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深入分析和把握人的尊嚴概念及其基本范式與社會和諧基本內涵的前提下,以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辯證統一為立論前提,著重探討個人尊嚴與社會和諧之間的良性互動作用及如何充分發揮這一互動作用以同步推進個人尊嚴實現與社會和諧構建的進程。附錄部分展現了對社會幾個階層的尊嚴觀、尊嚴感和尊嚴危機及應對的現狀實證研究結果。
劉睿 ·馬哲 ·25萬字
當我們心中充滿如此沉思和凝視寧靜夜晚那遍布繁星的天穹時,我們自然產生一種只有高貴純潔靈魂能夠感受的歡愉。在自然的通常沉默和感覺的冷靜中,不朽精神那潛藏的直觀能力說著一種難以描繪的語言,以那些只能感受不能描述的尚未展開的觀念給我們表現出來。哲學上的迷狂,或者應該說,哲學,只要它不僅僅作為職業來干,而且也不僅是特定“行話”進行言說這種惡習所構成,可能就是對一種值得認真對待的心靈上的問題的表達。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25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和研究后現代哲學思潮的學術專著。作者從總體上把后現代哲學思潮概括為一種開放、多元的思維方式。在此背景下,對作為后現代哲學思潮重要組成部分的非哲學、非中心主義、反基礎主義、非理發玉義、后人道主義、解構主義、后現代解釋學、多元主義方法論、后現代哲學史編纂學、后現代美學等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評價。為了彌補初版的不足,使國內讀者對今日西方正方興未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在此方正方興未艾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在此增補本中作者特意增加了建設性的后現代主義、斯普瑞特奈克的生態后現代主義、懷特海的后現代哲學三間內容,以期讀者對后現代哲學的全貌能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王治河 ·理論流派 ·25萬字
本書從詮釋學的概念、詮釋學的早期發展、19世紀的普遍詮釋學、當代詮釋學的形成、當代詮釋學的發展和爭論等方面全面系統而歷史地展現了詮釋學這門哲學學科的豐富內涵。本書特別指出理解從來就不是一種對于某個所與對象的主觀行為,而是屬于效果歷史的,詮釋就是陌生性與熟悉性、過去與現代的綜合。當代詮釋學的最新發展是以理論與實踐合一為任務的哲學詮釋學,或者說是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這種詮釋學既不是一種理論的一般知識,又不是一種應用的技術知識,而是綜合理論和實踐的一門嶄新的人文學科,這門學科本身就包含了批判和反思。
洪漢鼎 ·理論流派 ·25萬字
本書集中討論了對馬克思哲學的人類學哲學這一新的理解,從馬克思對人類學-哲學的開創、到馬克思人類學哲學的本質特征,從馬克思人類學哲學的生態理念與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到這一哲學對人的生命倫理的關懷,以及向較實際的生命、生存、生態領域的深入,而這些正是當代世界所關心的問題。這些既是一些單篇論文,又圍繞解釋馬克思人類學哲學這一新的理論以及它的應用這一主題而展開,并結合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術思潮提出了作者們自己的看法。全書文風統一,從不同方面切入共同的主題。
苗啟明 林安云 ·馬哲 ·25萬字
本書的文本解讀對象,是日本著名哲學家廣松涉的代表作《存在與意義》兩卷本。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最早是通過日本傳入的,到了當代,日本哲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繼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方面的杰出代表當推廣松涉。以“脫歐入亞論”為社會歷史背景,以馬克思、馬赫、卡西爾及龍樹等關系論哲學為立足點,以“物象化論”為方法,以批判以胡塞爾為代表的西方實體論哲學為突破口,廣松涉系統地闡發了關于認識世界和實踐世界的“四肢結構論”,由此實現從物的世界觀到事的世界觀、從實體主義到關系主義的新推進。
鄧習議 ·馬哲 ·25萬字
該書就中國哲學復興的機遇與方向、時代的轉折與哲學觀念的變革、本體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重建、價值和知識的整合與中西哲學會通、中國哲學的心性論與生命境界提升、本體倫理學與管理哲學、重建中國信仰體系以及重寫中國哲學史、文化的會通與中國哲學的慧命等有關中國哲學發展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對話。
成中英 漆思 張斯珉 ·中國哲學 ·25萬字
為什么要去關注那些討論基本問題的思想家?一扇門的打開如何引起其他門的打開或關閉?將哲學置于時代的背景下,作者與當代領銜哲學家展開對話,對談在20世紀占據主流并延續至今的哲學流派,審視哲學的常規分支,包括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科學哲學等,并結合相關歷史去理解各流派的最新發展,進而發現思想家如何重述問題,如何看待自由、未來以及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尋找一條新的思考道路的嘗試必然是摸索性的,這些一直在路上的思想家用切身行動告訴我們,不要聽信權威,而要看看事實,然后自己判斷;只有投身于不同于技術性思考的反思中,才能為自己定位。
(英)布萊恩·麥基編 ·理論流派 ·25萬字
《心理學哲學研究(精)/維特根斯坦文集》是后期維特根斯坦所著的有關心理學哲學的研究結晶,其主要內容是根據其后期的新的哲學理解對哲學家們有關心靈、身體、世界之間的關系的理解進行分析和批評,并對心理學家們有關心理概念的諸多理論進行哲學分析,指出其問題所在。
(奧)維特根斯坦 ·理論流派 ·25萬字
本書的主題是整個希臘倫理學歷史,包括悲劇,史詩,前蘇格拉底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希臘化羅馬的伊壁鳩魯、斯多亞哲學、懷疑論、普魯塔克等,內容較為齊備,涉及廣泛。本書在學術上建立在對中外研究文獻的扎實的考察分析上,同時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倫理學觀點,包括道德的四個維度體系和價值的一階與二階關系等等,從而使得對各個倫理學家的討論富于深度和一致。此書在寫作上注意生動性和可讀性結合,凸顯古典時代的倫理學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特點,而非現代倫理學那么抽象化,相信會擁有廣泛的讀者群。
