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李叔同不僅是中國20世紀前半葉光耀一時的藝術家和風華才子,而且后來成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他凡事認真、勇猛而精進的人生態度,激勵了無數人。作者從與李叔同親友弟子的交往回憶中,從紛繁龐雜諸多史料的考偽辨正中,尋訪李叔同鮮為人知的人生蹤跡和隱秘曲折的心路歷程,力圖還原一個真實、有溫度、去神化的弘一大師,呈現了他將豐富、復雜和諧統一于一身的人性特質,摹畫出百年中國由傳統向現代轉型中的生動側影。
汪兆騫 ·歷史人物 ·17.8萬字
本書是作者講述自己祖父——中共老黨員、白區地下工作者、劇作家、左翼文化運動領導者、一九四九年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長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先生的故事。這些故事包括夏衍在周恩來領導的白區工作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在對左翼文化人的宣傳、統戰上,更是成果卓著。作者對這位有著輝煌革命歷史、也有被批判關押多年慘痛經歷的老一代革命者,除了深厚的親情外也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她用自己觀察到的大量細節,呈現出了一位有原則、有才華、有個性、有魅力的革命政治家形象。出于作者自身的專業范圍和興趣,她接觸更多的是祖父在文化藝術界的朋友,例如所謂“二流堂”的藝術家們,對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群,作者的描述生動而傳神。本書所述雖然是一個家庭里女孩子眼中看到的種種情景,但由于所涉及人物本身的特殊性,她的所見所聞仍然包含了一定的歷史價值。
沈蕓 ·文學家 ·17.8萬字
全新譯本,芬蘭語直譯,收錄130張插圖,深描姆明之母托芙·揚松的人生與創作。她為孩子而寫,也為不合群的邊緣人而寫。姆明之母托芙·揚松的人生不僅關乎姆明,不僅關乎童話。她是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的作家,也是芬蘭著名的詩人、油畫家、連環畫家。她輕盈跳躍于不同的領域之間,書寫和描畫著自己的生活。無論是在哪一類創作中,她都秉承一種哲學:安靜地、毫不妥協地擁抱著屬于自己的自由。
(芬)圖拉·卡爾亞萊寧 ·女性人物 ·17.8萬字
陳夢家(1911-1966年)是現代著名詩人、古文字家和考古學家。該書以陳夢家的生平經歷為線索,對其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進行概括評析。內容包括陳夢家在南京和上海的青少年生活,他在中央大學、青島大學、燕京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的學習、創作和教書生涯,他奔赴前線,到國外訪學、打撈青銅器,籌建清華文物陳列室,在中科院考古所進行學術研究等。該書為陳夢家的第一本評傳。在力求客觀、嚴謹和全面評析陳夢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陳改玲 牟利鋒 ·文字學家 ·17.8萬字
公元前138年,張騫率領著百余人的使團從長安出發沿著河西走廊,穿越千里黃沙,走向西域深處,他沒有想到當他再一次望見長安時,已經是十三年后的事了。細君公主的眼淚尚未消散,解憂公主又踏上了去往西域的征途,而歸時卻要半個世紀后才會到來,公元前51年的長安城繁華依舊,然而當年青絲早已如雪……本書上起西漢,下訖清代,講述了80余位西域歷史人物的事跡。在西域的歷史舞臺上活躍的人物大多有著非同常人的經歷,他們左右著甚至改變了西域的歷史格局與最終走向,為我們留下了一部逾越兩千年且波瀾壯闊的西域歷史畫卷。
張安福 ·歷史人物 ·17.8萬字
他是開啟現代化的改革者;他是傳統帝國的裱糊匠;他是一代先進知識分子的凝聚中心;他權傾一時、謗滿天下,他就是悲情宰相——李鴻章。本書文字涉及李鴻章的早年落拓、鎮壓太平天國、創辦洋務運動,簽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周旋于世界外交舞臺直至死去的一生。指出李鴻章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夠忍辱負重,但受制于那個時代,又不由讓人感嘆“以一人而敵一國”的無望與悲慟。唐德剛在《顧維鈞回憶錄》中也提到梁啟超這句“以一人而敵一國”,可見梁先生對于那段世紀歷史的描繪已經在史學界形成了共鳴。本書新增雷頤五萬字導讀,補充更豐富資料,立體解析李鴻章一生。
梁啟超 ·歷史人物 ·17.8萬字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用感人肺腑的筆墨,著力刻畫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3位藝術家,為追求各自領域的藝術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語言澎湃,調理清晰,適合大眾讀者閱讀。
(法)羅曼·羅蘭 ·人物合集 ·17.7萬字
