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衍生出眾多支派,開枝散葉,并成為華夏顯學,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斗爭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秦浦 ·中國哲學 ·55.7萬字
《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為止覆蓋面最全的哲學史讀本,內容包羅萬象,縱覽了西方從古至今的所有哲學理論流派。全書寫作風格生動,讓哲學變得通俗易懂,卻又不至于過分簡化,每章章末還附有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選讀。作者著重展現了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人們的現實生活,考察了哲學思想與人類歷史、日常生活的互動關系。本書作為美國大學經典哲學教材,至今已出到第9版,廣受各類讀者歡迎。
(美)布魯克·諾埃爾·穆爾 肯尼思·布魯德 ·理論流派 ·55.7萬字
本書作者從分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入手,比較深入地分析和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邏輯;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依據;追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和思想源頭;重點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及其理論成果;也重點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及其理論成果。課題擷取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十個案例進行分析;在總結前述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分析和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品格;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個”規律;考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國際視野即借鑒世界上其它社會主義國家關于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規律性;分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趨勢。
趙智奎等 ·馬哲 ·55.6萬字
本書的特色是從思想史角度研究王陽明,注重其原來的思想或者說準確還原其思想則是本書的宗旨。本書采用思想史與經典、社會相結合的方法,揭示王陽明思想的社會背景及時代特色,在此基礎上發現由作為工夫的本體到作為本體的工夫再到本體與工夫一致的思想內在邏輯,王陽明的思想來源于社會又回饋于社會,其思想的社會化包括實踐及教化,對明代中后期社會及思想產生影響,而這些都是本書獨到及創新之處。另外,本書又把王陽明的思想聯系到當今社會:即心即理肯定了道德主體性、主體的道德自律,良知與致良知昭示著主體的道德自覺,而吾性自足、人人皆可為圣人則體現道德意義上的平等與自由,知行合一體現思想與實踐相結合,尤其突顯道德實踐的作用。
汪學群 ·東方哲學 ·55.4萬字
本書基于當代俄羅斯和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現實,直面當代俄羅斯哲學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從縱向和橫向、理論邏輯的梳理和學理問題的闡釋相統一等維度,考察論證它們各自的基本發展軌跡,比較它們在國家意識、全球意識、文化意識上的同異,從中挖掘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具有警示與借鑒價值的思想資源,探尋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路徑。
鄭憶石 ·西方哲學 ·55.3萬字
南懷瑾著作權合法擁有者臺灣老古公司授權南師生前多次親加審定,風行大陸三十載,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裝版——大陸完備、經典的南師作品集!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論三大道,出入百家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學編集的《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典。自西漢以來,《論語》所表述的孔子學說迅速擴展,其影響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標志。有關《論語》的章句注疏也累代不絕。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以淵博的學識,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論語別裁》,就是關于《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做了詳細而生動的講述。不僅有篇章結構、段落聯結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義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闡發。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這在眾多的《論語》章疏中是別具一格的。本書繁體字版由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于一九七六年五月出版,簡體字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在一九九〇年出版。茲經版權方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出版社將老古公司《論語別裁》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
