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作者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獻禮之作,是作者多年來堅持學習和研究《資本論》的成果匯集、梳理和再加工以及不斷增補的產物。書中涉及內容:一是《資本論》創作背景和創作歷程及其研究對象與方法闡釋;二是《資本論》基本原理深化研究,主要有勞動二重性是政治經濟學樞紐、信用經濟、虛擬資本二重性等;三是《資本論》拓展研究,主要有《資本論》腳注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競爭理論研究、《資本論》論中國、《資本論》論城市、恩格斯與《資本論》等。
李成勛 ·馬克思 ·25.6萬字
一個多世紀以來,由馬克思點亮的唯物史觀的思想火炬,驅散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迷霧,至今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本書有力地論證了馬克思主義于世界、于中國之生命力,即不同于思想史上其他重要的哲學體系,馬克思及其思想不是止步于解釋世界,而是強調改變世界,為世界不同國家的發展指明路徑和方法;而馬克思關于世界歷史的理解,恰恰成為中國探索社會發展道路問題的關鍵。本書注重梳理馬克思思想的演進過程,通過對馬克思經典著作中的哲學、政治經濟學概念的思辨闡釋,重新發現19世紀70年代后馬克思思想發生的重大變化:在肯定世界歷史統一性的同時,馬克思科學地預見到社會發展的多樣性、歷史條件的差異性,會推動世界各國形成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全書文風精悍、結構豐富、論證嚴謹,為我們重新“走近馬克思”提供權威指導。
顧海良 ·馬克思 ·12.6萬字
本書是對《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進一步解讀和闡發,通過全新的視角和思路,把《提綱》看作一篇“如何觀世界”的作品來進行分析,力求講清楚它讓我們看到的世界有何不一樣,它能夠為我們如何看世界提供什么樣的啟示。全書解讀通俗易懂又不乏理論知識的講解,是集學術研究和大眾讀物于一體的普及作品。
陳培永 ·馬克思 ·6.8萬字
有人說,恩格斯與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不同,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不一致,甚至是對立的一個重要根據,就是《反杜林論》體現的思想是“恩格斯主義”而非“馬克思主義”。該書認為,這樣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要理解恩格斯的哲學思想,理解他與馬克思的一致性,既要從兩人合作為之奮斗的事業中看兩人的一致性;又必須認真研讀原典,讀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因此,該書選擇《反杜林論》文本,從文本記錄的恩格斯思想的軌跡,回到恩格斯撰寫《反杜林論》的語境中,認真研究其思想的脈絡,對于理解馬克思與恩格斯思想的關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該書是對《反杜林論》“哲學編”的闡釋,哲學編既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還體現了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
王宏波 鄭冬芳 周永紅 ·馬克思 ·21.2萬字
在馬克思早期思想的演變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參照系,那就是青年黑格爾派思潮(Junghegelianer)。從入讀柏林大學開始,他與青年黑格爾派之間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深受影響、融入其間再到發生歧見、反叛出來,直至與其進行徹底的思想剝離的過程。而在這一思想因緣的解構和轉換過程中,“猶太人問題”是一條導火索。正是在對這一復雜的社會歷史事件的認識和評論中,馬克思與他的思想先賢、青年黑格爾派主將布魯諾·鮑威爾等展開了論爭,在對同一個重大問題的觀照中顯現出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差異。本書在國內首次從德文翻譯了布魯諾·鮑威爾的《猶太人問題》《現代猶太人和基督徒獲得自由的能力》《評討論猶太人問題的最新著述》《目前什么是批判的對象?》《對〈神圣家族〉的反批評》,以及埃德加爾·鮑威爾的《蒲魯東》等文獻,同時不僅僅限于馬克思的《論猶太人問題》,而是將《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相關內容也穿插進來,將在“猶太人問題”上馬克思與鮑威爾之間三次交鋒的文獻完整地呈現出來,此外,書中還輯錄了國內外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研究的最新論文。讀者可以通過對照和辨析加強對馬克思思想復雜性及其論證邏輯的理解。
聶錦芳 李彬彬 ·馬克思 ·30.6萬字
這是一本有關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研究性著作。作者力求從開闊的視角呈現經典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基本內容,有側重地反映該領域的部分研究前沿。本書循序漸進,以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歷史定位這一總問題為著眼點,分別論述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前史,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政治哲學思想。這種結構試圖體現對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歷史邏輯研究,并將文本發現與思想闡釋有機統一起來。
張文喜 臧峰宇 ·馬克思 ·36.4萬字
《珠江論叢》是由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主辦的人文社科性學術理論刊物,主要內容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主要學科的理論問題、學術前沿問題;緊密結合中國改革開放實際,研究探討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理論問題、發展戰略問題;對外交流問題;探討國內外各項研究領域的新動態;開展對中國哲學、歷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綜合研究或比較研究。
付景川 ·馬克思 ·13.2萬字
