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理學興起于北宋,盛行于南宋與元明清時代,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可以說是唐代以來儒學思想的主流,它的影響力已經遍及整個東亞。此外,理學與古代的哲學與佛學也有很大關系。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在上海滬江大學講《中國哲學史》課程時手編講義的基礎上,又結合了著名理學家的重要學說兼及其對社會風俗之影響寫作而成。全書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理學發展的過程,是廣大國學愛好者了解理學及其重要流派、觀點等的好讀本。
呂思勉 ·中國哲學 ·17萬字
孔子是一位從古至今不斷被述說、被研究的思想家,同時又是很難定論的思想家,直到今天他的思想不僅影響到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而且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與西方文化以及各國文化進行平等對話、增進了解的過程中也是有獨特貢獻的。本書是關于孔子的一本學術普及讀物,作者以《論語》為原始文本,參考了史書上的有關記載以及現存的研究成果,系統介紹了孔子的生平,講述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如天人之學、仁的學說、禮的學說、德治學說、文藝思想、教育思想等,客觀公允地介紹了孔子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巨大貢獻和學術成就。
蒙培元 ·中國哲學 ·10.9萬字
黃老學是以老子道論思想為主軸,結合齊法家“法”的思想,以及當時盛行的刑名觀念而融會出的新道家思潮。這一思潮試圖于社會政治層面提出一套君無為而臣有為的治國有效原則。《黃帝四經》就是教導君主如何用“道法”來統治百姓的,倡導文武并用、刑德兼行的道法、法術思想。全書分為《經法》、《十六經》、《稱》、《道原》四篇。《經法》主要是講治國必須依靠法制;《十六經》講政治、軍事斗爭的策略問題;《稱》講施政、行法必須權衡度量,區分輕重緩急;《道原》則主要講宇宙觀。可以說,《黃帝四經》是老子道論在“治國”策略上的具體落實。本次注譯,以1960年帛書小組整理出版的《馬王堆漢墓帛書》本為底本,于每篇下列解題,每小節下列內容提要,每小段由原文、注釋、今譯、闡述等四部分組成,書末附《帛書黃帝四經校定釋文》。“闡述”部分有助于更具體、更明確地了解全書的文義和思想底蘊。
陳鼓應 ·中國哲學 ·28.5萬字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本書是北大哲學系明星教師楊立華教授所開公選課的講義,全書從韓愈與唐宋儒學復興運動開始講起,系統地介紹了宋明儒學興起的社會文化背景、重點主題、重要的理學家(如宋初三先生、周敦頤、邵雍、程顥、張載、程頤、朱子、陸九淵、王陽明等)及重要的文化事件(如鵝湖之辯等),展現出這一時期儒學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氣質。本課程在北大已經講過四五年,在學生中口碑非常好,楊老師一貫舉重若輕的講課風格使原本相對艱深枯燥的理學,變得興味盎然,非常值得向讀者推薦。
楊立華 ·中國哲學 ·20.6萬字
《周易》,又稱《易經》,是古典哲學的源頭,經文雖為占筮之書,但具有豐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本書參考和征引帛書《周易》,從易學史、思想史、文字、音韻等多方面對《周易》經、傳做出注譯。全書思想脈絡清晰,卦象解說分明,義例辨析清楚,占筮方法介紹簡明,詮釋系統完整,譯文通俗易懂,適合初學者及廣大《周易》愛好者閱讀。
陳鼓應 趙建偉注譯 ·中國哲學 ·41.7萬字
本書從《周易》六十四卦本意出發,以生動的事例和精到的點評對《周易》中有關如何修身養性、為人處世、齊家立業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
青石哦 ·中國哲學 ·27.8萬字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幫助人們在出世和入世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園。然而無論是《道德經》還是《莊子》都太過玄妙深奧,艱澀難懂。本書將《道德經》和《莊子》輯錄在一起,總結了道家的智慧精華。從生死、機心、名利、養生、自由等幾個方面,以理論和事例相結合的形式將老子和莊子的智慧闡述出來。希望以此來安頓人們的心靈,啟發人們超脫現實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場,過上一種合理節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質量。
