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博爾赫斯在哈佛大學任職期間與理查德·伯金所作的著名訪談,他曾說,“理查德·伯金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他給出了針對自己和他人的文學作品的真知灼見,并談到了現在常常為人忽略的諸多政治主張。而辭世前幾日,他和好友萊庫比曾進行過一次私密的訪談,涉及他的生活、愛以及對自己作品和國家的種種思考,也是真正意義上“最后的訪談”。這幾次貫穿博爾赫斯寫作生涯的訪談,為讀者了解這位20世紀最著名的文化巨擘打開窗口。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綜合 ·7.5萬字
1998年,波拉尼奧的小說《荒野偵探》發表,記者在幾封書信往來之后,就“真理”與“結果”進行了一場長久的討論。這次訪談首次譯成中文收錄在此。其他幾篇訪談,為讀者理解這位“拉丁美洲的T.S.艾略特或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提供了豐厚的圖景。圍繞波拉尼奧的創作、《2666》的誕生、與同時代作家好友的交往等,這些輕松而精彩的對話,它們展現了作家的處世態度,對愛的追求,以及對致命疾病的現實最為深邃的個人憂慮。
(智利)羅貝托·波拉尼奧 ·綜合 ·4.2萬字
這是一本通過人物專訪形式講述當代清華學子的書籍,分為“多維學霸”“校園達人”“別樣青春”“創客先行”“熱血兵營”“圓夢基層”6個章節,一共53組人物。本書展現了清華學子的多樣化成長。無論是勤奮有加、學業優秀的特獎“學霸”,還是專注興趣、各領風潮的校園達人;無論是追逐夢想、活出真我的行者,還是不懼挑戰、堅持創新的創客;無論是攜筆從戎、勇立戰功的軍人,還是心系人民、奔赴基層的赤子,他們都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闡釋著清華人的家國情懷與使命責任。
邴浩 ·綜合 ·16.7萬字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散文家。本書共分求學、游歷、忍辱等八章,生動講述了司馬遷在遭受打擊后,憑借驚人的毅力發奮著書的故事。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成為史家的優良傳統。
劉銀昌 ·綜合 ·4萬字
本書主人公因十年動亂失去上大學的機會,但他通過刻苦自學成為精通英語的專家和著名翻譯家,翻譯出版了個人譯著三十多部,并且在對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等的譯介上有所突破。他曾榮獲“四川省青年自學成才先進個人”、四川省最高文學獎第五屆“四川文學獎”、四川省最高翻譯獎第二屆“天府翻譯精英”獎等殊榮。系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被特聘為四川省譯協智庫專家。《中國科學報》《四川日報》《四川政協報》《明星》《西海都市報》《生活之友》《成才之路》以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先后對他作了采訪報道。有人稱他為“傅雷式的人物”,說他的成功人生中充滿傳奇色彩。作者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的奮斗人生中包含著怎樣與眾不同的故事?是什么使他獲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學英語、做翻譯有些什么特別的經驗和方法?不妨讀讀本書,走進作者非同凡響的世界,必定會從中獲得答案、啟示與激勵。
劉榮躍 ·綜合 ·17.6萬字
時代正能量,跨界好榜樣。這次的51位跨界者具有鮮明的多樣性特點:不僅有一位出生在德國、生活在美國、旅行在全球的NLP教練,還有一位從愛爾蘭走向世界、走進中國的電子化學博士;既有即將完成先賺一個億“小目標”的在汽車后市場行業跨界打拼的總經理,也有跨越71歲門檻、正在跨越不同業界領域、享受著斑斕生命的歡天喜地“70后”;既有從飛機發動機專業到汽車設計行業的堅守初心、跨界逐夢的老板,也有從大學老師到機器人公司營銷總監的正在跨越理論與實踐兩座高峰的創業英雄……這51位作者的跨界人生故事,值得讀者諸君的期待。
跨界俱樂部 ·綜合 ·19.1萬字