南懷瑾著述 ·東方哲學 ·55.3萬字
我們要了解傳統文化,首先必須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講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學術。要講孔子的思想學術,必須先要了解《論語》。《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典,相關章句注疏累代不絕。南懷瑾先生曾于1962年至1975年間三次講述《論語》。第三次講記結集出版時,南先生定名為“別裁”,意謂其講述是個人所見,別裁于正宗儒者經學之外。南先生認為歷來對《論語》的講解,錯誤之處,屢見不鮮,主要問題在于所講的義理不對,內容的講法不合科學。他講述《論語》,“別裁于正宗儒者經學之外”,重在“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地體驗”。
南懷瑾 ·中國哲學 ·55.3萬字
吳光遠主編的《哲學大師談人生》立意在于聆聽現代西方的思想大師們講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內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強者》《弗洛伊德:欲望決定命運》《馬基雅維里:我就是教你“惡”》《弗洛姆:有愛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馬基雅維里等思想大師的人生觀由他們自身的文化環境所決定,未必全然適應今天的中國人,讀者朋友們在閱讀《哲學大師談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時,務必帶著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吳光遠 ·西方哲學 ·55.1萬字
本書是作者研究斯賓諾莎哲學三十余年的嘔心瀝血之作。共分四編。第一編“緒論”詳盡介紹了斯賓諾莎哲學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科技條件和思想淵源,全面考證了斯賓諾莎所有著作的寫作年代和主要內容,論述了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形成,澄清了西方哲學史上某些哲學家對斯賓諾莎思想的誤解、歪曲和夸大。第2編“自然系統”是對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系統研究和宏觀把握,詳細論證了斯賓諾莎的神即自然、自然即實體的一元論本體論。第3編“認識系統”通過對斯賓諾莎認識論的闡述,指出它是自成系統的認識論唯理論,同時也指出其內在矛盾和混亂之處。第4編“倫理系統”把斯賓諾莎哲學體系的歸宿——倫理學作為討論的主題,指出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就是至善,愛神就是追求至善,提示了斯賓諾莎無神論的泛神論的真實面目,從而駁斥了把斯賓諾莎看做宗教家的錯誤觀點。
洪漢鼎 ·西方哲學 ·55萬字
本書是萊納福斯特獲得萊布尼茨獎的重磅之作,也是其學術生涯中的里程碑之作。寬容概念在多元化社會中扮演著中心性的角色,因為它表明了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既讓各種信念和實踐活動間的對峙得以存在,同時也讓此對峙得以緩和。寬容概念的歷史和當下境遇的批判性視野讓下述事情變得清晰可見,即:這一概念在其內涵和在對其的評價中始終是一個高度爭議性的概念,并且自身就處于沖突之中。對一些人來說,盡管分歧劇烈,但寬容概念曾是且現在仍是一種對互相尊重的表達,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寬容概念則是一種傲慢的、具有潛在壓迫性的姿態和實踐行為。為了分析這一沖突狀況,萊納福斯特在本書中重建了自古典時代以來關于寬容的哲學和政治討論。他展示了從斯多亞學派直至當代為寬容奠基的方式和寬容實踐的多樣性,發展了一種極富歷史信息量的系統性理論,這種理論將在當前的寬容沖突中得以驗證。
(德)萊納·福斯特 ·理論流派 ·54.4萬字
《孟子》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儒家管理思想源自《論語》,經由《大學》《中庸》,再到《孟子》,其完整體系得以建立起來。本書秉承《論語》《大學》《中庸》管理思想的基本邏輯,對《孟子》進行管理解析,以期讓儒家管理思想的豐富內涵得以系統呈現出來,并能融入現代管理實踐,成為解決當下管理職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迫切問題的豐厚思想資源。本書可供企業、政府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閱讀參考,也適合作為MBA、EMBA、MPA及其他管理專業學習者的相關課程用書。
張鋼 ·中國哲學 ·54.1萬字
吳建國同志曾是《求是》雜志的副總編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一生著作頗豐。本書是吳建國同志的文集,收集了他各個歷史時期寫作的精品佳作。像《堅持實踐觀上的唯物主義一元論》、《關于認識與實踐關系的再探討》、《中國邏輯思想史上類概念的發生和發展》等。
吳建國 ·馬哲 ·53.9萬字
