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部北宋歷史群像劇!在這里,你將看到:李煜的成長環境原來如此血腥;朝臣都是太監的南漢用象仗;柳永因為一首詞成為“民族罪人”……蘇軾竟然也在考試里“作弊”?王安石和司馬光曾經是莫逆之交,終“化友為敵”;“烏臺詩案”到底是誰了小報告?蘇軾因結黨被貶并非冤案;周邦彥的情敵竟然是皇帝……
陳望北 ·普及讀物 ·13.9萬字
為其奇跡驚嘆,為其罪行扼腕,閱讀德國的歷史,你一定會受到深深的震撼。
肖石忠主編 ·普及讀物 ·43字
本書參考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主編《世界通史》時遵循的“寫世界歷史應該諸區并立,重視各個地區的相互交往、相互滲透、相互競爭,但又不排斥某一時期以某一區域為重點”的理念,以時間為經,將世界歷史分為“古代社會”“中世紀”“近代史(上)”“近代史(下)”“現代史”“當代史”六大部分。在每一部分中,以對重點區域、重點國家的講述為緯,既有相互穿插,又相對完整獨立;以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內容為主,也兼及文化與科技。全書內容基本以簡短詞條的形式呈現,并配以200余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多樣的圖片,濃縮歷史知識,囊括歷史精華,很適合隨時翻閱,以充實和提高自己。
朱立春編著 ·普及讀物 ·53.5萬字
人不可能一帆風順,皇帝手下的文臣武將經歷可能更加坎坷。商湯的宰相伊尹之前曾做過奴隸;西漢的開國元勛韓信曾受胯下之辱;漢武帝的大臣卜式曾是個牧羊人;明成祖的謀士姚廣孝之前曾是一名僧侶。本書精心挑選最富傳奇色彩的古代人物,以輕松調侃的語氣講述他們耐人尋味的人生經歷。相信在閱讀完這些人的精彩人生后,您一定會有所啟發。
秦濤 ·普及讀物 ·9.2萬字
《美國學生歷史》一書是哈佛大學著名歷史學教授愛德華·錢寧專門為美國中學生撰寫的一部關于美國歷史的簡明教材,它對此后的美國歷史教科書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全書從北歐人發現美洲開始,分15個部分著重講述1600—1900年期間300年的美國歷史,包括美國人民為獲得獨立和統一而進行的無數大大小小的戰爭,以及為完善政治制度而做出的努力。全書脈絡清晰,語言簡明,客觀地將美國的形成和發展畫卷般地呈現出來,十分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相信閱讀本書,讀者對美國歷史和世界發展史將會有一個更深刻全面的了解。
(美)愛德華·錢寧 ·普及讀物 ·15.1萬字
《近代中國東北與日本研究》立足中國東北地區,整合東北地區偽滿、日本研究資源,致力于近代以來中國東北地區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研究。本書是第2輯,從文化思想、經濟貿易等方面剖析日本在中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各種活動,以揭露其殖民統治的本質并批判其對侵略戰爭的不反省。
馮雅 付麗穎 陳秀武 ·普及讀物 ·16.7萬字
這是一套給孩子看的世界歷史書,以當今最為流行的世界歷史的正史為創作依據,內容選自正史,真實地還原歷史原貌,對于歷史人物也有著中肯評價。此外,還涉獵了部分民間故事、傳說雜記,不僅平添幾分傳奇色,也平添了很多異域風情。在創作方式上,本套書用講故事的方式講歷史,用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按時間順序把世界歷史上風云變幻的大事件一一展現,脈絡清晰,通俗易懂,讓小讀者一氣呵成地了解世界歷史。
彭凡編著 ·普及讀物 ·6萬字
著名近代史學者馬勇作品集,共7冊。分別為《馬勇說晚清》《馬勇說民國》《重尋近代中國》《清亡啟示錄:一個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機中走進歷史》《中國圣雄:梁漱溟傳》《民國遺民:章太炎傳》《帝國設計師:董仲舒傳》。
馬勇 ·普及讀物 ·124萬字
