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系列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代表性的播音員為訪談或研究對象,如第一代播音員的代表性人物齊越、夏青、葛蘭、林如、陳醇、關山等,結合編者實際收集的本人口述與他人口述材料,系統展現了每一代播音員的成長背景、專業素養的習得、播音代表作品的特點、播音主持風格的形成,進而透視中國播音事業初創階段的播音員對職業的不懈奮斗和堅定信仰,體現出新中國播音事業不斷發展、不斷取得突破,折射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局面。
姚喜雙主編 ·口述史 ·14.2萬字
公元前431年,希臘世界內部的兩大陣營爆發了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在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里,各類城邦與各色人等輪番登場,在各種極端環境中做出自己的抉擇。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寫就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成了西方歷史學的經典巨作。修昔底德認為,日益強大的雅典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懼,而斯巴達必須回應這種威脅。這種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必有一戰的邏輯,就是后世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本書是張新剛教授對《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書的解讀。張教授選取書中最為重要的事件,按時間歷程,梳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前因后果和內在邏輯,并借此探討了公民品性、城邦政體、權力與正義等關乎古希臘人思想精神的重要議題,揭示了修昔底德對“人的境況”深入而復雜的思考。
張新剛 ·史學理論 ·18.2萬字
該書是《另一半中國史》作者的新書。他從宋神宗治平四年山東登州發生的著名的阿云殺夫案入手,講宋朝的婚姻制度和女性地位,以及司法制度,力圖闡述宋代文明中包含的法治文明及其局限,從一個小切口講述宋朝歷史。阿云案又被稱作阿云之獄,這起小小的案件,竟牽動了諸多法官和諸多名臣(司馬光、王安石、呂公著、富弼、文彥博、唐介),還惹得宋神宗連下四詔,爭論了十幾年。即便是今天,在學術界,“阿云之獄”也是熱門話題。司馬光和王安石孰是孰非?“阿云之獄”是法律之爭還是政治斗爭?國家制定法律應該重刑還是寬刑?婦女地位包含著哪些方面的變遷等等,都是值得思考的話題。
高洪雷 ·普及讀物 ·11.4萬字
《資治通鑒》從戰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了16個朝代1300多年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大數據”和“案例集”。本冊講述了隋亡唐興之間的事件,公元589年隋軍南下擊潰陳軍,俘獲陳后主陳叔寶。隋文帝楊堅在國內一面鎮壓地方叛亂,一面招撫突厥。宮廷內,晉王楊廣用計使楊堅廢黜太子楊勇,并在楊堅病逝后,順利即位。楊廣登基后,數次出游,開鑿永濟渠,三征高麗,耗費國力,最終引起叛亂。楊玄感、李密、李淵等先后反隋。最終隋恭帝禪位,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翻開本書,從隋亡唐興的歷史變革中,學會如何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華杉 ·普及讀物 ·19.2萬字
全書分從民族起源開始,敘述歷朝歷代史事直至民國開創。一本書讀懂五千年中國史!大視野、通識感,不拘泥于局部細節,學習歷史頂好的入門書。兼具權威性和可讀性,錢鐘書、李敖、易中天、柏楊等大師學界推崇。濃縮中國五千年歷史于一書。《中國史》滲透著呂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來整理舊國故的精神,全書“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為通史寫作開一新的紀元”。
