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什么國家原本可以維持和平,卻走向了戰爭?為什么國家原本可以合作,卻選擇了沖突?為什么國家間的敵意如此容易升溫,而友誼卻如此難以維系?在《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一書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羅伯特·杰維斯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對這些國際政治的重大問題做出了解釋。羅伯特·杰維斯認為,為了追尋戰爭和沖突的原因,不僅要分析國際體系和國家體制,而且要研究決策者個人的認知心理,探尋決策者知覺形成的原因,分析錯誤知覺可能產生的后果。
(美)羅伯特·杰維斯 ·經典著作 ·39.4萬字
《政治算術》論述了所有的政府事務及與君主榮譽、百姓幸福和國家昌盛有關的事項都可以用算術的一般法則來證實。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配第以極其普通的科學原理解釋紛繁錯綜的世界,是一本視角獨特的政治經濟學名著。
(英)威廉·配第 ·經典著作 ·4.4萬字
盡管本書距首次出版已有30多年,但它仍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冷戰發展的全方位視角。首先,作者全面展現了冷戰時期出現的新的體系性穩定要素,包括不干涉內政原則,超級大國如何避免發生直接沖突,對敵我陣營的內部分化的研判和利用,容忍相對安全等。其次,《長和平:冷戰史考察》在指出重要的體系性穩定因素的同時,也避免了對歷史的簡單化處理,展示了歷史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最后,通過反思美蘇關系的遺產及冷戰時期“長和平”的各種機理,加迪斯事實上指出了當今美國外交失敗的核心原因,即一方面放棄了先前長期堅持的“不干涉內政”原則(當今美國推行民主輸出);另一方面放棄了冷戰時期得到良好貫徹的容忍相對安全的原則。
(美)約翰·劉易斯·加迪斯 ·經典著作 ·27.2萬字
出生于1923年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一生密切地參與國際事務。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他見過中國每一位主要領導人,從林登·約翰遜到奧巴馬等美國總統也與他有密切交往。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與世長辭,使得本書成為這位世界著名政治家的絕筆書。在這本書中,李光耀憑借其豐富經驗和深刻洞察力,對今天世界的形勢和20年后世界可能展現的面貌提出看法。這本書絕不是枯燥的地緣政治論述,也不是全球事務迂回曲折發展的專題報告。相反,在橫跨美國、中國、亞洲和歐洲的廣博敘述中,他剖析了它們的社會、探究其人民的心理,并提出了有關這些國家未來的結論。李光耀在書中表達的坦率且往往令人驚訝的觀點,使本書成為一本新鮮生動又引人入勝的讀物。為使本書完整,李光耀也探討了他長久以來最關切的新加坡的未來,并讓讀者一窺他的私人生活和他對死亡的觀點。本書每章中還穿插了他接受《海峽時報》訪談的問答錄,有助于讀者進一步理解他的觀點。
(新加坡)李光耀 ·經典著作 ·14.5萬字
名家解讀名家,阿倫特重構康德美學(康德粉絲必讀!);阿倫特收官大作未竟部分的前奏(阿倫特粉絲必讀!);阿倫特的備課稿,文科教員需要看的講稿典范(人文學者應該讀!);標新立異,提出人類精神自由的保證在于判斷能力(驚訝!);《康德政治哲學講稿》中的觀點“駁倒”了阿倫特早期作品中對于同一問題的觀點(有看頭!)。系統思考人類的精神活動,是漢娜·阿倫特晚年收官大作《心智生活》的旨意,遺憾的是,終篇“《判斷》”未及展開,阿倫特便辭別人世。本書匯編了阿倫特關于判斷問題的核心文獻,并對她在這一問題上的思考方向作出了解讀。如何擺脫生命的平庸和自由的虛無?以重建康德的政治哲學為入口,阿倫特認為:只有作出判斷,只有對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運用我們獨立的判斷能力,世界對我們來說才具有意義。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動。
(美)漢娜·阿倫特 羅納德·貝納爾 ·經典著作 ·16.1萬字
《君主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外交家馬基雅維里的代表作,是一本毀譽參半的奇書,一直被奉為歐洲歷代君主的案頭之書、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統治階級鞏固其統治的治國原則、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斗爭技巧獨到精辟的解剖。本書自1532年開始印行,迄今480多年,從西方到東方,在政界、宗教界、學術界等領域引起巨大的反響,與《圣經》《資本論》等一起被西方評論界列為影響人類歷史的十部著作。
