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精神科學在本質上是一種實踐科學,它遵循的是實踐理性,而非理論理性,因此它的合法性基礎既不是自然科學的范式,也不是某個牢固的認知基礎,而是古希臘實踐哲學。伽達默爾從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出發,試圖恢復被“理論—應用”模式狹隘化了的“實踐”和“科學”的本來面目。本書分為五章,對伽達默爾的精神科學思想進行了研究,呈現了關于伽達默爾精神科學思想研究的清晰脈絡。
陳瑩 ·理論流派 ·24.2萬字
本書是哲學經典著作,收錄了托馬斯·內格爾1974年的經典哲學文章《作為一只蝙蝠是什么樣?》,以及近年為該文所作的續篇《進一步的思考:心理物理關聯》。《作為一只蝙蝠是什么樣?》是心靈哲學的經典文本,是過去5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文章之一。其中提出的“蝙蝠問題”,也是引用最廣、影響最大的關于意識的思想實驗。該文對身體與心靈之間關系的長久討論有重大啟發,引起了更廣泛的爭論。文章探討了與意識相關的諸多難題,包括因“人的概念所無法把握的事實”而導致心身問題的無解、客觀性與還原論的限制、主觀經驗的“現象學特質”、人類想象力的局限,以及成為一個特定意識體的含義。內格爾“蝙蝠”一文的觀點不僅對哲學領域影響深遠,還對心理學、神經科學及動物意識研究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
(美)托馬斯·內格爾 ·經典著作 ·1.9萬字
本書系統地研究海德格爾對近代表象世界批判的思想,分為五個部分。在海德格爾眼中,事實性的實踐行動以對象化的方式構建了表象世界,而只有存在意義上的實踐活動才能擺脫對象化的束縛,追尋存在者自身來源的活動,本書從古希臘形而上學起源開始,探究存在哲學的內在意義被表象構建方式逐漸湮滅的過程。該過程在近代主體哲學的發展過程中達到最高峰,進而形成近代科學主導的表象世界。
于志杰 ·理論流派 ·22.4萬字
本書在回答康德哲學中,關于自然的自然哲學和關于自由的道德哲學如何最終成為一個唯一的哲學體系的同時,提出還應領悟這其中的辯證關系:這是一種基于自由的自然與自由的最終和諧一致。而這也是康德的道德哲學最終導向一種道德宗教和信仰的真正原因和意義之所在,也是康德批判哲學最為深刻之處。本書通過揭示個性自身如何內在、自然乃至必然地生發出普遍性這一基本哲學問題,借以澄顯自由儒學的可能路徑;在對自由情感思想闡發與運用的同時,使自由情感成為宗教哲學和自由儒學理解的基礎。
趙廣明 ·理論流派 ·17.1萬字
在近代思想史上,康有為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他既是“傳統的叛逆者”,又頗具保守主義氣質。也因此,如何展現其思想的復雜性成了康有為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書圍繞康有為的思想核心三世說展開,將康氏放到整個經學傳統中進行理解,揭示康有為如何在繼承經學傳統的同時,又極大突破了傳統經學,從而自成一套大同理想建構。全書展示了近代中國的文明變局和經學傳統的思想資源,在康有為這里產生的碰撞。康有為不再是傳統顛覆者,而是一位站在古今之變的關口,守護文明傳統并重構文明價值的“經師”,通過把傳統提煉為一種知識和價值的體系,使之有思想的力量消化和應對現代世界帶來的沖擊、應對中國當時的文明危機
宮志翀 ·中國哲學 ·32.2萬字
《享樂主義宣言》是米歇爾·翁福雷最重要的哲學著作,是其哲學理論集大成者,在法國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翁福雷推崇尼采和伊壁鳩魯,推崇左派尼采主義、感官物質主義、享樂功利主義、犬儒主義、無政府個人主義。在深入思考了西方哲學之后,他在本書中深入思考了身體哲學、倫理、情欲、犬儒主義美學、生物倫理學以及自由主義政治,系統地闡述了作者思考了數十年的享樂主義哲學,讓讀者從另一個視角思考享樂主義,極具啟發性。
(法)米歇爾·翁福雷 ·西方哲學 ·9.8萬字
世界是什么?它是怎樣開始的?我們是誰?我們要到哪里去?我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生和死的意義是什么?以歷史的、唯物的辯證方法考察地球生物和人類的進化,質疑對這些追問的眾多非科學回答,從宏觀到微觀多層次、多學科、系統地探索世界和人類應有的前途,并提出一系列獨到的新見解。
孫家駒 ·中國哲學 ·19.1萬字
本書收錄的十篇文章,是陳少明近十幾年對“物”及其意義結構進行深入思考的成果,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心與物、道與器、經典世界與歷史世界的關系,涉及對孔子“在陳絕糧”、王陽明“南鎮觀花”、“特修斯之船”等歷史典故和哲學公案的全新討論,以及對商周青銅器、王羲之《蘭亭序》書帖等具體的“物”之精神內涵的發掘與闡釋,體現了建構與西方形而上學截然不同的“道器形上學”的寶貴嘗試。
陳少明 ·知識讀物 ·18.9萬字
