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后宮,一個女人不想作戰卻別無選擇的戰場!一朝成為帝王的女人后,開始為男人而活,為生存而戰。那些頂尖絕色的皇宮里的聰慧女子,她們在歷史的萬道霞光中,叱咤風云、深謀遠慮、銳意進取、血淚悲歡,譜寫了一段段凄美的史詩。讀悲情故事,嘆紅顏薄命。她們,之所以言其特殊,因為封建時代后妃的身份決定了她們作為一個女性的情與愛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而事實上能夠真正與帝王產生感情的后妃廖廖無幾。好在清王朝畢竟還有那么幾個性情皇帝,自然也會制造出一些風花雪月的故事。
李世化 ·歷史人物 ·17.4萬字
孫臏是我國戰國時期出現的一位身殘志堅、獨步千古的著名軍事家。他是兵圣孫武的后代子孫,因受奸人所害,膝蓋骨被剔掉,造成了終身殘廢,所以被人們稱為孫臏。后來孫臏逃回齊國擔任齊國的軍師。在齊、魏爭雄的過程中,他指揮齊軍取得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兩次大捷,使齊國成為東方強國。他在作戰中運用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的原則,創造了著名的圍魏救趙戰法,為古往今來兵家所效法?!吨袊幕R讀本·忍辱臏足:孫臏》展現了孫臏在軍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經歷殘酷刑罰,曲折堅毅的一生。
金開誠主編 ·歷史人物 ·2.9萬字
本書從顏真卿七十多年的歲月中截取幾個富有意義的場景,力求以點及面,涵蓋顏真卿的一生,寫出顏真卿和同時代人(賀知章、張旭、懷素、高適、岑參、陸羽、張志和等)的交往,寫出顏體書法形成的歷史因素,為讀者展示渾厚、壯闊的大唐氣象。
薛舟 ·歷史人物 ·4.7萬字
南朝學者任昉在做人、為官、著述等方面皆有突出表現。他歷官宋、齊、梁三代,為時流所重,曾任吏部郎、御史中丞、秘書監、郡太守等職。任昉擅長載筆,為“竟陵八友”之一,與“一代詞宗”沈約齊名,其詩作被鐘嶸列為中品。任昉藏書萬卷,校國家秘書,編四部書目。任昉為人視親至孝,好交友朋,獎掖士友。任昉為官清廉,能抑惡扶弱。本書對有關任昉的史傳材料進行了梳理,涉及內容有:任昉的生平和履歷;與任昉相關人物考析;任昉筆體作品藝術;任昉詩歌藝術;任昉在文獻學上的貢獻;任昉年譜等。
張金平 ·歷史人物 ·14.4萬字
想在半小時內洞悉“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傳奇與沉浮?本書為你揭秘。他,從一介貧寒學徒,憑借過人膽識與精明手腕,創辦“阜康錢莊”,打造“胡慶余堂”,以“戒欺”名傳后世;更因襄助左宗棠西征,官至二品,富甲一方。然而,一場豪賭般的“絲茶貿易戰”,加之政敵的致命暗算,使其商業帝國迅速灰飛煙滅……本書用十篇跌宕起伏的故事,全景展現其從崛起到傾覆的始末,助你快速領悟其商戰智慧、人生哲學與歷史鏡鑒。
凌予編著 ·歷史人物 ·1.6萬字
杜甫是唐朝著名詩人,被尊為“詩圣”。杜甫抱負遠大,憂國憂民,卻一直懷才不遇,最高不過擔任過左拾遺。安史之亂中,他顛沛流離,四處遷徙,最后在成都草堂過上了短暫的安定生活。唐代宗大歷五年(770),病逝于湘江舟中。杜甫的詩歌達到了極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始終貫穿著對傳統儒家道德理念的追求,形成了沉郁頓挫的詩學風格。他的詩歌表現了社會動蕩時期的點滴,真實地反映了戰爭帶來的動蕩與人民的疾苦,被稱為“詩史”。
石任之 ·歷史人物 ·5萬字
本書作者以正史資料為根據,講述了武則天從一介普通嬪妃歷經各種挑戰、逐一化解困難,成長為皇后,最終得以大權獨攬君臨天下的傳奇經歷,并全方位對其進行客觀解讀。作者以輕松明快而又鞭辟入里的語言精到論述了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朝堂政局風向,詳細為讀者分說了武則天的權謀手段與政治布局;對武則天的個人性格特質與情感生活亦多有剖析。
宗承灝 ·歷史人物 ·30.4萬字
本書是梁啟超先生為晚清第一權臣李鴻章寫的傳。作者對他作了客觀的評價,承認他是中國自有外交以來,最有手腕的外交家之一,是中國近代化轉型的設計師,同時也對他能力和見識的局限表達了深刻的惋惜。本書既是了解李鴻章的經典讀本,也是解讀近代史的一把鑰匙。
梁啟超 ·歷史人物 ·7.3萬字
