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英]蒂莫西·布萊寧(TimBlanning)劍橋大學現代歐洲史榮休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著有《約瑟夫二世與開明專制》《法國革命戰爭的起源》《浪漫主義革命》《腓特烈大王》《力量的文化和文化的力量:舊制度的歐洲,1660—1789》《音樂的勝利:作曲家、音樂家及其藝術的降臨》等十余部著作。
(英)蒂莫西·布萊寧 ·世界史 ·52.9萬字
站在亞琛主教堂的查理曼大帝王座前,重溫那個締造了歐洲的帝國;穿梭于紐倫堡、布魯日與熱那亞的巷道間,感受中世紀的城市復興與經濟萌芽;漫步在葡萄牙南部薩格里什的懸崖沿岸,暢想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遠眺地平線盡頭帆船歸來的蹤影;在波蘭重逢顛覆人類宇宙觀的哥白尼;在威斯敏斯特的走廊中尋覓議會主義的精神;在凡爾賽宮的掌球廳里看見法國大革命的靈魂……漫步歐洲大陸,了解它的歷史與過去。在21世紀的今天,民族主義逐漸高漲。許多歐洲人不再以歐洲人自居,然而這塊大陸的歷史緊密相聯、不可分割。西班牙人、波蘭人、德國人與法國人經歷過同樣的中世紀、城堡、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大革命、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卻被諸多人遺忘。作者希望,這次漫步能重新喚醒歐洲人血脈中流淌的相同基因。
(法)弗朗索瓦·雷納爾 ·世界史 ·16.6萬字
《國際理解》由知名教育學者、杰出教師扈永進精心選編,內容涉及西班牙內戰、英國《大憲章》、南非的轉折、明治維新、彼得大帝、德克勒克等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或人物……幫助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豐富精神生活。文中附有精彩的精彩快讀、背景介紹、編后絮語和延伸閱讀等版塊,開啟閱讀新方式!通識教育起于哈佛,后風靡世界。本書秉承哈佛大學的教育理念,選取了國內外知名學者多篇精彩著作,更有相關領域專家的精彩解讀,讓讀者能夠以開拓性的思維重新認識人類歷史發展進程。
扈永進 ·世界史 ·13.5萬字
“一戰”入門普及讀本,牛津大學教授、撒切爾政府顧問經典之作,200多頁看清“一戰”全貌。進入20世紀,科技的大發展讓上至政治家、知識分子,下到市井民眾都相信:世界在進步,科學將拯救人類。“一戰”就是從這樣的繁榮和進步中脫胎出來。世界文明的龍頭歐洲內戰不斷,繼而演變成世界戰局。事實證明,表面的欣欣向榮,不過是人們的幻覺而已。戰爭爆發后,人們的又一個幻覺是:戰爭將是短暫的。然而,1914年的馬恩河戰役戳破了幻想的泡沫,人們開始領教到真正的現代戰爭的威力。上千萬人死亡,四個帝國被摧毀,甚至戰勝國也遭到了嚴重破壞?!耙粦稹卑讶祟悘?9世紀強行拖入20世紀。1914年的歐洲就像是一尊眾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后,這片大陸面臨著從經濟到社會、從生活到夢幻的災難性破碎。諾曼·斯通在本書中,改變了以分析為主的歷史專業寫作方式,轉而以敘事為主,穿插新穎獨到的見解,深度解讀20世紀歐洲各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復雜關系,真實具體地刻畫昔日的文明中心,簡潔有力地勾勒出“一戰”這個20世紀重大又復雜的論題。
(英)諾曼·斯通 ·世界史 ·9.8萬字
《世界簡史》是房龍的經典著作之一,打破了傳統地理書羅列數據的寫作方式,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將自然和人文融會貫通。他講述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中的人類是如何去適應自然環境,又如何去嘗試改變環境,進而獲得幸福的過程。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科普書,也是一本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發展史?!皻v史是地理學的第四維,它賦予地理學時間和意義”,體現在這部著作中,那就是以歷史為經、地理為緯的人類生存史。
房龍 ·世界史 ·25.4萬字
《拜占庭帝國史》自拜占庭城建立講起,以拜占庭帝國的創立、發展、衰落直到滅亡為主線,為人們描繪了前后近兩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作為城市,拜占庭是如何被建立的?又是如何轉變為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哥特人是如何進犯拜占庭帝國的?又為何最終轉戰歐洲?西羅馬帝國如何覆滅?尼卡暴動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查士丁尼一世如何拓展拜占庭帝國版圖?他和貝利撒留的關系又是怎樣?波斯帝國如何覆滅?斯拉夫人怎樣威脅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又是如何崛起?席卷拜占庭帝國的毀壞圣像運動的起因是什么?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又是什么?拜占庭帝國為什么會衰落?十字軍又為什么要毀滅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如何重新建立?最終又如何被奧斯曼帝國滅亡?本書中將一一為您解答。
