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紀傳體史書《史記》的精編白話本。《史記》是中華文明的根柢,魯迅評價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體量宏大,客觀地說,今天年輕人去讀《史記》,總是很難耐心地讀下去。本書則精選《史記》最經典的篇章,以白話文重新翻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精妙之處,可謂給當代史學愛好者的一份美好禮物。本書依照梁啟超先生的提示,對《史記》的“十大名篇”進行解讀、翻譯和賞析。讀懂讀透了這些篇目,也就掌握了《史記》這部巨著的精華。
張大可 ·普及讀物 ·22.8萬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大戰之一,那血雨腥風的戰場,那慘無人道的殺戮,那血肉橫飛的場景,讓人刻骨銘心、回味無窮;又讓人驚心動魄、唏噓不已,本書從一個個硝煙彌漫的戰爭故事中,讓你品讀一戰的著名戰役,記住歷史,珍惜和平。
崔佳 ·普及讀物 ·22.8萬字
歷史其實不枯燥、不嚴肅,歷史也可以很八卦!考據很好玩!《給大忙人看的歷史常識》是一本濃縮中華歷史文化知識精粹的儲備手冊,是大忙人為自己添分加彩的必備好書。
章學城編著 ·普及讀物 ·22.8萬字
這是一套關于1840~1945百年正史的彪悍史書。是一套全面解讀晚清、共和、抗戰的長篇歷史力作。從來沒有一本關于民國的書籍,能像《歷史深處的民國》這樣,全面、真實、透徹、有趣地將民國這段歷史講明白說清楚。作者在精研民國史料的基礎上,以尊重史實的嚴謹態度創作,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行筆,全新講述了1840~1945這百年間的一些我們熟悉的人做過的一些我們并不熟悉的事……
江城 ·普及讀物 ·22.7萬字
全景解讀蒙古帝國二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破解中世紀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興衰秘密。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在統一蒙古草原后迅速發起對外武力征服,從蒙古草原到中原漢地,從花剌子模到斡羅斯,從亞洲到歐洲。蒙古帝國鐵騎所向無敵,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無法阻擋蒙古帝國擴張的腳步。蒙古帝國先后滅亡4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取得了比羅馬帝國四百年征戰還要廣闊的土地,建立起一個從西伯利亞到印度,從越南到匈牙利,從朝鮮半島直到巴爾干半島的超級帝國。蒙古帝國打破了亞歐舊大陸的阻隔,重新劃分了世界版圖,將原本相隔絕的文明聯系起來,為新時代的到來劃定了新秩序。
耶律承安 ·普及讀物 ·22.7萬字
《從古代到封建主義的過渡》涵蓋了從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奴隸制國家形成到公元15世紀歐洲封建主義危機這一漫長歷史時期中的歐洲生產方式、社會結構和國家形態的演變過程。
(英)佩里·安德森 ·普及讀物 ·22.7萬字
本書旨在透過人物觀察近代中國的變革,同時在大的歷史變動中觀察人物。第一章,通過曾國藩等人,展示傳統士大夫的求變和他們內心的掙扎。第二章,展示從維新運動到清末新政,士大夫和官員體制內的求變。第三章,展示第一代現代知識分子及革命黨人的追求和理念。附錄部分是關于作者導師的記錄,雖與前三章略有不同,但仍是展示當代復雜的“變”。
遲云飛 ·普及讀物 ·22.7萬字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制度。政治制度,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制度史乃史學之容器,了解中國政治制度史是學習古代史的基本功。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制度是形塑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力量,其影響波及21世紀的我們。本書圍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展開,包含皇帝與皇權、宮廷與朝堂、中央與地方,具體涉及錢糧賦稅制度、軍事制度、人才選拔制度等。“故紙堆里講政治,制度史外看乾坤”,通俗解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
張程 ·普及讀物 ·22.7萬字
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一共存續了405年,歷經29帝,創造了諸多歷史記錄,至今影響猶存。自“赤帝子”劉邦通過楚漢之爭建立漢朝后,漢初發生了白登之圍、諸呂之亂、七國之亂等重大歷史事件,好在文景之治使得國力得到了恢復,強勢的漢武帝,因對匈奴的打擊永載史冊。兩漢一波三折,在經歷了王莽篡位后,也有光武中興,更有明章之治,但經歷戚宦之爭、黨錮之禍和黃巾起義之后,漢獻帝劉協被廢為“山陽公”,漢朝滅亡,留下的卻是不盡回響……
飄雪樓主 ·普及讀物 ·22.6萬字
從中國歷史中選取關鍵階段、事件、重要人物,作為案例進行剖析,旁征博引西方管理學、經濟學、營銷學等著作中精華觀點,絕大部分為作者從原著中翻譯而來,力求信達雅,又融匯了大量中國古代詩文中的經典內容,既體現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湛見解,又與現代工商管理思想相通,還可以增進企業家、管理者的人文修養。在此基礎上,作者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提出了中國社會三大組織原型并論述其對現代組織的影響及啟示,闡述了管理上要注重“仁”的價值,戰略上要善于經營不敗,領導力建設上要超越個人局限,人力資源管理上要培養忠誠,用人上要提防“馬仔政治”,品牌打造上要從傳統中找尋“寄托”等諸多觀點。《歷史是個商學院》的著眼點,不在于講歷史故事。作者認為,近乎捕風捉影地講故事,更適宜茶余飯后消遣。而對于企業家、管理者來說,讀史就是要從華夏民族共同的經驗中汲取寶貴的智慧和教訓,從而獲得有助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啟示。
