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元大都史話》通過對元大都的營建、形制、布局、規劃理念、建筑特點以及宮廷風尚、社會管理等的描述,展現了元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制度等方面的成就。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通過古代都城這樣一座集國家政治統治、經濟管理、文化活動、軍事指揮于一體的歷史活動平臺,探索它們所折射的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歷史及其發展變化規律,視角獨特,別具風格。
孫勐 ·中國史 ·7.8萬字
本書以二百多幅照片為經,以美國軍官約瑟夫·德和中國軍民的口述為緯,全景觀、多視角、細致化地展示了抗日戰爭時期中美盟軍在湖南芷江的軍事活動和日常生活。內容包括日軍在芷江投降的歷史場景、美軍在芷江的通訊工作、芷江的風土人情等等。既有重大歷史事件的嚴肅性與莊重性,也有個人視角的趣味性和生活化,從宏觀到微觀,全面地展現了芷江抗戰文化的各個層面。
李松 ·口述史 ·10.1萬字
《大英帝國簡史》生動、嚴謹地講述了大英帝國從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開始到1932年渥太華會議結束建立、發展、強盛、衰落的歷史。本書共三部分,對應大英帝國的三個階段——大英帝國、大英第二帝國和大英第三帝國。部分主要講述大英帝國開拓美洲殖民地歷史,第二部分講述大英第二帝國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南非和印度開拓殖民地的歷史,第三部分講述大英第三帝國遭受次世界大戰重創及戰后殖民地和各自治領走向新生的歷史。
(英)羅伯特·巴爾曼·莫厄特 ·世界史 ·14.3萬字
該書是中共深圳市委組織部主編,會同文旅、傳媒等單位,依托深圳市基層全覆蓋調研成果編寫而成,著眼于深圳市83個街道,一區一冊,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歷史、人文、產業、自然風光等要素,既可以讓初次來深的游客對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幫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補全對居住街道認識。
本書編委會編 ·地方史志 ·5.4萬字
本書以關鍵詞的形式梳理了明以前的蒙古史,作者參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全書分成草原帝國、蒙古人的“約孫”、黃金家族、統一蒙古的戰爭、前四汗、蒙古世界戰爭、南宋之殤、元朝的定制、諸神的信仰、蒙元與諸汗、重回金蓮川等十一章,共105個關鍵詞(即105篇文章),這些關鍵詞可能是人名或部族的名字,可能是一次戰爭的名字,也可能是一種稱謂或一項制度……每個關鍵詞都是一個主題,可以幫助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對蒙古歷史的了解。
鄒進 ·中國史 ·15.4萬字
唐宋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發展的巔峰,其中士人群體起到了關鍵的引領作用。在休閑生活方面,他們多數住有精致園林;宴飲餞別、喝酒賦詩更是官員日常娛樂的基本休閑活動——這使得中國的餐館要比西方的同行早八百年;達官士大夫中更有不惜重金追求上等牡丹的“雅癖”。這種風雅生活的背后,蘊藏著怎樣的深層意涵和人生軌跡?作者運用全新視角,從唐宋文豪的文學名作入手,破譯唐宋士人吃喝玩樂背后所暗藏的深意,開啟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景觀。
盧建榮 ·普及讀物 ·7.6萬字
《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6.1萬字
五代十國向來被視作中國古代社會典型的衰世、亂世。本書作者援用傳統的紀傳體史書的編纂形式,以現代的觀念,對這段歷史重新作一番梳理、抉擇,揭示了這段歷史的全貌和特點,生動地再現出這一時期各類重要人物的歷史形象。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13.3萬字
武術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亮眼名片。本書闡述了武術歷史、武術文化、武術教育、競技武術、武術社會發展與國際傳播、武術段位制、傳統體育養生、民族傳統體育的研究現狀,討論了中國武術發展和研究的新趨勢,并對我國太極拳習練人群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
戴國斌 王立峰 朱東 張云崖 ·中國史 ·9.1萬字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構想,全球的眼光再一次被吸引到這兩條神奇的商路上。我們看到一段壯麗史詩——在遼闊廣袤的歐亞大陸上,有過兩條史詩般的商路,它們一頭連接著大陸東頭的長安、洛陽,一頭連接著大陸西頭的羅馬、威尼斯。絲綢、瓷器、茶葉……“中國制造”除了商品的價值,更是藝術,是精致、優雅、高貴的代名詞,讓世界為之如癡如醉。海陸兩條絲綢之路,即是兩條商路,又是兩條文化之路,千百年來,無數的東西方民族和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譜寫了一曲文化交流的千年頌歌。
國家人文歷史雜志 ·歷史地理 ·11.9萬字
全球通史(少年彩圖版)以歷史編年為經,以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為緯,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藝術、民俗等諸多方面。全書共分10卷,上起古埃及時期,下迄美國911恐怖襲擊,選取了600余個主題,2000余幅圖片,生動、真實、客觀、全面地再現了世界歷史的精彩瞬間和豐富內涵。生動流暢的文字、異彩紛呈的圖片、新穎活潑的版式、精美考究的裝幀設計,使廣大小讀者能夠在愉悅的閱讀感受中,輕松地獲取世界歷史知識。
郭方 ·世界史 ·11.6萬字
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兩大部分,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資料。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以整個歷史進程為線索,貫穿了主要歷史時期、主要戰場戰役和主要軍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紀實地展現了整個歷史的恢宏畫卷,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94周年!