本書是曾任聯合國中文組組長的何勇先生之回憶錄。南京人,南京大學校友、兼職教授、南京市文化名人。何先生80年代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后進入聯合國語言部中文組工作。本書前半部分是何勇的成長回憶,記敘了他的家庭、他的童年、少年時期隨父母下鄉插隊、作為工農兵學員上大學,以及留校任教、申請出國留學的往事。這不僅是作者個人的記憶,也是一代人的記憶;本書后半部分重點書寫了他在聯合國的工作經歷,講述了他傳播漢語和中華文化經歷,處處體現出其豐富的教學經驗、熾熱的赤子之心和儒雅圓融的處事能力。全書語言通俗流暢,圖文并茂,既是何勇個人的回憶錄,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和大國崛起的風姿。
何勇 ·綜合 ·10.7萬字
黃家駒的音樂多年來影響著各個階層無數的人,他的熱血、他的激情、他的積極向上、他對人生和理想的態度,讓他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歌手,更成為一個精神符號。他的早逝讓人們深感遺憾。如果還活著,他今年整整五十歲了。本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本全面記錄黃家駒人生、作品的圖書,獻給天堂里的黃家駒,以及所有喜愛黃家駒、帶著夢想上路的人。
鄒家琦編著 ·綜合 ·4.8萬字
我真的就要一百歲了。過去百年是多事之秋。抗日、內戰、勝利、“大國”,不斷變革、建設經濟大國在這個急變、多變、大變的時代里,我的學習、工作、家庭、心態,當然也是復雜多變的。我深信個人的命運與家國的命運是一致的,回眸過去的一百年,是很有意義的。
徐之河 ·綜合 ·7.1萬字
《三大師傳》一書作者茨威格用獨到的觀察、鋒利的筆觸以傳記的形式,將19世紀3位杰出的文學大師巴爾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及命運展現給作者。
(奧)斯蒂芬·茨威格 ·綜合 ·12.3萬字
方志敏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杰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以及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主要創建者,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團(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主要領導人。本書通過“自小開始干活”“厭倦私塾學習生活”“組織‘弋陽九區青年社’”“不信神鬼”“到南昌,不滿洋人的囂張”“組織學生反日活動,自動退學”“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創辦江西農民運動訓練班”“轉戰被俘”等96個小節,真實具體地記錄了方志敏投身革命、領導紅軍和白軍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經歷以及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獻身革命的高尚品質。
揭曉海 章建人 胡聲曉 ·綜合 ·13.8萬字
2016年是北大八六級本科入校三十年。《博雅漫記》收錄51位86級同學共54篇散文,大約18萬字,分為七大部分:一、大地的種子(4篇):描寫四位同學來北大之前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反映了86級同學所代表的社會底蘊。二、燕園內外(11篇):描寫北大學生記憶里的北大校園內外和軍訓生活的片段。三、心靈的家園(9篇):描述了同學們在校期間思想和精神上的發展。四、告別理想國(3篇):畢業后走向社會的轉變過程。五、精神的傳承(12篇):離開北大后同學們在各方面對北大精神的延伸。六、在世界面前(5):以游記、歷史、社會學、人和事、以及意識流的方式闡述北大人眼里的世界和中國。七、生命的贊禮(10篇):紀念不幸去世的同學,表達對同窗之情的眷念和對生命的珍惜。《博雅漫記》以承傳北大精神為主旨,忠實記錄了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成長心路。
汪浩 翟躍文 ·綜合 ·17.1萬字
《程曾厚講雨果》主要以20世紀后半期新的視角,介紹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他多方面的文學創作成就。我們既考慮國內對雨果已有的認識,也關注半個世紀以來國外雨果研究新的發展及成果。因為我們目前對雨果的認識仍然有限,所以我們立足于雨果本人的著作和思想,介紹重于研究,文本多于評論。這是我們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書,也希望對研究外國文學的專業工作者能有所幫助。我們更希望從《程曾厚講雨果》里走出來的雨果形象是一個有所更新的形象。
程曾厚 ·綜合 ·12.9萬字
