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悲劇的誕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哲學(美學)著作之一。青年尼采用輕快明了的文字激情澎湃地描述自己的理想——德意志文化將在古希臘文化的灰燼中浴火重生。《不合時宜的沉思》共四篇,反映了尼采諸多對于科學、哲學、道德、文化、人生、教育等多個維度的批判與思考,批判時語言文字鋒利如刀,抒情時情感真摯而動人,同樣也是尼采令人著迷的作品之一。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經典著作 ·37.6萬字
《藝術哲學》是一部有關藝術、歷史及人類文化的巨著。丹納以精深的見解,提出了決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種族、環境、時代,而這三大要素又決定了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標準,即藝術作品表現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程度。全書條分縷析,平實曉暢,豐富的例舉,充滿生機的論證,賦予了內容足夠豐沛的形象與品鑒性。作者出入于文學、繪畫、建筑、音樂、雕塑之間,縱橫捭闔、瀟灑自如,將幾千年的歐洲藝術成就融為一體,使《藝術哲學》成為一部具體而微的藝術史偉大著作。
(法)丹納 ·經典著作 ·31萬字
《理想國》被認為是最杰出、最流行的哲學著作,是任何國家的哲學課程必讀的作品,被看作烏托邦文學的奠基之作,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和政治理論著作之一。《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全書以蘇格拉底為主角,通過與其他人對話的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即可以達到公正的理想國。本書探討了包括經濟學、政治社會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正義及知識在內的諸多領域,大多數問題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后世學者有巨大的影響。在對話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討論了正義的含義以及正義的人是否比非正義的人生活得更快樂。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21萬字
本書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哲學代表作之一,其目的是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個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本書內容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三大板塊,由古希臘文明說起,一直說到邏輯分析哲學為止。閱讀此書,我們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發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之間的關聯。書稿章節明晰,內容詳實,語言通俗,全書近五十萬字,可謂一部規模宏大、邏輯嚴謹的哲學史著作,表現了羅素深邃的思想、淵博的學識。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32萬字
《哲學簡史》是一部通俗哲學著作,是在其鴻篇巨制《西方哲學史》的基礎上勾勒新意,編撰而成的又一部全新的哲學史入門書。羅素在其《哲學簡史》中,以各個哲學流派及其代表哲學家為中心,記述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對各個哲學流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哲學家生活的時代狀況加以描述,內容涉及歷史、科學、經濟、政治等方面,幫助讀者能夠更全面、更立體地把握西方哲學兩千年來都出現了哪些哲學觀點,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觀點,以及這些觀點是如何影響后世的,當然還包括羅素本人從哲學家的角度對這些哲學觀點給出的回應及批判。羅素的《哲學簡史》一改以往哲學書的艱深晦澀,通俗易懂,可謂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門書。
(英)伯特蘭·羅素 ·經典著作 ·26.9萬字
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有巨大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維特根斯坦精選集》是代表作精選合集,包括《筆記簿》《邏輯哲學論》《哲學評論》《藍皮書與棕皮書》《哲學研究》五本。有讀者評論:“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是能懂的哲學,是清楚的哲學,而不是晦澀的哲學。”通過維特根斯坦精選集,讀懂哲學。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經典著作 ·57.5萬字
