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弗蘭克·薇黛拉通過對邁克爾·杰克遜的職業分析,對"天才"這一術語的敏感本質提出了質疑。有一項科學研究證實,幾乎所有偉大的天才們,或極富創造性,或聰穎國人,或偏執己見,或性格多變,每一種特質都通過對潮流明星職業的研究而得到了分析。基于這項研究,他們提供了答案來回復以下問題:邁克爾·杰克遜是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還是個絕對的天才?你會發現,答案是一場充滿熱情的討論。
弗蘭克·韋迪也納 ·藝術家 ·1.5萬字
貝多芬生在一個“破”與“立”相沖突的時代。他才華橫溢,創作了一曲又一曲傳世之作;他命運多舛,歷經磨難,依然堅持著“一心向善,愛自由甚于愛一切;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背叛真理”的初衷。在這部傳記中,作者從不同的視角,不僅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音樂大師貝多芬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更將一個偉大心靈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羅曼·羅蘭還將貝多芬的遺囑、書信,整理成集收入其中。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5.5萬字
米開朗琪羅擁有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的強大力量。在他之前,佛羅倫薩的藝術天空是沉悶的、缺乏活力的,他的出現如疾風驟雨般吹散了籠罩其上的陰云。在他之后,米開朗琪羅的風格幾乎影響了三個世紀的藝術家。這部傳記主要由“戰斗”、“舍棄”和尾聲三大部分組成。作者高度贊揚了米開朗琪羅的藝術成就,并對其內心世界進行了剖析,從而使一個平易又超凡脫俗,且具有無與倫比藝術天賦和創造力的米開朗琪羅展現在讀者面前。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5.9萬字
本書為齊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書中其從出生的家庭、成長經歷、求學過程、平生閱歷、藝術造詣等方面進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飾,不玩弄筆調,以誠摯的心情,說質樸的事實,表現出白石老人那樸實無華、充滿鄉土氣味和感情深摯的風格。本書講述了更真實的齊白石,作為權威性的研究資料,使讀者更了解其藝術道路的演變過程,同時也讓讀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藝術生涯。
齊白石口述 張次溪筆錄 ·藝術家 ·7.1萬字
作者約翰·凡·隆恩從朋友及家庭醫生的角度,用樸實無華的文筆,將一個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廢寢忘食工作、勤奮地用盡全部精力投入到藝術創作中的倫勃朗,客觀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荷)約翰·凡·隆恩著 辛堯編譯 ·藝術家 ·16.6萬字
她勇于摒棄古典芭蕾,創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門類;她勇于藐視婚姻,向傳統道德觀念發出了挑戰;她勇于承受磨難,親生孩子離她而去也沒能擊垮她;她是一個特立獨行、要求絕對自由的精靈。鄧肯所承載的文化矛盾與內心的情感糾葛,非同一般,人們很難理解她是如何將苦難轉變為幸福的驅動力,使苦難變成創作的源泉。本書就是這位藝術家的自傳作品。在書中,她講述了自己在多災多難的生活中抗爭坎坷命運的曲折經歷,展現了令人震撼而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個傳奇,更是一部艱辛而多姿多彩的奮斗史。
(美)鄧肯 ·藝術家 ·17.2萬字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中國古代書畫藝術:杰出的書畫大家趙孟頫》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杰出的書畫大家趙孟頫傳奇的一生。
金開誠主編 ·藝術家 ·2.7萬字
吳道子,唐代畫家。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貧,初為民間畫工,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后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長于壁畫創作。《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畫圣”吳道子》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畫圣”吳道子的有關內容。
董曉畔編著 ·藝術家 ·2.7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張海新編著的《京劇大師梅蘭芳》為叢書之一,介紹了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戲劇人生。《京劇大師梅蘭芳》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藝術家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