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研究”課題組在全國開展了“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問卷調查”,力圖從制度建設的角度,嘗試了解地方官員的民主觀念和認知。本書就是課題組及學術界同人利用該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地方官員對民主價值觀、民主制度建設、民主實踐路徑、民主認知的性別差異、協商民主與公共政策,以及滿意度測評等方面的認知。
陳家剛 ·中國政治 ·14.9萬字
在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中,珍藏著自1892年以來的上千萬張歷史照片。宏大的歷史敘事,被濃縮于一幅幅照片所定格的一個個歷史瞬間——或是一個動人表情,或是一個經典場景,或是一個生活細節,使得人們在領略浩蕩奔騰的歷史大潮的同時,也可以看清其中的一朵朵微小浪花。如果說,私人相冊是一個家庭的個體記憶,那么,國家相冊則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依托中國照片檔案館館藏圖片打造的《國家相冊》微紀錄片以小故事講述大歷史,以小細節呈現大時代,讓百年歷史風云通過每集幾分鐘的微紀錄片穿越時空,與當代人對話。
新華社《國家相冊》欄目組 ·中國政治 ·4.3萬字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原理考察當今我國社會中的各類經濟問題,從理論上高屋建瓴地把握有關經濟規律、基本經濟制度、分配、市場經濟、經濟改革等基本問題,強調唯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才能保證我國的改革沿著正確的道路開展。作者用明白曉暢的語言,分析辨釋了一些復雜深奧的理論問題,全書脈絡貫通、涇渭分明,是是非非、一目了然。
周新城 ·中國政治 ·4.5萬字
本書為政治科學研究叢書之一種。作者認為,學術研究往往與時代節奏而合拍。作者長期致力于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研究,學術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1990年代及之前,主要從理論上探討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特別是進入村民自治領域,并開始嘗試田野調查方法。二是進入2000年以后,將農村問題與村民自治置于現代國家建構的框架下加以解釋,注重基層治理的民主導向和制度建構。三是2010年后,試圖將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置于歷史的深處,發現其獨特性,并試圖在事實經驗基礎上提煉出具有標識性的概念,更加突出原創性。本書是在2012年后發表的有關國家治理與中國政治發展的論文基礎上合成的。
徐勇 ·中國政治 ·21.8萬字
《國家形象:“一帶一路”與品牌中國》匯集了政府、學界和業界的領導們和專家們最新的研究和實踐成果。作為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聚焦“一帶一路”和品牌戰略,將國家形象的研究向更加系統化、更加國際化、更具實操性的方向縱深推進,以期為中國的國際戰略規劃和國家軟實力建構獻策。本書在“一帶一路”和“國家形象”之外,首次引入了“品牌”的概念,并且納入了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時呈現大量案例和數據,對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和品牌管理部門具有啟發意義。
范紅 胡鈺主編 ·中國政治 ·26.5萬字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以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的實踐,推進了以毛澤東、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兩代中央領導集體開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事業。以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主題,集中全黨的智慧,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夢”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理論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本卷主要對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至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性,以及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進行了較為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張雷聲 袁銀傳 ·中國政治 ·46.5萬字
中國站到了實現“強起來”的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已經證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不僅讓中國“站起來”,而且讓中國“富起來”。中國要“強起來”,是否繼續需要馬克思主義的指引?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弱化還是日益強化的過程?中國要“強起來究竟需要做些什么,馬克思主義又能為我們提供什么樣的思想資源?馬克思主義在正走向“強起來”的當代中國的命運與前途如何?本書力圖對這些問題做出富有說服力的回答。
陳學明等 ·中國政治 ·11.9萬字
我國城市化推進過程中伴隨大量土地開發,土地開發引發的社會矛盾呈現多發易發、錯綜復雜的態勢。化解土地開發引發的征遷矛盾,與基層治理密切相關。征遷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征遷的本質是利益分配,具有可協商屬性;另一方面,征遷又是高額利益分配,呈現復雜協商屬性。全面認識征遷治理實踐圖景,可以有針對性地通過完善基層協商民主機制化解復雜的征遷難題。
耿羽 ·中國政治 ·14.4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晚清時期士人對于國土陸地邊防的思潮主張,清廷邊防政策的調整與邊防制度的改革,重點分析了邊防思潮演變及其對清廷政策調整的推動作用、嚴重的邊疆危機對于清廷邊防制度改革的影響與清廷制度調試的艱難過程等問題,展現了晚清邊防體制從傳統的“夷夏之防”逐步轉向具有近代意義的中外之防的曲折歷程。
王宏斌 ·中國政治 ·40.4萬字
全書收錄吳良鏞、吳孟超、孫家棟、金怡濂、屠呦呦、戚發軔、胡啟恒、盧光琇、趙忠賢、潘建偉十位科技界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文章50余篇。所選文章內容涉及醫藥學、航天工程、巨型計算機、互聯網、遺傳工程等領域,較全面系統地呈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通過這些文章,我們能夠真切感知中國科技工作者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運用中國智慧,積極吸納借鑒世界科技發展的先進經驗,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的時代風貌。
吳良鏞等 ·中國政治 ·20.4萬字