本書是弗蘭克·梯利在康奈爾大學教書時編寫的教材,初版于1914年,全書分為希臘哲學、中古哲學、近代哲學三部分,從古希臘哲學寫到美國實證主義哲學,對每個時期的哲學觀點、哲學流派的介紹全面而客觀。
(美)弗蘭克·梯利 ·經典著作 ·34.5萬字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批古書,其中就包括《道德經》,分甲乙兩個版本。經整理復原后人們發現,該版本與當下流行的《道德經》,存在數百處差異,部分差異甚至是顛覆性的。如今本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帛書版在篇中靠后的位置,而且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本書作者從聞道者的視角進行解析,詳細列舉帛書與今本多達139處重大差異并作說明,論證詳實,令人信服。《道經》部分已在知乎問答發表,半年即獲得超過15萬人收藏。本書作者以自身領悟的本源之道為依托,以“近古存真”的馬王堆帛書為底本,對《道德經》進行版本校正與注讀。
秦波 ·經典著作 ·18.3萬字
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哈佛大學哲學教授羅伯特·諾奇克繼《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全面探究了當代西方學術界從進化論視角對合理性的理解。出版于1993年。此書主要探討人類理性選擇及信仰的性質,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問題。諾齊克基本上持一種自然主義的立場,綜合理論決定論、生物學、心理學以及心靈哲學等各學科知識,認為人類這種獨特的能力是人類社會長期進化的結果。這本書出版后,得到了哲學界的普遍肯定與重視。
(美)羅伯特·諾奇克 ·經典著作 ·20.9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通俗且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了解陽明心學的入門必讀書。本書以明代最精良的權威版本為底本,在此基礎上由專業學者精心制作了白話翻譯和字詞典故注釋,譯文簡明通俗、準確深刻,符合當代讀者的閱讀口味和習慣。與市面版本相比,此本新增王陽明思想主題閱讀索引、王陽明心學核心詩詞、王陽明年譜,以及長達萬字的導言。全方面展現王陽明的核心思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萬物一體。經典之作,底本權威,注釋精當,簡明通俗,是王陽明粉絲和國學愛好者的優質讀本。
王陽明著 王赫譯注 ·經典著作 ·26.8萬字
《傳習錄》是明代王守仁(王陽明)的哲學語錄。由門人徐愛、錢德洪等輯錄。編入《陽明全書》作為首篇,共上中下三卷。“傳習”一詞,語自《論語·學而》。全書采用學生問,王陽明答的形式展開,又收有一些書信,內容豐富。王陽明的主要哲學觀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萬物一體”等,在書中均有體現。王陽明心學是中國心性儒學的高峰,錢穆認為,《傳習錄》是中國人要讀的經典之書。梁啟超稱,學陽明先生思想,應讀《傳習錄》。
(明)王守仁撰 ·經典著作 ·8.1萬字
第一部分含8篇書信——《論生命之短暫》《論心靈之安寧》《論幸福生活》《論無端的恐懼》《論恩惠》《支持簡單生活的一些論點》《論提前計劃徒勞無益》《論通過理性達到的真正之善》,塞涅卡探討了作為普通人,該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用何種態度與身邊人來往、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部分含4篇書信——《論肉體與心靈》《論選擇老師》《論醉酒》《論自然是我們最好的供養者》,這稱得上是”塞涅卡生活指南”,它討論了注重生活中的種種細節,正是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組成了我們的一生。
(古羅馬)塞涅卡 ·經典著作 ·7.9萬字
《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經典著作。本書借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對話,描述了一個理想國家的藍圖,還討論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正義、財產、教育、品德等。本書圍繞如何實現大多數人的幸福這一問題,討論絲絲入扣而親切有趣,細細品味,余香四溢。本書作為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個源頭,震古爍今,是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之書。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20.8萬字
