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建黨和建國兩個百年為時間節點,以革命、建設和改革為時代背景,探尋百年心理強國的理論和實踐。闡述“先立人,后立國,治人必治心,強國先強心”的理論觀點和基本通律,強調心理建設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的時代價值。勾勒中國幾千年一以貫之的“治心”主線和發展軌跡。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心懷天下、一心為民的情懷和“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歷史法則。從國家安全、和諧社會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探討心理強國的規律、路徑和方法。
劉紅松 ·中國政治 ·17.9萬字
本書是章永樂繼《舊邦新造:1911—1917》《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此疆爾界:“門羅主義”與近代空間政治》《西途東歸:朝向中國道路的思想突圍》之后的第五本專著,思路和議論都和他前幾本書的主題密切相關,是對“舊邦新造”這個話題的繼續深入推進。這本書偏重探討近代中國憲制思想與“文明”觀念的變遷,闡述中國憲制探索的文明史意義。通過梳理“文明”的話語體系與成文憲法的全球化傳播,研究近代中國的“立憲”觀念與道路,探討“文明”的話語在“立憲”傳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幫助我們理解近代中國立憲改革背后的歷史邏輯與思想淵源,把握國際體系與國內立憲改革間的深刻關系,思考中國近代政治的發展脈絡。
章永樂 ·中國政治 ·16.2萬字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全文如下。
- ·中國政治 ·5336字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書(1982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1994年3月1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2000年3月1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2004年3月1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2018年3月1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和2023年3月1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修訂)
- ·中國政治 ·1.2萬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和依法治網工作。中國將依法治網作為全面依法治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重要內容,中國網絡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網絡法治體系不斷完善,網絡立法?網絡執法?網絡司法?網絡法治教育一體推進,國家?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網民等多主體參與,努力構建完備的網絡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網絡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網絡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網絡法治保障體系,走出了一條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又有中國特色的依法治網之路。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不僅有力提升了中國互聯網治理能力,也為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本書系統介紹了我國依法治網的歷史?法制基礎?網絡空間現狀以及推動網絡空間依法治理的國際合作等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國政治 ·1.7萬字
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是對所有國家和全人類的挑戰,嚴重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反恐怖主義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國政治 ·1.2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于3月5日在北京開幕。包括經濟增速?反腐?環保?收入分配?一帶一路等當前中國社會的熱點話題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本書收錄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各項報告?決議?講話?名單等重要文件,對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深化對中國現實問題的認識,了解中國,學習會議精神的必備材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編 ·中國政治 ·13.8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于3月5日在北京開幕。包括經濟增速?反腐?環保?收入分配?一帶一路等當前中國社會的熱點話題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本書收錄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各項報告?決議?講話?名單等重要文件,對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領會中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執政?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深化對中國現實問題的認識,了解中國,學習會議精神的必備材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編 ·中國政治 ·19.8萬字
本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2年發布的白皮書的匯編,包括六個白皮書的中英文版。這六個白皮書分別為:《新時代的中國北斗》《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和權利保障》《2021中國的航天》《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這些白皮書,都是針對國際社會關注的中國熱點問題,予以闡述中國政府的態度和政策,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樹立良好的中國形象,改變國際社會的認知,有一定的幫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國政治 ·8.9萬字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各項報告?決議?講話?名單等各項文件。內容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編 ·中國政治 ·7萬字