北洋軍閥的興衰與末路;革命志士的抗爭與探索;國共十年的沉浮與教訓;近代日本的崛起與野心……本書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近代中日兩國發生的大事件,細致地還原了近代中國各大派系的發展進程,多角度、全方位展現了近代中國的社會軍政、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變化,展現了那個時期中國青年們的奮斗不息的精神。書中附有不少珍貴報刊文獻資料,為讀者提供了看待那段歷史的新視角,是了解紛亂復雜的中國近代史的極佳讀本。
(日)陳舜臣 ·普及讀物 ·38.9萬字
本書以近年公開發表的《蔣介石日記》為起點,作者野島剛鍥而不舍地探索散落中國臺灣、美國、日本三地的龐大資料,包括從未公開的《曹士澄檔案》,白團成員家書、日記等珍貴史料,同時透過對相關人士的縝密訪談,忠實描繪出“政治家蔣介石”最真實的面貌,以及日本軍事顧問團“白團”的實際活動情況,呈現了白團在“報恩”和“反共”的外表形象之下,更私密、更真實的人性一面。
(日)野島剛 ·普及讀物 ·17.4萬字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范仲淹們”就是儒家精神的典范!北宋中期,內部“三冗”嚴重,天災不斷,對外與西夏交戰、向遼國納幣求和,政權搖搖欲墜。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刻,被后世譽為“天下楷模”的范仲淹橫空出世,率領歐陽修、富弼等一眾“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文臣挺身而出,挽救衰亡的北宋,并且將憂國憂民的儒家精神推向了巔峰。謚號“文正”的范仲淹,用一生詮釋憂國憂民;一代文宗歐陽修,是知人善任的千古伯樂;歷經三朝的重臣富弼,身處逆境亦不改君子本色;……翻開本書,領略真正的儒家精神!
白切玉 ·普及讀物 ·20.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17世紀法國繪畫、18世紀歐洲繪畫、18世紀法國繪畫、18世紀英國繪畫、18世紀意大利繪畫、18世紀西班牙繪畫、13世紀至18世紀的日本繪畫、意大利繪畫與塞岡提尼、瑞典最優秀的畫家佐恩等。
李劍橋 竭寶峰編著 ·普及讀物 ·6.9萬字
原本終日在紫荊山中種田燒炭的蕭朝貴,是不該走入歷史的視野,留下他精彩的瞬間的。但洪秀全、上帝會、太平天國,改變了蕭朝貴的命運;蕭朝貴也改變了他們。本書引用可靠的資料論證了在太平天國早期歷史上存在一個“蕭朝貴時代”,太平天國得以迎來定鼎金陵的輝煌。而與此同時,肇端于蕭朝貴時期的太平天國權力斗爭和權力結構的異動也埋下了“天國”隕落的伏筆。本書附列的六篇研究習作,是作者近年來對蕭朝貴和太平天國早期史研究的后續推進。
劉晨 ·普及讀物 ·25.6萬字
更始元年五月二十八日,劉玄率漢軍攻開宛城后,在帝位上剛坐穩的劉玄,為防劉氏兄弟竊取農民義軍權力,對功高蓋世的劉氏兄弟劉縯只封了個漢信候,劉秀不但不封,還被列入被除掉的異己人物。同年六月,劉縯在劉玄君臣設的圈套下,被砍了頭。劉秀雖有殺兄仇不共戴天之恨,但為了保住不被誅連之命,主動回都城金殿請罪,忍辱負重。雖然劉秀痛苦的心在滴血,但他還是感激涕零地感謝劉玄不治他的連坐之罪,熱心為恢復大漢演習禮儀,為更始遷都洛陽大興土木。終于贏得了皇上的信任,任命劉秀為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執節過黃河去平定河北。
路興錄 ·普及讀物 ·25.6萬字
本書是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系列的第一冊,圖文并茂,解說生動,主題為兩次鴉片戰爭以及戰前與戰后的局勢分析和后續影響,表現以英國為代表的近代西方世界與清王朝這個古老帝國的第一次劇烈碰撞,以此揭開百年近代史的開端,展現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矛盾和潛在發展方向。
張鳴 ·普及讀物 ·9.4萬字