本書為作者將近幾年有關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秀研究成果整合后推出的體系化成果,對于廓清道路認識具有積極意義。
馬仲良主編 ·馬克思 ·37.9萬字
本卷比較系統地分析和研究了從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到1992年初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期間,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圍繞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論述了在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分析了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
肖貴清主編 ·馬克思 ·46萬字
阿爾都塞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中的異數,晦澀難讀。本書考察了阿爾都塞“有機理性”思想和方法提出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闡釋了阿爾都塞的“有機理性”的基本構成,包括“有機理性”的起源、含義、特征和自嵌套的辯證法等,從推導論證和補充論證兩方面介紹了阿爾都塞對“有機理性”合法性的證明,是國內研究阿爾都塞的啃硬骨頭的作品。
潘志新 ·馬克思 ·37.9萬字
作者的場昭弘是國際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主任,對馬克思主義研究頗深。150余年前,偉大導師馬克思根據觀察到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與革命,寫出了劃時代的巨著《資本論》。他在黑格爾辯證法的基礎上,顛覆了傳統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建立起一個在現實中能得以實踐的社會思想體系,一個影響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體系。在書中他指出,資本和勞動的關系,其實就是現代社會全部體系賴以運轉的軸心。而在該書出版150年后的今天,仍舊在被人們反復閱讀和研習。日本經濟學教授的場昭弘,結合自己在“二戰”后數十年以來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經驗,對《資本論》進行了補充和發揮,將《資本論》與現代經濟發展相結合,獨創出《輕松讀》一書,將人們對《資本論》的研究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日)的場昭弘 ·馬克思 ·25.7萬字
本書梳理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的現實基礎與時代語境,分析了這一創新的前提與可能,指出其重要性與必要性;通過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容的解讀,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的理論淵源與內容依據;以此為基礎,在對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講話內容和新時代黨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之后,形成了以文化自信夯實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目標、激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的內在作用、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力和影響力、以講好中國故事提高文化軟實力、以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增強國際話語權、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無愧于時代的社會主義文藝這八個理論創新成果;同時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的實踐成效進行了探析與概括;最后提煉出了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堅持繼承性和創新性相融合、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交織、堅持主體性和包容性相一致、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益彰,這五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的基本經驗。
馬珂琦 ·馬克思 ·18.5萬字
本書依據《德意志意識形態》原始手稿、新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MEGA2)編輯的最新進展和研究動態,從文獻學的角度,對這一文本的產生背景、寫作過程、版本淵流進行了詳實的梳理和考證;按照原書寫作的先后順序,對其各個組成部分,特別是學界研究非常薄弱而又占全書絕大部分篇幅的第一卷中的《圣麥克斯》、《圣布魯諾》進行了詳盡的釋讀,對過去相對來說較為熟悉的《費爾巴哈》章的內容重新進行了認真的辨析;根據作者自己的理解,對其中各章節關涉到的重要問題和思想一一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從總體上重構了整部文本的理論視界和邏輯架構,勾勒出馬克思透過觀念世界和意識形態的層層迷霧,“從現實出發”觀照和理解人、社會和歷史的致思路向,并將其置于人類思想史的進程和當代社會實踐的圖景中,闡明其現實價值與意義,予以客觀的歷史定位。
聶錦芳 ·馬克思 ·55.1萬字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較研究是隨著“馬克思恩格斯問題”的提出而興起和發展的。“馬克思恩格斯問題”是指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關系問題,包括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思想關系問題、文本關系問題和生平交往關系問題。該書主要研究三個方面的重要問題:第一,包括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較研究是隨著“馬克思-恩格斯問題”的提出而興起和發展的。新世紀,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比較研究正在成為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熱點。本書在詳細梳理和解讀國內外馬克思與恩格斯思想關系研究的有關文獻的基礎上,依據文本,對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關系、文本關系和生平交往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特別是對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自然觀、辯證法、歷史觀、經濟學思想、資本主義觀、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觀、革命觀等進行了比較,從學術上進一步明確揭示了馬克思與恩格斯思想之間的繼承與發展、一致與差異、堅持與修正、提出與闡發等多重復合關系。
