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悲劇的誕生/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編著者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劇的誕生》一書的最獨特之處是對古希臘酒神現象的重視。這種現象基本上靠民間口頭秘傳,缺乏文字資料,一向為正宗的古典學術所不屑。尼采卻立足于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現象,把它當作理解高雅的希臘悲劇、希臘藝術、希臘精神的鑰匙,甚至從中提升出了一種哲學來。他能夠憑借什么來理解這種史料無征的神秘現象呢?
(德)尼采 ·西方哲學 ·12.8萬字
英國古典學家約翰·馬歇爾的《希臘哲學簡史》,是針對具有一般知識水平的讀者撰寫的哲學普及讀物,最大的特點是行文流暢,取材精當,容易為一般讀者所理解。這本《希臘哲學簡史》還注重哲學家的生平及所處時代特點,尤其善于用少量筆墨引導讀者思考哲學與歷史、政治的關系,把哲學放在更宏大的背景當中,體現了古典學家所具有的整全視野。《希臘哲學簡史》的譯者陸炎,為本書撰寫了長達兩萬字的導言,詳述希臘哲學研究在中國的傳統和歷史,開列了詳盡的希臘哲學研究相關書目,有志于深入了解希臘哲學的讀者,可以按圖索驥,通過本書踏入希臘哲學研究的殿堂。
(英)約翰·馬歇爾 ·西方哲學 ·14.4萬字
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人們在工作過程中通過對各種知識的概括學習和總結從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哲學通常是研究根本問題的,這就需要對表面的問題進行批判的反思,通過這種反思更清楚的認識世界、了解人生。
(英)J·F·沃芬登 ·西方哲學 ·11.6萬字
《神圣真理的毀滅》是哈羅德·布魯姆在哈佛大學諾頓演講的精華結集。在基督教與猶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魯姆主要從三個角度評論,即對前人的繼承,作家所獨有的原創性以及對后人的影響。書中評述了西方文學傳統中影響巨大的作家、作品:從希伯來《圣經》寫起,到弗洛伊德、貝克特等現代派作家為止,他重讀了荷馬、但丁、莎士比亞、彌爾頓、布萊克、華茲華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時,他在描繪文學發展的框架中,對信仰與文學之間的關系作出了極富啟發性的闡釋:文學在人性的立場上與神學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創造力與神的創造力頡頏。
(美)哈羅德·布魯姆 ·西方哲學 ·13.6萬字
作為英國左派知識分子的領軍人物,特里·伊格爾頓在本書中首次對唯物主義這一中國讀者耳熟能詳的概念進行了全面的觀察與思考,其論述的唯物主義并不局限于日常什物或哲學史上的相關討論,而是由“身體”——人存在于世的物質基礎出發,借助馬克思、尼采、維特根斯坦與阿奎那的理論,在哲學、文化、科學等各個層面上展開。由此,伊格爾頓將唯物主義從唯物與唯心的對立中解放出來,還原回人類社會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英)特里·伊格爾頓 ·西方哲學 ·9.5萬字
本書是西方哲學的通俗讀物。與現代社會流行的此類專著、教科書不同,它不是全面系統地介紹西方哲學家的哲學理論觀點,而是挑選出其中某些哲學問題、命題或名言進行論述與分析。為此本書遵循三個原則:第一“趣味性”。既然此書為“趣談”,就必須從西方哲學中挑選出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的哲學問題、命題或名言,使讀者見到此題目就能夠吸引他,并迫不及待要去讀它。第二“哲理性”。既然是西方哲學的讀物,當然不能離開哲理性這條主線,盡管不是全面論述西方哲學家的理論觀點,但無論寫那方面的問題、命題或名言,都是從一個側面、一個視角反映哲學家思想,而且應該從中揭示出其深刻的哲理性的內涵。第三“啟發性”。就是讓讀者讀后不僅增長了哲學知識,而且無論在看問題上還是在思想方法上得到一些啟示、幫助與提高。
楊壽堪 ·西方哲學 ·20.2萬字
本書是弗洛伊德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對當時西方人類社會現實進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個幻覺的未來》和《文明及其缺憾》兩部分內容。本書與《自我與本我》《超越快樂原則》《圖騰與禁忌》《摩西與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構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論觀點來評價社會文明和文化問題的系列著述。本書是弗洛伊德后期對西方社會、文化和文明的發展、宗教等問題進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視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對其生活的歐洲社會文明問題的不懈探索和反思。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方哲學 ·10.8萬字
