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世紀的終結:1273—1494》是英國中世紀史學術巨擘、皇家歷史協會主席、格拉斯哥大學與愛丁堡大學歷史學教授理查德·洛奇代表作品,是引起西方學術界轟動的歷史名著,次以宏大的歷史背景為基礎,開創性地提出了終結中世紀的三大歷史事件——宗教改革運動、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辟,系統地講述了中世紀向現代演進過程中神圣羅馬帝國、法蘭西王國、英格蘭王國、波蘭王國、奧斯曼帝國、佛羅倫薩共和國、威尼斯共和國等國家的興衰。
(英)理查德·洛奇 ·世界史 ·37.7萬字
地球,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在無垠的宇宙空間不過是滄海一粟,卻是孕育人類的搖籃。當人類的始祖始用雙手制造簡陋的石器,便與猿相揖別,人類的歷史也徐徐拉了帷幕。地球,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在無垠的宇宙空間不過是滄海一粟,卻是孕育人類的搖籃。當人類的始祖始用雙手制造簡陋的石器,便與猿相揖別,人類的歷史也徐徐拉了帷幕。
郭方 ·世界史 ·14.4萬字
《中世紀的王國與王朝》梳理了中世紀中期的變革和歐洲王國的變遷,包括歐洲的外邊界如何確定,君主制的鞏固和封建貴族權力受限,王朝國家的起源和各王國杰出君主的不斷涌現(如法蘭西的腓力·奧古斯都和圣路易,英格蘭的亨利二世和“獅心王”理查,以及卡斯蒂利亞的阿方索八世和費爾南多三世),涉及綜合性大學的建立與羅馬式藝術風格的盛行、城市生活和行會的發展等,詳細、清晰地呈現了中世紀文化對歐洲王國發展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8萬字
本書用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歷史圖片及地圖等資料,還原了中世紀晚期這一歐洲社會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歐洲經歷了重重危機。黑死病導致人口銳減,農業陷入危機;金融市場動蕩不安;英法百年戰爭戰亂;抗議運動盛行……危機也波及中歐、東歐,甚至拜占庭帝國。同時,這一時期國家機器得到強化,王權日益強大,軍隊建設邁向專業化,貿易得到擴張。歐洲逐漸走出中世紀的迷霧,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種子開始萌芽。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1.4萬字
本書集中講述了古希臘古典時代的衰落及終結。綜合利用文字記載、歷史地圖、文物遺址、復原模型,尤其是搜集世界各大博物館珍藏的反映這一時期歷史風貌的畫作、雕塑等藝術品,用豐富可靠的史料,立體生動地再現了古典時代后期希臘霸權的爭奪與更替,尤其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及其帶來的混亂與崩裂,雅典的落敗直接導致城邦制以及古希臘文明從鼎盛而走向消亡。本書也專題講述了古希臘的醫學、雕塑藝術及公民教育等內容。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編著 ·世界史 ·10.5萬字
《瑪雅史》為美國知名考古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教授羅伯特·J.沙雷爾和學者洛·P.特拉克斯勒合著的瑪雅文明史研究巨著。本書全景式呈現了被譽為“森林王國”的瑪雅在不同時期的王國之都,如蒂卡爾、科潘、奇琴伊察等的貴族政權、平民生活、社會制度、生存環境、生產技術、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和成就,特別是對瑪雅王國的文字書寫、天文歷法、神廟建筑、雕塑繪畫、宗教祭祀、原始農業、內外貿易、部族戰爭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講解,進而在根本上解答了這個偉大的世界第五大文明的神秘起源,以及其由盛轉衰、最終走向失落湮滅的核心原因。
(美)羅伯特·J.沙雷爾等 ·世界史 ·32萬字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是歐洲著名的外交史學者、現代外交史學的重要奠基人羅伯特·巴爾曼·莫厄特的代表作品,始于1878年《柏林條約》簽訂,終于1923年魯爾危機,詳細講述了歐洲四十五年歷史中的重要事件,深入解讀了巴爾干危機、“一戰”、巴黎和會、國際聯盟、歐洲失敗的戰后重建始末。作者帶著深沉的感情,理智的思考,描繪了歐洲列強貪欲膨脹、走向戰爭,勝利國對戰敗國實行侮辱性的、敲骨吸髓式宰割,戰后歐洲強國失去理性、陷入瘋狂,從而使歐洲不斷陷入惡性的至暗時刻的畫面。
(英)羅伯特·巴爾曼·莫爾特 ·世界史 ·9萬字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女王,從登基到執政,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英國脫離歐洲,她經歷了英國各個時期的歷史階段,也見證了近百年大英帝國的興衰起伏。本書將女王和她的家族成員作為敘述的重點,以多樣的視角剖析英國皇室,展示女王所要處理的諸多政務難題、家庭矛盾,以及皇室成員之間的情感糾葛。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是如何順利繼位的?菲利普親王與女王之間有著怎么樣的微妙關系?皇室力求與希特勒建立友好關系?女王是如何與首相撒切爾相處的?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生動再現女王與王室成員的點滴細節,將女王統治時代下的諸多歷史人物表現得淋漓盡致。