呂思勉 ·中國史 ·19.9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所寫的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真實的三國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董卓如何擾亂朝綱、曹操勢力怎樣興起、赤壁之戰的真相、司馬氏的興亡等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呂思勉 ·中國史 ·10.6萬字
中華民族究竟可追溯到何時何地?秦始皇施行的是暴政還是政治理想?大唐盛世如何在安史之亂后一蹶不振?宋儒的思想為何救不了宋朝?本書作為從民國傳承至今的中國史入門讀物,將中華五千年歷史濃縮于一作。呂思勉先生用曉暢淺顯的語言,講述中華文明進程中人人必知的典故,以文史大家的獨特視角,追索史實背后的深層動因與邏輯,理清文化變遷脈絡。一本書讓你輕松讀懂從上古到民國的五千年歷史變遷,以史為基,知古今、通天下、望未來。
呂思勉 ·中國史 ·12.3萬字
石興邦是新中國主持發掘大型史前考古聚落遺址第一人,石興邦先生的故事很多。一些大事件已經見諸許多留世的浩繁書卷。本書選擇了先生的許多生活故事,并試圖讓讀者如同親耳聆聽老先生娓娓道來的家長里短,近距離了解老先生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使之更豐滿、更可親。用這個活生生的凡人往事,注解莫測高深的偉大人生這一神圣課題。同時,對先生所參與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學術活動,我們盡可能多選取生活的細節、注重“未知”的呈現,回避一些生澀的學術渲染和人事糾葛,使之可信,可讀,可傳。本書是考古泰斗石興邦先生唯一的口述著作。
石興邦口述 關中牛編著 ·口述史 ·11.3萬字
宋朝普通百姓平時生活是什么樣的?宋朝人也租房住?房價、租金高不高?生病吃藥去哪里?婚喪嫁娶講究些什么?陷入糾紛又如何維權?飲食、醫藥、物價、婚俗、科舉、司法……全景式再現大宋包羅萬象的民生民情,再次出發,用文字抵達。
云葭 ·普及讀物 ·7.5萬字
本書嚴格依憑正史史料和經典文獻,以耳熟能詳的十八位歷史人物為主要例子,結合他們延伸交集的人物與事件,應用九型人格,透過內在動機、欲望、恐懼、直覺類型、注意力焦點、心理防御機制等諸多角度,對人物的性格、心理、行為加以探索和解讀,從而獲取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對一些懸疑提出更符合邏輯與情理的可能性探討。同時把九型人格的知識體系有機糅合在跌宕生動的歷史事件里,讓愛好者獲得更生動、更深度的感悟。
吳茂炎 ·普及讀物 ·14.5萬字
本書脫胎自石泉教授受業于陳寅恪先生時撰寫的碩士論文,完成于1948年。歷經半個世紀的歷史風雨塵埃沖刷掩埋后得以問世,初版于1997年。此次再版,面貌一新。旨在使這部經典之作臻于完善。作者帶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通過對甲午戰爭前后中國內部政治情勢演變的考察,闡明甲午戰爭實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以求與遠東國際局勢的演變相表里。本書概述謹嚴宏闊,立論警辟深刻。作者辛勤探索之所得,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為我們了解民國學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例證。
石泉 ·史學理論 ·17.7萬字
與修昔底德等后世歷史學家相比,希羅多德這位“歷史之父”更加注重傳達歷史的含義,除了原原本本地講述古代故事之外,他還在其“歷史的”記錄中加入了創作性的內容,使《歷史》一書在某些角度更像是關于世界的另一種傳說。本書上部從希羅多德的生平出發,探討了《歷史》的成書過程,以及它記錄歷史和世界的方式;下部結合《歷史》文本進行分析,提出“車輪”的說法,彰顯出希羅多德關于世界均衡的主張。
(日)中務哲朗 ·史學理論 ·9.6萬字
歷史是什么?歷史是一桌香噴噴的大餐,吃了它,人就變得成熟了。本書是作者為這桌大餐盡心盡力又勉為其難做成的一道小菜,用的原料是挑選的一些南陽的舊聞軼事,和有關這些舊聞軼事的圖片。就像一小碟指頭肚大小的豆腐塊拌了小磨香油,又摻了些綠瑩瑩的香萊葉,也許不能填飽肚子,但歷史的微量元素還是有的,色香味也誘人,您不妨嘗嘗。
殷德杰 ·隨筆 ·7.7萬字