“關公一生,唯義而行,為國勇武,為民德澤,信義素著,守諾不違。無論處于怎樣的境地,無欺無詐,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買,不愿投機。“不棄舊從新,樂為之死”;“金銀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祿,不足以動之”。平民百姓之敬奉關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義,在于忠,在于諾而不海。因為他生則有功于國,有德于民。死則有靈于世。有所求而得報應,洪澤自遠于是,兵家尊為武圣,商界奉為財神,民間敬為護佑平安的至尊。關公代表著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靈,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關羽從歷史后面走出,進入我們的視野,成為我們的神靈。本書從多個角度對關羽進行了品讀,力求給讀者一個最真實的感悟。”
東方誠明 ·歷史人物 ·17.7萬字
《孫開華評傳》的傳主是晚清時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縣的湘軍將領孫開華(1840—1893),他16歲投入湘軍勁旅“霆字營”,一生經歷無數戰斗,屢立軍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瑯嶠事件”(又稱“牡丹社事件”)企圖長期占領臺灣,孫開華率領“擢勝營”駐守廈門,策應沈葆楨處理“瑯嶠事件”,最后迫使日軍撤離臺灣;1884年,法國人為取得越南宗主國地位挑起戰事,并相繼取得馬尾海戰勝利,并占領臺灣基隆。孫開華奉令駐守淡水(今新北市淡水區),他面對法軍的船堅炮利揚長避短、隨機應變,指揮官兵以“麻雀戰”多次擊敗法國侵略軍,取得了“滬尾大捷”,成為晚清不可多得的軍事勝利,為清朝政府與法蘭西政府的談判增添了籌碼。關于孫開華的研究,以往史學界涉及較少,本研究以孫開華的孫氏家族為入手,概述了他在“霆字營”的軍事活動,濃墨重彩地介紹了他在處理“瑯嶠事件”和指揮“滬尾大捷”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地位與作用,輔以《孫開華列傳》等歷史文獻,形成了《孫開華評傳》。
周星林 孫培厚 ·歷史人物 ·17.7萬字
本書試圖建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框架,提出了“涵泳、表現、拓展、語用、童心”等教學新理念,并且從閱讀教學突破口——文本解讀入手,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的方法,闡述了背景懸置與背景還原、文本粗讀與文本細讀、作者中心與讀者中心、多元解讀與一元深讀、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等問題。從教學策略的視角,提出了如何從言語表達和語體教學的角度去實現語文課堂的真實與有效。最后一部分的課堂內的拓展閱讀,提出了從文章到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的基本課型和操作策略。
王小堅 ·綜合 ·17.7萬字
在充斥著陰謀與背叛、刀劍爭鳴、血火叢生的中國歷史中,女人的身影從未隱去,這些女性有的開創了歷史,幾千年的中國歷史畫卷由她們打開;有的讓一個數百年的王朝瞬間灰飛煙滅;有的挽救了民族的危亡;有的葬送了自己的父母之邦。她們改寫了中國歷史,她們的故事讓人哀婉、讓人憐憫、讓人嘆息,她們是中國歷史繞不開的死結。
大胡子二零 ·女性人物 ·17.7萬字
沈克琦是中國杰出的物理教育家(1921—2015),出生于書香門第,終身從事教育工作。他曾經歷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戰火紛飛和顛沛流離,也曾是光芒璀璨的西南聯大1943屆物理系優秀畢業生;他曾在惡劣的環境執起中學教鞭,也曾擔任北京大學的副校長;他曾飽受政治運動的摧殘,也曾是動亂中堅持真理的中流砥柱;1977年他有幸隨后首次派出的中國高等教育代表團訪問美國,親眼目睹了這個教育大國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并試圖深入了解該體系的運轉機制和管理辦法。這些經驗對于一輩子從事物理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他而言十分可貴,這次機遇對這位新中國物理教育發展的見證人而言也是千載難逢。
李軍凱 沈正華 周子恒 ·教育家 ·17.7萬字
溫家寶總理在2010年教師節講話中說:“教中小學也能出大師,師大的領導和教授可以研究整理一下。”在認真學習溫總理講話精神之后,北京師范大學成立專題研究小組,分別從政治、軍事、科學、文學、藝術、史學、哲學、教育等領域查閱文獻,對有過中小學教師經歷的國內名人材料做了較為詳細的搜集和整理。在此基礎之上,編成此書,作為師范生堅定教師職業理想與信念教育的讀物,以激勵學生們投身基礎教育事業,奮發向上,立志成才。本書以成就領域劃分為5個章節,分別為:政治家與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與藝術家,史學家與哲學家,教育家。每章收錄5~6篇杰出人物事跡,每篇文章3000~8000字之間。
