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隋唐兩朝的興亡史。從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開始,到黃巢占領長安,唐朝大勢已去止,以隋唐兩朝皇帝為敘述線索,涉及到隋朝建立到唐朝歷經鼎盛、中興、衰亡、傾覆三百余年來重大歷史事件、典章制度、戰爭決策等,展現出了此間無可比擬的氣象。該書有言而有征的史學底色,注重解析,在展現隋唐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時,又不乏具體細微的細節,讓讀者能感受到隋唐之際的英雄風采,兼具通識性與故事性,亦是一本很好的隋唐通識。
吳宗國主編 ·中國史 ·26.2萬字
馳騁于大漠草原的蒙古貴族,憑借著金戈鐵馬,以氣吞萬里如虎之勢,成為第一個人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廣袤的東亞大地上演繹出了一幕波瀾壯闊的歷史劇,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大元王朝》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詳細解讀了元朝的歷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順帝、耶律楚材等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今人的面前;將蒙古軍西征、丘處機與成吉思汗以及蒙元歷史上的各種歷史事件娓娓道來。為今人繪制出一幅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蕩氣回腸的精彩歷史畫卷。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5.2萬字
元朝,從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算起,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下元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北逃為止,共計九十七年;若從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開始算起,也不過一百六十二年,相較于之前的唐朝、宋朝和之后的明朝、清朝,毫無疑問,元朝是一個短命的朝代。盡管元朝的統治歲月十分短暫,但是這段歷史卻是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是漫漫歷史長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朝代,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元朝,既不是轉瞬即逝的一顆流星,更不是曇花乍現的一隅小國。其輝煌與雄偉的身姿如一頭蒙古雄獅,不怒自威。斗轉星移,物是人非。
謝國計 ·中國史 ·20.9萬字
東西兩晉,中國歷史上黑暗又耀眼的時代。這里有最美貌的男人,最率性的女子,生兒子最多的皇帝,殺皇帝最多的牛人,有史上最狂放、最讓人神往的名士,更有最自由也最壓抑的風氣。“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作者以兩晉時期的人物為主線,嚴肅考據,梳理歷史脈絡,探究事件因果,打造讓人一看就懂,拿得起放不下的兩晉歷史!《拿得起放不下的兩晉史·下冊》主講東晉的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入華等歷史變故。
舊時艷陽 ·中國史 ·27萬字
蔡以忱(1899-1928)生于湖北省黃陂縣蔡家榨白家嘴。湖北省立第一師范畢業,中華大學教授。曾投身五四運動與大革命運動,1923年經董必武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0月25日在湖南澧縣壯烈犧牲,新中國成立后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這是第一部關于革命烈士蔡以忱的長篇傳記。作者利用在海內外搜尋的原始檔案,左圖右史,情文并茂地還原了傳主“鑄劍”精禽、農運領袖與秋收起義風云人物史實;納百家言,尋訪民間譜牒與知情人士,獨家描述了這位清官后裔、理學世家、大學教授走出“象牙塔”,追求真理、為民請命的心路歷程,謳歌了傳主在大革命熔爐里,鐵血鑄就正義劍魂的悲壯人生。此次再版增加了近幾年作者收集的一些全新資料,修訂原版存在的問題。
裴高才 肖咸炎 ·中國史 ·21.1萬字
《草原帝國》是一部經典中亞通史著作,由著名的東方史學家勒內·格魯塞所著。《草原帝國》描繪了三千年來大草原上上演的一幕幕氣勢恢宏的歷史劇:斯基泰、匈奴、突厥、蒙古這些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國風起云散;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兒這些“上帝之鞭”掀起橫貫歐亞的歷史狂飆。《草原帝國》以開闊的歷史觀為讀者梳理出這些赫赫有名的游牧民族背后共通的歷史脈絡,并書寫了草原帝國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歷史畫卷。
(法)勒內·格魯塞 ·中國史 ·21.5萬字
《呂著中國通史(上)》分門別類地、有系統地敘述了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這種體例的中國通史對于初學者有一定用處,它對幫助讀者初步掌握中國歷史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社會經濟、政治制度以及學術文化等系統的歷史知識有很大的好處。
呂思勉 ·中國史 ·24.1萬字