(英)克萊夫·歐文 ·世界史 ·20.7萬字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黑旗:ISIS的崛起》與《審判薩達姆:午夜的絞刑》中東政治平衡遭到破壞,薩達姆預言成真;其中《黑旗:ISIS的崛起》一書深入描述了ISIS奠基者扎卡維如何將一個從約旦黑獄中走出的組織,發展為足以操控全球60億人心理恐慌的中東幽靈,同時首度揭露了小布什、奧巴馬的接連軍事誤判,如何幫助恐怖組織ISIS一步步發展壯大。《審判薩達姆》則完整呈現薩達姆對24年執政生涯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之“自述”,深度解析霸權主義對當今世界的深刻影響,石油、宗派、權力、伊斯蘭國,大國博弈為什么選擇中東?“一葉知秋”,伊拉克戰爭改變了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對中東和亞太地區的政策。
(美)喬比·沃里克 約翰·尼克松 ·世界史 ·41.4萬字
在《文明》一書中,肯尼斯·克拉克廣泛的敘述檢視了西歐自羅馬帝國滅亡的發展,涵蓋了組成西歐文明的觀念、書籍、建筑和藝術作品。作者帶領我們從九世紀的愛奧納島到十二世紀的法國,從佛羅倫薩到烏爾比諾,從德國到羅馬、英格蘭、荷蘭和美國。與這些歷史背景相對的是,他描繪了一個人物的非凡陣容——給予文明以新的能量,拓寬我們對世界和我們自己的認知的男人和女人們。他也強調了由他們創造出的天才作品——在建筑、雕塑、繪畫、哲學、詩歌、音樂、科學和工程的領域,從拉斐爾所繪的雅典學園到布律內爾設計的橋梁。《文明》是克拉克對歐洲文明永遠的鄉愁,在他的娓娓道來中,我們將會看到:藝術家在怎樣的時刻,如何擺脫時代的束縛?藝術又是歷經怎樣的時期,如何穿越時空的羈絆?
(英國)肯尼斯·克拉克 ·世界史 ·15.8萬字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為主線,講述了1701年到1714年以法蘭西波旁王室為中心的利益集團與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為中心的利益集團的大混戰。為什么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是波旁王室與哈布斯堡王室爭奪歐洲霸權的決戰?路易十四的戰略失誤與法蘭西霸主地位的動搖存在怎么的關系?戰爭期間,心懷鬼胎的列強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是如何突破道德底線、條約約束火中取栗的?列強之間的不理性妥協為什么決定了《烏得勒支和約》簽訂后歐洲政治格局是脆弱不堪的?本書將詳細解答。
(英)菲利普·亨利·斯坦厄普 ·世界史 ·18.8萬字
四大文明古國組團出道,為啥只剩中國屹立不倒?《半小時漫畫世界史》續篇!全網2000萬粉絲漫畫式科普開創者混子哥新作!看半小時漫畫,通世界各國歷史。翻開本書,在鋪天蓋地的段子中,看懂另外三大文明古國的前世今生!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世界史 ·2.6萬字
本書是國內學者撰寫的一部研究拜占廷帝國史的專著,全書采用通史與專題史想結合的方法,按王朝成立時間順序,分別介紹了君士坦丁時代、查士丁尼時代、伊拉克略時代、毀壞圣象時代、馬其頓王朝的統治,以及帝國衰落與十字軍運動、尼西亞流亡政府、拜占庭末代王朝與滅亡等,從而較為全面闡釋了拜占庭帝國的產生、發展及影響。
陳志強 ·世界史 ·30.6萬字
1095年至1291年,在教皇的號召下,一群狂熱的基督徒在近兩百年間發起了八次試圖收復圣地耶路撒冷的遠征,對東西方世界影響深遠。1219年至1260年,強大的蒙古人在四十余年內先后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西征,建立起空前龐大的帝國。本書激情講述了這一系列發生于中世紀歐亞大陸上的征服戰爭。伴隨著浩浩蕩蕩的十字軍隊伍和縱橫無敵的蒙古鐵騎,傳奇人物一一登場,紅胡子、獅心王、薩拉丁、成吉思汗、拔都、山中老人……一盤疾風驟雨的歐亞大棋局序幕拉開。血火交織中,權力與欲望、夢想與榮耀、貪婪與野心,勾勒出一幅蕩氣回腸的中世紀歷史圖景。即將迎來的,是新的時代與秩序。
曲飛 ·世界史 ·28.7萬字
本書從外交史的角度,系統地剖析了歐洲百年劇變。拿破侖·波拿巴第二次退位及他的帝國覆亡后的歐洲政治格局是怎樣的?維也納會議是在什么背景下召開的?列強是如何維持歐洲均勢的?維也納會議后的歐洲政治走向為何受“神圣同盟”和“四國同盟”的支配?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是如何獨立的?美國發布《門羅宣言》的目的是什么?民族主義是何時取代正統主義的?克里米亞戰爭是如何爆發的?歐洲外交家是如何解決意大利問題的?普魯士是如何崛起的?德意志帝國是如何統一的?意大利的統一和德意志的統一對歐洲武裝和平局面的形成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說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東方問題再現的原因是什么?兩次巴爾干戰爭有何不同?為什么說帝國主義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本書將深入解讀。
