故次之以《天地篇》。天尊地卑,君臣立矣,故次之以《事君篇》。事君法天,莫如周公,故次之以《周公篇》。周公之道,蓋神乎《易》中,故次之以《問易篇》。《易》者,教化之原也。教化莫大乎禮樂,故次之以《禮樂篇》。禮樂彌文,著明則史,故次之以《述史篇》。興文立制,燮理為大,惟魏相有焉,故次之以《魏相篇》。夫陰陽既燮,則理性達矣,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故次之以《立命篇》。通性命之說者,非《易》安能至乎?關(guān)氏,《易》之深者也,故次之《關(guān)朗篇》終焉。"是對《中說》的一個簡略概括。十篇皆以文章標題為核心,用講授的形式,以及與眾弟子、學(xué)友、時人的問對,記錄保存了王通主要的言行和思想。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際思想發(fā)展的重要文獻。《中說》最早有北宋阮逸注本及龔鼎臣注本,南宋有陳亮重編本。阮逸注本流傳至今而龔鼎臣本、陳亮本皆佚。三全本《中說》吸納前輩整理的成果,在注釋和翻譯過程中充分參考各類原典以期對文意有更為準確的把握,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務(wù)求做到文字明達雅正。

馬天祥譯注 ·中國哲學(xué) ·19.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诸暨市| 绥德县| 仙居县| 承德市| 亚东县| 郴州市| 桑植县| 望都县| 浦北县| 民和| 手机| 元朗区| 西平县| 民乐县| 阜南县| 资中县| 二连浩特市| 阿鲁科尔沁旗| 金阳县| 屏东县| 林甸县| 富宁县| 阳城县| 宁化县| 济宁市| 左贡县| 德江县| 美姑县| 城固县| 长白| 商洛市| 长顺县| 乌恰县| 五寨县| 唐海县| 昭苏县| 锦州市| 建昌县| 岚皋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