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艾德蒙·錢伯斯爵士1930年出版的兩卷本《威廉·莎士比亞:事實與問題研究》是全球莎士比亞研究領域公認的經典巨作。本書則是英國詩人、劇作家、文學評論家查爾斯·威廉斯為該書所寫的節本,包含了原著全部有關的文件和軼事,唯一的刪節是連篇累牘的法律術語。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泰斗、已故水天同先生全力推薦為“莎學必讀書”。蘭州大學資深教授、著名翻譯家蒲隆先生親自操刀校譯,彌補了該經典著作一直未有中譯本之缺憾。
(英)查爾斯·威廉斯 ·文學家 ·9萬字
本書由中國現代文學史學者陳漱渝親筆撰寫。女作家的情感世界,總是伴隨著她們的創作。作為一個感情強烈而復雜的女作家,丁玲的情感世界與其創作關系緊密,從中也可透視那一時代知識女性的精神世界。她身上,更連接著那個激情洋溢、風起云涌的時代。丁玲一生既獲得過巨大榮譽,也遭遇過巨大挫折。從她的情感生活里,可以看到她真實的本性。本書資料翔實,論述嚴謹,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陳漱渝 ·文學家 ·12萬字
本書收錄孫伏園回憶魯迅先生的十余篇短文。孫伏園為魯迅在紹興初級師范學堂任堂長時的學生,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京報副刊》時曾得到魯迅的支持,后在廈門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與魯迅同事,因此與前期的魯迅來往不少;因此在書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孫伏園 ·文學家 ·5.8萬字
蘇軾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長河中繞不開的文化符號。他是詞人、詩人、散文大家、書法家、畫家,在每一個領域的成就都登峰造極。他是憂國憂民的政治家,帶領百姓治西湖、筑長堤、抗瘟疫、治蝗災、挖溝渠、治洪水,為官四十余年,真正做到了一心為民。他也是充滿情趣的生活大師。他愛竹,無竹不歡;他嗜茶如命,發明了“三沸水”;他愛美食,自創了東坡肉、東坡餅、東坡魚、東坡羹……他天生是一個豁達之人,人生幾次大起大落,他依然披著蓑衣,悠然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一個感性理性野性皆有的蘇東坡!
劉小川 ·文學家 ·11.7萬字
他是清朝第一才子,兼通史、地、算、樂、文、書,尤以詩詞名冠天下;他是康熙御前侍衛,文武雙全、英姿勃發;他出身于宰相府第,卻厭倦權力爭斗、名利枷鎖;他寄情詩詞,俠骨柔情,卻天妒英才,三十即逝。王國維稱贊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梁啟超評價他:“容若小詞,直追后主。”乾隆看過《紅樓夢》后曾斷言: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而作為一代權相明珠公子的納蘭容若,畢生的精彩,滿腔的惆悵,至深的感情,富貴于我如浮云的境界,且聽本書慢慢道來。
曉夢 ·文學家 ·11.1萬字
羅曼·羅蘭視托爾斯泰為其精神導師,托翁的人道主義情懷深深感動著他。于是,研究托翁的藝術創作、書信,甚至同時代人的回憶文章就成為羅曼·羅蘭表達其對托翁仰慕之情的媒介。于是,一部不朽的《托爾斯泰傳》誕生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詳盡研究成為這部作品的堅實基石,羅曼·羅蘭以其不凡的洞察力,向讀者展現了一代文學巨匠創作個性中所有的重要方面。
(法)羅曼·羅蘭 ·文學家 ·6.7萬字
1914年,29歲的卡倫踏上非洲這片熱土,滿懷憧憬地與自己的丈夫一起經營咖啡農場。那時的非洲于她而言,漂浮的云彩、靜謐的山野、特有的野生動物……這一切就如詩篇里描繪得那般美好。她在自己的恩戈莊園雇傭了許多當地的非洲農民土著,并在此后的時間與他們一同游獵,一同飲居,一同參加舞會,一同野外奔波。朝夕相處的生活使卡倫與他們建立起一種甚至比友誼還要高貴的情感;重要的是,她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知己——丹尼斯。然而,某一天,卡倫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她與丈夫離異,咖啡園遭遇嚴重的蝗災,丹尼斯因飛機失事墜入山谷……
(丹麥)卡倫·布里克森 ·文學家 ·14.2萬字
他從海寧硤石出發,路過西湖、北洋,到達康河,這條河是他的精神搖籃,在那里他同熱愛東方藝術的異國人一道把自家鄉土視為海上蓬萊。回國之初,他迅速成名,但世事人情讓他水土不服。兩場引發眾議的戀愛之后,他仿佛耗盡了靈氣,困居上海。他一心想飛,重回康河,尋那印在水上的名字,那是多年前濟慈的墓志銘給予他的靈感。但他的掙扎不過是南艤北駕地討生活。終于,飛的夢想實現時,他把名字寫在一團火里。本書重在展現徐志摩的理想、追求和風度,描畫他敢愛敢恨、不做作虛偽、無成見心機的個性,彰顯他的普遍愛心和對弱小的同情等。不僅完整刻畫徐志摩的浪漫詩人形象,著力描摹他寶貴的少年氣質,展示徐志摩在詩歌、散文及教育上的成就、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功績,還重點梳理還原了徐志摩曲折波動的情感生活經歷,給讀者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立體豐滿的徐志摩。
周靜 ·文學家 ·14.4萬字
《閑話汪曾祺》為孫郁研究著名作家汪曾祺的著作,以傳記形式呈現,又區別于普通意義上的傳記。《閑話汪曾祺》以汪曾祺的人生軌跡為經,以他的人際交往為緯,展開筆墨。通過《一個儒者》《愛的文學》《詩人教授》等章節來寫汪曾祺各個時期的重要事件,同時將汪曾祺同廢名、沈從文、黃永玉、林斤瀾,以及阿城、賈平凹等結合起來評述。用作者孫郁自己的話說“是想通過汪曾祺,來寫這么一群人”。
孫郁 ·文學家 ·15.4萬字
本書是王安憶和張新穎兩位以文學為志業者的真誠對話,是一部個人寫作史,也是對當代文壇的一次回顧。在書中,王安憶談到自己如何感受寫作的快樂,坦承文學道路上的幾次重大轉折。她分享了自己的創作觀,談小說家如何打量日常生活,談虛構與審美化的力量,談創作者對時代的關切和疏離。她回憶與冰心、宗璞、汪曾祺等文學前輩的交往,談及陳映真、史鐵生、陳丹青等對自己的影響,暢談與莫言、余華、阿城等當代作家的相知相惜。
王安憶 張新穎 ·文學家 ·18.2萬字
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上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毛澤東說:魯迅為“中國的第一等圣人”、“現代中國的圣人”,“我算賢人,是圣人的學生”。本書記錄了一個同學、同事、終身摯友眼中的魯迅。許壽裳于日本留學期間與魯迅相識,并結為終身摯友。魯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寫回憶文章,內容翔實,感情深摯,文筆淳厚。許壽裳筆下的魯迅,不是神,而是人,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但另一方面,他和我們大多數人所習慣的人是不一樣的,是一個特別的人,因為特別所以稀少,因為稀少所以我們需要魯迅。許壽裳是最能理解魯迅的同時代人,魯迅的伴侶許廣平在給許壽裳的信中說:“回憶之文,非師莫屬!”