慧鈺 ·中國哲學 ·17.9萬字
《周易》在中國傳統典籍中是最有特色的,儒家以它為“五經”之一,道家以它為“三玄”之一,歷來被認為難讀難解。《周易》經傳十五講(第二版)分八卦、六十四卦卦畫、卦爻辭、義例、成書、《易傳》、《彖傳》、大小《象傳》、《文言傳》、《系辭傳》、《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等部分,深入淺出,對《周易》經、傳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闡釋,書后并附有經、傳原文,是一本很好的“易學”基礎讀物,一編在手,可通門徑。本次出版修訂版,吸收了近年《周易》研究的新成果,對卦爻辭的讀解更精審,并增加了新的出土文獻資料。
廖名春 ·中國哲學 ·22.5萬字
先秦哲學著作《莊子》的譯注本。莊子名周,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莊子最早提出“內圣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中的名篇,如《逍遙游》、《齊物論》等,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戰國)莊周著 方勇 劉濤譯注 ·中國哲學 ·38.9萬字
作者認為周易是史書,寫“商周社會之變易”,寫文王的祖父公亶父立意滅商,即“亶父翦商之旨意”。文王繼承祖父遺志制訂各項方針政策策略,與商搏斗終身,“姬昌革命之宏議”。最后由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完成滅商興周的歷史任務。所以,周易是“西周建國之演義”,是“西周騰飛之羽翼”。它描述了商周兩個政治集團百年的斗爭,是“商周智慧之博弈”。商周是奴隸社會,奴隸是社會的生產力,商朝大批屠殺奴隸,活人祭天,活人殉葬,千萬奴隸死于無辜,激起奴隸反抗,奴隸全國大逃亡,社會陷入混亂。周人出法律“有亡荒閱”保護奴隸,廢止人殉人祭。兩地形成鮮明對照,周易就寫“奴隸處境之迥異”。周人的勝利,正確對待奴隸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周易成書于商末周初,客觀地記錄了滅商興周的歷史事件,所以說它是“西周史料之補逸”。
張家明 ·中國哲學 ·37.3萬字
《哲學智慧與大學生活》介紹了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指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人在出生以后,不斷地觀察世界,隨著思想的逐漸健全,都會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哲學智慧與大學生活》主要介紹了:哲學與大學學習、哲學與大學生人際交往、哲學與大學生愛情、哲學與大學生就業、哲學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哲學與大學生安全保障。
羅雙燕 ·中國哲學 ·19.7萬字
正式出版以來,中國的社會文化和學術研究又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和發展,到90年代末,該書已明顯需要再次進行修訂。由于本校的一些老專家曾先后參與本書的編寫和修改,使得本書具有史料比較全面,分析比較清楚,敘述比較簡潔的特點;所以我們這修訂的主要工作,是在保留這些內容和保持這些特點的同時,著力去除和改正原有教材中過時的分析框架和術語,以便使修訂后的教材既能適應新的時代的教學需要,又能成為一部平實、清楚可靠性強、適用性廣的中國哲學史教科書。
北大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 ·中國哲學 ·50.5萬字
孟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一脈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數千年來被反復述說和研究、卻仍然無法被窮盡,直到今天仍影響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書是關于孟子的一本學術普及讀物,作者以《孟子》為原始文本,參考了史書上的有關記載以及現存的研究成果,系統介紹了孟子的生平,講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社會經濟思想、天人學說、生態學說、人性學說、人格修養和境界等主要思想及其歷史地位等,并著重辨析了“新儒學中的孟子”,客觀公允地介紹了孟子作為儒家學派重要代表的巨大貢獻和學術成就。
蒙培元 ·中國哲學 ·13.5萬字
