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傳習錄》是明代王守仁(王陽明)的哲學語錄。由門人徐愛、錢德洪等輯錄。編入《陽明全書》作為首篇,共上中下三卷?!皞髁暋币辉~,語自《論語·學而》。全書采用學生問,王陽明答的形式展開,又收有一些書信,內容豐富。王陽明的主要哲學觀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萬物一體”等,在書中均有體現。王陽明心學是中國心性儒學的高峰,錢穆認為,《傳習錄》是中國人要讀的經典之書。梁啟超稱,學陽明先生思想,應讀《傳習錄》。
(明)王守仁撰 ·經典著作 ·8.1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關于美和美學的形而上學、論藝術的內在、論大自然的美、造型藝術美學散論、論文藝的美學、論音樂的形而上學、有關“可笑”的理論、論天才。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9.5萬字
本書是法國著名機械唯物論者拉·梅特里的代表作品,作者在自然觀、認識論、社會歷史觀、無神論和倫理學等許多方面還提出一系列后來為其他法國唯物主義者進一步發展了的思想。它是18世紀法國第一部以公開的無神論形式出現的系統的機械唯物主義著作。
(法)拉·梅特里 ·經典著作 ·6.3萬字
《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經典著作。本書借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對話,描述了一個理想國家的藍圖,還討論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正義、財產、教育、品德等,妙趣橫生且思想深邃,值得每個人研究和學習。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0.7萬字
《哲學大綱》探討了人的外在環境、物理世界、人的內在心智和世界本體共四種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問題。本書雖然是一部面對普通讀者的通俗讀物,卻是自《哲學問題》開始到《人類的知識》為止,羅素運用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認知論和形而上學歷程中一部重要著作。早期的研究,如《哲學問題》和《我們關于外在世界的知識》等著作,集中在物理哲學的研究,并帶有強烈的現象學色彩。中期的研究以《心的分析》開始,以《物的分析》結束。早期的研究被擴展到心理認知層面,使得羅素式的經驗主義知識論的基本輪廓得以成型。并為后期的《意義與真理探討》和《人類的知識》的完成奠定了框架性基礎?!墩軐W大綱》是中期成果的一份簡介和清晰的匯報。不僅通俗易懂,而且補充了不少更加生動的例子。
羅素 ·經典著作 ·18.5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8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7.3萬字
《幸福之路》是英國現代著名哲學伯特蘭·羅素為大眾寫的一本以“幸福”為話題的通俗讀物,全書分為上下兩編,分別討論導致不幸福的原因和帶來幸福的因素。羅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論述了自己對何為幸福、如何獲取快樂的觀點。羅素認為,現代人之所以不幸福,往往是由錯誤的世界觀、倫理觀或是生活習慣導致的,不幸福的人并非更理性;幸福并非天賜,而是需要我們努力追求的。他還從夫妻關系、親子關系、職業生涯、個人愛好等方面談論了關于幸福的見解,談論了嫉妒、自戀、無聊、孤獨等心理因素對幸福的影響。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10.2萬字
《大希庇阿斯篇》是柏拉圖就“美是什么”的問題所作的一篇對話,它是西方第一篇系統地討論美的著作,后來許多重要美學思潮都源于此。對話以詭辯學者希庇阿斯與蘇格拉底對話形式展開。他們分別探討了當時流行的關于美的見解,如美是有用、有益、合適、快樂等,蘇格拉底對這些觀點一一進行駁斥,并提出“美本身”的概念,并認為“美本身”使一切分有了它的事物成為美的。但文中對“美本身”并未給出結論,而是以“一切美的事物都是艱難的”結尾。文中還涉及美與善的關系,認為“美不就是善,善也不就是美”,“美是善的原因”。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8.7萬字
在本書中,尼采探討了歷史對于人生、社會的正反作用。尼采認為,歷史對于個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歷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這種歷史感就會傷害并最終毀掉一個人、一個民族甚至一個文化體系的生命。因此,必須確定“回憶”的限度,使歷史最好地服務于生活。本書具有鮮明的尼采風格:語言犀利熱烈、批判痛快有力,讀來有一種振奮感。
(德)弗里德里?!つ岵?/a> ·經典著作 ·5.5萬字
