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斗數(shù)先須安星,古代傳下安星的訣法,是在手掌中排列一百多顆星宿,這訣法稱為秘密,本書將此公開,并排列成表格,以便現(xiàn)代人應用。并附上推斷十二宮的實例,以便讀者認識這門古老的術數(shù)。本書為學習中州學派紫微斗數(shù)的基礎讀物。全書對中州學派的安星法與推斷法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其中中州學派的推斷法則與技巧,從來沒有書籍透露,本書是第一次。
王亭之 ·東方哲學 ·3.3萬字
《〈論語〉綱要》是《論語》的釋讀之作,也可視為《新論語》續(xù)篇——對孔子思想的核心觀點和思想脈絡進行了歸納和闡釋。《論語》中的許多“道理”能否發(fā)展成為“定理”?《〈論語〉綱要》試著將這些“道理”做定理化表述,從“仁”“忠恕”等重要概念入手,通過經(jīng)典章句的語義分析,解析相互關系,在簡單陳述的“箴言”中,尋找出更深一層的邏輯判斷。從“仁”的核心價值觀,到“兩端”方法論,再到“用其中”的中庸思維。簡言之,就是以其說,尋其法;再以其法,探其道。這一路徑,讓我們有可能一窺孔子“天人之道”的奧秘。如何在“人道”和“天道”之間“執(zhí)兩用中”,即“中庸”之道。“中庸”是在“兩端”之間做出抉擇。這是孔子學說的最高智慧。如果說《新論語》為《論語》增加了一個新的讀本,希望這本《〈論語〉綱要》也能為孔學提供一種新說。
錢寧 ·東方哲學 ·10.2萬字
《中國哲學小史》是日本哲學家武內(nèi)義雄所作的中國哲學思想史論著。《中國哲學小史》按時間順序,詳盡地介紹并分析了上自殷周、下迄明清的中國哲學史。除一般中國哲學史著作重視的儒家學說、宋明理學之外,《中國哲學小史》對以往為主流所忽略的思想流派,如稷下學派、兩漢經(jīng)學,有精到之論述。以“流派”為梳理中國哲學史之枝干,理路清晰,便于讀者把握。對中國哲學史之分期及演進過程,有獨到之見。
(日)武內(nèi)義雄 ·東方哲學 ·12.6萬字
《冰鑒》以冰為鑒、明察秋毫,以神為鑒、相骨識人。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識人,識人必先觀人。古今中外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可以說是有成有敗,為使大家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響,特編輯了此書。本書通過對人體的神骨、情態(tài)、剛?cè)帷⑷菝病㈨毭肌馍⒙曇暨@七個部位的論述,以達到正確觀人、識人、用人的目的。在這里我們不談論觀人、識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能夠獲得厚益。
宋天天 ·東方哲學 ·11.8萬字
宇宙何以生成天地萬物?人的心靈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煉養(yǎng)生能否延年益壽?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這些問題進行著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國、印度、埃及出現(xiàn)的神秘學莫不是以此為主題展開。本書是一部從文化和醫(yī)學的角度,論述道家、密宗和東方神秘學的著作。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密宗的歷史、理論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講解易學與中醫(yī)醫(yī)理,尤其是氣脈問題;第三部分,收錄有關的專論和序跋。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12.4萬字
本書作于1963年,是熊十力最后一部著作。案其《自序》,本欲將晚年隨筆不拘長短匯集成冊,因精力衰退僅成一卷,實乃一斷續(xù)寫成之長文。此文秉承熊先生的一貫做法,廣引佛儒經(jīng)典解釋“十二緣生”,以此發(fā)揮其《新唯識論》到《乾坤衍》的思想。熊先生自謂歸本于“孔子之《易》”,對于佛道二家時加評判,讀者其善會焉。此書自云:“余雖不敢茍同于出世法,而人類有此一派思想,亦可為人間世貪癡兇殘之徒,給以大棒大喝。世人詆余毀佛,非獨不知余,又何所知于佛乎?”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3.2萬字
《老子研究》從四個方面詮釋了《老子》的義理,分別是宇宙論、政治論、人生論和教育論:創(chuàng)新地引入了宇宙的概念來詮釋《老子》當中“道”的概念。除了運用傳統(tǒng)的訓詁考據(jù)之學,研讀章句,對比道、法兩家的觀點,更是引入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來闡釋《老子》政治思想的內(nèi)涵。之后,進一步闡釋了《老子》的教育學說,也從側(cè)面佐證了對《老子》政治學說觀點的解讀。最后,解讀了《老子》的人生論,并與其宇宙論相呼應。
陳柱 ·東方哲學 ·7.8萬字
《易經(jīng)》是中國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學人必讀的教科書,相傳為孔子所作的《系辭傳》上下篇,則是《易經(jīng)》的通論。這本《易經(jīng)系傳別講》是南懷瑾對《系辭傳》的講記,其方式是先摘錄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綜羅古今歷史知識、社會現(xiàn)象和自然現(xiàn)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闡述。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24.2萬字
《傳習錄》由王陽明弟子所記,是王陽明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的簡集,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觀點,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該書卷上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等觀點,經(jīng)由王陽明親自審閱。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了回答有關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的內(nèi)容、意義以及宗旨,另還附有兩篇闡釋王陽明教育觀點的短文。卷下主要是說致良知,雖未經(jīng)王陽明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展示了他晚年的思想。