作者在充分掌握漢唐史籍中的歌謠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漢唐歌謠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及其傳播、作用進行了專題式研究。認為漢唐時期廣泛存在的歌謠風議是民眾和一部分官僚士人對現實政治和生活的批評和意見,是普通民眾參與社會政治的一種特殊手段。漢唐統治者意識到歌謠風議的下情上達作用,經常根據歌謠風議對地方官進行監督甚至黜置,有的統治者也會根據歌謠風議調整統治措施和統治方法。漢唐統治者對歌謠風議的采納和有效回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唐社會治理的水平。
李傳軍 ·中國政治 ·28.5萬字
在安史之亂的刺激下,經過一系列演變,宦官勢力最終攫取了“天子親兵”神策軍的軍權。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也直接促成了中晚唐宦官政治的出現。宦官集團憑借軍權,立君弒君,政變屢起,波云詭譎;君主不甘受制于宦官,數次起用近幸之臣,謀誅宦官而不可得;當皇權不振之時,官僚集團也多依附宦官,或意圖中興,或朋比茍安,雙方黨爭連綿不絕。本書以神策軍為切入點,以宦官政治為主線,以神策軍的創建及其演進、宦官集團與內廷皇位之爭、宦官集團與外廷官僚政治、宦官集團與地方政局為四個邏輯層面,系統地闡釋了中晚唐政治秩序的重建及其演進過程,探討宦官政治對五代及宋初國家權力結構的重要影響。
黃樓 ·中國政治 ·45.5萬字
本書結合我國應急管理的新形勢和未來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趨勢,分8章介紹應急預案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過程和方法,闡述應急預案實戰演練策劃、準備、實施、評估總結的全過程,并附錄5個實戰演練腳本。可為各級政府及大中型企業開展應急演練提供科學參考,在開展應急預案管理與應急演練工作方面具有科學指導作用和現實參考價值。
廣東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院編著 ·中國政治 ·13.5萬字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沖突不斷加劇,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的“讀懂赤字”問題日益凸顯,嚴重破壞了國際社會的戰略互信與合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的目光聚焦于中國:中國從哪里來,又將走向何方?中國在過去積累了哪些寶貴經驗,如今又有哪些新的作為?中國與世界如何相處,世界又該如何讀懂中國?中國式現代化將給世界帶來哪些新的機遇?……作者鄭必堅認為:讀懂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國,“關鍵要讀懂中國式現代化”。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中國發展的內在邏輯與世界意義。全書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對外開放戰略、和平崛起政策、大國外交關系、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等現實議題展開了深入剖析,為國內外讀者讀懂中國、讀懂世界、讀懂百年變局提供了重要窗口,對講好中國故事、實現中外友好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鄭必堅 ·中國政治 ·4.7萬字
一本書讀懂中國2000年官僚權力與治理的奧妙!這是一部洞悉中國政治制度演變的經典之作,與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起影響深遠。在中國,無論你要做什么,都要先了解這個社會!翻開本書,那些中國歷史上不明白的事情現在豁然開朗了!什么是官僚政治?它存在于哪些地方?世界各地的官僚政治有著怎樣的異同?官僚政治與儒家思想又有著怎樣的關系?知名經濟學家王亞南以經濟與歷史分析為基礎,以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手法,講述秦漢至民國時期2000年的官僚政治,指出了官僚政治對于中國封建生產方式和經濟形態所起的作用。既可以縱觀中國封建歷史風云變化的諸多深層次原因,又為后人認識歷史提供了規律性的參照。
王亞南 ·中國政治 ·12萬字
本書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在不同道路、不同理論、不同制度競爭的關鍵時期,反思西方推廣傳統認知中暗藏的政治玄機,對當代中國政治思想、中國政治制度及實際運行機理做出了深刻梳理和提煉,提出要構建中國標準的政治評估體系,改變話語范式、轉變政治敘事。
周少來主編 ·中國政治 ·18.9萬字
本書探討了“中國之治”的理念創新與實踐路徑。通過多領域、多維度的綜合視角,本書分析了新時代中國在眾多治理領域所面臨的復雜問題與挑戰,并探討了中國在面對這些挑戰時的創造性回應。在研究過程中,本書結合了政治研究的微觀、中觀與宏觀視角,部分依托田野調查實踐,深入挖掘中國治理的主體性經驗,并通過對氣候治理、規范性治理、非遺治理、基層治理、城市安全、網絡安全、公共衛生、水安全與國際輿情等領域的全景性和多尺度的實證觀察,揭示了中國治理模式中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辯證統一。通過對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建設、治理規范擴散路徑、治理實施中間角色以及技術治理四個維度的深入剖析,本書挖掘了中國全球治理過程中的多重邏輯互動,并對技術在治理中的雙重面向進行了反思性考察。特別是通過對氣候治理中“雙重擴散”現象與次國家規范化的分析,本書展現了地方議程在全球治理結構中的獨特介入方式。
劉天陽 談笑主編 ·中國政治 ·21.6萬字
清初,清廷為“隆重陪都”仿效京師六部在盛京設立戶、禮、兵、刑、工五個部,統稱為“盛京五部”。本書以“盛京五部”為研究對象,對五部的沿革、機構、人員、職能,以及五部與清帝、其他衙門的關系進行了論述,內容涉及清代盛京的行政設置、土地、戶籍、詞訟、禮制、軍務及旗民關系等,是學界首部對盛京五部進行全面、整體研究的學術著作。
李小雪 ·中國政治 ·21.5萬字
黃景昉是“崇禎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經歷自編修以至宰輔,與晚明政局的演進近乎相始終,是天啟、崇禎朝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親歷者、參與者。本書在充分利用黃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礎上,考證還原了他的人生經歷,并從黃景昉個人的視角呈現晚明紛繁叢脞的時局及其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時,由于黃景昉長期任職于明廷中樞,并深受晚明經世史學、實證史學思潮的影響,其存世著作的記載對于進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際的政治史、制度史、史學史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
朱曦林 ·中國政治 ·35.6萬字
本書研究清代民國時期四川境內的分駐佐雜的分布,及其轄區與正式政區的轉換問題。以分駐佐雜轄區為中心,系統梳理清代民國四川分駐佐雜制度的演變和佐雜分駐地、分轄區等要素的變化,考察國家權力在地方治理中的設計與調整,分析佐雜分駐分轄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分駐佐雜是對清代地方府、州、廳、縣各級政區下與正印官不同城的佐貳官、雜職官、首領官三種僚屬官以及民國縣級政區下分知事、縣佐的統稱。隨著佐雜分駐分轄的普遍化,分駐佐雜轄區逐漸固定,并且多有向正式政區轉化的傾向。總體而言,清代民國四川佐雜的分駐分轄既受全國的總體把控,又在某些方面呈現出自身獨有的特點,其中民族地區的情況帶有強烈的以制度化來推進民族邊地走向內地化的色彩。
陳俊宇 ·中國政治 ·2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