(英)查爾斯·歐曼 ·世界史 ·16.5萬字
本書第二卷(既第十五至第二十五章)講敘了安熱萬王朝的衰敗、分裂與沒落,這是一段紛爭不斷、戰火連綿的歷史,其中包括蘇格蘭獨立戰爭、英法百年戰爭和被稱為“玫瑰戰爭”的英格蘭內戰。亂世出英雄,所以這也是一段充滿了傳奇的歷史,為后世留下了一串不解之謎。出于這個原因,它成了作家和影視傳媒人士的寵兒:從莎士比亞的王室四部曲(包括《理查德二世》、兩部《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到菲莉帕·格里高利的《白王后》《紅王后》和《國王制造者的女兒》,再從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到呂克·貝松的《圣女貞德》,歷史在新的媒介中延續。
(英)查理斯·狄更斯 ·世界史 ·11.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溫度計、血壓計、阿司匹林、青霉素、CT掃描儀、試管嬰兒、人造心臟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7.1萬字
好望角系列:我們看見的不僅是一個海角,而是一個新的世界。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小林秀雄獎獲獎作品、暢銷日本十年、日本近現代史研究前沿之作。日本人緣何一次次走向戰爭?為何認定唯有戰爭才是出路?羅振宇盛情推薦。橫渡孟加拉灣:自然的暴怒和移民的財富(豆瓣評分9.4,哈佛大學教授解讀印度和中國在孟加拉灣的戰略競爭有何不同?)被掩蓋的原罪:奴隸制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揭露美國商業的骯臟秘密,一部你值得了解的美國黑暗史。豆瓣讀書9.2分高分推薦,羅振宇盛情推薦。)
(日)加藤陽子 (美)愛德華·巴普蒂斯特 (印)蘇尼爾·阿姆瑞斯 ·世界史 ·83萬字
畢藍老師留美二十余年,從看到美國到看透美國,以細膩、真誠、幽默的文筆,自2010年起開始在博客上寫美國,從“五月花號”開始寫起,時至今日,依然持續更新中。網友評價她的美國史“簡明而不簡單,嚴謹而不嚴肅”。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來聽畢藍老師給你講講美國的故事……從1789年到1797年,從弗農山莊到總統府,1789年4月16日上午10點,57歲的華盛頓帶著他的兩個法寶赴任美國總統……
畢藍 ·世界史 ·8.9萬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歷史篇章中,同盟國、軸心國的正邪對峙已經塵埃落定,但回顧彼時的動蕩歲月,背后的波詭云譎仍鮮為人知:張伯倫與丘吉爾如何先后維護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國?一戰慘敗的德國如何在施特雷澤曼的運籌帷幄下重獲生存空間,又是如何在希特勒的領導下走向覆滅?法國的馬奇諾防線是否真的一無是處?外強中干的意大利二戰之路能否被改寫?日本為何會自滅于軍部內耗?蘇聯怎樣憑借“斯大林式戰略”改變歐亞大陸地緣版圖?美國如何審時度勢,介入戰爭,贏得全球霸權?……知名青年學者王鼎杰做出了獨樹一幟的解讀。
王鼎杰 ·世界史 ·18.7萬字
本書是由法蘭西公學院教授帕特里克·布瓊主編,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巴黎政治學院、國家檔案館等學術機構的122位歷史教授和研究員參與創作。這部著作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是傳統的法國史,也不是傳統的世界史,而是“以世界史為資料解釋的法國史”。作者們以時間為線索(從史前至2015年),在政治、文學、醫學、藝術、教育等多個領域,摘選重要的歷史事件和現象,論述了法國與世界之間的相互影響及聯系。法國與世界在這部書中自然交融,這在全世界的歷史類書籍中都屬于一種有趣的創新。
(法)帕特里克·布瓊主編 ·世界史 ·53.9萬字
本書是西方人觀察、研究太平天國革命的重要作品,是當代人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無法回避的重要資料。本書依托當時在華游歷的傳教士見聞、西方在華官員的記錄等一手資料,全方位、多層次、寬角度地展現了太平天國革命爆發、興起、發展的全過程。
(英)查爾斯·麥克法蘭 ·世界史 ·12.7萬字
1471年,舍隆河畔的血雨腥風即將決定羅斯大地的命運……隨著莫斯科公國羽翼漸豐,諾夫哥羅德陷入了恐慌。他們開始尋求外國盟友的幫助,謀求通過女市長與立陶宛親王的結合來抵御莫斯科進犯的腳步。與此同時,遠在羅馬的天主教廷向莫斯科大公伊萬三世伸出聯姻的橄欖枝,以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為籌碼,力圖重振東西分裂的教廷,而莫斯科人也存著自己的算盤:他們將擎起“第三羅馬”的大旗。面對所向披靡的莫斯科公國,諾夫哥羅德共和國能夠逃脫被吞并的命運,帶著這片羅斯的土地投奔西方嗎?