《鋼和泰學術評傳》是第一部鋼和泰評傳。作者博采哈佛燕京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收藏鋼和泰往來書信及相關著述,首次再現了這位東方學大師的生平經歷和學術思想風貌。鋼和泰(AlexandervonStall—Holstein,1877-1937),著名東方學家、漢學家、梵語學者。生于俄屬愛沙尼亞,獲德國哈勒-威登伯格大學博士學位,后游學英法各國。歷任彼得格勒大學助理梵文教授。北京大學梵文與宗教學講師、教授、漓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講師、哈佛大學教授。他在北京創辦申印研究所,并長期擔任所長,網時多年在其寓所主持研習多語種佛教文獻的家庭式研討班。此外,他還是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導師、“中研院”史語所特約研究員、北京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他與當時國內外學術界交往密切,漢學家如高本漢,伯希和,戴密微等人,國內學者如陳寅恪、胡適、趙元任、王云五、湯用彤、吳宓等人,均與其有深厚交誼。
王啟龍 ·綜合 ·18萬字
宴請不同時代的偉人,將他們聚在一起聊天,會是什么樣的場景?房龍在這本書里給出了答案。他憑借豐富的想象力,不拘時空限制,用“穿越”的方式介紹了數十位在人類歷史上影響頗深的人物。這些偉人涉及文學、歷史、哲學、宗教、政治、音樂等領域,他們或心意相通,惺惺相惜;或是仇敵,曾兵仞相向。通過對這些歷史人物出席晚宴的情景描寫,生動地烘托出了他們的生平事跡、思想觀念和性格特征。同時,房龍也在字里行間不動聲色地表達出自己的人生觀和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思考。
房龍 ·綜合 ·9.2萬字
本系列是作者在各家報刊雜志連載的專欄文章的集合。主要內容是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趣味品讀中外文化史上的一些人物和故事。作者主張為文亦正亦邪。崇尚思想,亦關注生活細節,尤擅長從“另類”角度入手,以小見大,挖掘生活細節的哲學、文化及歷史內涵。
寇研 ·綜合 ·8.2萬字
本書匯集了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教職員工在教學研究、教學改革和其他相關專業領域方面的研究論文,主要涉及獨立學院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教學方法改革、實習基地建設,以及財經、人文、工商管理等學科領域的有關研究成果。
黃董良 ·綜合 ·17.6萬字
本書為浙江高校學子通過寒暑假奔赴各地進行調查和采訪形成的紀實報告。報告將記錄了近100位浙江高校學子對社會變革、經濟形勢、家鄉變化、風土人情、紅色遺跡、人物的參訪心得。報告以學生的視角,真實生動展現了學生眼中的社會百態和所思所悟,讓讀者從一個側面了解目前大學生對于家鄉變化、社會變革、民風民俗的認知和思想實際。
肖文 ·綜合 ·7.2萬字
本書試圖建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框架,提出了“涵泳、表現、拓展、語用、童心”等教學新理念,并且從閱讀教學突破口——文本解讀入手,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的方法,闡述了背景懸置與背景還原、文本粗讀與文本細讀、作者中心與讀者中心、多元解讀與一元深讀、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等問題。從教學策略的視角,提出了如何從言語表達和語體教學的角度去實現語文課堂的真實與有效。最后一部分的課堂內的拓展閱讀,提出了從文章到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的基本課型和操作策略。
王小堅 ·綜合 ·17.7萬字
本書是全國文明的語文特級教師、杭州市天長小學小站樓朝輝長期在教育工作第一線的理論思考的總結。他遵循從歷史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的研究思路,圍繞教育與交往的關系,嘗試提出構建學校教育交往實踐的一種樣式。他認為,教育交往實踐是一種教育主體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親子之間、師師之間全面的心靈對話過程。這種特征的本質是促發每個主體自由精神的生長。這是對傳統教育觀的整合與超越。
樓朝輝 ·綜合 ·1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