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沿著上書的思想脈絡,圍繞聞道之方,系統論述了中國古代名實觀、知行觀和真理觀等認識論內容。本書還結集有關中國古代哲學的文章27篇,分別敘述了先秦哲學、漢代經學、魏晉玄學和隋唐哲學,闡述了中國哲學與唯物辯證思想的內在關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者與自然科學家的聯盟,以及對唯心主義哲學的理論與作用的評價。
方立天 ·中國哲學 ·34.9萬字
《道德經》所講述的思想體系包含著豐富、精妙的生存智慧與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語箴言,即使經過兩千多年歲月的洗禮,依然光彩熠熠。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也可以將《道德經》當作解決新世紀人類社會各種矛盾和問題的睿智之書,從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渡钊霚\出細品慢讀道德經》語言簡潔,條理分明,分別從做人、做事、快樂、修身、管理、養生等方面選擇性地闡述了《道德經》內的相關內容,能夠幫助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張易山 ·中國哲學 ·14.9萬字
本書涉及管仲、晏子、曾子、孔子、告子、大舜、周公、商湯等眾多歷史人物,以及湯武革命、漢宣帝廢立太子等紛繁的歷史事件,南先生在講授時采用一貫的“經史合參”、融會百家的方式,旁征博引、貫穿古今中外地對這些人物和事件給予了中肯而精辟的評價。他還將《公孫丑》與《禮運篇》、《論語》等儒家經典相互發揮,闡揚儒家學說精髓,并將其中的哲理、甚至整個儒家學說與其他學說、教義進行比較,分析《孟子》對人類文化的深遠影響。南先生的講述博大精深,涵蓋個人內養的原則、方法和外用的境界、器度,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哲學、人事制度、財經問題,以及中國傳統文化里的“圣賢之路”、法律體系等方方面面。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5.6萬字
本書是著名《易經》專家、國學大家、著名歷史文化學者、著名中醫學家楊力教授所著。楊力精通文史醫哲,國學著作頗豐。本書的特色是把《易經》哲學和中國歷史相融會貫通,進行升華、提煉和驗證。相信這部哲學和歷史相結合的國學著作會給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智慧啟示和聰明之悟,成為一部做人做事的智囊。
楊力 ·中國哲學 ·16萬字
《王陽明心學全鑒》是對于陽明心學的介紹。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參透世事人心。曾國藩研習王陽明的心學,編練湘軍進攻太平天國,歷時十二年克盡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圣”?!锻蹶柮餍膶W全鑒》是對于陽明心學的介紹。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來中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陽明創立陽明心學,參透世事人心,終成一代圣哲;曾國藩研習陽明心學,編練湘軍進攻太平天國,歷時十二年克盡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應用于現代企業管理,締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日本“經營之圣”。
遲雙明 ·中國哲學 ·14.4萬字
《離婁》重點論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處之道,說明了為君王者治國施政的最高修養境界—--至誠,為人臣者。高官厚祿者的責任——能格君心之非,為人師者的文化修養和教育的職責——促成完整的人格,為人子女者事親盡孝之道——守身,即堅持一種人格、行為的標準。此外,還討論了君子修養的目標,即“自得”以恢復“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別指出,后世學者對《孟子》多有誤讀,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其他兩不孝是什么,朱熹認為是“貧不仕”,“陷父母于不義”,他則反對此說,認為應依《孟子》本文,理解為不能事親、不能從兄。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9.5萬字
《道學通論》最早是應中國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院士之囑寫出來的,探討了道學的現代意義和發展前景,介紹了道學的養生方術,探索了道學方術中的科學內涵,并以考據學的方法,考證了歷代道書的規模,道經出世情況和《道藏》編撰史。全書共分六篇,即道學篇、道教篇、方術篇、丹道篇、道藏篇、創新篇,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包括湯一介、黃心川、葉秀川三位先生分別為本書寫的序,及道學篇、道教篇、附錄(創新篇);下編包括方術篇、丹道篇、道藏篇。
胡孚琛 ·中國哲學 ·47.5萬字
梁啟超在曾國藩去世第二年出生,早年就對曾國藩推崇備至,認為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經世致用人物,自己也把他的作品視作每天的必讀書。1916年,梁啟超輯錄曾國藩最實用、最容易記誦的名言,編成《曾文正公嘉言鈔》一書。
(清)曾國藩 梁啟超輯 ·中國哲學 ·4.3萬字
“四書五經”作為儒家學派的經書,詳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重要哲學思想,本書主要是對“四書五經”概要和精華的總結和囊括,力求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
(春秋)孔子等著 徐夢然編 ·中國哲學 ·36.8萬字
《近思錄》是依朱、呂二人的理學思想體系編排的,從宇宙生成的世界本體到孔顏樂處的圣人氣象,循著格物窮理,存養而意誠,正心而遷善,修身而復禮,齊家而正倫理,以至治國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禮法制度,然后批異端而明圣賢道統。全面闡述了理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故此書實可謂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呂一派學術的主體。
(宋)朱熹 呂祖謙原著 尹小林點注 ·中國哲學 ·5.2萬字
