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是國內著名美學大家葉朗集五年時間寫成的美學著作。它既有教材的體例,同時又達到了目前國內對美學基本問題所能達到的理論深度。在將其作為教材《美學原理》出版的同時,也將其作為學術專著進行出版。該書涉及了美學的基本問題:美的本質,美感的分析,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與技術之美,中西美學基本范疇,審美與人生,等等。該書是北京大學美學傳統的延續和發展,代表了國內目前美學理論總體上的最高成就。
葉朗 ·美學 ·37.4萬字
哲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在于它能夠給人的生活指明正確的方向,提供正確的方法。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每天都面臨著許多的選擇,是非善惡、得失成敗之間的選擇經常讓我們痛苦不堪,同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也會面臨著如何選擇生活的態度,生老病死、痛苦歡樂的遭遇時常讓我們措手不及。一個人的選擇構成了他個人歷史的進程,一個選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人所有的努力化為虛無,而讓個人的成功與幸福遙遙無期。好在有了哲學,我們的選擇就有了一個參照的標準,我們的前進也就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它能讓我們在錯綜復雜的生活中始終堅持正確的選擇,堅持正確的態度,始終走在一條光明大道而不是羊腸小路上,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樂和幸福。
東淵編著 ·知識讀物 ·25.7萬字
本書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為出發點,以時間為線,站在全人類的高度重新審視人類由史前時代、古典時代、教會時代到現代的幾千年文明的變遷,行走于人類自身寬容與偏執、美德與現實的對立交鋒之間。全書行文流暢嗎,通俗易懂,包含著濃郁的人文主義氣息。在與世無爭的山谷里,有一片世外桃源。這里的人們過著與世隔絕的幸福生活。遍地皆山,阻擋了人們的視線。智慧的曙光,像小溪流一樣,順著狹窄的溪谷緩緩流淌。它來自古老的荒山,要去未來的沼澤。水流并不大,但對于需要它的人們來說,已經足夠。夜幕來臨,人們結束一天的勞動,為牛羊添足草料。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西方哲學 ·23.3萬字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的一部重要著作,共分為四部,每一部又由相對獨立的散文詩組成。在書中,尼采結波斯哲人查拉圖斯特拉之口,宣揚了他的超人哲學。全書以記事的方式描寫一個哲學家的浪漫及教導,與其說是一部哲學書,不如說是一部探討哲學的小說。
(德)尼采 ·西方哲學 ·25.7萬字
吳先生整合老莊哲學及禪宗思想,把易經卦爻中的負面含義轉化為趨吉避兇的應變之道;獨創性地以“誠”代陽爻、以“謙”代陰爻,融會貫通國學與現代心理學、領導學、管理學等,使大易哲學成為大眾隨時隨境可用的日常精進、處世應變的智慧。
吳怡 ·中國哲學 ·34萬字
本書研究批判性思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包括批判性思維的界定,批判性思維的多視角理解和共識,批判性思維在21世紀技能和教育使命中的地位,以美國為中心的批判性思維運動,批判性思維的蘇格拉底模型及其應用,批判性思維教學法,大學通識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評價以及對批判性思維的批判和反批判。
武宏志 張志敏 武曉蓓 ·思維科學 ·26.6萬字
本書收入康德關于美學的全部相關著述,含《判斷力批判》、《關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考察》等著述和相關著作摘編,書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德)康德 ·西方哲學 ·30.7萬字
這是一個后真相時代,我們對于何為真實的判斷曖昧晦暗?,F代社會龐大的信息數據網絡,除了如同迷魂陣令人難辨真假,也如同牢籠將我們封鎖其中?;仡檨砺罚?0世紀的變革既漫長又短暫,一方面,科學的迅速發展建立起現代人膨脹的自信,另一方面,科學和人文的相互隔絕,使人意識到用科學來尋找主體及意義世界仿佛緣木求魚。于是,當元宇宙作為熱詞常掛在頭版頭條,當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并被應用于商業領域,在娛樂的熱潮過后,我們猛然墮入由無知和茫然帶來的無限焦慮甚至恐懼之中。當我們認為科學決定了人類社會的命運,卻不明真假,難分好壞?,F代性的危機橫亙于前,仿佛來歷不明的颶風橫掃一切。真實性哲學的探索來自對現實問題的反思。真實性的喪失難以避免,其背后是現代社會價值基礎的坍塌。在前著《消失的真實》中,作者從歷史的角度講述了這一問題出現的根源,而這本書將延續這一提問,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作者認為,要找到這一方法,最根本的是要破除因為科學與人文割裂導致的現代人對科學發展的迷信與幻想,建立一種科學認識論的新框架。
金觀濤 ·中國哲學 ·36.6萬字
西方美學史像一片海,每位研究者就像把自己的測深錘拋入海中的手一樣,他們所能達到的深度不超過測深錘的長度。為了增加測深錘的長度,本書寫作時采用了細讀美學史原著文本和充分吸納中外西方美學史研究成果的雙向互動的方法,把“說清楚”懸為寫作的最高目標。
凌繼堯 ·美學 ·42.1萬字
《悲劇的誕生》是青年尼采在巴塞爾大學當教授時的作品,討論主題是作為最佳文藝種類的希臘悲劇。
