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二戰期間,面對強大的納粹戰爭機器,英國不得不想方設法削弱敵人的力量。本書作者賈爾斯·米爾頓通過生動的描寫,講述了英軍在二戰主要戰場之外開展的幾次精彩的偷襲和暗殺行動。在丘吉爾的支持下,幾位典型的英國紳士,不顧軍隊和政府內部堅持傳統的老派人士反對,策劃領導了這些完全不講紳士風度的行動,他們發明新式武器,建立培訓游擊隊員的學校,為被占領區的抵抗組織運送炸藥……這些不屬于常規軍隊的秘密戰士為戰爭的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英)賈爾斯·米爾頓 ·世界史 ·22.1萬字
從大約兩萬年前人類掌握谷物烹飪到現在,本書作者講述了世界上主要飲食的興衰歷史。透過多種飲食表面上的混雜局勢,作者揭示了烹飪譜系圖潛在的簡明規律,說明了烹飪哲學中關于健康、經濟、政治、社會和神靈信仰的周期性變化如何推動新飲食的建立,其中一些被選為帝國飲食,在全球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作者還闡述了商人、傳教士和軍隊如何將飲食跨越山脈、海洋、沙漠和政治邊界。本書的創新敘事方式將烹飪如語言、服裝或建筑,視為人類創造的事物。通過強調烹飪如何將農產品變成食物,并將全球而不是某個特定的國家作為舞臺,挑戰了支撐當代食品運動的農耕和浪漫主義神話。
(美)蕾切爾·勞丹 ·世界史 ·35.2萬字
這是《圣經》的故事。我寫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你們應該比現在更多地了解《圣經》,而我又實在沒法告訴你們,到哪里才能找到我要你們掌握的那種知識。當然,我可以要求你們閱讀原本的《圣經》,但我不能肯定你們是否真會去讀。有些人相信,這部圣書是專門委托給他們的事情。許多年來,像你們這個年紀的男孩,就是因為這些人的莊嚴面容和令人難以親近的態度而給嚇跑了。然而,如果不知道這些故事,你們就不能算接受過完善的教育。而且,在你們人生的某一段時間里,可能非常需要蘊藏在這部古老編年史中的智慧。
(美)亨德里克·房龍 ·世界史 ·30.8萬字
巴勒斯坦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是亞、非、歐三大洲的結合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自人類誕生伊始,這里就不斷上演爭奪生存資源的斗爭,巴以沖突更是持續一百多年未得到有效解決。然而,這里不僅有歷史與宗教,硝煙與戰爭,還有熙熙攘攘的城市與鄉村,現代化的高等院校,蓬勃發展的信息產業……本書全面介紹了巴勒斯坦的國情概覽、歷史、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基本情況。
姚惠娜 ·世界史 ·21.6萬字
《世界歷史讀本》(套裝全5冊)是英國著名歷史學者伊麗莎白·奧尼爾創作的世界歷史通俗讀本。作品精彩生動地講述了人類從誕生至20世紀的全過程及對世界格局有著重大影響的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本書故事性極強,敘事親切有趣,語言簡潔流暢,是入門者輕松了解世界歷史的不二之選。
(英)伊麗莎白·奧尼爾 ·世界史 ·28萬字
從風帆時代的海上強國迦太基、古希臘、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到如今的海空天大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英國,都是海空天文明的貢獻者。從舟槳風帆木船,到蒸汽鐵甲與核動力航母;從孔明燈熱氣球滑翔機,到飛機飛船空間站與深空探測器,海空天文明與力量在大國博弈中不斷發展壯大。航海、航空、航天(以下簡稱“海空天”)是文明與力量的象征,是大國強國的標志。本書站在海空天文明與力量之形成和發展的視角,以海空天裝備和技術發展為主線,選取與海空天文明形成密切相關的國家和事件,按章節順序展開,回顧15世紀以來的大國崛起與興替。本書圖文并茂,前后邏輯性較強,旨在給人以新的感觸和啟發。
吳獻東 ·世界史 ·21.1萬字
《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研究》的最終成果,共8卷,包括:《利比亞史》《埃及史》《阿爾及利亞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蘇丹史》《索馬里、吉布提、科摩羅史》《毛里塔尼亞史》。本書是《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之《利比亞史》,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比較全面反映利比亞自古迄今的通史性著作。全書分8章,涉及利比亞古代文明的歷史交往、卡拉曼利王朝的興衰、奧斯曼帝國占領下的利比亞、意大利殖民時期的利比亞、利比亞聯合王國的興衰、卡扎菲治理下的利比亞、后冷戰時代的利比亞等內容,梳理了利比亞通史的脈絡演進和基本問題。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31.4萬字
