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前燕是由慕容鮮卑以東北為政治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權,始于西晉武帝太康六年(285),止于東晉廢帝太和五年(370),經慕容廆建立前燕、慕容皝自稱燕王、慕容儁稱帝,至慕容暐時期滅國,歷4世,先后存續85年。本書共分通史、典志、傳記、圖表、考異、大事編年等對前燕史事進行梳理,展示前燕統治者及其輔政集團勵精圖治,使慕容鮮卑建立的地方政權從東北一隅到問鼎中原,位列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五胡”建立的十六國之一的歷史進程。
趙紅梅 ·中國史 ·16萬字
日本歷史學家布留川正博代表作,探尋人類文明歷程深層邏輯,亞洲、歐美媒體一致推薦。本書是一部不多見的,敘述人類文明發展中奴隸貿易這一現象,將歷史敘事與人文思考相結合的思想著作。奴隸這個群體從遠古時期起一直貫穿了人類文明的各個時期,在15—18世紀,奴隸貿易伴隨著歐洲殖民者登上非洲大陸和美洲的興起而達到了頂點。400年中,西方世界迎來了政治、經濟、軍事的繁榮,但這一切卻是建立在各個人種的奴隸們斑斑的血淚之上。日本知名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布留川正博從海上奴隸買賣的角度切入,用一個個歷史故事和一條條數據對奴隸貿易、奴隸生活、奴隸解放運動作了嚴謹、翔實的描寫和論述,深入淺出地揭示出了奴隸貿易為什么屢禁不止的底層邏輯,對于在當今世界進入新興文明的勢態下,人們了解那段黑暗歷史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日)布留川正博 ·世界史 ·9.8萬字
王耀所著的《水道畫卷:清代京杭大運河輿圖研究/歷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是對海內外現存清代京杭大運河輿圖的較系統深入的調查、整理和研究。“調查、整理”體現為:弄清運河圖藏圖機構、收藏路徑、圖幅保存狀況,并進行分類和編目?!把芯俊眲t集中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研究單幅運河圖圖幅內容、表現年代、圖幅價值、版本源流等問題;二是探討不同類型運河圖的特征、背景等,并歸納總結運河圖繪制內容的時空差異及成因;三是發掘運河圖圖像史料的價值,進行圖史互證、以圖證史的研究嘗試??傊?,這本“圖書”是對中國古地圖中類型圖研究的新探索,也力圖為京杭大運河史研究提供新史料和新思路。
王耀 ·歷史地理 ·11.6萬字
記錄英語民族歷史的輝煌之作,歷史愛好者人手一部的經典讀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丘吉爾全景式的史學名著。《英語民族史》是一部以英國歷史為中心,從英語民族的起源、發展一直記述到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逝世為止,既概述了英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發展情況;也完整介紹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英語國家的誕生過程以及與英國的關系的書籍。本書作者溫斯頓·丘吉爾,是世界著名政治家、畫家、演說家、作家以及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為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詩般的筆觸,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全景式的歷史畫卷。
(英)溫斯頓·丘吉爾 ·世界史 ·19.4萬字
民國時期甘肅地方精英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面對時局變動,他們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意識,借用其擁有的社會資源,努力地踐行經世理念。在強權政治環境中,他們始終不能擁有獨立的社會地位,但正是這一群體,極大地維護了地方社會秩序的相對穩定。作者從眾多材料中爬梳、整理出民國甘肅地方精英的社會活動軌跡,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觀照群體與時局、群體與社會、群體與新舊轉型,力圖通過社會群體的研究,體現社會史研究之旨趣。
謝羽 ·地方史志 ·16.7萬字
本書視野開闊,考證翔實,結論充滿開創性和顛覆性,是一部難得的學術力作!內容橫跨稻作史、考古學、人類學、民俗學和中日文化交流史。從稻作文化的視角,運用語言人類學和考古人類學的方法,基于多學科交叉互證,得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結論:(1)苗族起源于湖南澧陽平原的城頭山遺址;(2)古苗人最早將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3)蚩尤后裔最早將稻作農耕傳入日本列島;(4)日本稻作文化帶有鮮明的苗族基因;(5)日本皇族源自中國苗族。