(意)尼科洛·馬基雅維里 ·經典著作 ·8.4萬字
《明夷待訪錄》是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黃宗羲創作的政治著作,是一部具有啟蒙性質的批判君主專制,呼喚民主政體的名著。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明夷待訪錄》重新發掘了孟子的民本論思想,其內容具有豐富的近代代議制民主精神。黃宗羲雖然沒有從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設置,但主張君主開明立憲制,加強平等因素,擴大社會對執政者的監督權力,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這種思想并非受西方文明的影響,而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發展出來的,因而更加可貴。這部書受到清朝統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見天日,受到譚嗣同、梁啟超等人的重視和贊許。戊戌變法時期,黃宗羲的著作對梁啟超、譚嗣同乃至康有為等人影響至為深遠。思想最為激進的維新派譚嗣同,對《明夷待訪錄》等新民本思想代表作極為推崇。清末,革命派繼續對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及其所代表的新民本思想保持濃厚的興趣,將之視為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
黃宗羲 ·經典著作 ·2.3萬字
美國建國以自由理想為根基。然而,自由與奴役如同連體嬰兒,在美國革命領袖高呼自由和尊嚴的同時,奴隸、美洲印第安人和婦女卻被籠罩在從屬地位的陰霾之下,他們被奴役、被剝奪財產或只能從事低等工作。這就是美國自由的兩面性。如今,自由不僅沒有得到普遍化,反而被經濟利益和國家權力所吞噬。不同陣營的力量正在撕裂美國社會,自由已成為名存實亡的政治口號。一個激動人心的修正主義故事,重新詮釋從殖民地時期到現代的美國政治傳統,從而真正理解種族關系、移民、總統制和民粹主義等問題。
(美)阿齊茲·拉納 ·經典著作 ·33萬字
尼采曾說:哲學家經常“向未來伸出創造性的手”——未來之哲學家即為立法者。尼采也曾提出“上帝之死”“主人—奴隸道德說”“永恒回歸”“超人”及“權力意志”等創見概念,并對諸多知識領域發出批判,他的思想深具影響力,卻也讓當代哲學界爭論不休。尼采為何成為對后世深具影響力的哲學家?而究竟要用什么角度解讀尼采思想,又如何才不會誤讀尼采的作品?已故法國重量級思想大師德勒茲在《尼釆》這本小書中,除了針對尼采哲學有深刻的分析外,為使尼采的思想脈絡更清晰,亦詳盡介紹尼采生平、爬梳整理了尼采作品主要角色說明,并收錄由德勒茲所挑選出的尼采文摘。透過德勒茲的詮釋,對尼采這位哲學大師的思想面貌,將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法)吉爾·德勒茲 ·經典著作 ·5.6萬字
《建國方略》是革命先驅孫文于1917年至1920年期間所著的三部著作:《孫文學說》、《實業計劃》、《民權初步》的合稱。《孫文學說》又名《知難行易的學說》,是建國方略之“心理建設”,也是孫文哲學思想的代表作:他以大量事實闡發了行而后知、行易知難的認識論觀點;《實業計劃》是建國方略之“物質建設”,其中對實現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作了詳盡規劃,是孫文為中國經濟發展所勾畫的美好藍圖;《民權初步》又名《會議通則》,闡述了政府管理和群眾在社會生活中應掌握的民主原則、程序和方法,是建國方略之“社會建設”。
孫中山 ·經典著作 ·21.6萬字
《社會契約論》又譯《民約論》、《政治權利原理》,是盧梭重要的政治學著作。想了解國外政治、歷史的人,不可不讀的一本書。盧梭在書中為我們描摹出了理想之國的樣子。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一個理想的社會應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契約關系之上,國家則是自由協議的產物,政府的權力來自被統治者的認可。還認為,一切主權和立法權都屬于人民的集合體,政府只是這個集合體事務的執行者,并不擁有主權;一旦政府濫權,人民就有權推翻它。《社會契約論》一問世,便在歐洲引起巨大震動。法國大革命中,《社會契約論》更被當時的革命者奉為寶典,《人權宣言》與法國憲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盧梭思想的產物,美國的《獨立宣言》及“1787年憲法”亦深受其影響。
(法)盧梭 ·經典著作 ·13萬字
《論法的精神》是一部綜合性的政治學著作,被伏爾泰譽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全書從自然法、法律與政體的關系、商業、貨幣、貿易、人口及宗教等社會因素,全面分析了君主政體、專制政體、共和政體的優劣,探究三權分立制的西方國家得以建立與維系的原則。孟德斯鳩認為在政治體制背后有一套“原則”存在。這套“原則”會驅動人民來支持該政權并為其效力。民主共和的原則為“崇尚德性”,將公共利益置于個人之上。君主制的動力則是“熱愛榮譽”,對于更高位階、特權的渴望。專制政體的原則便是“對統治者的恐懼”。