(英)羅伯特·巴爾曼·莫厄特 ·世界史 ·23.2萬字
本書講述了伊麗莎白時代的英格蘭商人和冒險家如何穿越大西洋,到新大陸定居的故事。1584年,沃爾特·雷利組織的遠航隊到達羅諾克島,為了在這里建立定居點,他們在接下來20余年的時間里進行了許多嘗試和探索,投入了許多金錢、人力和物資。他們的經歷或有趣或悲慘,有些人的下落至今仍是個謎。在一代又一代的冒險家的努力下,1611年,詹姆斯敦終于建成,這是英格蘭人在遙遠的大西洋彼岸建立起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作者以大量日記、手稿資料為基礎,為讀者講述這段跌宕起伏、激動人心、神秘生動的故事,帶領讀者一道踏上前往美洲的探險旅程。
(英)賈爾斯·米爾頓 ·世界史 ·19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較為全面深入地闡釋了上世紀偽滿時期日本殖民統治者如何以法律手段維系日本在東部內蒙古的統治。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幾乎利用了目前所能利用的所有公開相關文獻資料,從殖民立法的活動、形式、程序、特點,涵蓋行政、經濟、刑事、司法等各個方面,充分展現了日本殖民法律的本質,從而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駁斥日本極右勢力美化侵華戰爭的言論,能夠較好地發揮警醒世人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宋從越 ·世界史 ·20萬字
M譯叢套裝05包含《克里米亞戰爭:被遺忘的帝國博弈》和《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克里米亞戰爭:被遺忘的帝國博弈》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借宗教爭端入侵今屬羅馬尼亞的多瑙河兩公國。隨后,搖搖欲墜而勉力維持其歐洲勢力的奧斯曼帝國、擔心俄國擴張的英國,以及想要重塑輝煌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陸續對俄宣戰。持續18個月的克里米亞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損失,并徹底改寫了歐洲的政治格局,深刻影響了俄羅斯和土耳其的現代化進程。《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通過對18世紀興起的俄羅斯芭蕾、繪畫、詩歌、戲劇和音樂等討論,探索俄羅斯文化中歐洲文明與民間元素之間的分歧,“文明”和“本土”兩個俄羅斯之間的對抗,以及貴族上流社會和底層農村民眾間的分裂。書中更進一步討論“俄羅斯靈魂”和“俄羅斯性”的建構與表現,揭示政治、國族認同、社會觀念、風俗習慣、民間藝術、宗教等對俄羅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呈現出一幅充滿戲劇性的細節、輝煌炫麗的文化長卷。
(英)奧蘭多·費吉斯 ·世界史 ·85.1萬字
本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從解讀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文獻入手,在剖析各項賦役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考察了亞述各種賦役制度的源頭、發展演變的歷程、賦役的內容、、征發對象和征收方式等,從而探討了賦役制度的特點與規律。亞述的賦稅制度是一個內容廣泛的統一體,高度凝聚了亞述和兩河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碩果,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本書是從經濟的視角詮釋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國洪更 ·世界史 ·21.7萬字
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東北部,是非洲文明古國之一。它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有古城堡、古教堂等歷史遺產,是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埃塞俄比亞工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其已經成為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是非洲聯盟、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等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亞在本地區外交事務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埃塞俄比亞的政治、歷史、經濟、社會、文化、外交各方面的情況。
鐘偉云 ·世界史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