李國棟 ·史學理論 ·16.9萬字
2017年紀伊國屋人文大獎,加藤陽子“戰爭三部曲”收官之作,被世界三次追問“選擇哪一邊”的日本,為何總是滑向戰爭?深入剖析日本戰爭之路,揭秘日本戰爭背后的外交失誤。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世界曾經通過三次外交事件考驗日本會做出怎樣的選擇。然而,日本最終都沒能選擇正確的道路。本書是日本東京大學歷史學教授加藤陽子“戰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為切入點,圍繞日本歷史上的三次選擇,即如何處理“九一八”事變、是否加入德意日三國同盟、對美關系是戰還是和?詳述日本最終“滑向”第二次世界大戰旋渦的來龍去脈。作者基于嚴謹的歷史研究和廣泛的檔案資料,深入分析日本的政治、外交和媒體環境,剖析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外交決策失誤,揭示了日本在近代史上多次選擇戰爭的道路,尤其是在二戰期間選擇與美國對抗并最終走向失敗的深層原因。
(日)加藤陽子 ·世界史 ·18萬字
剖析宋金兩國的政治博弈,還原亂世之中的官場生態。發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敗,是中國歷史上一場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劇。本書以史料分析和情景還原為基礎,再現宋金太原之戰的完整戰斗細節,呈現宋金博弈與北宋靖康之敗全過程。作者對金軍采取的進軍路線與攻城戰術、太原軍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亂的政治局面、將從中御的軍事法度以及北宋當時一流將領人物的多次軍事行動均有細致描摹,不僅再現了戰場上的烽火刀兵,也給出了北宋何以失敗之發人深省、層次豐富的歷史解讀。
趙大胖 ·中國史 ·19.2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門研究侵華日軍駐廣州“波”8604部隊在中國南方諸省進行各類細菌作戰犯下累累罪行的歷史學術著作,內容涵蓋了“波”8604部隊自成立至解散這7年間進行各類細菌研究、實施多種細菌作戰等大量歷史事實;也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半個多世紀中日兩國學界對“波”8604部隊的學術研究。本書是第一本專門研究“波”8604部隊實施細菌戰罪惡的規范的學術性著作,內容嚴肅,邏輯嚴謹,結構完整,史料更為充實、可靠。書中不少內容是首次披露的有關“波”8604部隊實施細菌戰的新罪行,對研究侵華日軍在中國南方諸省進行細菌戰具有不可或缺的學術意義。
曹衛平 ·中國史 ·17.5萬字
《一說春秋之驚蟄》為《一說春秋》叢書的第一本,主要講述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701年之間的春秋歷史故事。本叢書以《春秋》為基礎,以《史記》和《國語》作為主要補充,同時,參考其他三十余部相關書籍撰寫而成。與其他《春秋》白話本不同,《一說春秋》叢書在原有史料的基礎上,補充了歷法、禮法、制度、人物關系等背景信息,將春秋的事件片段前后串聯,并在大量史料基礎上形成觀點及判斷,以方便讀者更為清晰地了解這段歷史。“一說春秋”最初為音頻節目,經過重新整理、修正、補充,最終形成目前的《一說春秋》叢書。本書中每章均包含原音頻節目的二維碼,可以相互參照閱讀。
李明 ·普及讀物 ·16.2萬字
本書遵循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和歷史的有關思想和理論,以地理學思想史研究為基礎,在《地理學思想史——通論和年表》之年表基礎上,完成《地理學思想史——以中國為中心的地理學大事年表》。包括:地理學年表:公元前25世紀之前、地理學年表:公元前25世紀至前11世紀、地理學年表:公元前10世紀至前1世紀、地理學年表:公元1世紀至18世紀末、地理學年表:公元1800年至1899年、地理學年表:公元1900年至1959年、地理學年表:公元1960年至今。
潘玉君 ·專業史 ·13.8萬字
潘玉君 ·專業史 ·16.6萬字
清宮劇告訴你:嬪妃娘娘宮斗不能停;皇帝吃飯每道菜不能超過三口;正黃旗是皇族正統橫著走……這些套路你真的信了嗎。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被電視劇騙啦,真實的清朝超乎你的想象!嬪妃侍寢可不是脫光了用被子裹起來,而是娘娘們一起在養心殿后殿集合等皇上翻牌子。清朝嬪妃不自稱臣妾或本宮,在面對皇帝和太后的時候,一般自稱“奴才”。皇上可不怕你知道他的口味,翻開《膳底檔》——乾隆不愛海鮮,光緒則是個“海鮮控”!…………本書從七個部分講述了清朝的日常生活,涵蓋了語言、商業、建筑、交通、旗人、后宮生活、服飾、婚姻、飲食等各個方面,用特別嚴謹的考據,還原特別有趣的清朝日常生活!