(德)弗里德里?!つ岵?/a> ·經典著作 ·21.3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中國儒家的思想。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兩千五百年前,人類文明進入“軸心時代”??鬃觿摿⒘酥袊鴼v史上第一個學派——儒家。兩千五百年的儒家,經歷了六種歷史形態,它們是:子學儒家、經學儒家、理學儒家、心學儒家、氣學儒家、新學儒家。為了更好地前進,我們要了解過去。我們要用歷史的眼光看世界、看未來。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了解傳統首先要了解儒家。
加潤國 ·中國哲學 ·26.8萬字
海德格爾全集第25卷《康德的現象學闡釋》收集的是海德格爾于1927—1928年冬季學期在馬堡大學所舉行的講座課的內容。全書由“預備思考”、“導論:純粹理性批判乃對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的奠基”(§1-§4)、“第一部分:先驗感性論”(§5-§12)、“第二部分:在先驗邏輯學中的概念分析論”(§13-§26)這樣幾個大部分構成。在該書中,海德格爾基于“純粹理性批判”并非關于認識的批判(認識論)、而是對形而上學進行奠基這一基本立場和出發點,詳細、甚至逐節地解讀了《純批》的先驗感性論和先驗邏輯學中的概念分析論,批判了馬堡學派新康德主義者們對康德《純批》的理解。
(德)海德格爾 ·西方哲學 ·32.2萬字
本書系統闡述了藝術的動態過程、藝術形態的劃分、主體的審美條件以及與主體客體相關的政治、經濟等因素對當代中國社會藝術現象的影響。本書理論聯系實際,在結合藝術審美對象的同時,比照自然美與社會美的特點,從而引導讀者積聚審美經驗,成為身心和諧的審美個體。
那守第 ·美學 ·36.4萬字
《心理學哲學研究(精)/維特根斯坦文集》是后期維特根斯坦所著的有關心理學哲學的研究結晶,其主要內容是根據其后期的新的哲學理解對哲學家們有關心靈、身體、世界之間的關系的理解進行分析和批評,并對心理學家們有關心理概念的諸多理論進行哲學分析,指出其問題所在。
(奧)維特根斯坦 ·理論流派 ·25萬字
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組織院內外著名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以及新時代的理論與實踐等,對于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 ·馬哲 ·39萬字
關于易學研究的對象,學界通常將易學定位于《周易》或者八卦。這樣的學術定位似乎流于簡單、生硬,有些脫離實際,起碼與有關的大眾意識相左。日月為易,易的本來涵義是陰陽,從易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運用兩個方面來看,所謂易實際上全面地涉及到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等內容。這些內容彼此相互關聯,密不可分,共同形成了一種非常完整和有機的知識體系。如果人為地將八卦與其它內容割裂開來,其結果更多地只是滿足某種學術研究的需要,而不利于對易道本質的認識。關于易學研究的方法,學界歷來存在象數與義理之分。學者間甚至會因此而相互攻駁、詆毀,以至對于學術紛爭的熱情勝過易道本身。易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認知體系。從數千年易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來看,似乎還沒有哪位學者能夠完全地揭示其中的奧秘。不管是義理還是象數,它們不僅都是易學思維的當然組成部分,而且其中任何一種形式都無法單獨全面而有效地反映易學思維的整體形態。有鑒于此,作者對易學進行一次全面、綜合的研究,即以陰陽為基礎,全面地涉及五行、八卦等內容,且綜合運用象、數、理等多重手段,努力地探尋易學的本質內容。
蘇永利 ·中國哲學 ·22.5萬字
宋元之際著名學者丁易東的《周易象義》,將《周易》取象之例分為十二類:本體,互體,卦變,正應,動爻,變卦,伏卦,互對,反對,比爻,原畫,納甲。全書以李鼎祚《周易解集》、朱震《漢上意傳》為根本,并與諸家相關著述互為參補。清人許治修評價:“李鼎祚綴輯于王氏棄擲之余,朱子發后出而加密,丁易東繼之而愈詳?!倍∫讝|言《易》,則不分門戶,他認為舍象而言理,則理未免太空洞;舍理而言象,則象未免為穿鑿。因此,丁易東提倡“以因理明象為主,而參以變與數”,對他之前的象數《易》學,作出了很好的總結。
(宋)丁易東 ·中國哲學 ·21.5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哲學隨筆,主要內容圍繞哲學及人生的理論思考展開,或暢談哲理,如“哲學與自然科學”“知識與智慧”“哲學要永遠關注現實”“流行哲學與哲學的流行”等篇;或反思歷史,如“人道主義在歷史觀中的地位”“用發展的觀點看人的本質”“爭論不休的異化問題”“人和人的歷史”等篇;或感悟生活,如“生存與享受”“幸福與滿足”等篇。全書凝聚著作者睿智而深刻的哲思,對年輕人塑造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書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陳先達 ·中國哲學 ·20.4萬字
本書收入康德人類學全部相關著述,含《實用人類學》、《試論大腦的疾病》、《論人的不同種族》、《人的種族的概念規定》等著述和相關著作摘編,書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德)康德 ·西方哲學 ·24.4萬字
本書系德國哲學家、現象學創始人胡塞爾的主要著作之一。1933年,胡塞爾被希特勒政權逐出大學,但仍未放棄和中斷研究,1935年之后在維也納和布拉格作有關現象學的講演,次年匯集成書。胡塞爾在書中第一次闡述了現象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生活一世界》。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作為歐洲人根本生活危機表現的科學危機;澄清近代物理學主義的客觀主義和超越論的主觀主義之間對立的起源等。
(德)胡塞爾 ·西方哲學 ·4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