《心經》是三藏圣典中流傳最廣、被人持誦講解最多的一部大乘經典,使用最多的譯本為玄奘大師所譯。雖僅二百六十個字,但涵義豐富,譯筆精練、流暢而優美。圣嚴法師稱其為“遇淺即淺,逢深則深”的“好經”。喧囂的世界,如水中月、空中云,如何放下顛倒虛妄,透過無常的現象,發現緣起性空的人生真諦,達到花開蓮現,花落蓮成的自在境界。滾滾紅塵中,如何擺脫煩惱萬分的生存狀態,去我執,實現人格的自我完善。苦由心生,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妨在《心經》中尋找。讓我們跟隨北大國學研修班最受歡迎主講樓宇烈教授,體悟《心經》,祛除內心的一切苦,尋找全新的生命空間。
樓宇烈 ·中國哲學 ·2.8萬字
本書為2020年度青島市社科規劃項目成果,全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周易》經傳的象數和義理的分條解釋與說明:比如“爻”“八卦”“六十四卦”“卦序”“六爻之位”“爻變與筮法”“元亨利貞”“吉兇悔吝”“陰陽”“剛柔”“健順”“仁義”“易圖”“易歷”等等,這一部分,將把筆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其中,使讀者讀了之后,可以對《周易》的哲學與象數體系,有個準確而全面的理解。第二部分是對《周易》經傳的翻譯與闡釋:在全面吸收前人對《周易》經傳闡釋成果的基礎上,對于《易經》六爻之象與辭進行富有體系和創新性的闡釋;《周易》個別疑難字則略作注音及釋義。
于成寶 ·中國哲學 ·21.4萬字
《半小時漫畫中國哲學史2》是全網1500萬粉絲的知識類公眾號群創始人陳磊(筆名:混子哥)及其團隊的全新作品,繼《半小時漫畫中國哲學史》后推出的又一科普大作!其實是一本嚴謹的國學入門書!孔孟老莊、程朱陸王,國學各大門派爆笑登場!儒家就像HR,最會處理人際關系,把國家秩序安排得明明白白!道家向往自由,推崇無為而治,offer送到手里都不接!法家都是職業經理人,他們用開公司的套路,把國家一步步做大做強!玄學就是摸魚哲學,清談就像在公司例會上扯淡!理學是儒學的全新款式,說社會秩序也是自然規律,要追求“天理”!心學專門跟理學抬杠,說人心就是“天理”,要知行合一,追求“良知”!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中國哲學 ·2.9萬字
《中國哲學常識》涵蓋了從古代到近現代時期的百家哲學思想,以老子、莊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為主線,在立足各哲學家經典著作的基礎上,總結概括了其哲學思想的精髓。通過《中國哲學常識》,讀者不僅可以系統地了解中國經典哲學,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適嚴謹的治學態度。
胡適 ·中國哲學 ·19.6萬字
《傳習錄》是門人弟子在記錄王陽明的教言,以及與弟子、同時代人物問答書簡基礎上編纂而成的語錄書籍。最初是徐愛筆錄的上卷,收入語錄十四條。三輪執齋一生的事業里,翻刻《傳習錄》是最偉大的事情。其發端是,在京都給筱山侯講學時,適逢筱山侯私淑王陽明學說,于是委托執齋校勘《傳習錄》。執齋于正德元年八月開始著手,標注本文、添加注釋,于翌年九月三十日完成校勘。
(明)王陽明著 (日)三輪執齋校勘 ·中國哲學 ·24.9萬字
《菜根譚》是明代文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格言體人生智慧書,內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過好生活,如何面對命運等方面,從方方面面教導人們如何超越現實人生的苦難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正心、修身、養性、育德,讓自己能夠正義有效而又悠閑從容地活在世間。本書以武進陶湘1927年序刻的《還初道人著書二種》之一的《菜根譚》刻本為底本,從中精選264條,進行注釋、翻譯和點評,以方便現代讀者閱讀理解。
夏荷瑩 唐文秀 ·中國哲學 ·3.2萬字
奠立“中正”之修的上古奇書。對大量專業術語進行注釋,為讀者全面掃除閱讀障礙。《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亦稱易經,簡稱易。易的主要意思是變化,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雙邊關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變化,并附以卦爻辭作簡要說明。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與商紂王之間的斗爭。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相傳為周人所著。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于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金永譯解 ·中國哲學 ·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