橘玄雅 ·普及讀物 ·15.4萬字
本書是對宋代田賦制度進行再探討的研究之作。本書認為,作為一項正式國家稅收制度,真正意義上的田賦在宋代才最終確立。宋廷通過兩次大規模田土調查與丈量工作,首次完成了全國范圍內相對完整的土地資料登錄工作,從而建立以田土作為切實賦稅征收對象與依據的田賦制度。與此相伴,由依據田土色等、月巴瘠、高下而確定的級差稅率取代了以往的全國統一稅率,也促進了田賦制度走向合理。田賦征納流程亦在田賦制度逐步完善過程中嚴密起來,并促進了田賦稅制的向前發展。宋代以后各朝的田賦制度,基本上是對宋的沿襲挪用。宋代田賦附加稅與農民負擔是本書綜合考察的另一重要問題。綜論之,宋代田賦附加稅沉重一方面源自國家財政需求擴大與田賦征稅原額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與宋代國家財政分配體制過度集權有關。
田曉忠 ·史學理論 ·11.9萬字
《英國田園詩歌發展史》以“詩話”的形式全景展現了英國田園詩歌的發生、發展過程。作者突破歐洲田園詩歌的傳統概念和理論疆界,將英國田園詩歌發展史上溯至古典神話,下延至當代文學。全書以文本分析為主,基于豐富的文獻資料對英國田園詩歌的傳承關系展幵考據式梳理;論述翔實,有理有據;語言清新,雅俗共賞。該書可以作為專業文學研究者的參考用書,也可以為文學愛好者拓展文學知識提供幫助,甚或可以成為普通讀者的消遣讀物。
姜士昌 ·專業史 ·17.3萬字
本文講述了日本大倉財閥勢力是如何深入到中國本溪地區,并不顧中方的反對執意建立本溪湖煤鐵公司。但在中方不斷的抗議浪潮中又不得已將公司的所屬權由獨霸轉為“合辦”,并考察了公司最終實現“合辦”的復雜過程。文章細致地分析了公司人事安排和機構組織,以及中日雙方在不停的博弈中,最終制定出了相關制度。且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著重討論日本軍國主義占領東三省之后,煤鐵公司再次淪為日本進行殖民主義的物資來源之一。
周飛 ·中國史 ·11.1萬字
本書是一部斷代區域災害史方面的學術專著,主要研究清代寧夏地區自然災害情形及社會對災害的應對等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形、氣候條件復雜。清代是這一地區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個時期,干旱、水澇、地震等諸種災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人們在遭受各種自然災害襲擾的同時,也在不斷總結和積累防災、備災和救災的經驗教訓,以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
王功 ·專業史 ·14.7萬字
17世紀中葉發生的明清交替,于中國固然是政治上的重大變動,于東亞同樣有著深遠影響。周邊國家如何認識清朝入主及其何以維持長期統治是本書的關注點所在。朝鮮王國對明朝懷有深厚情感,又以自身儒家化程度自傲,自然對清朝心存鄙夷。在清朝入主中原初期,朝鮮以“胡無百年之運”的歷史認識維持其固有觀念。隨著交往深入,朝鮮對清朝的認識逐漸豐富起來??墒?,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朝鮮卻固守陳見。這背后固然存在忠明的情感因素,但是,朝鮮朱子學的世界觀及其“主靜”的思維方式,更是導致朝鮮無法認同清朝、不承認清朝正統性的根源所在。本書著重考察朝鮮士人觀察清朝的方式及其背后的思想基礎,力圖溝通思想、情感與政治的相互關聯。
桂濤 ·中國史 ·19.9萬字
云南細菌戰是以日軍南方軍細菌戰部隊第9420部隊為主、其他細菌戰部隊為輔,在日軍大本營統一指揮下實施的。研究云南細菌戰必須首先探究侵華日軍第9420部隊的歷史。侵華日軍云南細菌戰包括對人的攻擊和對動物的攻擊,對人的攻擊主要是霍亂細菌戰和鼠疫細菌戰兩種戰爭形式,這是本研究的落腳點和研究重心。本書是國內迄今最新、最系統、最翔實地研究侵華日軍第9420部隊和云南細菌戰的著作。筆者深信,日方未來公開的細菌戰的相關檔案將證明本研究的價值。不僅如此,筆者還希望這一著作可以為侵華日軍云南細菌戰賦予新的研究內涵,并以此促進國內外的侵華日軍第9420部隊和云南細菌戰的研究。
張華 ·中國史 ·17.6萬字
書從金文資料入手,結合相關社會科學理論討論了兩周時期華夷關系問題。按照時間順序,分別對西周、春秋和戰國時期的華夏和夷狄族群關系的特征和形成機制進行了探討,指出地理氣候因素是造成華夷關系演變的內在動力之一。本書對先秦時期華夏族群發展壯大的脈絡特征以及華夏早期的對外觀念進行了梳理。
馮盛國 ·史學理論 ·1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