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新政治科學》是沃格林的成名之作。在這部著作中,沃格林對近代以來占主導地位的實證主義社會科學方法提出挑戰,主張回歸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方法,即以政治社會的自我解釋為起點,分析各個社會賴以建構自身秩序的符號,進而探討人類政治社會的普遍秩序。沃格林在《新政治科學》中把代議制這一政治制度不是作為與每個社會有關之物而是作為人類對能濫用這些經歷來神化自己于絕對的追求,同真理聯系了起來這樣他就打破了由實證主義在事實和價值之間所設置的障礙。
(美)埃里克·沃格林 ·政治理論 ·11.6萬字
新編教材分上、中、下三編,上編總論主要內容是法律文書學的基本理論、寫作技巧知識;中編主要內容是公、檢、法的法律文書制作,包括制作方法、程序和格式規范等;下編主要內容是其他類法律文書制作,主要是律師訴訟類文書制作和非訴訟類文書制作,包括常用法律事務涉及的合同制作、律師函、調查報告等制作的方法、技巧和法律問題。
李莉 ·政治理論 ·11.1萬字
大地承諾了和平,只有新的大地法思想可以實現和平;20世紀極具爭議政治思想家、歐洲公法學家卡爾·施米特;再次聚焦人間此在的基本秩序,力圖發現大地的豐富意義;漢語學界期盼已久的公法論著,首度中譯。《大地的法》是施米特在國際法方面的重要論著,表明施米特已經從戰后聆訊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回到自己在“二戰”期間開始思考的現代性問題,完整地提出了“大地的法”這一概念,與《憲法學說》合璧,形成施米特完整的公法理論。
(德)卡爾·施米特 ·政治理論 ·19.4萬字
古代中國,災異往往被認為是上天對人事的預兆或譴告,具有特殊的政治含義。本書追溯災異理論的思想和技術淵源,探究儒學災異論的內容、形成過程及其與數術和政治的關系,從政治文化的角度考察中國古代學術學理和實用兩種取向之間的矛盾。災異論的學理取向導致喪失立場的技術化,消解天的權威,最終走向自我否定;而實用取向同樣會偏離儒家之道,為權力所左右。災異的政治文化史,折射出中國古代學術面對集權政治的尷尬處境。
陳侃理 ·政治理論 ·29.5萬字
在今天,現代性已然成為各種思想學說共享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理論主題。《馬爾庫塞烏托邦思想的現代性闡釋》旨在現代性視域下對馬爾庫塞烏托邦思想提供一種新的詮釋,同時試圖透過馬爾庫塞烏托邦思想來探索走出現代性危機的出路。
謝玉亮 ·政治理論 ·20.2萬字
按套講解,根據新大綱、新考點、新形勢給予講評。每套真題后邊附其相應答案解析。解析力求全面,幫助考生通過本書掌握所有考點。解析項目包括:考點定位、方法推薦、詳細講解、知識鏈接等。
蔡桂娟編著 ·政治理論 ·38.8萬字
《新公共政策學》是從政策學的角度對在全球范圍內剛剛興起的公共運動的一種嶄新審視和思考,目的在于,通過政策引導使得“新公共”運動得以健康而有序地發展。《新公共政策學》對“公共”、“政策”以及“新公共”、“新政策”等概念進行了特別細致的辨析,深入地剖析了“公共”的內涵價值和“政策”的功能作用,希望借此建立一個嶄新的公共政策系統和“公共”秩序。所以,《新公共政策學》突出了“本原”和“創新”兩個基本特點。《新公共政策學》的研究方法多有嘗試和探索,雖然力求完善,但是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
黃建鋼 ·政治理論 ·38.6萬字
2004年印度共產黨(毛主義者)甫一成立,就展示出巨大的實力和潛力,對印度資產階級政權造成沖擊,并逐漸替代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者)成為南亞毛主義運動的中心和領導者。本書深入透視歷史脈絡,縱觀世界變化,對在“毛澤東主義”旗幟下不斷展開的、酷烈的、橫貫印度乃至整個南亞地區的共產主義運動進行多面研究,并將歷史探討、現狀揭秘、理論分析和對運動的戰略評估融為一體,提供了國內對于該問題最為深刻和全面的研究。
王靜 ·政治理論 ·20.8萬字
《國家的神話》是德國著名思想家恩斯特·卡西爾最后一部著述。該書論述了人與政治的關系。作者在人類意識中神話情結的基礎上,對政治學的國家理論進行了歷史的回顧,并從卡萊爾的英雄崇拜入手分析了國家作為種族與地域神話及其特殊變形的情形。該書是一部作為構成現代性去魅進程重要環節的政治去魅的經典文本,是符號形式哲學在政治思想史、政治史和政治學領域的一次經典應用。該書全面總結了哲學史上神話與理性的斗爭,并清晰地展現了這一線索,將神話思維與政治聯系起來。
(德)恩斯特·卡西爾 ·政治理論 ·23.5萬字
若國家領導人感知其對手構成了切實威脅,就可能采取破壞穩定的危險行動,例如進行軍事集結或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盡管意圖識別至關重要,但是我們對領導人如何判斷對手意圖的問題卻缺乏了解。基于大量歷史檔案證據,本書創造性地對世界領導人與情報部門的意圖評估進行了全新闡釋。克倫亞希-米洛在書中深入分析了三大歷史案例:20世紀30年代英國對納粹德國的意圖評估,美國卡特政府對蘇聯的意圖評估,以及冷戰結束前里根政府對蘇聯的意圖評估。基于此,她建構出一個全新的理論框架——選擇性注意理論,該理論分析了組織動態、個人互動以及認知和情感因素對意圖識別的意義。亞希-米洛發現,外交決策者并非如國際政治主流理論所宣稱的那樣行事,相反,他們傾向于根據先驗信念、主觀推測與個人印象來推斷對手意圖。此外,在意圖識別方面情報部門所依賴的指標與決策者截然不同,前者往往更關注對手軍事實力的變化。本書為現有理論提供了一幅清晰的歷史分析畫面,同時展示了外交在國際安全事務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克倫·亞希-米洛 ·政治理論 ·28.8萬字
書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針,闡述了新時代領導干部克服“本領恐慌”、提高領導能力的65個專題,從總體框架、篇目組合到文字闡述,立意新穎、脈絡清晰、旁征博引、娓娓道來,精選案例簡而不疏,闡釋道理簡明精煉,內容豐富,可讀性和實用性很強。
于立志 ·政治理論 ·24.5萬字
這部開創性的著作為老問題提供了新洞見。國際關系中集中權威的缺乏有時會阻礙共同目標的達成,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國家在無政府狀態下通過合作實現了共同的利益。結合安全和經濟事務中的多個歷史案例,本書作者不僅為合作和沖突的發生提供了統一的解釋,而且提出了促進合作實現的戰略。