《哲學問題》作者羅素是中國讀者所熟知的當代西方非常負有盛名的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曾獲得諾貝爾獎。20世紀50年代以后熱心于世界和平運動。《哲學問題》原由倫敦Williams&Norgate于1912年出版。中譯本于195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98年《哲學問題》又由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哲學系教授JohnSkorupski編訂后,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增加了Skorupski所寫的一篇導言,附錄有羅素本人于1924年為德文譯本所寫的序言以及進一步閱讀的書目和索引。牛津版的版權最近已由商務印書館取得。現根據牛津版將增補的部分譯出,原中譯文的個別字句亦略有改動,作為中譯本的新版,以供讀者參考。
羅素 ·經典著作 ·9.2萬字
保羅·阿扎爾在本書中描述了17世紀和18世紀之間的一段歷史,以及其間發生的引人入勝的思想變遷。這是一個從神法時代到自然法時代的轉折,“曾幾何時,大部分法國人的思想還是以博絮埃為參照的;但轉瞬間,法國人就全效仿起了伏爾泰:這分明是一場革命”。通過研究1680—1715年間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的偉大思想流派,作者用一幅紛繁復雜、波瀾壯闊的畫卷,向我們展現了舊制度下各種生機盎然、活力無限,矛盾沖突又無比激烈的思想理念的群像,由此,也讓我們領略到一出一直延續到今日且尚未落幕的偉大劇作。本書敘述清晰透徹,記錄了當時許多重要人物——如皮埃爾·貝爾、理查·西蒙、萊布尼茨、斯賓諾莎、洛克、芬乃倫等——的生平與個性,并以嫻熟的手法還原了這個“轉承時代”中的萬千動態,再現了歷史中的這場“思想的危機”——這場危機并非抽象的概念之爭,而是一個個鮮活個體之間復雜的較量。從一定程度上說,本書是一部當代歐洲的起源史。
(法)保羅·阿扎爾 ·經典著作 ·35.6萬字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代表作,“我思故我在”初次登場!《談談方法》是笛卡爾的思想自傳,也是笛卡爾哲學體系方法論。本書作為笛卡爾首部著作,他以半自傳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論述自己探索總結的新哲學方法以及形成過程。在本書中,笛卡爾闡述了研究問題的方法步驟——排疑、分類、排序和全面,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形而上學、數學哲學、自然哲學和倫理學問題。本書被認為是近代哲學的宣言書,樹起了理性主義認識論的大旗。
(法)勒內·笛卡爾 ·經典著作 ·9.8萬字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阿蘭·巴迪歐的長篇哲學著作。在本書中,巴迪歐模仿柏拉圖《理想國》的對話錄寫作手法,將《理想國》原書中的古希臘背景換成現代社會,并將其中的智者和事件都換成現代的人物及事件,以全新的角度詮釋了古代的經典哲學,賦予了《理想國》以現代意義,是當代哲學的經典之作。
(法)阿蘭·巴迪歐 ·經典著作 ·27.8萬字
哲學家伏爾泰批注版!人類一切不平等,都是文明進步的代價!讀客三顆鉆人類思想文庫。人生來真的不平等嗎?貧富差距為什么越來越大?權力階級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的?在工業文明發展之初,社會道德與制度開始崩裂瓦解,人們陷入紛爭與動蕩。盧梭對此非常憤慨。如果人類文明發展的代價是人性不斷被壓抑,是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并形成階級固化,是只有丑惡與虛假的人能得到榮耀,是人類的不平等被隱形、遮蔽與擴大,人類社會還會變好嗎?難道人類生來就是如此嗎?結合哲學與人類學的研究,盧梭發現自然狀態下的原始人自由愉快,在那個私有制出現之前的社會中,沒有不幸與痛苦。
(法)讓-雅克·盧梭 ·經典著作 ·10.1萬字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奧勒留的一部個人哲學思考錄。全書分12卷,是作者于鞍馬勞頓間寫下的與自己心靈的對話錄。書中,作者考察了自然與社會、宇宙與人生、理性與欲望、自我與他人等種種關系,剖析了他本人獨特的內心世界,以及自身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思考了諸如道德、宗教、人生倫理、自然哲學等問題。提出要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并且付諸行動等觀點。全書每一頁都充滿智慧。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經典著作 ·6.8萬字
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誰更重要?維護個人利益是人類的本性!盧梭認為,最初的人類,每個人都是孤身一人,每個人都是自已的主人,自給自足,只對自己的利益負責。維護公共利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獨立的個人難以在自然中生存,因此人們需要簽訂社會契約,把自身權利讓渡給集體,同時獲得屬于集體的權利,成為公民。集體代表的是公共利益,集體考慮的是公共福祉。作為獨立個體的人類,追求自己的個人利益;作為公民的人類,則要追求公共利益。兩者之間,誰更重要?答案盡在本書……翻開本書,帶你讀懂《社會契約論》,讀懂現代政治的起源!
(法)讓-雅克·盧梭 ·經典著作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