張曉剛 ·普及讀物 ·22.6萬字
《吳越春秋》是東漢趙曄所著的詳細講述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史事的著作,對于其文體性質,一直存有爭議。本書提供了新的視角,將《吳越春秋》放到兩漢到魏晉的哲學思想脈絡中考察,在深研文本、深入敘述肌理、廣泛吸收國際學界前沿理論的基礎上,把“說謊”作為解讀《吳越春秋》的一條主線,所有話題的探討都以“說謊”為中心而展開。本書所指的“說謊”有其特定的文化政治內涵。作者不僅詳細闡述了“謊言”的內涵,還對“謊言”的類型、性質和表現有著細致入微的分析,從而透過“說謊”這面鏡子,勾踐、伍子胥等春秋重要人物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董鐵柱 ·普及讀物 ·22.6萬字
本書分為十一章,通過武則天的家庭關系、武則天參政的前因后果、武則天稱帝的歷史真相、武周時期的政治格局、武周時期的經濟狀況、武周時期的軍事形勢、武周時期的文化風貌、武周政權的歷史地位、武則天的悲劇結局、武則天的歸宿之地、關于武則天的評價問題、武則天時代的歷史文化遺存12章內容及附錄,較為全面分析了武則天這個人物及武周社會發展狀況。書稿插入幾十幅圖,圖文并茂,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是讀者了解武則天這個人物歷史的一本權威的圖書。
王雙懷 ·普及讀物 ·22.5萬字
歷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計謀,奸詐程度往往將對手整得頭昏腦漲、找不著北,卑鄙程度也屢屢突破道德底線,但他卻是一個心懷天下、體恤眾生的圣人;而且他還是一個柔情萬丈、天才橫溢的詩人;最后他還是一個敏感、自卑、內心孤獨的普通男人。
王曉磊 ·普及讀物 ·22.5萬字
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集團內部分裂為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張作霖為首的奉系三大派別。為爭奪北洋政府的實際控制權,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之間的府、院之爭進入白熱化。從1916年開始到1928年結束,歷時12年的政治亂局,從張勛復辟到曹錕賄選等各種鬧劇輪番上演,38屆內閣垮臺。作者依據大量文獻史料,長期潛心研究,對很多復雜的歷史問題卓有見識。情節撲朔迷離,懸念迭起,引人入勝,從而使得本書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很高的可讀性。
宋連生 ·普及讀物 ·22.5萬字
清朝,一個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王朝,因其種種特殊性,注定會被世人大書筆墨。近些年來,以清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也是大行其道,它給人們留下了太多驚奇與贊嘆,留下了太多談資與趣味。
東籬子編著 ·普及讀物 ·22.5萬字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這段被后人稱之為春秋戰國的550年間,那些空前絕后的偉大人物和傳世經典井噴似的涌現:孔子述《論語》、孟子寫《孟子》、老子寫《道德經》、墨子寫《墨子》、孫子寫《孫子兵法》、鬼谷子寫《鬼谷子》、韓非寫《韓非子》……百家爭鳴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四書五經鑄造了后世中國人的價值觀,春秋五霸開創了謀略計策的典范,戰國七雄構建了現今中國版圖的框架。
龍鎮 ·普及讀物 ·22.5萬字
曾國藩做事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扎實實的死功夫,不留隱患,日積月累,便無人可以超越。曾國藩自幼讀書就用笨功夫,不讀懂上一句,絕不讀下一句,一篇文章連讀幾十遍才勉強成誦,連躲在床底下的小偷,都忍不住鉆出來替他背了一遍;當了翰林后,為了見上軍機大臣穆彰阿一面,他天天寫詩文呈送,一連被拒了13次,最后硬是把穆彰阿給感動了;曾國藩做任何事都不投機取巧,打仗更是將這種“尚拙”的哲學發揮到了極致。曾國藩打仗從沒有用過錦囊妙計,而是信奉“結硬寨,打呆仗”,日日不斷地壘墻挖溝、籌備火炮,絕不主動出擊,直到把太平軍困得人心惶惶、士氣全無,再慢慢攻城,最終用四場勝仗徹底解決了太平天國這個大患。
度陰山 ·普及讀物 ·22.4萬字
劉備一生吃盡敗仗東躲西藏,越敗越強,最終稱霸一方!劉備在魏蜀吳三國創始人中不僅出身最低,而且經歷最坎坷。從織席販履的小販到三分天下的一代雄主,他被人攆著從河北逃到江南,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然而,劉備每敗一次,實力就變強一分,最終苦盡甘來:孫劉聯軍赤壁大捷、奪取荊州四郡、入蜀滅劉璋、漢中大敗曹軍……憑借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翻開本書,領略劉備屢敗屢戰、越敗越強的成功秘訣!
劍眉枉凝 ·普及讀物 ·22.4萬字
《明朝那些事兒》第壹部,開國皇帝朱元璋,生于元末亂世之中,赤貧起家,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追逐,以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同時代的眾多厲害角色,幾乎是赤手空拳建立起龐大的帝國。朱元璋之后,燕王朱棣為奪皇位發動了“靖難之役”,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為千古之謎,而朱棣在驚濤駭浪中登上皇帝的寶座,他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成祖──永樂大帝。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2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