許壽裳 ·文學家 ·11.1萬字
《項脊之光——歸震川傳》共十五章,依次選取了歸有光人生旅程中的幾個重要片段。除介紹他的生平家世外,重點展現了他作為一代散文大家的文學創作歷程,以及作為老師、士子、官員在教育、水利、抗擊倭寇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同時,《項脊之光——歸震川傳》兼及歸有光與同時代名宿的交往,生動描繪了一幅明代社會生活畫卷。
陳益 ·文學家 ·14.8萬字
在中國現代文化和現代文學相關領域,想完全繞過錢鍾書,在今天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錢鍾書被譽為“文化昆侖”,其著作貫通中西,橫跨創作和理論;創作兼及詩文,理論兼及文史哲,以中文論中國,西文論西方,每一方面都取得了獨到的成就。《錢鍾書傳》按時間順序,將錢鍾書的一生劃分為早年生活和求學、意園神樓、滄浪之水、槎通碧漢、群峰之顛五個階段,將經歷與著作交織考索,做出解讀。尤其從結構系統的角度分析《管錐編》《談藝錄》《七綴集》等錢氏著作,別具只眼。書末附《錢鍾書著作的分期和系統》和《錢鍾書簡易年表》,對錢氏一生的行事與著述有清晰梳理,有助于理解錢鍾書的思想發展。張文江先生檢閱錢鍾書著述,分析其知識結構,留意其如何應對身處的時代,以簡約清通的行文,呈現傳主的精神風貌。
張文江 ·文學家 ·13.7萬字
1998年,錢鐘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后,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楊絳 ·文學家 ·7.2萬字
本書收錄了泰戈爾的自傳。書中泰戈爾記錄了自己童年、青少年時的人生回憶以及成年后經管祖傳田莊、創建學校、探望民族英雄甘地等往事,他在序言中稱本書“展現了兒童情感的快樂,是用孩子的語言寫的散文集”。本書語言清新、質樸,貼近生活與家庭,具有濃郁的印度文化氣息。
(印)泰戈爾 ·文學家 ·15.9萬字
濟慈,浪漫主義詩人的典范;菲茨杰拉德,浪漫主義小說家的典范。兩個人的人生宿命般地充滿巧合:過早離世,嗜酒如命,飽受肺病折磨,初戀情人的身影揮之不去;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通過寫作引領文學前往以解放、實驗性、感性為基因的新時代。而在他們的一生中,寫作、閱讀一直是支撐他們對抗孤獨與絕望的良藥。在這本書里,作者以“平行人生”的穿插手法,將相鄰世紀兩個閃亮而充滿悲劇性的人生聯系在了一起,通過精選的一系列軼事、關鍵時刻和生動場景,直擊二人生活的本質,揭示他們藝術創作的源泉,讓人深刻感受到,美的力量、文字的力量能夠穿透時間、超越死亡,成為永恒。
(英)喬納森·貝特 ·文學家 ·18.5萬字
許壽裳于日本留學期間與魯迅相識,并結為終身摯友,1937年與周作人共同編撰《魯迅年譜》。他撰寫的《亡友魯迅印象記》和《我所認識的魯迅》這兩部回憶錄,時間跨度長,內容翔實,范圍廣博,感情深摯,文筆淳厚,在魯迅同時代人的同類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魯迅研究者和愛好者的入門書。本書收錄了《亡友魯迅印象記》和《我所認識的魯迅》等,許壽裳關于魯迅的一系列文章,為讀者了解魯迅提供了可靠的參考資料。
許壽裳 ·文學家 ·10.7萬字
本卷為劉東卷,劉東是我市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至今已發表各種體裁作品四百余萬字。著有長篇小說《鏡宮》等十部,小說集《轟然作響的記憶》等六部。擔任多部大型動畫片及影視劇的編劇。作品曾獲得第六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數十項國家及省市級獎勵,多次被收錄于各種重要文集中,并被翻譯介紹到日本等國。其作品關照青少年的內心、成長、生活,無論內容、題材還是文字都有自己的獨特創造性。
滕貞甫 ·文學家 ·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