包利民 ·倫理學 ·25萬字
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上,維柯是一位地位特殊的大家。他的思想為后來許多觀點迥異的思想家及其理論奠定了基礎。19-20世紀許多新的理論都可以從他的著作中找到萌芽和淵源。本輯以“維柯與古今之爭”為主題,論及維柯的“天神意旨”觀與人類知識、自由意志的限度,維柯、塔西佗與國家理性,斯賓諾莎、維柯與宗教想象,維柯的歷史理論與法國革命傳統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解讀了維柯與馬基雅維里、格勞秀斯等思想家在思想理論方面的關聯性。圍繞“古今之爭”從多方位、多角度探討了維柯對西方歷史哲學和整個社會科學產生的深遠影響。
北京大學哲學系創辦面向全國以及整個華語世界的哲學學術出版物《哲學門》,書已入選CSSCI來源集刊(集刊類),本次以中國近現代哲學思想為研究專題,收錄了景建峰、劉崧、呂明恆、賴區平等學者原創文章,同時還輯錄了李振東、吳功青、侯杰耀等學者的文章。
王博 ·邏輯學 ·25萬字
本卷為陳豹隱所發表的單篇論文。經濟學領域,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介紹和研究,注重面向現實問題。政治學領域,主要涉及時事政策和國際政治。文學領域,主張有律現代詩和新寫實主義等。哲學領域,則發表了《馬克思哲學的基礎和在一般社會科學上的地位》等。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理論流派 ·25萬字
本書是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伯特蘭·羅素的代表作之一,記述了從西方哲學萌芽的古希臘哲學一直到二十世紀早期期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
(英)伯蘭特.羅素 ·西方哲學 ·24.9萬字
全世界的動物都處于困境中。人類支配著我們這個世界的每個地方,從陸地、海洋到天空。任何非人動物都無法逃脫人類的支配。很多時候,這種支配都對動物造成不正當的傷害,無論通過工廠化肉食工業的野蠻虐待,通過偷獵和娛樂性狩獵,通過破壞棲息地,通過污染空氣和海洋,還是通過對人們聲稱喜愛的伴侶動物的忽視。人類作為一個整體,負有集體責任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動物中的每一個都在努力追求一種繁興生活,每一個都有社會性和個體性能力,使其能夠在這個給動物帶來困難挑戰的世界上,爭取過上合宜的生活。本書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在繁興生活和受阻礙的生活之間做對比。作者將建立一個新的理論基礎,以此來思考對動物的正義和不正義,它基于動物按自己的典型生活形式生活的能力。本書是一部愛的作品,或可稱為一種建設性的哀悼。為所愛之人,為她之所愛,為所有有感受的動物,即能夠對世界有一個主觀視角,并且能夠感受到疼痛和快樂的動物。作者希望讀者會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被打動,從而為正義做出選擇,成為熱愛動物生命的人。
(美)瑪莎·C.努斯鮑姆 ·知識讀物 ·24.9萬字
該書從價值理論、資本理論、所有制理論、收入分配理論、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關系、當代資本主義的再認識、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中國化問題,該書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可以結合中國傳統哲學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而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論,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有著自身內在的邏輯與結構,還面臨著西方經濟學的挑戰,其所面臨的理論困境遠遠大于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中國化需要解決其與一般經濟理論、西方經濟學及中國實踐等的關系問題。只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的理論價值。
賈后明 ·馬哲 ·24.9萬字
以“天道”、“人性”為民主與科學的“超越根源”,強調天道、人性與政治的良性互動。良性的政治哲學與公共治理之道,應從天道、人性中汲取資源以建構、豐富和發展自己,并由之培養健全完善的立體人格,使人因此過上幸福的、人性繁盛的生活,而此種生活又反過來促進政治的理性、清明。本書探討了牟宗三的政治哲學及其后的超越根據和人性基礎,及道德的形上學和立體的主體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牟宗三政治哲學思想在公共治理方面所提供的哲學智慧。
周恩榮 ·中國哲學 ·24.9萬字
一本通向未來的哲學史,不再糾結于尼采和海德格爾的存在危機,直接帶你踏入數字時代的燒腦智慧!這是一本生動的簡明史,深入地探究了從古希臘到今天,哲學如何改變了人類的知識和我們生活的世界。在索姆斯看來,哲學并不是象牙塔中的抽象概念,而是知識的根源。2000多年來,正是哲學探究對新概念的發展,對舊真理的闡釋,對基本問題的重新定義,推動了人類的進步。在這個意義上,如今的我們實際上生活在一個由哲學塑造的世界中,如果沒有哲學,現代世界的構建便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個觀點下,作者在各章中具體闡釋了哲學如何塑造了我們的語言、科學、數學、宗教、文化、道德、教育和政治以及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同時也分析了哲學如何滲透在法律與邏輯,心理學與經濟學,相對論與理性決策理論等領域中。
(美)斯科特·索姆斯 ·知識讀物 ·24.9萬字
本書是已經出版的《論語通解(一)》一書的姊妹篇,續集,內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講至二十四將的內容。本書作者以親和力的語言和輕松的講座方式呈現給讀者。作者通過自己對《論語》經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體悟,結合當前讀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進行了通俗地講解和闡釋。
鐘永圣 ·中國哲學 ·2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