人類正處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歷史轉型過程中,而作為新的道德啟蒙,生態倫理建構以生態意識為先導,人與自然倫理關系為核心的道德體系,推動和促進文明的內在轉型。然而,這種基于生態考量的倫理思想,卻遭遇到現代倫理話語的理論指責和實踐難題,陷入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之間如何選擇的“兩難處境”。走出“兩難處境”,探尋生態倫理的整合價值,除了從傳統文化和后現代主義中探尋思想資源,還應該直面現代社會,以烏托邦的致思理路,在生態烏托邦思想的指引下,探討生態倫理對“現代性”道德的超越、整合及實踐路徑,以實現尊重自然與完善人類自身相統一的幸福之路。
張彭松 ·理論流派 ·26.4萬字
《權力意志》是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之后尼采的哲學代表作,是尼采晚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對后世的哲學、藝術乃至政治學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權力意志”概念是尼采晚期哲學的核心。在斯賓諾莎的力量與激情學說、叔本華的”生命意志”概念和德羅斯巴赫(1810-1884)的”追求發展說”的基礎上,尼采創造了”權力意志”概念,他用”權力意志”來說明無機界、有機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現象,認為世界的本體狀態就是”權力意志”。本書據1980年意大利學者科利和蒙蒂納里編輯出版了《尼采全集》(校勘研究版)第10至第13卷譯出。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西方哲學 ·58.8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高峰體驗與自我實現的理論與進入最優狀態的條件,給讀者以內在的指引與積極思考的邏輯,心理學的分析與哲學性的思辨將人生的智慧體現在字里行間,是一本調整自身狀態,并提升自我效能和內在動力、幸福感的行動指南,亦是強有力的處世哲學。
(美)亞伯拉罕·馬斯洛 ·知識讀物 ·9萬字
本書是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主要著作,愛比克泰德意識到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遇到的各種困境。他用畢生的心血,為身處困境的人們勾勒出了一條通往幸福、滿足和寧靜之路。他以精辟、通俗的語言,告訴人們生存的藝術、幸福的真意:人要獲得幸福,關鍵是要學會準確感知什么是我們有能力改變的,什么是沒有能力改變的;要擁抱我們自身的命運。這本兩千年來影響了啟蒙運動,被《思想錄》的作者帕斯卡爾、《沉思錄》的作者馬可·奧勒留、查理·芒格等人所推崇的書,處處閃耀著獨到的生活智慧,讓人們在當今這個混沌的世界里找到正確的生活秩序。
(古希臘)愛比克泰德 ·經典著作 ·11.8萬字
努斯鮑姆“好生活”倫理思想集中探討了德性、運氣、外在善與個人“好生活”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好生活”實現的影響。本書依據《善的脆弱性》一書的線索展開有關“好生活”與脆弱性關系的研究,脆弱性之于“好生活”意義的研究,以及德性在“好生活”中的地位與價值的研究等。本書還力圖展示國內外學者關于社會正義、教育、世界主義等熱點問題的學術討論,闡釋這些問題與“好生活”思想之間的內在關系,探究努斯鮑姆“好生活”思想的內在張力,最終凸顯“好生活”思想的理論意蘊及其實踐維度。
鄭琪 ·理論流派 ·21.7萬字
本書以胡適先生經典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919年版本為底本,在此基礎上糾正訛誤、統一體例、核對引文、增補內容,最終形成。全書共十二講,用現代學術方法剖析中國哲學,將先秦諸子百家思想的產生、衰亡以及對后世的影響,按照時代先后及思想演變,系統而深刻地呈現了出來,科學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哲學發展脈絡和發展邏輯。
胡適 ·中國哲學 ·18.7萬字
本書是伯特·海靈格先生所撰寫的一本實用哲學之書,本書的靈感來自海靈格先生在哲學上的洞見及所獲得的洞見。海靈格新家族系統排列以服務生命、為人類帶來幫助和指領為宗旨。本書介紹了海靈格新家族系統排列的核心理念及方法。
(德)伯特·海靈格 ·西方哲學 ·6.1萬字
本書是湯一介自選集,選取自1982至1998年作者發表的有代表性的二十四篇論文,這些論文代表了他在八九十年代所思考的主要哲學問題和文化問題,是湯一介學術研究一個關鍵階段的總結。全書集中討論了中國哲學的概念和命題,儒家哲學的宇宙人生論、價值理性論、道德教化論,對道家、道教和中國佛教的研究,對我國八九十年代文化走向所作的評論等。
湯一介 ·中國哲學 ·2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