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對東北流域文明的專書研究,比較詳細地論述了黑龍江流域及其組成部分如嫩江流域、牡丹江流域、烏蘇里江流域、遼河流域,以及大小凌河流域、圖們江流域和鴨綠江流域的歷史與文化,介紹了各流域的地理環境、古族、古城、古國和各種文化遺存等。作者通過對各個遺跡、遺物的介紹和論述,力圖呈現東北各流域文明的演變與發展,從而使讀者對東北流域的各種文明有更深的認識。
王禹浪 ·中國史 ·25.1萬字
《古史探微》收錄了楊寬先生主要的散篇論著,匯編為《古史探微》,從土地制度到行政制度,從年代到文獻,從神話到諸子,論題亦甚豐富。所錄皆楊寬先生關于古史研究方面學術價值較高、最有代表性的論文,涉及先秦及秦漢政治、經濟、學術等諸多方面;尤其是楊寬先生對古史神話傳說的研究,被日本學者高度評價為從疑古派中出現,充分攝取釋古派的方法和成果,努力開拓“新釋古派”的“新境地”。
楊寬 ·中國史 ·51.5萬字
看半小時漫畫,通五千年歷史,用漫畫解讀歷史,開啟閱讀新潮流!《半小時漫畫中國史2》是《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系列的第2部,高潮迭起的大漢王朝,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恣意奔放的魏晉風度,都在本書中大放異彩!《半小時漫畫中國史2》,其實是一本嚴謹的極簡中國史!作者曾獲前央視主持人、熱播網綜《奇葩說》導師張泉靈鼎力推薦!看半小時漫畫,通五千年歷史,用漫畫解讀歷史,開啟閱讀新潮流。僅僅通過手繪和段子,二混子就捋出清晰的歷史大脈絡:春秋戰國像個班級、大秦過把癮就死、三國就三大戰役、魏晉亂世多奇葩、南北朝盛產敗家子、大唐酷炫民族風……掀開紛繁復雜的歷史表象,略去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每一頁都有歷史段子,每三秒讓你笑翻一次,而二混子手繪的帝王將相則是又賤又蠢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曹操、孫權,全都和你我一樣,有優點和缺陷,有朋友和敵人,他們在歷史關鍵節點迸發出的驚人能量鑄就了三千年的精彩中國史。而你在笑出腹肌的同時,不知不覺已經通曉了歷史。
二混子 ·中國史 ·2.3萬字
《近代史學刊》是教育部百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主辦的專業學術刊物,登載1840~1949年中國近代史領域內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專題討論、研究論文、研究綜述、書評、史實考訂、學者書札、學術信息等。本書是第21輯,分為海關與近代中國、近代財稅與金融、近代行業史研究、政治與文化研究、學術綜述、書評6個部分。
馬敏 ·中國史 ·23.9萬字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以文獻資料結合豐富的考古發掘成果,并經過許多次的實地考察,系統地研究論證了中國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發展演變,其中多所創見。楊寬先生認為先秦到唐代是實行封閉式都城制度的歷史階段,在西漢、東漢之際,都城制度發生了一次重大變化,整個都城的格局由“坐西朝東”變為“坐北朝南”,在唐宋之際,都城制度發生了又一次更大的變化,即由封閉式變成了開放式。這是由都城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引起的變化。《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對中國古代都城都作了詳細的考察研究,并配以大量的圖片資料以資說明。
楊寬 ·中國史 ·36.7萬字
本書論述的中國國家的起源問題,乃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這個重大學術課題的核心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然而輝煌燦爛的中國文明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經歷了什么樣的歷程產生形成的?許多學術界前輩、國學大師都曾探討過這一問題。本書作者采取多學科交叉結合的研究方法,廣泛運用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的理論,系統整理、分析考古學發現材料,對傳世典籍的種種古史傳說試做整合解釋,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新意的理論觀點,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古史研究體系。這部力作是對作者近年來提出的“文明和國家起源路徑的聚落三形態演進”說,進入國家社會之后所經過的“邦國—王國—帝國”說,以及“夏商周三代為復合制國家結構”說這些學術體系的系統展示和進一步深化、完善。
王震中 ·中國史 ·38.6萬字
本套叢書記載了從神話傳說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歷史,采用手繪畫風和歷史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選配近千張彩圖與珍貴文物照片,經過嚴謹考據,加上寫實技法表現歷史事件與人物裝扮,讓孩子身歷其境,借以傳達正確的歷史常識,更可豐富孩子的美感經驗。本書以孩子能懂的經驗、語言,講述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人、事、時、地、物,讓原本抽象難懂的觀念或復雜背景,變得生動活潑、逸趣橫生,給孩子樹立一個清晰的中國正史概念。