劉干才 李奎編著 ·世界史 ·9.7萬字
三國題材作品的大多視角都集中在某個特定而又富有故事性的人物身上,如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等人;對于這些人背后的家族,卻付之闕如。但在東漢末三國初世家門閥開始嶄露頭角,無論是多么牛的人物,他們事業的成功,雖有他們自己出類拔萃的因素,但家族在背后起到的支持和運作作用更不可小覷。本書把每個牛人放在整個家族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和剖析,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觀感。作者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能力。幽默風趣又略帶古韻的白話文十分引人入勝,加上非常恰當地嵌入了流行的網絡語言,更是令人手不釋卷。在凄風苦雨的三國時代,災難和持續的戰爭使得人口一度降到史上最低。然而,善于尋求人性之光的智者,依然可以令人意外的幸福生活著。
劉軒鴻 ·普及讀物 ·15.3萬字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英雄的才智得到最大化的發揮。抓住時勢的人,能將功業千百倍地放大;而一旦違逆時勢,縱使是天縱奇才,也難免落得悲慘的下場。漢武帝主動出擊匈奴,抓住的是西域已通、國力富強的時機;孫策以一千兵卒起家,打下東吳基業,離不開北方混戰、南方勢弱的局面;王玄策孤身一人聯合吐蕃,攻破天竺,背后是大唐帝國無遠弗屆的威勢;宋武帝劉裕以士卒出身,贏得皇位,順應的是司馬氏衰微、士族異心的局勢……翻開這部跨越千年的英雄史詩,你將發現,英雄成就偉業的背后無一不是時勢的助力。小約翰可汗、溫伯陵、豆子等文章首次結集,從十三位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中,看英雄如何順勢而為成大事!
溫伯陵 豆子等 ·普及讀物 ·18.5萬字
本套叢書記載了從神話傳說: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歷史,采用手繪畫風和歷史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選配近千張彩圖與珍貴文物照片,經過嚴謹考據,加上寫實技法表現歷史事件與人物裝扮,讓孩子身歷其境,借以傳達正確的歷史常識,更可豐富孩子的美感經驗。本書以孩子能懂的經驗、語言,講述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人、事、時、地、物,讓原本抽象難懂的觀念或復雜背景,變得生動活潑、逸趣橫生,給孩子樹立一個清晰的中國正史概念。
何孝榮主編 ·中國史 ·9.4萬字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立起完整的國家社會秩序的朝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奠基時期,也是我國漢民族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從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漢朝經歷了四百多年,分為西漢與東漢。西漢定都長安,東漢定都洛陽。東西兩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許多重要的制度,為中國后世歷朝歷代制度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時期,除了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強大,也是思想、文化、藝術、科技的大發展時期。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大家暢游漢王朝歷史長河,領略中華民族文化的源流。
朱真 ·中國史 ·12.3萬字
女人干政,一直以來是中國古代政治社會的禁忌,自古以來就有“牝雞司晨”的說法,但是縱觀中華五千年,有無數巾幗女人在這男人的名利場里留下濃墨的一筆,她們雖身處男權社會,卻以獨特的智慧、魅力和堅韌,扭轉了命運的走向,悄無聲息地影響了歷史的進程。到了民國時期,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許許多多的獨立女性走上政治舞臺,他們訴求平等,要求女性也該享有同等權利,這些大膽的舉動推動了現代化思想的解放。而在這些獨立女性中,那些軍閥夫人尤為亮眼。當男性武夫在前線廝殺,她們在后方以茶會為戰場,以旗袍為戰袍,用胭脂盒里的微型手槍和檀香扇中的加密情報,書寫著另一部血色民國史。本書將揭示這些女性如何通過家族的權力關系、外交的手腕、政治的調解,甚至通過與其他女性間的聯盟,打破了傳統對女性的偏見,塑造了屬于她們自己的權力地位。
順衍 ·逸聞野史 ·9.7萬字
《紅二十五軍在隆德》對紅二十五軍在隆德的光輝歷史進行挖掘、整理、保護、傳承,集革命傳統教育與歷史文化教育于一身,這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它的出版發行,將對隆德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好新的長征路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對隆德回漢兒女,特別是青少年深刻了解紅二十五軍的光輝歷史以及先輩們的豐功偉績和偉大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擁護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王升主編 ·中國史 ·15.8萬字
本書將孫中山視作以科學為自己思想和行為基礎的“科學人”,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科學”在中國的傳入、翻譯、普及、應用等用度,詳細探討了孫中山這科學觀的形成過程,及其核心為“生之哲學”的思想以“科學”為橋梁深入的過程。
(日)武上真理子 ·中國史 ·12.3萬字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我國革命史上的一次戰略轉移,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事件,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歷史走向。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在這一具有歷史深遠影響的事件中,毛澤東和張聞天等黨的領導人順天應人,審時度勢,克服種種困難和阻力,努力保證共產黨和黨所領導的軍隊朝著正確的歷史方向前進。
程中原 ·中國史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