本書分為兩部分:《孟子與滕文公》、《孟子與告子》。在這本書里,南先生對于中國歷史上對人性善惡的辯論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斷;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人應有的立身、處世精神,結合歷史上正反兩面的實例,進行闡發。讀來意味深長,令人警醒怵惕。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3.1萬字
南先生認為《大學》原文本來就是儒家追求“內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邏輯嚴密,文氣通順,粲然可觀,不必加以篡改。為了向大眾揭示原本《大學》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義,先生特依據西漢小戴所傳曾子《大學》原經,對其本旨重新加以闡釋,內容包括《大學》的價值,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修養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內圣(明)之學,“修身”至“治國”的外王(用)之學,內外兼修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教訓,王朝更替與儒學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與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會古今,取精用宏,妙語連珠。《大學》原文僅千余字,而此“微言”約有四十萬字,講解之詳盡、涵蓋有關學養之廣闊不言而喻。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6.8萬字
其實是一本嚴謹的極簡中國哲學史!明明在看諸子百家的精彩掐架,看完卻秒懂了中國哲學的奧妙精華!孔子的“禮”其實就是生活指南,連每個人該聽啥歌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老子的《道德經》其實就是一份寫給統治者看的述職報告!墨子竟然是個嘻哈俠,他的核心思想“非攻,兼愛”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peaceandlove!從原始社會到百家爭鳴,輕松搞懂儒家、道家、墨家的誕生和發展,讓你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覺就理清了中國哲學的完整脈絡!翻開本書,分清中國哲學的三大流派,理清中國哲學的來龍去脈!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中國哲學 ·2.5萬字
《論語》是一部古老的哲學經典,同時也是一部現實生活的指導書,它的許多思想和原則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從古至今,很多人通過研讀《論語》獲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開國宰相趙普就曾自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本書目的正在于解析《論語》智慧對人們在當今社會成就人生的重要意義。書中以生動的事例和精到的點評,對《論語》中有關如何自我修養、為人處世、齊家立業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把《論語》的智慧導入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幫助讀者更透徹地領悟《論語》,用《論語》的智慧成就事業和人生。
朱如華 ·中國哲學 ·10.6萬字
《讀點大師:胡適人生講演集·博愛》收錄胡適先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關于人生問題的講演實錄,內容詳盡充實,原汁原味地再現一代大師的講演風采,還原當時中國社會的風起云涌,讓我們領略特定時代風口浪尖上催生的偉大思想和智慧結晶。胡適先生主張修己以安天下:“為己而后可以為人,求學而后可以救國”,這種圓融的態度在當時曾引起軒然大波,但在今天看來,這種通達的思想未嘗不是飽含著熱情和希望,將民族的氣節和精神有力地傳承下去。他給讀者帶來的不一樣的聲音,足可以引起我們對人生更深層的思考。
胡適 ·中國哲學 ·16.5萬字
群經之首,思想之源。黑格爾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榮格說:談到世界人類惟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周振甫譯注 ·中國哲學 ·19.8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門人子弟所記錄的王氏講學言論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論學書信的匯編,包含了王陽明思想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習王陽明心學的最基本的著作。本書從現代人立身處世的需要出發,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以期幫助讀者正確地理解王陽明的言論及其心學的基本宗旨。
(明) 王陽明 思履 ·中國哲學 ·43萬字
本書是一部通俗易懂的《易經》讀本,歷史故事經典重現,深度詮釋易學哲理,讓你輕松把握為人、成事、興業的奧妙玄機。本書從《易經》64卦的本意出發,生動而具體地講述了如何修身養性、立身處世、把握與人交往的分寸,成功開創和發展事業,極具實用性和趣味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眾讀本。
史冷金 ·中國哲學 ·20.3萬字
《孟子》的《萬章》上下兩篇,是孟子與弟子萬章討論有關古圣往哲的歷史傳說所存在的疑點,以及君子如何決定用舍行藏等重大問題的記載。此書是南懷瑾先生專門講解這兩篇文字的著述。本書之功,一在解惑,二在授業,三在傳道。南先生以淺近的白話對文本逐段加以解釋,探討師生對話發生的背景和雙方的心理,成一家之言,令眾多疑難豁然而解;他以具體的實例,教人當讀書、讀活書、如何避免讀書而愈懵懂;在講書的同時,南先生又表達自己對于人生諸多問題的看法,傳授持身立世之道,間或以佛教的故事、道理相譬喻,潤物無聲,化人無形。
南懷瑾 ·中國哲學 ·8萬字
本書是錢穆先生闡述孔子學說、教讀《論語》方法的重磅論述,是一部洞徹儒家文化的思考精華。錢氏一生崇揚孔學,并傾力于《論語》和孔學的研究,精勤篤實。本書既是先生一生的學養縮影,亦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家學說的學界標桿,全面展現了一代國學宗師對于“孔子與論語”這一對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的研究心得。解讀圣賢,重溫典范,錢穆先生將帶領讀者直抵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與歸處。
錢穆 ·中國哲學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