何孝榮主編 ·中國史 ·8萬字
《中國近代史常識》以中國的近代化為線索,講述了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抗日戰爭前的,中國近百年的近代史。作者在講述中國近代史時,總結出“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關系國家興亡”。闡述在面對世界大變局時,中國人民所做出的自強不息的改變,并分析這些改變失敗的原因。本書引領著近代史研究的風潮,為史學界公認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蔣廷黻 ·中國史 ·10.9萬字
以世界史為坐標,讀懂3000年來的中國和世界!不讀中國史,不知中國之偉大,不讀世界史,不知中國之特質!在世界視野下回顧中國史20個專題,視角宏大,觀點多具顛覆性!本書將世界史和中國史納入同一個時空,用漫畫形式再現了中國與世界在歷史上相互借鑒、相互交流的繽紛圖景。中國文明的起源有哪些世界因素?為何羅馬帝國分裂后未能再統一?中原與草原有哪些奇特的歷史循環?為什么說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這些歷史上的關鍵性問題,通過一幅幅妙趣橫生的漫畫一一呈現,輔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講解,讓您在捧腹大笑中了解中國歷史,用俯視視角全面洞悉歷史規律。
張宏杰 ·中國史 ·3萬字
當今世界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是每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非農經濟的支點。然而,城市的意義并不只體現在實用功能上。作者極富創見地將城市作為觀察中國文明與歷史的切入口,系統地剖析了幾千年來文明的發展與歷史的演進怎樣體現在城市建設中。本書以大量中西文獻及前沿考古成果為依托,從軍事和政治體制、經濟狀況、領土變化等方面梳理了自新石器時代到當下的城市發展脈絡,力求細致還原五千年中華文明和城市的變化軌跡。
薛鳳旋 ·中國史 ·19.4萬字
本書分為三部分:一是歷史地理研究,包括對中華民族的始祖炎、黃二帝若干史實的考證,對《穆天子傳》及穆天子西征的研究,對西周初年營造成周城的考證及對洛陽城址變遷的研究,對春秋戰國至漢代中山國的研究,對漢初趙佗占據龍川古城的歷史影響,以及對大運河的研究等;二是地名研究,主要有《談地名學與歷史研究》,以及對我國縣命名的研究,對有關地名考證的諸多問題的研究等;三是對譚其驤師的回憶文章及一些有關歷史方面的著作。
史為樂 ·中國史 ·23.7萬字
飲食與娛樂跟一般人的生活最為貼近。在百多年間,香港的飲食及娛樂行業,有些因為時代及環境變遷而漸次消失,有些卻仍然屹立不倒,伴隨香港居民走過每個年代。本地歷史專家鄭寶鴻,繼《香港華洋行業百年—貿易與金融篇》后,在《飲食與娛樂篇》藉著二百多幅難得一見的照片及多則報章資料,回顧百多年來香港二十多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飲食及娛樂行業,讓你通過段段歷史細節,體味往昔的一刻消閑。
鄭寶鴻編著 ·中國史 ·5.2萬字
本書是一部從中外關系史角度以整體—全球雙重視野和國家—社會雙重主線思考論證的明代絲綢之路史,嘗試再現14世紀末—17世紀中葉中國與世界大轉折時代絲調之路上中國與世界關系演化的歷史軌跡及其國際關系體系構建。全書由整體篇、海上篇、文化篇組成,秉承中外文獻結合考證的治史特色,對于明代中國與世界關系從陸海各條通道進行了側重專題的論證和全面的整合研究,注重發掘明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和中外關系的互動互鑒史實,歸納總結了明代整體絲綢之路在中國史乃至全球史的歷史定位,闡明了明代中國對于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萬明 ·中國史 ·68.7萬字
1946年6月,國民黨當局發動全面內戰。戰爭初期,在我軍粉碎了國民黨妄圖速勝的企圖后,國民黨軍隊改行重點進攻陜北和山東解放區,延安陷入危急。面對國民黨胡宗南等部的進逼,毛澤東和黨中央作出了主動撤離延安的戰略抉擇。自1947年3月起的一年多時間,中共中央開始了艱苦的陜北轉戰,成功實現了戰場形勢由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折。本書是國內研究中共中央轉戰陜北最全面、最詳盡的成果之一。全書以恢宏而不失細膩的筆墨,描繪了人民戰爭的波瀾壯闊,再現了戰斗現場的驚心動魄,講述了轉戰途中的千鈞一發,展示了黨中央謀篇布局的高瞻遠矚。歷史雄辯地證明:一場戰爭乃至一個黨的勝敗,最終取決于人心的向背。
劉統 ·中國史 ·32.8萬字
本書聚焦戰后香港建筑的形成、機制、事件、作品和人物。介紹了戰后重建的求存拮據和1980年代的起飛輝煌,既涉及公共建筑、公共屋村建設也談到私人開發項目,同時記錄了1950年代在香港開拓的建筑師以及戰后成長起來的本土代表人物的成長歷程和作品。透過此書可了解香港現代歷史、探索香港建筑設計的演進。