《善惡的彼岸·論道德的譜系》是尼采暢論“善”與“惡”兩種對立的價值觀的力作,它從自然人和社會人的角度入手,揭示道德觀念產生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甚至病理條件,挖掘人在不同條件下創造不同的價值觀的共同的原始動力,以重估一切舊的價值,確立未來道德哲學的標準。全書論題鮮明,結構緊湊,條理清晰,論述充分。就理論完備性而言,是尼采最為成熟的著作。《論道德的譜系》是尼采道德哲學的代表作,是尼采“重估一切價值”主張的集中體現。
(德)尼采 ·經典著作 ·13.8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6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8.7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5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9.5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90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7.7萬字
這本書是羅素的哲學導論性讀本,為羅素早期哲學的總結,其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作者所提出的感覺材料論、物理實在論、親知的知識與描述的知識的劃分說、共相存在論、判斷的多重關系說、真理符合論及反形而上學思想。書中對哲學的基礎、范疇和意義等問題,主要是哲學的領域,也就是認識論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觀點,他認為這個世界存在超越物理和心靈世界的共相,它也是一種實體,是普遍意義上人們認識世界的基礎。同時對笛卡爾、休謨、康德等哲學家的思想進行了相關分析。
羅素 ·經典著作 ·8.5萬字
這是尼采未完成的一部早期哲學著作,與《悲劇的誕生》的理路一脈相承。尼采對希臘哲學的關注和重視眾所周知,前蘇格拉底哲學是尼采思想的重要淵源之一,而在尼采著作中,專論前蘇格拉底哲學的作品只有這一部,僅此就足以表明本書對于研究尼采思想的意義了。
(德)尼采 ·經典著作 ·5.3萬字
馬可·奧勒留(121-180),古羅馬皇帝,斯多葛派學者,被譽為“哲人皇帝”。馬可·奧勒留在處理政務、征戰四方的閑暇采用箴言形式,隨時記錄下自己與心靈的對話,一共十二篇,著就這部《沉思錄》。在這部作品中,他探討了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宇宙自然與人生的關系、理性與欲望的關系、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展現了他對日常生活的思考。信奉斯多葛學派哲學的奧勒留,認為世界處于永恒變化的過程中,所有一切都微不足道、變動不居、轉瞬即逝,他提倡仁愛和善良,強調抑制欲望,主張接受命運的變幻、盡可能用美好的方式度過一生。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經典著作 ·7.2萬字
法國社會學學派創始人涂爾干在1912年出版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澳大利亞的圖騰制度》一書中,詳盡而系統的闡述了他關于宗教起源的理論,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渠敬東主編李曉晴譯的《論涂爾干的宗教情感起源說/涂爾干學派書系/經驗與觀念》即是對涂爾干宗教理論的梳理和總結。本書作者哈布瓦赫是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也是涂爾干的學生和同事,對涂爾干的理論有確切且深刻的理解。本書通過論述宗教的定義,原始宗教的存在,澳大利亞圖騰制度,圖騰崇拜詳解,圖騰的社會屬性,靈魂、靈體和神的概念起源,闡釋了涂爾干宗教理論的核心部分,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涂爾干的學術思想。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 ·經典著作 ·4.7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9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老子編著 ·經典著作 ·8.4萬字
擁有儒家價值的范導,并不能保證我們的生活無懈可擊,但失去儒家價值的范導,卻注定了我們的生活會一無是處。中國文化的現代形態,正在悄悄滋養,想要成就一項事業,就要充滿韌勁地挺住,把它苦苦地熬成傳統。《思想的浮冰》為清華國學院劉東教授的最新力作,希望與讀者分享自己致力于復建清華國學院以來的所思所慮。書中文字在在流露出劉東在現代社會的危機時刻呼吁激活“中體西用”,思考中國文明新立場,熬出中國文化新傳統的良苦用心。
劉東 ·經典著作 ·15.5萬字
本書集中表現了柏拉圖的政治理想,兼涉其哲學見解和教育理念?!稘h譯經典01:理想國》以正義范疇為討論的中心,以對話體的形式,談及了道德、教育、專政、民主、獨裁、共產、文藝、宗教以及男女平權等問題,是一部人類思想史上系統地探尋人類正義問題的開山之作。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