本書收入石川禎浩考證中國近代史實的論文15篇,聚焦在兩個問題上:一是晚清民初的民族主義思想;二是1920年代的國民革命。作者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礎上,巧妙提出問題,加以嚴謹論證,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治學風格。如對晚清“睡獅”形象的觀念溯源,對“黃帝”符號流行的解讀,“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告示牌的考證,都經過縝密的考辨,得出了扎實的結論。本書的出版,將有助于推動國內研究,也會引起一般歷史愛好者的興趣。本書尚未出版日文版。所收論文,少數已譯為中文發表,此次作者做了重新修訂。其他原用日文或英文發表,作者免費授予版權。只需支付譯稿費。
(日)石川禎浩 ·中國史 ·27.7萬字
本書全面介紹了中國文化的要義,對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思想、成就與缺陷,以及歷史上的文化論爭都進行了精確的論述,并提出了自己“綜合創造論”的文化主張。本書是學習中國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提高中華文化修養的優秀讀物,本書也是極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普及讀物。
張岱年 程宜山 ·中國史 ·23.2萬字
曹操竟是道教的“末日救世主”?諸葛亮竟然和呂布有同一個偶像?宋太祖的“良心”竟然坑了北宋!不怕暴風雪的蒙古人?不存在的!自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以來,中國開啟了“兩千年的帝國”時代。但是王朝更迭和帝王專制,這樣的定式思維能否概括浩浩兩千年的歷史?中華帝國廣袤的領土上,有著塞北的馬策與刀環;有著“手把青秧插滿田”的中原農耕民族;有著西域絲綢之路上遍布胡商身影的龜茲、高昌;有著西南瘴氣密布的山林;還有槳櫓聲聲、門閥林立的江南水鄉……朝堂之上,暗流洶涌:儒生和方士、軍閥和世家、貴胄和官僚……錯綜復雜的勢力明爭暗斗帝國外部,強敵環伺:藩鎮、叛軍、敵國虎視眈眈……什么樣的統治者才能管理這樣復雜的帝國?什么樣的權謀智慧才能維系這個微妙的天下?這就是中華帝國的歷史——它比小說還要奇幻和精彩。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審視帝國的興衰榮辱,品讀帝國統治的藝術。本書從“人心”“霸業”“權謀”“興衰”四個層面,通過兩個主題并結合兩個時代,運用詳實的史料和專業研究,剖析中國古代兩千年“帝國時代”的歷史脈絡,探究帝國統治的藝術,以全新的思路書寫中華帝國的簡史,從帝國的興亡探求中國數千年來,歷史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輝。
歷史研習社 ·中國史 ·17.4萬字
西晉末年,司馬懿的子孫為了爭奪權力,展開了長達16年的大混戰,并引發了神州陸沉的永嘉之亂,古老的中國由此進入了動蕩的東晉十六國時代。從開國(317年)到亡國(420年),東晉歷時103年,一直在門閥政治的泥淖里掙扎,皇權與門閥的博弈一直沒有停止。本書以溫情細膩且克制的小說式筆法,以先后控制東晉朝政的瑯琊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幾大家族間的“權力的游戲”為線索,將幾大家族的盛衰榮辱與東晉王朝的百年興亡娓娓道來,脈絡清晰地梳理了東晉這段充滿挑戰與變革,同時又引人入勝的歷史。
張巖 ·中國史 ·29.1萬字
1911年,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出版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集中體現了其管理思想與研究成果,引起了當時美國企業界和管理學界的廣泛關注,泰勒所倡導的科學管理制度被稱為“泰勒制”,激起了當時人們研究和發展科學管理方法的熱情,許多人成了泰勒的追隨者并為科學管理理論的完善與發展做出了很好的貢獻。在漫長的管理理論發展史中,這本書被認可為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它標志著一個全新的管理時代的來臨,掀起了一場企業管理的變革,使得西方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早期工廠管理實踐向科學管理邁進了一大步。也在其后百年中激勵和啟示了無數的管理者。時至今日,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一直被奉為管理人不可不知的經典。
(美)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 ·中國史 ·5.5萬字
劉統教授以真實的史料、質樸的語言、宏大的格局、恢弘的氣勢,客觀地分析了國共兩黨的每一步戰略決策、戰役部署,詳細呈現了指揮決策和實際作戰情況,揭示了國民黨是怎樣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滑鐵盧,描繪了人民軍隊波瀾壯闊的熱血征程。《決戰:西北解放戰爭1945~1949》講述了重慶談判破裂后,人民解放軍保衛延安,轉戰陜北,三戰三捷;激戰沙家店,宜川大捷;血戰蘭州城,挺進青海、寧夏、和平解放新疆等歷史事件。在一場場戰役和歷史事件的描繪過程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毛澤東、彭德懷等一批我黨領導人形象,國民黨方面相關人物如胡宗南、劉戡等人的性格特點也在事件進程中躍然紙上,對抗雙方不僅是硬件的對決,更是將領之間的較量,在激戰中,人物性格推動戰事走向,極具張力。
袁德金 ·中國史 ·48.3萬字