薛求理 ·中國史 ·11.2萬字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隋唐”一卷。一般教科書對隋代的歷史總是匆匆帶過。氣賀澤先生對于隋朝的歷史,則頗為重視,有些看法頗為新穎。作者特別強調佛教對于鞏固隋朝統治的意義。就全書的側重點而言,作者對于貞觀之治評價不高,論述簡略;對于武則天的掌權,則與同時期日本等東亞其他地域的女主政權做出聯想。與一般中國教科書或者斷代史不同,作者對于唐代花街柳巷世界、長安和洛陽的城市景觀、五代山及房山云居寺等地的佛教文化都要專門的敘述。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和當代日本隋唐歷史研究綜合性成果,體現了日本學者觀察隋唐歷史的獨特視角。
(日)氣賀澤保規 ·中國史 ·22.2萬字
《西南聯大歷史通識課》一書按通覽與專講縱橫史學。共兩個部分:以聯大必修課教授雷海宗的“中國通史”為主,再增設教授專題專講。專講共摘選五位西南聯大教授的名篇,以點代面,還原歷史的性情與溫度。如此編排,既能有兩位老師的篇章互文成趣,多層次啟發讀者,又能保持作者獨立性和階段的系統性。
吳晗 雷海宗等 ·中國史 ·15.3萬字
十位文史領域一線學者,全景式勾勒盛唐文明地圖,回望黃金時代的中國與中國人。如果中國歷史有一個“黃金時代”,那么或許就是唐朝。她像19世紀的英國、20世紀的美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各方面卓越于世,極具輻射力。本書邀請十位重量級專家學者,從全球視野和文明的角度來理解唐帝國,在吸納近數十年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詳實而活潑地講述唐代的政治文明、物質生活和審美風尚,并通過佛教、詩歌、樂舞、書畫等主題,立體呈現唐人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千年不墜的偉大傳統。
榮新江等 ·中國史 ·14.6萬字
明太祖為什么建都南京?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是如何形成的?明代為什么會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明朝是亡于“廠衛”“黨爭”,還是“外族”“流寇”?明朝是絕對皇權的時代,廢丞相制,興文字獄,建錦衣衛,設東西廠,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然而,明朝又是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階段,出現了被后世稱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經濟繁榮現象。這個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是怎樣的獨特存在?翻開本書,讓我們跟隨歷史大家吳晗一窺大明王朝的真實面貌,了解其因何而興,因何而亡。
吳晗 ·中國史 ·28萬字
大明帝國興衰史本書講述了大明王朝的興衰存亡與其官僚、軍隊的興廢之間的聯系。在明朝歷史上,流氓兼強盜的朱元璋,依靠強大的軍隊建立皇朝以后,史書上記為太祖高皇帝,而失敗了的李自成便成了盜、賊、匪、寇,盡管他也作過皇帝,但舊史家是勢利的。然而,武力可用以奪取政權,卻不能用以治國,治國必需建立一個得心應手,御用的官僚機構,而官僚必用文人。士大夫的利害和皇權是一致的,他們為皇權服務,幫助皇帝治理國家,一旦這個機構徹底腐化,帝國必然隕落。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以公正嚴謹的態度、真實有趣的史料,從官僚、軍隊這兩個最主要的角度為我們揭開大明帝國興衰背后的歷史邏輯。歷史的鏡子古時候,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卻在得了科第后先為自己娶了一個姨太太;官員們滿口清正廉潔,私下里卻肆意揮霍,縱優狎妓;那些名儒大家號稱淡泊名利,卻在入仕后兩面逢迎,拜高踩低……歷史是一面鏡子,它不僅可以照出王朝興廢,朝代更易,還可以照出當時人們的思想,社會的風俗,以及那些隱藏在光鮮外表之下的復雜人性。《歷史的鏡子》從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角度為我們詳細講述了歷史上腐敗的起因、腐敗的表現、腐敗的影響以及對反腐的思考。中國人的生存規矩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必須遵從社會的生存規矩。在中國歷朝歷代中,皇帝有皇帝的生存規矩,官員有官員的生存規矩,百姓有百姓的生存規矩,每一個人都在當時社會制定的游戲規則里掙扎著,生活著。在封建社會中,天子君臨四方,萬人朝拜,為了守住祖宗基業也要與眾人博弈;官員們高人一等,外表風光無限,卻也伴君如伴虎,整日提心吊膽;百姓總以為平平淡淡、安守本分就好,卻不想反被層層剝削。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以歷史的眼光解讀中國古人的生存法則,總結他們的生存智慧和經驗教訓,以史鑒今。從《金瓶梅》到《清明上河圖》:吳晗讀史札記著名歷史學吳晗從一系列罕見的典籍文書里,挖掘出塵封已久的歷史故事。在這里,我們能看到人們對《金瓶梅》的誤讀與曲解、《清明上河圖》與《金瓶梅》的歷史聯系、西王母的故事演變過程、《山海經》中的古代故事及其系統、明朝胡惟庸黨案之真相、咸豐時代王茂蔭的幣制改革以及建州史中被篡改、偽造和歪曲的李滿柱……吳晗通過精準解讀、嚴密推理,將這些生動的歷史故事轉述給大眾,讓我們在歷史中享受推理的樂趣!
吳晗 ·中國史 ·4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