傳統《易學》主要分象數易和義理易兩派,漢魏以象數為主,自王弼出,義理易大興,而象數易式微,其說賴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而得以保存。《周易集解補釋》(全二冊)所收主要為漢唐象數易學,以納甲、卦氣、互體、爻變等說解說《周易》,是了解象數易最重要的書。曹元弼則對《周易集解》進行補釋,雖仍以象數易學為主,而于納甲、卦氣等并不特別看重,著重在互體與爻變,歸宿于由乾坤實現既濟,持論相對平和,兼具義理,不僅是對《周易集解》的補充之作,更是了解、研究《周易》的上乘之作。
曹元弼著 吳小鋒整理 ·理論流派 ·53.8萬字
本書由吳曉明主編,匯集了當代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種種解說和闡釋,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當代境遇凸顯出來,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代課題的聯系多方面地顯示出來。這套叢書所選材料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并不一致,它們之間的差別有時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對立的,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義就會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別和對立能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提供不同的參考維度,提供較大的思考空間。
袁貴仁 楊耕主編 吳曉明分冊主編 ·馬哲 ·53.7萬字
索倫·克爾凱郭爾(SorenAabyeKierkegaard,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后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曾就讀于哥本哈根大學。后繼承巨額遺產,終身隱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費出版。他的思想成為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反對黑格爾的泛理論,認為哲學研究的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個人的“存在”,哲學的起點是個人,終點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歷程。本書為克爾凱郭爾文件的第五卷。
(丹麥)索倫·克爾凱郭爾 ·西方哲學 ·53.7萬字
實用主義產生于美國,屬現代西方哲學,是一種繼承了休謨、康德及實證主義等近代哲學的經驗論,但又不同于近代哲學的經驗論的哲學。《美國實用主義研究》一書的內容,包含美國實用主義的產生,美國實用主義的基本理論與發展,美國實用主義與近代西方哲學,美國實用主義與美國文化,美國實用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美國實用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現代意義等。這是一部從西方哲學的高度,全面認識和審視美國實用主義的著作。
楊文極 ·西方哲學 ·53.4萬字
本書收錄了張岱年、張世英、樓宇烈、方立天、余敦康等若干哲學大師的文章,涉及對中國哲學、佛教等相關領域的思想辨析與學術討論,全書共收文28篇,大約682000字。包含如下篇目:《中國古代哲學中關于德力、剛柔的論爭》《天人合一與知性合一》《中國煉丹術思想試析》《佛教的“中心觀”對中國文化優越感的挑戰》《唐代禪宗史上幾個問題的考證》《蘇軾的<東坡易傳>》《漢傳佛教經濟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試論禪宗的農禪思想》《石頭宗心性論思想述評》等
袁行霈 ·中國哲學 ·53.3萬字
在中西法文化不同背景下,作者側重研究先秦諸子各家法思想的比較,積累數十年完成本書,本書是法史領域的一部扛鼎之作。從中國古代思想體系宏觀層面出發,系統梳理孔子、孟子、荀子的法律思想,揭示儒家法律思想的特質、歷史變遷,以及聯系中華法系的當代使命,回溯儒家法的歷史源泉,從而一氣呵成,材料梳理至晚清,是一部中國本土法律文化的必讀經典。
俞榮根 ·中國哲學 ·53.3萬字
本卷包括:《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思考》、《1870-1873年遺作》。《悲劇的誕生》一書的最獨特之處是對古希臘酒神現象的極端重視。尼采立足于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現象,把它當作理解高雅的希臘悲劇、希臘藝術、希臘精神的鑰匙,從中提升出一種哲學來。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經典著作 ·52.8萬字
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線后即在首頁開辟了“學部委員”專欄,發表“學部委員學術自傳”及訪談等文章,旨在宣傳我院杰出專家的學術成就、治學方法、治學經驗、優良學風。用第一人稱的方式,非常具有可讀性。這個創意得到了學部委員和榮譽學部委員的支持,陸續賜文發表,擴大了學部委員的影響,擴大了我院的影響。幾年下來,已經發表了100多篇,今年又收到了幾十篇,共有140篇,平均每篇15000字左右。各篇基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簡單介紹學部委員的個人簡況,籍貫、學歷、任職、取得的榮譽、代表作等;敘述自己的成長經歷、治學道路、治學成就、社會影響、治學經驗和心得;至少配發三張照片,圖文并茂。力圖全方位地展示諸位杰出專家的學術歷程,對后來者有諸多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周溯源 趙劍英主編 ·馬哲 ·5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