關于本書《康德的自由學說》一書對康德的自由學說進行了整體通貫的研究。它指出:康德的自由學說絕非如黑格爾以來眾多康德專家曲解的那樣,缺乏生存關注、賤視人的情感、只是純然理念的彼岸與虛擬;康德全部批判工作可說是一個成功證立“意志自由”的周全論證整體,康德批判地建立的自由學說揭示“自由作為人的存在的道德本性”,“自由之原則作為實存的原則”,以此為宗教學、德性學及政治歷史哲學奠定徹底革新的基礎。康德不是歷史,而是人類的未來。
盧雪崑 ·西方哲學 ·34.8萬字
《懺悔錄》是奧古斯丁著作中傳誦最廣的一種。本書也可作為奧古斯丁的自傳來看。全書共十三卷,以內容言,可分為兩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記述他出生至三十三歲母親病逝的一段歷史。卷十至卷十三,則寫出作者著述此書時的情況。奧古斯丁在書中不僅流露出真摯的情感,而且對自己的行動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筆細膩生動,別具風格,成為晚期拉丁文學中的代表作,列為古代西方文學名著之一。
(古羅馬)奧古斯丁 ·西方哲學 ·18.4萬字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的一部重要著作,共分為四部,每一部又由相對獨立的散文詩組成。在書中,尼采結波斯哲人查拉圖斯特拉之口,宣揚了他的超人哲學。全書以記事的方式描寫一個哲學家的浪漫及教導,與其說是一部哲學書,不如說是一部探討哲學的小說。
(德)尼采 ·西方哲學 ·25.7萬字
“大多數人寧愿去死,也不愿意思考。”20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為深遠的學者與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特蘭·羅素代表作品集,機敏、深刻而不乏幽默,五本書了解羅素哲學宇宙。《羅素文集(套裝共5冊)》收錄了20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分析哲學主要創始人伯特蘭·羅素發表于1916至1954年期間的5部代表作品,涵蓋了羅素哲學思想發展的黃金時期,選取關鍵代表作集中展示了羅素政治哲學和分析哲學核心觀點,是了解羅素的哲學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套作品。《人為何斗爭》:又名《社會重建原則》,羅素政治理論的講演檄文——財產、教育、婚姻、戰爭、國家居然都是斗出來的。《我的信念》:哲學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素談愛與人生,備受忽視的英語散文大家代表作。《我們關于外間世界的知識》:哲學大師寫給哈佛大學哲學系學生的經典之作,分析哲學必讀作品。《自由與組織:1814-1914》:以真實歷史為經線,追溯一戰前一百年間政治變革的主要原因。《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人類社會》:在羅素幽默機智的筆觸下人類社會原形畢露,收錄羅素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
(英)伯特蘭·羅素 ·西方哲學 ·72.4萬字
《理想國》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體著作,共分十卷闡述了他建立一個系統的理想國家的方案。它通過各界名流對話和爭辯的形式,表達了柏拉圖對人類社會種種重大問題的看法,如政治制度、宗教、道德、教育、婚姻家庭、文藝、男女權力等。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20.2萬字
尼采曾以“炸藥”自喻,是“與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對抗的‘狄奧尼索斯’”,也是進入本世紀才大放光芒的哲學家和詩人。尼采以第一人稱的自問自答,在生平第一部自傳和絕筆之作中,逐一點評了自己的代表作,對“尼采”如何成為“尼采”,做出了權威的詮釋。這是一部以思想為核心的自傳,也是閱讀尼采其他著作,理解他的哲學思想的指導之書,為尼采的其他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學和傳記性的材料。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西方哲學 ·7.7萬字