(美)肯尼思·奧耶 ·政治理論 ·19.9萬字
本書的主要是對英國及世界近代自由主義的源頭即洛克、邊泌和密爾的自由主義思想作一系統的和歷史的考察。作者在批判了當代西方自由主義研究中的非歷史主義傾向的基礎上,提出了對歷史上的自由主義體系須作三維的把握、具體的范疇化、描述性的分析以及歷史的評價的研究方法論。本書運用這種方法論探討了洛克、邊泌和密爾關于自由的障礙、自由的目標艱及自由的主體的理論表述和思想特征。在分析了這些思想體系的邏輯聯系及其歷史背景之后,對歷史上自由主義思潮中所呈現出來的思想精華和歷史局限作出了自己的評價和判斷。
黃偉合 ·政治理論 ·9.9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遵義會議精神相關文獻,并就相關文獻、觀點進行了分類及辨析,全面、客觀和科學地展現了遵義會議及其精神鑄就的歷史脈絡,為深化遵義會議精神研究奠定了堅實的資料基礎。
宋曉路主編 ·政治理論 ·26.9萬字
本書總結了全國行政學院系統政治學學科建設的經驗和做法,收錄《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與人民民主制度建設》《“全面依法治國”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實現路徑探析》《正確認識和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政治學視野中習近平總書記執政新思維新風格》等文章。
范文 ·政治理論 ·15.7萬字
本書從理性概念出發,通過理性的同化與異化分析,研究了西方資本主義興起與衰落的內在機理,對資本主義經濟社會進行解構。作者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過程就是理性同化的過程,但是西方資本主義在興起過程中就埋下了理性異化的禍根,隨著理性同化的完成,理性異化的力量逐漸顯現和增大,并導致了一系列矛盾和沖突。在此基礎上,作者對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現代經濟增長方式、資本主義制度的合法性以及資本主義全球化進行了剖析和批判,并得出了西方資本主義正在走向衰落的結論。
高德步 ·政治理論 ·39萬字
本書寫成于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次歲,它和大革命前兩年英國作家揚(ArthurYoung)所寫的《法國旅行記》同為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當時英國兩部最重要的第一手歷史文獻。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頗有似于20世紀初俄國的十月革命,幾乎迫使當時的每一個知識分子都要站在它面前表明自己的態度。第二年柏克晚年的壓卷大作《法國革命論》隨即問世,書中以充滿了激情而又酣暢淋漓的文筆,猛烈地攻擊了法國大革命的原則。
(英)埃德蒙·柏克 ·政治理論 ·21.7萬字
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靠前關系學院系列叢書之一。本書從比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學理、中國政治等相關領域,探討新時代政治學的學科自覺與自主、政治學研究范式的轉型,以及政治學科發展的未來等理論與現實問題,立足中國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議從比較文明的視野出發,貫通規范研究和經驗研究,引領和提升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本輯分中國政治、歷史政治學、政治學理論、比較政治四個模塊,作者有朱云漢、趙鼎新、徐勇、潘維、孫磊、周陽山、金茜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主辦 ·政治理論 ·9.5萬字
《政策研究與決策咨詢: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2009)》收錄的文章,基本上是2008年度國務院研究室的調研成果,作者絕大部分為國務院研究室的同志,也有少數調研成果是與其他單位同志合作完成的。這次公開出版時,我們對這些調研成果進行了選編,共計137篇。這些調研成果,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務院研究室圍繞全國工作大局和國務院中心工作任務開展調查研究所取得的成績。《政策研究與決策咨詢: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2009)》所收文章,大致分為七部分。每部分文章主要根據內容涉及的方面分類,未按時間順序排列。
謝伏瞻主編 ·政治理論 ·51萬字
本書從全球角度介紹了開放政府數據的概念、好處、障礙、戰略設計、實踐,以及評價等內容。開放政府數據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世界各地的政府都積極接受這一概念,它在良好的政府治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在政府、企業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關系,所有的利益相關者為了共同的社會利益一起工作。什么是開放政府數據?為什么它很重要?以及它是如何對政府、企業和公民起到巨大作用的?政府如何制訂開放政府數據戰略?如何實踐?以及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開放政府數據戰略和實踐?如何讓企業、公民參與開放政府數據的戰略設計和實施?圍繞這些問題,本書逐一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其目的是希望能對開放政府數據這一新生事物形成共同的看法或達成全球共識。放眼世界,開放政府數據確實已經成為一場由新技術、新媒體、新經濟、新的政府管理形態共同推動的全球運動。人們普遍認為,它的興起會帶來更負責任、反應更靈敏、更有效能的政府和企業,會帶來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前景。
楊孟輝 ·政治理論 ·1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