國內《西洋鏡:海外史料看甲午》薈萃了英國《倫敦新聞畫報》(100張圖,2萬字記者一手報道)、英國著名諷刺畫報《笨拙》(15張漫畫)、法國畫報(80張圖,2萬字記者一手報道)、日本風俗畫報(由日本的從軍記者,根據他們在戰場上的“所見所聞”編寫的。1894年至1895年共出十期與關甲午增刊。目前該書全套即使日本也很難找到)等關于甲午的經典圖文記錄,對于市場上關于甲午和中日話題的圖書具有極強的市場差異化。
趙省偉主編 ·中國史 ·4.5萬字
《長征:1934—1936》是一部詳細描寫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道路上所經歷的經典戰役的實戰案例集,為勝利叢書之一種。其中共收入9個知名戰例,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在中國革命,在中華民族到了危急關頭的時候,以大無畏的勇氣、靈活的戰法戰術、堅定的革命理想,走完了這一條漫漫長征路,譜寫出一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革命的壯麗史詩”。
吳笛主編 ·中國史 ·10.4萬字
本文講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生平以及他開創的弘治盛世。明孝宗朱祐樘,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雖然他只有三十六年的短暫生命,卻造就了一個繁華燦爛的十八年盛世。這段歷史夾在大明成化朝黑暗歲月與正德朝荒唐年代之間,卻帶給了中國人一段足夠幸福與懷念的生活。明孝宗朱祐樘被稱為“中興令主”,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一批為人正直的大臣,開創了一個盛世,史稱“弘治中興”。本書追根溯源,全景式呈現明孝宗朱祐樘傳奇式人生,同時講述了如劉大夏、王恕、馬文升等名臣的沉浮人生。
張嵚 ·中國史 ·21.4萬字
本書以《樊山政書》所反映的清末法制變革中樊增祥任藩、臬兩司的司法公文為研究對象,圍繞轉型時期的“變”與“不變”、“新”與“舊”之間的沖突與溝通,及其在司法中的體現這一主旨,從清末法制變革的觀念與效果、省級司法理念、省級官員對地方詞訟的指導與監控,以及這一時期的司法文體對西方文體的抵制與接受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康建勝 ·中國史 ·20萬字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和助手劉恕等人根據大量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全書以時間為序記錄史事,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網羅繁富,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資治通鑒》以戰國至五代期間的史事為發展脈絡,生動詳細地敘述了歷代帝王將相們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舞臺上所經歷的生死悲歡。自問世以來一直被為官為政者視為案頭必備之書,也是一代偉人毛澤東最喜歡閱讀的巨著之一。因此,我們特地從原著所記三千多個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中,精心遴選近兩百個最精彩、最經典的故事,采用白話文的形式,編寫成了這本《資治通鑒故事》。全書以原書卷次為序,加以組織整理,既保留了原書精髓,又使得文字更適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在古文今譯的過程中,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同時每個故事后都附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書內容。
(宋)司馬光 程學峰編譯 ·中國史 ·14.5萬字
吳晗于1963年至1965年間組織了一批專家學者,如知名歷史學家汪篯、白壽彝、鄧廣銘、鄭天挺、翁獨健、胡厚宣、陰法魯、何茲全、戴逸等,他們一起整理、編寫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大家編小書”是保證本書高質量的重要前提。作為一本歷史普及讀物,本書形式活潑,各個題目之間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內容簡短精悍,給讀者以必要的歷史常識;取材廣泛,介紹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概況、著名人物及歷史掌故,不同于教科書和辭書;有趣好讀,內容中穿插故事情節,生動呈現有溫度、有態度的中國歷史。全書上溯至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下止于中華民國創立初期,時空跨越50萬年,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是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經典讀物。
吳晗主編 ·中國史 ·37.9萬字
紫禁城,金碧輝煌的宮殿建筑、享譽中外的珍貴文物,它是一個王朝興衰更替的見證。清朝,就如同一個龍鐘老人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之后,蹣跚地步入其最后的一段行程,也給今人留下的是撲朔迷離的景象和揮之不去的惆悵。改朝換代的戰爭、雄才大略的帝王、空前絕后的疆域、思想文化的鉗制、貪官污吏的丑態、西方列強的侵略、開明人士的自救、異域文化的東漸、維新改良的嘗試、推翻帝制的革命。本書就是把大清三百年嬗變所沉淀的老底,深挖出采,淘洗一番,而這一切,都在本書中有所呈現,一句話,全面講解大清王朝,講述充滿疑團的大清王朝三百年。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