一代名相百里奚的傳奇故事傳頌至今,他勤政愛民,生活儉樸,輔佐秦穆公實現了強國夢想,也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被孟子稱作大賢之人,他的治國理念、愛民思想等對后世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百里奚心系蒼生、品德高尚,深受秦國百姓的愛戴。本書通過五羖大夫、秦霸西戎等精彩的小故事,生動講述了百里奚的曲折人生經歷以及治國理想。
閻扶 ·歷史人物 ·3.9萬字
《荀子傳》是一部關于荀子的歷史傳記作品。作者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關荀子生平事跡的相關著述,以傳記體的形式系統書寫荀子的一生,詳實闡述了荀子“禮法并施”、“性惡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再現了戰國末期的重大歷史件事件和社會現實,力圖讓這位中國儒家學派“后圣”的形象更明晰、更生動,并從荀子的言行中領悟其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以及荀子思想的現實主義傾向和務實精神,重新審視其在儒家學派的地位和價值。
畢寶魁 尹博 ·歷史人物 ·14.4萬字
董仲舒(前179—前104)為西漢哲學家,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少年時專治《春秋》,景帝時為博士,潛心鉆研孔子學說。漢武帝時,召試天下賢良之士,他以“天人三策”相對,要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采納,開此后二千余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局面。他的學說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學體系。本書以漢代為背景,詳盡講述了董仲舒的一生和思想,及其對當時代和中國歷史的影響。
馬勇 ·歷史人物 ·21.6萬字
從歷史的投影里打撈智慧,還原民國以來文化史上的諸多公案真相!本書力圖避開主流認知和敘述模式,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礎上,以隔代人的視角,對中國近現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件重新闡釋和反思。無論是陶希圣眼中的胡適,朋友記憶里的殷海光,還是蘇雪林筆下的魯迅;無論是李敖與蕭孟能之間的恩怨糾葛,名門之媛陶琴薰五十七年佳人薄命,還是“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隱微復雜的從政生涯,抑或那場沸反盈天的“中西文化論戰”,以及“雷案”背后的驚人故事,展現的多為世人有所不知的一面。立足今天對歷史作事后之明或許不難,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當事人飽含的那份了解之同情。
范泓 ·歷史人物 ·19.6萬字
陳其泰先生受教陳寅恪弟子劉節先生、師從史學大家白壽彝先生,主要在先秦兩漢史學、清代及近代學術史、20世紀中國史學領域耕耘,《陳其泰史學萃編》是他三十余年勤勤懇懇治學的結晶。《陳其泰史學萃編》全書共九卷,約300萬字,包括《學術史沉思錄》《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歷史編纂與民族精神》《史學與民族精神》《清代春秋公羊學通論》《中國近代史學的歷程》《再建豐碑——班固與漢書》《梁啟超評傳》《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全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和重大創新?!蛾惼涮┦穼W萃編》是對時代需要的回應。陳其泰先生的著作通過更加準確評價優秀史家、史著的成就,增加了我們對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豐富蘊涵的了解,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刻認識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偉大創造力。陳其泰先生滿腔熱忱,對民族和國家的赤子之心字里行間可見,這種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優秀士人精神的薪火傳承。
