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英國著名作家彼得·艾克羅伊德以王爾德自己口吻寫的王爾德自傳。王爾德因同性戀被關雷丁監獄兩年,本書寫了王爾德自雷丁監獄出來之后在巴黎的生活,并回顧他的一生成敗。《泰晤士報》評論說:“這本書追溯了文學史上最吸引人的一位人物起伏跌宕的一生,書中王爾德式的機智、聰明和悲劇俯拾皆是。這本書在刻畫這位不尋常的人物同時,成功刻畫了他的生活、時代和個性。”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文學家 ·13萬字
本書講述了沈從文、黃永玉、賈植芳、路翎、穆旦、蕭珊、巫寧坤、李霖燦、熊秉明這九個人相異而相通的命運。除了沈從文,其他幾位大致可以看作一代人——出生在一九一〇年代至二〇年代前幾年之間,到三〇、四〇年代已經成長甚或成熟起來。他們不同于開創新文化的一代,也不同于之后的一代或幾代。他們區別性的深刻特征,是新文化晨曦時刻的兒女,帶著這樣的精神血脈和人格底色,去經歷時代的動蕩和變化,去經歷各自曲折跌宕的人生。這九個人的故事,自然交織進二十世紀中國的大故事;與此同時,卻并未泯然其中,他們是那么一些難以抹平的個體,他們的故事不只屬于大故事的動人篇章,更是獨自成就的各個人的故事。
張新穎 ·人物合集 ·7.6萬字
二十文章驚海內,一輪圓月耀天心。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音樂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聞名于世。他還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先驅、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他在中國美術史、音樂史和話劇史上都開辟了一個新紀元,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培養了不少藝術人才,許多著名音樂家、美術家皆得其親傳,如著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皆出自其門。這樣一位藝術修為全面的藝術家,在歷盡繁華之后,毅然皈依佛門,從此不問凡塵,立志埋名,不務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過起了參禪悟道的僧侶生活。
李世化 ·宗教人物 ·11.1萬字
季羨林對長壽養生、事業成功、立德修身、天人合一等多個方面發表了自己獨到而深刻的看法。我們在大量研讀其作品的基礎之上,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和自己的感悟,編寫了這本《季羨林的處世哲學》,希望能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季羨林的思想,了解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從而在閱讀其作品的時候有所裨益。
李世化 ·學者 ·14.3萬字
林語堂之于我們,是一種濃重的情結,就像村上春樹之于日本,米蘭·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奧地利。他們既是本國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澀,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隨著文字的變遷深深地植入人們心中,不擇水土地生根、發芽、長成。
李世化 ·文學家 ·11.1萬字
后宮,一個女人不想作戰卻別無選擇的戰場!一朝成為帝王的女人后,開始為男人而活,為生存而戰。那些頂尖絕色的皇宮里的聰慧女子,她們在歷史的萬道霞光中,叱咤風云、深謀遠慮、銳意進取、血淚悲歡,譜寫了一段段凄美的史詩。讀悲情故事,嘆紅顏薄命。她們,之所以言其特殊,因為封建時代后妃的身份決定了她們作為一個女性的情與愛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而事實上能夠真正與帝王產生感情的后妃廖廖無幾。好在清王朝畢竟還有那么幾個性情皇帝,自然也會制造出一些風花雪月的故事。
李世化 ·歷史人物 ·17.4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卷,收錄了季羨林兩個重要人生階段的日記,上卷即引起巨大關注的《清華園日記》,記錄了作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的兩年(1932年8月—1934年8月);下卷則是近年首次整理出版的留德歸國后的日記,在時間上接續《留德十年》,記錄了作者學成回國、受聘為北大教授并組建北大東語系的時期(1946年9月一1947年10月)。
季羨林 ·自傳 ·19萬字
本書是沈從文前半生(1902-1948)傳記,是《沈從文的后半生》的兄弟篇,講述在中國歷史變動的1902-1948年間,沈從文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書中敘述他的輾轉流蕩,”傳奇”與平常,”人格放光”與精神痛苦。他與時代密切相連卻持續強韌地保持緊張的”對話”--這是一個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牽涉各種社會關系,承載文學、思想與感情的重量,交織進現代中國的故事。從沈從文的成長、哀樂與創作脈絡中,也可窺見中國的文化環境與氛圍,當時的文人生存狀態。
張新穎 ·文學家 ·19.7萬字
本書從張愛玲的個人境遇落筆,用詩一般的文字,加入對張愛玲相關書信文學作品的解讀,完美展現了張愛玲71年的人生經歷。具體描述了張愛玲坎坷動蕩的人生經歷和深陷迷途、愛恨兩難的感情經歷。真實準確,又生動感人。
彭志剛 ·女性人物 ·14.6萬字
本書是我國著名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集數十年研究積累,在考察以往魯迅研究作品優劣得失的基礎上寫成的。作者不孤立地看待魯迅其人其事,而是從其所處的時代、環境,以及身邊的親友入手認識魯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張、不神化魯迅其人其事,將其作為一個普通人去觀照,力求做到真實;不盲從現有的關于魯迅的評論,也不輕易下任何判語,對有爭議之處不偏袒、不妄議,力求做到客觀。本書從多角度、多層面再現魯迅的經歷、生活、思想、作品,值得關注魯迅、研究魯迅的人閱讀參考。
陳漱渝 ·文學家 ·12.1萬字