本書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平等觀”為研究對象,力求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核心價值取向——平等,從理論上論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平等觀的形成條件、發展歷程、主要內容、基本特征、在五大布局中的體現、重要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梳理和研究,力圖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平等觀的理論體系,實現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本書有助于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有助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促進國人樹立并踐行科學的平等觀,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順利進行。
唐子茜 ·中國政治 ·20.1萬字
本書以“縣域”為單元,通過實證研究與田野調查,針對四川正在探索中的縣域治理模式典型展開細致剖析。同時選取了四川省內的若干街鎮、社區、小區等縣域里各層級單元的優秀做法為分析個案,試圖盡量全面地展示四川多元多樣的縣域治理生動實踐,對從經驗層面回答國家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四川路徑,抑或從理論層面講述四川故事以豐富我國基層治理的理論累積,均富有意義。具體而言,本書分為理論篇與實證篇,共12章(含前言)內容:第一部分理論篇縣域在基層治理中的功能包括:四川的縣域社會及其多樣性、縣域治理的公共問題與特殊問題、縣域統籌:縣域在基層治理中的功能與定位、主體能動:街鎮、社區、小區與社會組織。第二部分實證篇四川城鄉縣域治理實踐探索及其模式梳理包括:成都市“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模式的縣域成效、W區縣域統籌的總體式治理實踐、J區縣域城市進階生命周期的集成式治理實踐、R縣黨建引領城鄉基層融合發展治理的丘區實踐、四川縣域鄉村治理:方法、路徑與成效、縣域中的多元層級:街鎮、社區、小區治理模式、縣域治理中的多路徑探索:時間銀行與跨區域合作。
劉偉 ·中國政治 ·12.3萬字
本書共分大晟府官制考、大晟樂體制考、大晟府樂章及詞曲考、大晟府詞人及其他職官考、大晟樂流傳考五章,對大晟府沿革、機構職能、職官任免、工作性質、大晟樂制作過程、推廣情況、樂書編撰、曲譜流傳和詞派活動、詞人生平、樂詞創作、影響及相關史實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證。該書繼承了前人通典、通志、通考的形式,體現了很強的開拓意識,有還原歷史真實、糾正陳陳相因的成見、填補學術空白的意義和價值,對宋代文學、歷史及音樂研究均有啟發作用。
張春義 ·中國政治 ·55.8萬字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不僅拓展了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途徑,也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進程。本書圍繞這一主題,選取國外智庫一系列有見地的研究報告,涉及美國、加拿大、英國等16個國家44個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等8個國家11個智庫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分析,法國、比利時、俄羅斯等9個國家21個智庫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研究。
王靈桂主編 ·中國政治 ·17.9萬字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和人類文明的經驗,從考察“理念”和“價值理念”的最基本范疇開始,深刻研究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提出了“公正、誠信、和諧、民主、自由”的價值理念體系,并以“五篇十五章”的篇幅進行了深刻論證和闡述。本書有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體系,具有獨特的探索性和創新性。第二,深刻論證和闡述了每個價值理念的理論來源、歷史發展、豐富內涵和重大社會意義。本書具有方法創新、概念創新、內容創新和理論創新的特點,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和啟發性。
卓越 鄒之坤 ·中國政治 ·55萬字
本書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專家傾力創作,收錄了鄧小平的秘書、同事、戰友等身邊人的一手資料,真實還原了領袖人物之間的交往、關系,以及重大事件的策劃、發生始末,深度披露了鄧小平在歷次戰爭、革命、運動中起落的真相,全景式描述了鄧小平的改革心路與實踐歷程,以及中國建設、外交大戰略的形成。本卷為第四卷,講述了1982—1997年鄧小平進行改革開放、下蘇杭、收回港澳、視察經濟特區、裁軍百萬、恢復中蘇關系、發表南方談話等經歷,同時記錄了鄧小平與金日成、愛潑斯坦、榮毅仁、霍英東、陳景潤、聶衛平等人的交往與情誼,以及鄧小平與鐵娘子談判、作出“嚴打”決策、廈門之行、離開領導崗位、逛京城、晚年的日常生活等逸聞趣事。
李新芝主編 ·中國政治 ·23.5萬字
在傳統中國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中,信息傳遞與政令指揮系統的運行,既落實了官僚責任制度,亦反映出政治權力的具體運作方式;而信息與政令之基本載體,是當時上下流通的文書。相關問題的研究,將有效牽動對于政治體制運作、日常政治秩序、信息渠道建設等當面的深入探討與研究。
鄧小南 曹家齊 平田茂樹 ·中國政治 ·47.2萬字
“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是干部選拔尤其是產生人選的一種方式。本書采取歷時性與現時性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反思與提煉相結合的方法,從全景敘述、實踐考量、認知述評、學理詮釋、外部借鑒、對策建議等維度,對競爭性選拔干部的方式進行了多視角的系統研究。本書提出的一些闡釋性理論觀點、實踐診斷性分析以及方式和技術改進的對策,對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理論研究和干部選拔的規范性、科學性、先進性制度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吳志華 葉超 廖志豪 ·中國政治 ·22.3萬字
政治學作為治國理政的學問,其研究應當順應歷史趨勢、圍繞時代主題、堅持問題導向、滿足人民期待。本書主要圍繞先秦時期的廉潔問題展開描述,全書收錄了十五章,包括緒論;《尚書》中的反暴政倡“德政”思想;《左傳》中的“重民”“尚德”思想;《左傳》中的“崇禮”“守信”與“反貪”思想;《管子》中的“重民”和尚“德義”重“廉恥”思想;《管子》中的崇“節儉”反“貪侈”與公正無私的思想;老子以“無為”為特色的廉潔思想;孔子“為政以德”的廉潔思想;墨子以“兼愛”為核心的廉潔思想等。
劉曉靖 ·中國政治 ·25.1萬字
中國電視節目最高獎“星光獎”獲獎節目同名圖書。張維為教授繼“中國震撼三部曲”之后的“新三部曲”收官之作。“這就是中國三部曲”從“磅礴之力”到“何謂民主”,再到“中國心勝”,層層推進,引用大量的最新民調數據、調查報告、網絡電視媒體采訪、學者著述等,以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的方式闡釋中國模式在國內的巨大成就、在國際上的重大意義,重塑對西方的認知,講透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觀。
張維為 ·中國政治 ·1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