陳其泰 ·歷史人物 ·22.2萬字
《林則徐傳》清晰自然地追蹤傳主的人生足跡展開敘述——十四歲中秀才、二十歲中舉人、二十七歲中進士,一直到后來做官、治水、禁煙、遭貶、新疆拓荒、再起、隕落的作為輝煌、跌宕坎坷,努力追步前賢“經世致用”的一生事跡。作品生動地表現了林則徐少年勤學用功,聰慧機敏,壯懷思遠的品行;更非常真實和事實地表現了林則徐為官任事頗富才干的大家氣魄。他治水富民有方、禁煙意志堅毅、平亂多謀,墾殖有效等很多個性故事足以鏡鑒他的性格和偉大人生。林則徐一生,幾任欽差、數任巡撫、三拜總督,為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干事轟轟烈烈,成績卓然,可惜生逢頹世,雖奮力作為而終存缺憾。
郭雪波 ·歷史人物 ·25.1萬字
本書稿作者沒有采用完全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龔自珍的生平事跡,而是通過寫龔自珍所處的大的歷史背景、其整個家族的發展與隕落以及其交游情況構建了一個大的敘事結構,從而介紹、描寫的龔自珍的一生事跡和思想發展軌跡,以及思想、文學活動情況。本傳將龔自珍定位為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家、文學家,來敘述、分析、評價他的思想、文學內涵及其所達到的歷史高度,充分認識龔自珍的思想和文學創作的超越性和價值意義。
陳歆耕 ·歷史人物 ·15.7萬字
本書從李時珍的家學淵源,行醫經驗到著修本草綱目說起,對李時珍的醫學成就和本草綱目的醫學資料珍貴價值都進行了介紹。
金開誠 ·歷史人物 ·2.6萬字
在汲取中外王學研究的基礎上,用通俗而不失品味、嚴謹且不失趣味的語言,將王陽明從凡人到圣人并創立心學的傳奇人生娓娓道來,既寫了他險象環生的仕途命運,又寫了他正己修身的心學思想,還寫了他的詩詞文章以及私人生活,等等。王陽明的一生,作為思想家、教育家,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作為軍事家、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
高興宇 ·歷史人物 ·28.4萬字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寫于1937年,是李長之的代表作,以李白的游歷生活為經,以李白的道教信仰和狂人精神為緯,深入體察“超人”李白的充溢的生命力以及內心之痛苦,解析其詩歌中的豪氣和清真風格的形成。作者以“生命和生活”概括李白的本質,認為詩人對命運的抗爭集中在希望保留住現世上,而其痛苦之源卻是現世的終歸無法保留。作者以銳利的觀察,輔以設身處地的理解,刻畫出鮮活靈動的李白形象。附錄增加作者寫于1951年的《李白》,相得益彰,是了解李白的必讀書。
李長之 ·歷史人物 ·9.7萬字
本書聯系中唐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以《舊唐書》白居易本傳的相關記載為綱,結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詩文作品,敘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書屬于歷史傳記,作者堅持言必有據,不會為了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憑空捏造史實或觀念。本書在國際上影響頗大,1959年已出日譯本,1988年重印,譯者為日本著名漢學家花房英樹。本書具有較強的出版價值,以海外漢學家視角了解中國古代偉大詩人,有利于增進文化交流互鑒。
(英)阿瑟·韋利 ·歷史人物 ·15.1萬字
本書追述老子的成長歷程,寫老子的少年之思,去周都求學,為守藏室史,博覽典藏,再到大道初成坐而論道,然后在他年過半百時再授孔子,最后寫到老子滯留函谷關,在關尹的請求下完成《道德經》。此書重在寫實,在史實的基礎上發揮想象,試圖再現一代圣賢的偉岸人生。
譚偉雄 ·歷史人物 ·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