在醫療條件不發達的中國古代社會,即便是富可敵國的人物、至高無上的帝王,也難逃疾病的困擾。從秦始皇求仙問藥開始,那些憑一己之力即可左右歷史發展的關鍵人物,就開始與疾病抗爭。本書從病學角度入手,探討疾病、丹藥與歷史動蕩之間的聯系,以及疾病和關鍵人物面對疾病做出的抉擇引發的連鎖反應。人人都會得病,疾病深深嵌入歷史,只是我們常從當代醫學的角度看問題,忽略了疾病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作者嘗試把歷史記載中疏忽的細節挖掘出來,為讀者認識歷史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唐山 ·史學理論 ·17.9萬字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傳統的史學研究中,我們習慣“以我為主”,將“中原”文化放在歷史研究的中心,缺乏與同時期周邊乃至世界范圍歷史對比的視角,忽略“外部”文化對“內部”王朝的影響。在本書中,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勇教授高屋建瓴,以全球化史觀重構中國歷史敘事,用“橫向共時”的視角觀察中國歷史的演進,簡明扼要、深入淺出講述從上古至清末的中國歷史,幫助我們理解跨越王朝更迭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長時段演變與其內在邏輯。
馬勇 ·中國史 ·9.8萬字
枕邊人竟然是兇殺在逃犯?清末民初的“仙人跳”“放白鴿”“宰白鴨”到底有多可怕?魚湯、米飯加荊花,滋補品為什么會成為穿腸毒藥?高手在民間:爺孫倆真的只是“夢游”而已嗎?棺材中的尸體,為何會成為一個對既定事實的嘲笑?上海尸檢:怎樣還原《洗冤集錄》與現代解剖學的第一次碰撞?從2015年開始,《北京晚報》和“澎湃新聞”相繼開辟“敘詭筆記”專欄,由著名學者呼延云執筆,用現代科學結合史料考據,對古代筆記中的奇案、詭案、懸案作出全新的破解與詮釋。本書精選其中三十二篇文章,為讀者還原那些被掩蔽了千百年的隱情、內幕與真相。
呼延云 ·逸聞野史 ·12.2萬字
錢穆學識廣博,涉獵極廣——史學與史學史、哲學及思想史、文化學與文化史、政治學與制度史等,可稱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為傳統國學中的“通儒之學”。所以,有人把他稱為“我國最后一位國學大師”“最后一位讀書人”。
王艷明編著 ·隨筆 ·10.9萬字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英雄的才智得到最大化的發揮。抓住時勢的人,能將功業千百倍地放大;而一旦違逆時勢,縱使是天縱奇才,也難免落得悲慘的下場。漢武帝主動出擊匈奴,抓住的是西域已通、國力富強的時機;孫策以一千兵卒起家,打下東吳基業,離不開北方混戰、南方勢弱的局面;王玄策孤身一人聯合吐蕃,攻破天竺,背后是大唐帝國無遠弗屆的威勢;宋武帝劉裕以士卒出身,贏得皇位,順應的是司馬氏衰微、士族異心的局勢……翻開這部跨越千年的英雄史詩,你將發現,英雄成就偉業的背后無一不是時勢的助力。小約翰可汗、溫伯陵、豆子等文章首次結集,從十三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中,看英雄如何順勢而為成大事!
溫伯陵 豆子等 ·普及讀物 ·18.5萬字
女性到底在爭取什么?通過法國女性200多年的平權運動之路歷經的十幾個關鍵節點,我們看到,女性踏過荊棘才走到今天。穿長褲、接受教育與參加考試、選擇工作、獲得財產保護、在銀行開戶、申請離婚、擁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接受無痛分娩等,都是女性在時代的激流中一次次與父權制博弈而獲得的。
(法)瑪蒂爾德·拉雷爾 ·世界史 ·9.8萬字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度。了解祖國的過去,才能更加熱愛祖國的現在和未來。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我們的先祖曾經演繹過無數轟轟烈烈的事件。將這些歷史事件和風云人物從不同的角度展示給讀者,可以開拓大家的視野,提高大家的歷史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大家民族自豪感以及愛國熱情。滔滔不絕的黃河之水孕育了中華文明,滾滾奔騰的長江之水滋潤著華夏子孫,巍峨萬里的長城承載著歷史的滄桑。五千年中,風流人物層出不窮,各顯崢嶸。歷史上的這些故事很好看,翻開這本書,你將看到,那些現在看來手握至高權力、身披無數榮光的帝王,如何在權力的爭奪之中,逐步脫離險境,終君臨天下,又是如何守住大業、開創盛世。
東籬子編著 ·普及讀物 ·1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