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墨必歸于楊,逃楊必歸于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
——《盡心篇下》
墨:指的是墨子的學說,主張“兼愛”。
楊:指的是楊朱的學說,主張“為我”。
追放豚:追逐走失的豬。
苙:畜養牲畜的欄。
招之:絆住他的腳。
人的存活,最重要的是要有意義感。投入整體,徹底地放棄個體,這或許可以使自己以那整體為自己,而獲得所...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逃墨必歸于楊,逃楊必歸于儒。歸,斯受之而已矣!今之與楊、墨辯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從而招之。
——《盡心篇下》
墨:指的是墨子的學說,主張“兼愛”。
楊:指的是楊朱的學說,主張“為我”。
追放豚:追逐走失的豬。
苙:畜養牲畜的欄。
招之:絆住他的腳。
人的存活,最重要的是要有意義感。投入整體,徹底地放棄個體,這或許可以使自己以那整體為自己,而獲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