本書是中國現代文學學者、著名作家孫郁為張中行先生所作的傳記。他從自己與張中行先生的交往中的感性印象出發,以飽含情感的筆觸勾勒出這位有故事的老人的豐富一生。其間既有時間脈絡,也有生命體驗的線索,不僅敘其事,更畫其魂。它的別致之處也在于,作者和傳主的心靈之交,讓這部傳記在嚴謹客觀之余,更多了以情動人的力量,對于想真切了解以至理解張中行的讀者有很大幫助。
孫郁 ·文學家 ·19.1萬字
《念榮》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張國榮傳記,從年少到成名到離去……作者試圖多維度地展現張國榮的一生,詳細介紹了他這46年中,從他的成長、他的生活、他為人熟知的經典歌曲,他所扮演的角色形象出發,揭露這些光彩背后所不為人知的故事,給讀者展示一個真實的、全面的張國榮。
韓喬 ·影視明星 ·13萬字
蕭紅,一個命運多舛的傳奇女子,她一生苦難,一生流離,悲慘命運磨礪出來的是她令人悲憫的傳奇。年幼失母,年少喪家,被父親開除了族籍,成了無根的草,十幾歲就逃婚、懷孕、被棄。她得蕭軍救助,互生愛意,卻不幸遭蕭軍暴力與背叛;狠心離開,遇端木蕻良,怎奈又遇人不淑,在端木的膽小與自私中隱忍。生命的最后,她認識了駱賓基,并與他許諾來生……這一切不幸的遭遇沉淀了她寫作上的才華,蕭紅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今日讓我們讀她的人生,品她的作品,初來味苦,漸漸地會有一種溫甜,流淌在心間。執此佳釀,與讀者共享。
張慶龍 ·女性人物 ·11.7萬字
美國石油大王、資本巨頭洛克菲勒,出身貧寒,經過不懈的奮斗和努力,締造起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標準石油公司,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石油大王,人們夸贊他為“窺見了上帝秘密的人”。他的人生就是一部艱難的創業史,這本傳記是對他傳奇人生的記錄,更是其財富智慧和投資邏輯的集結。讓我們在輕快的文字中重新審視這段歷史,感悟洛克菲勒先生的人生傳奇。
(美)洛克菲勒 ·財經人物 ·11.7萬字
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跡,也是真正的奇才女子。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她的生活大起大落;她的愛情癡心不悔。她用文字直面世事炎涼、人間冷暖;她把愛寫得蕩氣回腸、可歌可泣,最終自己卻離群索居,晚景凄涼。很多人都沉浸在張愛玲的文字里不能自拔,但是否真正了解過一個真實的張愛玲呢?本書作者也是張愛玲的一個癡迷粉絲,查閱了大量資料,用細膩的文字為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張愛玲——既不是一些人口中的冷艷、驕傲、自私、天才,又不是另一些人口中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去掉各種標簽,把張愛玲更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正如她自己所說人性是復雜的,她自己也是多面的。
張慶龍 ·女性人物 ·12.4萬字
“丑而不陋”,“丑”是天生的相貌,而“陋”則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對待他人、對待生活、對待工作的態度。因此,要善于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不是去彌補自己的缺點。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奮斗,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馬云自我評價
王擁軍編著 ·財經人物 ·16.1萬字
喝多許多酒,作了許多詩,亦經受了許多磨難,李清照用起承轉合的一生說明:名望皆虛空,保持自己才是真。這就是“一代詞宗”李清照的人生。見過怎樣的男人、走過多少套路,才能活得這般瑰麗?本書詩意地還原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傳奇一生。李清照為何能在文人輩出的宋朝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詞究竟好在哪里?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愛情故事是否一如世人所稱頌的那樣完美?她又為何會在三年后另嫁他人,又在短短數月內冒天下之大不韙離婚?借助詩詞路過人生,透過人生品讀詩詞。
江徐 ·女性人物 ·8.7萬字
寫給正在人生路上掙扎、迷茫的你!瀟灑恣意的三毛,以她的經歷、她的文字為證,告訴你:想要的生活并不遠,人生就該這樣過!作者說:我從她的書中遇見了豐富的世界,得以重塑內心格局。曾經無數次質問,為什么讓我這么絕望地活著,但最終因為偶然的機緣,了悟人各有命,你我他皆有悲情。三毛像大部分人一樣,想要看不同的風景、愛剛剛好的那個人,是人生的選擇和生活的態度成就了她的傳奇和無可取代。讀三毛的作品,先從了解三毛的一生開始。
桃花月球 ·女性人物 ·12.4萬字
《毛澤東最后十年》作者講述了自己跟隨毛澤東同志27年所見所聞,特別是較全面地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澤東主席的生活、工作、學習、巡視的工作細節,也披露了“接見紅衛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鮮為人知的情節和片段。尼克松到達中國僅4個小時就受到了毛主席的會見,會見地點、禮節如何安排;如何用輕松幽默的語言化解田中角榮一行心中的忐忑,并在中日建交談判中爭取主動,在《毛澤東最后十年》中,作者都加以詳細描述。
陳長江 趙桂來 ·政治人物 ·16.4萬字
朱孝遠著的這本《歷史學家的故事》是一部評述當代國外著名歷史學家活動的有趣的作品。一群活躍在當今史學研究前沿的著名歷史學家,在教學、科研的第一線上,他們的勤奮產生了動力,思想產生了觀點,方法產生了效率。這些不受墨守成規的程序所束縛的歷史學家,有著情不自禁的感情,關懷人類的信仰和描繪壯麗敘事篇章的才華。盡管風格迥異,但都留下了比較成熟的、完整的、精美的原創性作品。我們很幸運能夠和這些學者接近,他們博學多才、有文化、有教養,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然而從與他們的對話中,卻能夠感覺到他們的堅決的忘我、長時間培養出來的自制和理性,以及向往崇高的、非同一般的智慧和人格。
朱孝遠 ·學者 ·1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