(明)王陽明 思履 ·東方哲學 ·42.9萬字
《中國哲學簡史》原名AShortHistoryofChinesePhilosophy,是馮友蘭先生于1947至1947年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的英文講稿。該書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影響巨大,是迄今為止西方人了解、研究中國哲學的必讀書,是世界各地許多大學教授中國哲學課程的教材。本次收入”國民閱讀經(jīng)典”叢書的《簡史》,采用趙復三先生的中文譯本。
馮友蘭 ·東方哲學 ·20.3萬字
老子在2500年以前寫下的《道德經(jīng)》和今天隨著現(xiàn)代計算機的出現(xiàn)而日益受到重視的“系統(tǒng)思考”之間,存在著許多共通之處。本書將引領我們?nèi)ニ伎加嘘P“系統(tǒng)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們試圖解決未來的許多難題面臨諸多挑戰(zhàn)時,指出了一些發(fā)人深思的問題。而貫穿全書的理念是,我們在當今世界的狀況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而當我們對于我們個體及人類這個物種有了更清楚的認知以后,我們又能如何改變或改善。
邁克爾·麥可利(Michael McCurley) ·東方哲學 ·4.7萬字
以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儒學為研究對象,把儒學范式的轉(zhuǎn)變方式作為研究的中心問題,探討了在唐宋變革的社會大背景下,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儒學的范式轉(zhuǎn)變。提出,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儒學,是唐宋變革在思想學術形態(tài)上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對這一時期社會巨變的回應,在這一層面上揭示出儒學的一些本質(zhì)特征。
葉平 ·東方哲學 ·20萬字
本書收錄了熊十力的兩部著作。《韓非子評論》(原題《正韓》)系胡哲敷據(jù)熊十力先生講授內(nèi)容整理并經(jīng)熊先生修訂而成。全文曾署胡拙甫之名發(fā)表在1950年1月出版的《學原》雜志第三卷一期上,并以單行本于1949年底由香港人文出版社出版。此據(jù)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再版本點校。《與友人論張江陵》作于1950年夏秋,并于是年冬自印行世。此即據(jù)該版本點校。
熊十力 ·東方哲學 ·12萬字
李退溪是朝鮮朝最為重要的儒學家之一。本書以朝鮮儒學的一段公案——“四七之辯”開始談起,以文獻考據(jù)和哲學分析為基本方法,重點分析了李退溪的“理氣互發(fā)”說和心學思想的理論淵源與后學影響。李退溪受《周易》和周敦頤《太極圖說》中動靜說的啟發(fā),推發(fā)了“理”之能“發(fā)四端”的可能性,由此建立了人性之善與天理之間牢不可破的聯(lián)系。退溪心學的形成與宋、元、明時期儒學的多元化發(fā)展有關,是以朱子思想為根基對《心經(jīng)附注》、《延平答問》的繼承,強調(diào)“十六字心傳”——道心對人心的統(tǒng)帥。另外,本書還從文獻流傳的角度揭示了朱子學東傳之路徑及李退溪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金香花 ·東方哲學 ·21.1萬字
本書將《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看作是作者入世修行全過程的演繹,《紅樓夢》中的人物則是修行過程中的心識現(xiàn)象的象征,而《紅樓夢》中人名、地名、詩詞名物等均含有微妙的寓意,具有提示作用。因為是按照原著順序解讀,單讀此書也能夠與《紅樓夢》的故事情節(jié)一一對應,省去了翻檢原書的麻煩。
陳嘉許 ·東方哲學 ·34萬字
丁福保所作佛典箋注系列中之一種,丁氏系民國著名佛教居士,佛學學者。此書注釋簡明扼要,釋義準確,對于普通讀者閱讀佛經(jīng)既有幫助又不致太過繁瑣,比較符合叢書要求。
(唐)惠能 丁福保箋注 哈磊整理 ·東方哲學 ·21.4萬字
《日本哲學與思想研究》為中華日本哲學會的會刊。中華日本哲學會作為研究日本哲學、思想與文化的全國性學術團體,成立近四十年來,積極開展對日本哲學與思想、文化方面的學術研究,并促進中日兩國在這一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本輯內(nèi)容涉及日本戰(zhàn)后、近代以及近世的哲學、思想和文化,收錄了國內(nèi)高校日本哲學與思想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以及一批代表新生力量的青年學者論文,同時設置了特邀日本學者論壇。
郭連友主編 ·東方哲學 ·26萬字
《胡適的北大哲學課》這套書以胡適在北京大學的所有哲學講義為母本,再綜合胡適關于中國哲學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最全的胡適哲學體系,讓讀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學大師的風采。
胡適 ·東方哲學 ·15萬字
全書分兩編:第一編是孔子生平紀事,從先世到出生,觀周適齊,用魯去衛(wèi),困厄陳蔡,周游列國,顛沛流離,既簡明考證,又扼要對于孔子學說的形成進行說明;第二編是孔子學案,主要介紹孔子思想學說等,從原理的道、中庸禮仁到倫理的義務、孝弟、君子等方面,進行闡述,對于這種構建起兩千年的文明體系的思想宗旨進行了剖析。
謝無量 ·東方哲學 ·8.3萬字
本書匯集了錢遜先生研究《孟子》的學術成果,對《孟子》全文做了完整的翻譯和系統(tǒng)的講解。全書分為兩部分,導讀部分重點講述了孟子其人其書、《孟子》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和研讀《孟子》的具體方法、注意事項等。解讀部分注釋力求簡要,譯文緊貼經(jīng)典原義,講解深入淺出,在歷代研究基礎上精心疏解,結合新的時代精神做出作者自己的獨到見解,為讀者導正學習經(jīng)典的方向。
錢遜 ·東方哲學 ·20.2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