《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研究》的最終成果,共八卷,包括:《利比亞史》《埃及史》《阿爾及利亞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蘇丹史》《索馬里、吉布提、科摩羅史》《毛里塔尼亞史》。《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內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比較全面反映非洲阿拉伯國家自古迄今的通史性著作,它采用國家通史的體例,以歷史敘述方式,從縱橫兩個維度多視角地闡釋各民族和國家的形成,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演進的特點和規律,客觀的展現了非洲阿拉伯各國歷史演進的脈絡,并對各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看法和觀點,填補了我國學界在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研究上的空白。本書是《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之《蘇丹史》,展現了蘇丹歷史演進的脈絡,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演進的特點,是第一部中國學者撰寫的較完備的蘇丹通史。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33.8萬字
本書共分十一章,基本按時間順序介紹了索馬里、吉布提和科摩羅三國的歷史和政治制度變遷、文化和經濟發展等情況,其論述重點在索馬里的歷史及其與阿拉伯文化的關系,最后一章專門敘述三國和中國外交關系的發展。作為第一部系統論述東非三國歷史的著作,本書緊緊抓住阿拉伯文化在東非的發展和影響,和中國自古以來與東非地區的交流和交往這兩個問題,既是填補研究空白的研究成果,也是“一帶一路”文化研究的具體體現。本書條理清晰、語言通順,是比較易于閱讀的世界通史類讀物。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31.3萬字
本書完整梳理了阿爾及利亞的歷史,涵蓋其歷史地理概貌、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伊斯蘭教統治時期、法國殖民統治時期、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運動及其獨立,和本·貝拉、布邁丁、沙德利、布特弗利卡時期的阿爾及利亞建設,并在書末特別論述了中國與阿爾及利亞的關系。可以說,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阿爾及利亞通史,貫穿其古今發展,展現了一個非洲國家發展獨立的艱難歷程。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29.7萬字
《古代埃及史》是我國埃及學主要奠基人劉文鵬先生的重要專著,是迄今為止中國學者撰寫的篇幅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古代埃及史專著。全書除導論以外,共分12章,從古埃及舊石器時代史前文化敘述起,至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止。它以文明的演進為主線,敘述了古埃及人由城市國家發展到統一王國——帝國并由盛到衰的過程,揭示了埃及文明的起源。本書運用英、俄、日等多語種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展開介紹,內容豐富,可讀性強。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39.6萬字
《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研究》的最終成果,共八卷,包括:《利比亞史》《埃及史》《阿爾及利亞史》《摩洛哥史》《突尼斯史》《蘇丹史》《索馬里、吉布提、科摩羅史》《毛里塔尼亞史》。阿拉伯板塊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阿拉伯板塊,就不能深刻理解人類命運共體體的意義。《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是國內學者撰寫的第一部原創性比較全面反映非洲阿拉伯國家自古迄今的通史著作,它采用國家通史的體例,以歷史敘述方式,從縱橫兩個維度多視角地闡釋各民族和國家的形成,以及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演進的特點和規律,客觀的展現了非洲阿拉伯各國歷史演進的脈絡,并對各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看法和觀點,填補了我國學界在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研究上的空白。本書是八卷本《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之《突尼斯史》,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比較全面反映突尼斯自古迄今的通史性著作。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24.2萬字
亞洲的歷史是由水域塑造的歷史。在《奔騰不息:雨、河、岸、海與亞洲歷史的塑造》一書中,歷史學家蘇尼爾·阿姆瑞斯通過亞洲的雨水、河流、海岸和海洋的故事,以及試圖控制它們的氣象觀測員,工程師和農民的故事,重新審視了亞洲的歷史。從印度的角度來看,他展示了對水的夢想和恐懼如何塑造了政治獨立和經濟發展的愿景,激發了人們通過水壩和水泵重塑自然的努力,并扭轉了國家內外的緊張關系,為讀者思考亞洲歷史進程提供了新的視野和啟發。
(印)蘇尼爾·阿姆瑞斯 ·世界史 ·23.7萬字
