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化與國粹之間:學衡派文化思想研究
以梅光迪、吳宓諸人為代表的學衡派,于20世紀20年代初應時而起,活躍期長達11年之久,曾在中國思想界產生重要而廣泛的影響。學衡派主要人物多是歸國的留學生,研究學衡派文化思想,不僅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的重要課題,而且更是深入研究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社會文化思潮的變動所必需。但由于學衡派對新文化運動多持批評態度,故在很長時間,學術界將之視為反對新文化的守舊乃至于反動的勢力。改革開放后,人們對于學衡派的看法開始有了變化,相關成果也漸漸多了起來,但作為整體和綜合性研究成果,尚不多見。本書系統考察了歐戰后世界文化由東西方對立走向對話,以及緣是引動中國社會文化思潮的變動。而且也深入地探討了19世紀中葉以降,西方人文主義的轉型及其以白璧德為代表的美國新人文主義的興起。其目的是要為研究學衡派的崛起及其文化思想提供愈形開闊的時代大背景。本書復具體探討了學衡派的文化觀、文學思想、史學思想、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等。作者力圖對學衡派及其文化思想做出客觀的評價。
·46.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