忍耐是一種策略,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越挫越強的精神力量!面對屠夫的羞辱,韓信淡定鉆襠,不因沖動斷送前程;面對項羽的冷落,韓信審時度勢,韜光養晦研習兵法;面對陳馀的輕蔑,韓信一笑置之,背水一戰威震天下。翻開本書,看韓信如何在一次次忍耐中越忍越強,三年滅七國,打下半壁江山!馬云、克洛菲勒、稻盛和夫、柳傳志都強烈推崇的忍耐力!一本講透“兵仙”韓信謀略與智慧的通俗全傳!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兵家四圣”之一!他一生從無敗績,張良贊他可獨當一面,蕭何稱他國士無雙。從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到垓下圍滅項羽,他用短短三年踏平七國,為大漢打下半壁江山!然而,在他的光輝戰績背后,卻忍受了無數屈辱、白眼。他年少時窮困落魄,甚至吃不上一頓飽飯;他屢屢被鄉鄰欺辱,甚至曾被逼鉆屠夫褲襠;他從軍數年不得重用,先是給項羽當門衛,又去給劉邦看糧草,甚至差一點被當作逃兵砍頭。他二十多年活在嘲諷之下,被龍且公然笑為“胯夫”,戳他“胯下之辱”的痛。但是,韓信用強大的忍耐力度過了人生一個個低谷期,留下了一個個堪稱兵法教科書典范的戰例,成為了名垂千古的“兵仙”。翻開本書,看韓信如何在一次次忍耐中越忍越強,三年滅七國,打下半壁江山!
蘇城育 ·普及讀物 ·19.1萬字
曾國藩、左宗棠同為晚清重臣,中國大轉型時代的引路人,聯手開創了近代精英的全面崛起。其功名之盛,聲威之烈,為歷史罕見。本書立足翔實的正史,核定豐富的軼史,全面細致勾勒曾國藩和左宗棠各自的人生軌跡,重點圍繞兩人曲折起伏的交往經歷,逐段還原兩人持續奮斗與相互糾偏的人生,深入剖析兩人的矛盾分歧與相互成就,將五千年中華傳統生存哲學與成功智慧,通過人物本身的想法、做法展露出來,給到讀者生活的參照與智慧的啟迪。
徐志頻 ·普及讀物 ·26.4萬字
中國與美國在晚清時期的頻繁溝通與交流,既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化歷史進程,也影響了美國的崛起與壯大。經過19世紀的接觸后,中國與美國均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結束了兩千年封建帝制,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本書在尊重嚴謹史實的基礎上,對19世紀中美交往的歷次重大事件進行還原與盤點,如鴉片貿易、望廈條約、赴美華工、蒲安臣使團訪美、幼童留美、格蘭特訪華、李鴻章訪美、八國聯軍侵華、庚子賠款退還等。全書以時間為主軸,將中美互動中的同類事件歸納為一類,放入一個章節中。以此方便參照與對比。中國人看美國,美國人看中國,19世紀兩個大國的對望與凝視,深刻改變著世界格局。
陳卿美 ·普及讀物 ·31.1萬字
《黎東方講史.細說清朝》是“黎東方講史叢書”之一,由旅美著名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撰寫。它敘述了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建立清朝至清朝滅亡期間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還闡釋了順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歷史之謎。本書所采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采的史學著作。
黎東方 ·普及讀物 ·38.1萬字
《乾隆皇帝的荷包》是賴惠敏教授數十年潛心研究清代財政史的學術結晶。本書聚焦于乾隆皇帝的荷包,即皇室“小金庫”的收入與開支。作者認為,皇室財政和國家財政不同的是,田賦為國家主要的收入來源,清皇室雖有百萬畝以上的土地,但其重要收入則來自于商業方面,即地租、關稅、當鋪、發商生息以及鹽商之額外支出等。乾隆朝內務府收入驚人,乾隆皇帝借此在北京、熱河等處大量興建藏傳寺廟,帶動寺院經濟活動。同時巧妙地利用藏傳佛教,實現了號令蒙藏各部,整合蒙藏社會,維護統治的目的。然而在清朝外患問題緩解的同時,皇室斂財所引起的內部問題卻層出不窮,種下日后清朝衰敗的遠因。
賴惠敏 ·普及讀物 ·2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