(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鳩 ·經典著作 ·51萬字
本書是美國著名政治學家西摩·馬丁·李普塞特的代表作,也是政治社會學領域的經典著作。本書以論述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為主旨,分析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特征之一的民主,廣泛涉及政治社會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如政治民主、政治參與、政治運動、民間組織的內部分析等。通過對全球范圍內的選舉狀況以及民意測驗的仔細研究,李普塞特探索了一個國家一級組織內部民主形成所需要的條件、政治參與和選舉行為的相互關系,以及支持和反對民主運動與價值的原始性和持續性力量。
(美)西摩·馬丁·李普塞特 ·經典著作 ·33.8萬字
本書作者深刻探討了自利動機,同時作者廣泛應用了黑手黨仇殺、世界各地殘酷的種族屠殺和沖突等例子,展現了被自我利益扭曲的普世規范釀成的駭人聽聞的后果。作者認為通過改善政府結構、完善社會機制,使得個人能夠更加便于獲得個人利益,群體沖突可能得以緩解。
(美)拉塞爾·哈丁 ·經典著作 ·23.3萬字
亞里士多德認為政治學是人類至高的學問,因為它研究的是國家之善的問題,即如何組織和安排人類社會生活的問題。他提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的本性就是要過社會(群體)生活。故而,人類社會生活怎樣安排與組織才是公平合理的,即所謂“正義”?便是政治學研究的根本問題。政治學雖然是許多學科中較為晦澀難懂的學科,但也是普通人應該了解的一門重要學科。《政治學》一共分為八卷,在書中,作者系統地提出了人類社會中的基本政治問題,并進行深刻闡述與解析。如論述國家(城邦)的目的、起源、產生、衰敗及保全的原因,政體的分類、變革和維持,理想城邦及其構建,公民的教育等。本書是首部全面、系統地論述政治問題的著作,是西方政治學研究的開山之作,被視為政治研究體系的典范。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經典著作 ·13.6萬字
圣皮埃爾神甫是18世紀法國少數幾位以敢于議論時政而名留后世的教士之一。神甫的著述甚多,本書譯介的,是他經過盧梭摘編的《永久和平計劃》和《論各部行政會議制》及盧梭對這兩部著作的評論。
(法)盧梭 ·經典著作 ·7.5萬字
麥金德的《陸權論》在其出版后半個世紀中成為西方地緣政治學的通行理論直到今天,多數西方戰略家還是按照麥金德的描述來觀察世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國家從未放松對東歐的爭奪這一事實中,就不難找到《陸權論》作者麥金德地緣政治思想的痕跡。
(英)麥金德 ·經典著作 ·16.1萬字
赤裸裸地談利害,就接近于理智!贈職場法則思維導圖,職場進階必讀!工作中高效、優秀、受人尊重的人,一旦卷入職場斗爭,往往更容易自我內耗。助人強大等于自取滅亡!善行同惡行一樣會招致仇恨!赤裸裸地談利害,就接近于理智!拿破侖的枕邊書、影響人類的十大著作之一!《君主論》用驚人的坦率說出了成功的君主做過卻不會說的權謀手段。它在肯定人的價值的同時,也寫透了人的劣根性。它的很多話都像是“犯罪”,而面對現實、洞悉人性后,又不得不承認它說得對。讀客專家伴讀版,本本都有專家伴讀,伴你啃透社科名著。翻開本書,越早讀越受益!
(意)尼科洛·馬基雅維利 ·經典著作 ·9.1萬字
本書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馬基雅維利的巔峰著作。書中的諸多觀點自問世以來頗具爭議,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世人對作者本人也褒貶不一,恨之者斥其為“暴君的導師”,愛之者尊其為“民族主義國家的理論先驅”、“近代政治學之開山鼻祖”。在本書中,作者表達了驚世駭俗的觀點,在今天看來,也許有些并不可取,但可批判性地吸收其精華。為方便讀者的閱讀與理解,本書譯本在保持原著風貌的基礎上,語言更加通俗精練,力求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本書精髓。
(意)馬基雅維利 ·經典著作 ·5.7萬字
《論政治(上卷)》討論了從希波戰爭到歐洲宗教改革的西方政治歷程,集中論述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奧古斯丁、阿奎那、馬基雅維利等早期西方思想家。這是西方政治傳統的奠基時代,雅典之民主對波斯之集權,古羅馬的共和對帝制,中世紀歐洲的王權對神權,這些歷史沖突中暗藏的是深刻的政治理念與原則之爭。
(英)阿蘭·瑞安 ·經典著作 ·3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