《越南通史》將近600頁,起自越南上古傳說時期的鴻龐氏(公元前2879—前258年),至20世紀初法屬時期結束(1902),全書內容精煉而有系統,詳略得當,主要歷史細節均未遺漏。在1949年第3次修訂版的最后,作者增加了一份只有一頁多的簡短“暫語”,簡略提及了1945年保大退位并移交政權給越盟政府期間越南抗法運動的事。《越南通史》的“新”并非因其是第一部用國語字寫成的通史,更重要的是作者是首位參考西方史學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的學者,克服了中國傳統編年體史書敘事零亂、結構松散的缺點。
(越)陳仲金 ·世界史 ·30.7萬字
本書約33.5萬字,分為4編,包括18篇論文。集中體現了周春生教授對文藝復興時期歷史、文化的基本看法,對人文主義的評論;論述了文藝復興史研究領域3位學術拓荒者即皮尼奧蒂、布克哈特、西蒙茲的研究成果,強調他們的研究在理念、方法、內容擇取等方面的開創性地位;梳理、評析了西方18世紀以降的文藝復興史學術研究;全方位評介了馬基雅維里這位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界繞不開的人物。作者從學術史的梳理入手,就西方19世紀的藝術史、佛羅倫薩城市史、美第奇家族史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學術回顧,對人文主義、世俗性文化等進行歷史性批判,對“個體主義”“詩性智慧”“烏托邦”等傳統概念展開進一步辨析闡釋,強調應當從多重視角來認識人文主義文化的本質和歷史影響,特別不能忽略曾經有過并繼續在發酵的負面因素。將馬基雅維里的相關討論單列為一編,作者著重探討了馬基雅維里對人性與政治關系的看法、馬基雅維里的國家政治和權力運作理論、馬基雅維里政治思想的影響。從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論與實踐雙重角度回顧馬基雅維里世俗性政治思想的實質和影響
周春生 ·世界史 ·34.1萬字
在俄國君主制最后的150年里,歐洲風云變幻,工業化迅猛發展,市民階層崛起,現代政治思潮席卷各國,無不給羅曼諾夫王朝帶來挑戰。正如君主制并非一成不變,冬宮及其廣場也扮演著多種角色:它是皇室居所、帝國展示權力的舞臺、匠人與建筑師的訓練場、藝術品博物館,也是首都市民生活的中心。在這里,君主與平民相遇,皇宮與城市交匯。成千上萬民眾從各地來到圣彼得堡,成為宮殿的建筑工、建材供應商、差役仆從、守衛士兵、藝術家、文物管理員……他們與皇室成員一起上演著一幕幕精心編排的君主制大戲。而1917年,當布爾什維克占領冬宮,這座由人民搭建、打理、參演的舞臺也最終由人民繼承……
(美)蘇珊·P.麥卡弗里 ·世界史 ·20.8萬字
我們如何講述自己的疼痛?如何應對疼痛?沃爾夫森歷史獎與弗蘭克爾獎得主重磅著作,一部跨越三百年的疼痛文化史。在逃避痛苦的時代,讓我們看到疼痛自有其意義。從牙痛、頭痛、痛經、肌肉痛,到精神痛苦,每個人都為疼痛所擾,都試圖用各種形象的隱喻來描述它。從“積極的情感體驗”到需要戰勝的“邪惡”,人們對于疼痛的認知和講述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有些人借此展現英雄氣概,有些人則無權喊疼;有些人被認為對疼痛天生敏感,有些人則似乎特別耐疼……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差異?人們在痛苦時如何自處?本書講述了18世紀以來關于疼痛的故事,橫跨醫學、文學、宗教、生物等各領域,考察人們對疼痛的講述發生了哪些變化,信仰、性別、種族、階級等意識形態因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展現了身體、意識、文化、語言之間的動態聯系,為我們理解疼痛提供了新方法。
(新西蘭) 喬安娜·伯克 ·世界史 ·26萬字
幕末強藩追求的并不是武力倒幕,卻是強化幕藩體制的“公論”。由此出發,明治維新漸次發展為對“王政復古”、中央集權制度的追求與探索,并最終導致了世襲身份制的解體。本書使用“解決課題和權力斗爭的循環”這一連貫視角,敘述明治維新的變化過程。本書是著名明治維新史研究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三谷博的集大成之作。它從近世的歷史背景談起,結合國際環境、世界秩序,注重歷史比較,呈現了從幕末到明治初年,日本社會和政治的全面圖景。作者反對明治維新史領域最常見的人物或單一對象研究,即關于“特定的某人或某個藩建功立業”的英雄主義故事,強調幕末日本各方力量(幕府、朝廷、公家、強藩等)不同政治見解的碰撞及權力博弈的過程,顛覆固有的歷史結論,為讀者呈現全新的明治維新敘事。
(日)三谷博 ·世界史 ·22.2萬字
本書集合了一流思想史家對現代歐洲思想史研究的反思性討論,前瞻性地指明未來思想史的發展方向。本書收錄了14篇論文,涉及20世紀主要的思想史流派(觀念史、語境主義、概念史等),思想史與社會理論、文化史、科學史、學科史等領域的關系,以及為前幾代思想史家所忽視的主題,如心理和“自我”、國際和全球、性別、學科交叉。
(美)達林·M.麥克馬洪等 ·世界史 ·23.9萬字
《歐洲的擴張1415—1789》是哈佛大學希根森歷史講座教授威爾伯·科爾特斯·阿博特所著世界史重磅力作,全景呈現了15世紀至18世紀歐洲現代文明的誕生與擴張,精彩講述了現代歐洲興起的多維歷史,揭示塑造現代世界的核心力量。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從地理大發現到海外殖民,從民族國家興起到資產階級革命,持續四百年的歐洲擴張運動開創了新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范式,深刻影響了現代世界的形成。伴隨這場運動所帶來的“進步”,分割世界的各類屏障被打破,現代文明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世界。這是一部歐洲擴張史,也是一部現代世界形成史。
(美)威爾伯·科爾特斯·阿博特 ·世界史 ·3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