詹姆斯·達根(James Dargan) ·世界史 ·19萬字
1853年6月,美國的四艘蒸汽船來到日本江戶,打破了日本兩百年來的閉關鎖國政策,史稱黑船來航。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宣布開國,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同時,日本的地方武士組成尊攘派,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1867年,幕府還政于天皇,但也并不打算放棄對日本的掌控,雙方在京都的伏見鳥羽進行了一場激戰,雖然最終以幕府一方的失敗而告終,但江戶城依舊在德川家手中。
櫻雪丸 ·世界史 ·23.9萬字
《英國史Ⅰ:在世界的邊緣?(3000BC-AD1603)》包括超過1500年的英國歷史,從羅馬第一次入侵到伊麗莎白女王非凡的統治時期。本書的視角從文明誕生開始,到諾曼征服,從宗教戰爭、黑暗的中世紀到亨利二世的國家風波;黑死病的爆發,幾乎毀了半個歐洲的人口,都鐸王朝錯綜復雜的矛盾,伊麗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之間的沖突構成了本卷的主要內容。通過故事本身探索相互關聯的主題網絡——一個民族國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斗爭,歷史內在推動的力量都在期間可見一斑。
(英)西蒙·沙瑪 ·世界史 ·25.5萬字
1095年至1291年,在教皇的號召下,一群狂熱的基督徒在近兩百年間發起了八次試圖收復圣地耶路撒冷的遠征,對東西方世界影響深遠。1219年至1260年,強大的蒙古人在四十余年內先后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西征,建立起空前龐大的帝國。本書激情講述了這一系列發生于中世紀歐亞大陸上的征服戰爭。伴隨著浩浩蕩蕩的十字軍隊伍和縱橫無敵的蒙古鐵騎,傳奇人物一一登場,紅胡子、獅心王、薩拉丁、成吉思汗、拔都、山中老人……一盤疾風驟雨的歐亞大棋局序幕拉開。血火交織中,權力與欲望、夢想與榮耀、貪婪與野心,勾勒出一幅蕩氣回腸的中世紀歷史圖景。即將迎來的,是新的時代與秩序。
曲飛 ·世界史 ·28.7萬字
里斯本,這座擁有2000年歷史的葡萄牙首都,有過輝煌,也有過黑暗。1755年的地震及其所引發的海嘯、火災,給這座“被困在西班牙與大西洋之間”的古城負上了沉重的傷痕。里斯本的故事是一個從災難的灰燼中涅槃的故事。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國記者巴里·哈頓,以其對這座城市深切的愛、詩意而親切的文風,帶領讀者漫步里斯本的街角巷弄,探尋歷史遺跡留給當代的線索信息,一睹葡萄牙帝國的今昔往事。
(英)巴里·哈頓 ·世界史 ·16.7萬字
本書系作者由201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部落社會理論視野下的印度現代早期農業社會研究”成果文稿修訂而成。該書在當代國際學界印度史學轉向的學術語境下,全面細致地考察了正統印度史學和新印度史學對印度現代早期農業社會和莫臥兒帝國的不同詮釋,創造性地提出了歷史空間理論。此外,作者還進一步深入考察了正統印度史學和新印度史學的歷史性問題,從智識史的角度解析了正統印度史學和新印度史學產生的具體歷史脈絡。本書是國內學界關于印度史學轉向的第一部專題著作,它的出版將大大更新我們的印度史知識,對國內學界的印度史研究產生深刻影響。
王立新 ·世界史 ·23.8萬字
美國內戰結束后的1865年至1877年,史稱“重建時期”,這段時間重建的不僅是南方經濟,更是整個美國的民主,其余波在100年后的1960年代乃至今天的美國依然存在?!吨亟ㄖ畱稹肥菍γ绹鴼v史重大且極富挑釁性的貢獻。了解重建時期,對于人們理解那些今天仍在攪動美國政治的問題,如公民身份的定義、平等的含義、國家和州政府的相對權力,是大有裨益的。
(美)道格拉斯·R.埃格頓 ·世界史 ·2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