北京師范大學組編 ·人物合集 ·17.7萬字
曹革成的《端木蕻良年譜》是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史料卷中的一部。《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端木蕻良年譜》是作者潛心多年整理的有關東北流亡作家端木蕻良生平事跡的一本書。全書按照時間順序,對端木蕻良的生活、創作和交往做了全面而詳細的記錄,重視對端木蕻良前后創作風格轉變的展示,以此探尋端木蕻良的創作動因、題材來源、寫作過程等,從側面反映了一代知識分子思想的歷程。
曹革成 ·年譜 ·17.7萬字
在美國諸多的政治世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四大家族。按照時間排列,分別是:亞當斯家族、羅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族男性成員命運多舛、人丁衰落,布什家族顯然強勢得多。布什家族從政至少可以往前追溯四代。第一代塞繆爾·P.布什是鋼鐵石油大亨,曾擔任過全美招商協會的會長、胡佛總統的顧問。第一個在政壇站穩腳跟的是塞繆爾·P.布什的兒子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經商后從政,當聯邦參議員多年,結識了艾森豪威爾總統,為后輩從政打下了基礎。
王國章 ·領袖首腦 ·17.7萬字
本書是由家屬撰寫的護國將領蔡鍔將軍的傳記。作者結合從家族長輩得來的回憶,平實地記述了蔡鍔將軍的輝煌一生,既不是就材料進行考辨的高頭講章,也不是由史料盲目生發的戲說文字,親情中蘊含著獨立思考與見解,同時首次披露了大量珍貴資料,堪稱蔡鍔傳記的權威讀本。從湘西走來的文弱學子,到名播異域的士官三杰之一;師生,同僚,戰友,與梁啟超超越生死的深厚情誼;與小鳳仙的傳聞,撲朔迷離背后有著怎樣的真相;打響反袁第一槍后,又經歷了哪些驚心動魄……本書都將一一解答。
袁泉 ·政治人物 ·17.7萬字
《名人傳》,又稱《巨人三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一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另一個是俄國的作家,各自處于不同的領域,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而一味沉淪,就一定能沖破肉身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胡蘭成被稱為汪精衛的“文膽”,是一位聲名狼藉的文化漢奸,而他在愛情上的不專一,也使張愛玲的精神深受傷害,而遭憐惜張愛玲的人斥罵。胡蘭成與張愛玲的感情糾葛始終是人們口中不老的話題,而本書則試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解析和詮釋張愛玲與胡蘭成的人生經歷和他們之間那場為世人所關注和議論的愛情婚姻。他們兩人的人生愛情軌跡如同兩條直線,原本平行,始終不會有交集的點,然而愛情的力量使他們的人生軌跡出現了傾斜,兩條直線有了交點,而造物弄人,最終卻在剎那的激情與熱烈之后,他們又重新走向了各自的方向,而且漸行漸遠
夏世清 ·文學家 ·17.6萬字
李鴻章,最具爭議的晚清重臣之一,開啟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許多屈辱條約的簽字者,然而中國近代化的許多“第一”又都與他的名字聯在一起,如中國第一家近代化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中國第一條自己修筑的商業鐵路、中國人自行架設的最早的電報線、中國第一批官派留學生、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海軍等等。國人罵他,是因為覺得他與晚清的許多恥辱有直接關系;西方人敬他,因為認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英)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 ·歷史人物 ·17.6萬字
張一麐(1867—1943),字仲仁,江蘇吳縣人。歷任清季饒陽縣知縣、程德全幕府幕僚、袁世凱時期政事堂機要局局長、北洋政府教育總長、馮國璋總統府秘書長、江蘇省議會議員、國民政府參政會參政員等職。親歷了清末預備立憲,程德全江蘇獨立,袁世凱出任民國總統、稱帝直至退位等種種歷史節點。晚年服務桑梓,心公益,于軍閥混戰中謀和平,提倡國語和注音字母,組建老子軍,參政議政等,盡鄉紳之義,顯文人風骨。張一麐的一生,可以說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與張一麐相結交的群體,他們大多既浸潤傳統,而又開眼看世界;很多人身居高位,而又不失文人本色。《張一麐年譜》以張一麐自撰文字、檔案、報紙、往來函件等資料為基礎,追溯譜主家族源流,記述其一生行跡。本書的出版,將有豐富已有人物年譜、文集、日記產品線的功效。
李少兵 陳詩璇 張萬安撰 ·年譜 ·1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