研究尼采當以尼采發表的著作為主,重要的是研讀尼采或充滿激情或深具匠心地寫下并發表的文字。盡管尼采的書顯得好看,實在不容易讀(首先是不容易譯),編譯尼采著作,不僅當以尼采的著作為主,得同時注重注釋和解讀。
(美)朗佩特 ·西方哲學 ·27.9萬字
《創造進化論》是法國哲學大師柏格森的巔峰之作,更是為他帶來諾貝爾文學獎的傳世名著。本書站在生命進化的角度演繹生命的發展歷程。不同于環境決定物種演化的觀點,創造進化論主張的是生命存在一種與生俱來的沖力,這種沖力是決定物種進化繁衍的主要推動力量。《創造進化論》一書結合了生命哲學的有關內容,成為人類史上重新建構哲學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識具有延續性,一個強有力的證據便是生命的存在。
(法)亨利·柏格森 ·西方哲學 ·15.9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存在與虛無、哲學的談話、文學與藝術、文學與寫作以及薩特年譜等五部分內容。
張秀章 解靈芝 ·西方哲學 ·11萬字
瑪克斯的《沉思錄》是古羅馬斯多亞派哲學最后一部重要典籍。瑪克斯并不曾努力建立哲學體系,所以在《沉思錄》里我們也不必尋求一套完整的哲學。他不是在作哲學的探討,他是在反省,他是在表現一種道德的熱誠。我們借此可以想見其為人,窺察其內心,從而對于為人處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領悟。全書共計12卷,此版譯文出自大師梁實秋先生之手,并配有譯者的點評、批注,而其所選譯文也是最接近原著意愿的Haines版。
(古羅馬)瑪克斯·奧勒留 ·西方哲學 ·12.1萬字
柏拉圖代表哲學智慧,鴨嘴獸代表風趣幽默,兩者同根同源,天生一對!這是一堂人人都希望學校里開設的哲學入門課。本書用一個個笑到噴飯的哲學段子,向我們解釋了歷史上的偉大哲學家、哲學流派和思想傳統——從不可知論聊到禪學,再從解釋學、邏輯學討論到永恒。本書將向你展示:如何通過笑話闡釋哲學概念,以及有多少笑話本身就蘊含著精辟的哲理。最后,作者們想要表達:不僅是哲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這么簡單、輕松、有意義!
(美)托馬斯·卡斯卡特 丹尼爾·克萊恩 ·西方哲學 ·7.4萬字
此書是選收的柏拉圖對話錄,共八篇。第一篇,《歐緒弗洛篇》是柏拉圖早期的一篇對話錄,內容記錄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歐緒弗洛的對話。第二篇,《申辯篇》記錄了蘇格拉底接受審判時的個人申辯詞,蘇格拉底辯駁對于他“不信仰眾神而新立神祇的種種控訴”。第三篇,《克里托篇》是柏拉圖所寫的一篇著名對話,它描述了蘇格拉底與其追隨者,雅典的一位富翁克里托的對話。他們談論了公民正義的準則。第四篇,《斐多篇》描述了蘇格拉底飲下毒藥前的對話,斐多篇當中的敘述者是斐多。在對話中,蘇格拉底從多方面證明人的靈魂是存在的。第五篇,《普羅塔戈拉篇》描述的是蘇格拉底與智者學派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以及希庇亞斯和普洛迪庫斯展開的辯論。辯論最后以“兩敗俱傷”告終。第六篇,在《美諾篇》中,蘇格拉底對美諾的奴隸的對話說明了我們從出生起就已掌握了全部的理論知識。第七篇,《蒂邁歐篇》大概寫于公元前360年,以蘇格拉底、赫謨克拉提斯、克里提亞等哲學家的對話形式,試圖去闡明宇宙萬物的真理。其中提出了“造物主上帝”的概念。第八篇,《克里提亞篇》中,克里提亞(雅典人)表示,如果九千年前的雅典在蘇格拉底描述的城市制度統治下,他將講述古代雅典戰爭與亞特蘭蒂斯居民的故事。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27.2萬字
《快樂的科學》是尼采中期的代表作,科利版編者甚至認為它在尼采哲學中具有“中心地位”,主要是因為它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該書主體部分由五部箴言/格言組成,共有383節;開頭部分是德語韻律短詩,標題取自詩人歌德的同名小歌劇《戲謔、詭計與復仇》;結尾部分(附錄)則是尼采作于西西里島的一組詩,立題為“自由鳥王子之歌”。從這本書開始,尼采作為哲學家越來越走向孤獨,越來越偏離嚴格學術的方法理想。尼采此時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箴言體哲學寫作風格,它超越科學和藝術,又將兩者合一,構成一種“快樂的科學”。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西方哲學 ·2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