吳家華 任暟 侯衍社 ·馬克思 ·22萬字
本書是由著名馬克思主義國際關系學者亞歷山大阿尼耶瓦斯所匯編的論文集。本書匯集了來自歷史、哲學、發展研究、地理和國際關系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來共同考察馬克思主義在世界政治研究中的最新進展。本書涉及的主題包括:帝國主義與全球化的辯論、社會結構和對外關系之間的聯系、身份和規范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工業發展與當代資本主義的國際政治影響,以及馬克思主義和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之間的關系等。
(美)亞歷山大·阿涅瓦斯 ·馬克思 ·23.7萬字
本書梳理資本和權力邏輯、市場關系、自由主義理念所引致的現代財產問題,探討財產權利與社會風險防控關系,揭示現代風險和財產治理的一般方法論原則。在“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進程中,形成高度的馬克思財產理論方法論自覺,有助于抵御絕對平均主義、全盤私有化、純思辨化、財產關乎罪惡等價值理念的沖擊,正確認識、全面把握中國財產問題實質,進而為科學社會主義財產價值觀的樹立、現代風險的防控和當代中國財產問題的有效治理提供重要的方法論啟示。
劉長軍 ·馬克思 ·27.8萬字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三化”之中,相對而言時代化研究的比較晚、比較少、比較淺。比較晚指時間,比較少指數量,比較淺指層次。正是如此,一方面,凸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的必要性,亟待增加研究、深化研究;另一方面,又意味著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的復雜性。我國在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本書對時代化的歷史發展、經典作家關于時代化的論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代化的關系、中國如何趕上時代等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見解。
陶文昭 ·馬克思 ·17.6萬字
作者自選近二十多年在報刊發表的部分文章,一為“不忘祖宗”,聯系實際闡發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革導師的有關原著和言行,摒除各種附加,以正本清源,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二為“思潮辨析”,用唯物史觀評析“人權高于主權”、“民主社會主義”和“普世價值”等,在爭鳴中捍衛馬克思主義,堅持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鐘哲明 ·馬克思 ·29.4萬字
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主要論述了四部分內容:一是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政權的階級本質,即在國防政府領導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本質上依然是腐朽的、賤的及的帝國制度形式。二是真實記錄了國防政府成立到巴黎公社失敗的歷史過程,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歷史真相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尖銳斗爭。三是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本質、原則與經驗,巴黎公社作為法蘭西第二帝國直接對立物,是工人階級打碎舊的機器后的新型政權,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終于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四是總結了巴黎公社的偉大意義,即巴黎公社的成功充分彰顯了工人階級精神的偉大力量,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公社的原則及歷程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積攢了經驗,指明了方向。這部著作的理論價值集中體現為馬克思豐富和發展了其學說。列寧曾評價《法蘭西內戰》中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在問題上的成就”,這一成就可概括為:無產階級必須打破舊的機器而代之以新型政權,這一新的政權應該是以消滅為目的的無產階級。這部著作的實踐價值體現為馬克思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及政權建設的基本原則。
袁久紅 ·馬克思 ·4.6萬字
本書是作者潛心研究青年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論猶太人問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神圣家族》六部著作,縝密思慮、反復推敲寫成的一部學術力作。作者針對學界流行的批判性論調,為這些早期著作的哲學價值、歷史地位做了有力辯護。全書內容豐富,體系嚴整,富有創新性,如對界定馬克思早期六部著作歷史地位的方法論的探討,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異化勞動理論的重新解讀等。作為一部專門研究馬克思早期六部著作的有深度的學術作品,本書對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與研究將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林鋒 ·馬克思 ·1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