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對保國寺大殿的歷史沿革、建筑技術、歷次維修的追蹤,把大殿建筑放在宋代建筑及浙東地域建筑的大背景下進行考量,充分辨清其歷史與地方特征,分析其時代和地域背景,深入認識其與整個浙東地域建筑土壤的依存關系,同時,為進一步認識寧波地域建筑提供一個新的獨特視角。
邱楓 ·歷史地理 ·14.4萬字
南宋何以選擇偏安?中國何以轉向內在?看似中興之世,卻是民族沉淪之始。北宋亡國的檢討、南宋建國的辛酸、士人南渡的百態、武將無奈的悲涼、民族性格的形成……歷史作家郭瑞祥帶你讀懂南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南宋是一個存在感較弱的政權,又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時代。它弱在偏安一隅,一直受到來自北方政權的威脅。同時它又影響深遠,內化了文化模式,開創了“紹興體制”,令中國政治進入獨裁專權時期。本書自建炎四年(1130)寫至紹興十二年(1142),全方位展現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軍事、文化震蕩,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獨裁、文化上沉滯的形成過程和內在邏輯。
郭瑞祥 ·普及讀物 ·16.5萬字
《中國歷史的教訓》,是一本以人物故事為主線、以廉政思想為內核的中國歷史通俗讀物,也是第一本由紀檢干部傾注心血寫就的讀史感悟。作者習驊在“反腐第一線”工作多年,全書收錄了他創作于2012年—2014年,并發表在《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多家媒體上的24篇“說古道今”的文章,以輕松的筆調通過眾多令人嗟嘆與沉思的人物故事,來講述歷史風云變幻中的不變正道。作者巧妙地從古今歷史,特別是明清治國、吏治等歷史典故中尋求成敗教訓、總結得失經驗。《中國歷史的教訓》有趣、有料,敘事流暢生動,見解獨到深刻,傳遞廉政新思維正能量。
習驊 ·中國史 ·8.1萬字
傳承歷史知識,提高文化素養。以史為鑒,品讀人生,方明得失。這是一部清朝皇帝的眾生像,通過講述清朝皇帝的人生經歷,從而展現了清朝興、盛、衰、亡的發展脈絡。大清自入關至王朝結束,歷經近三百年,從開國的努爾哈赤,到康雍乾的盛世,同治光緒的維新振作,再步入晚期的衰弱不振,都揭示了一國之興衰與帝位人選密不可分的關系。
劉亞玲編著 ·普及讀物 ·15.4萬字
本書以聚落考古學的方法為視角,對建筑進行類型學梳理,建立村落的時間序列和空間分布的框架,通過對物質層面靜止的建筑、場域,以及精神層面動態的儀式、習俗等進行考察,做出詳細的歷時性演變和共時性分析,探討人地關系、祠堂墓葬、家族文化傳統等對鳳山樓村聚落形態演變所產生的影響。
吳敏 ·歷史地理 ·12.9萬字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這一槍,是紅色革命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工農武裝革命的新篇章。本書是全面系統地整理、歸納、總結南昌起義研究成果的著作。客觀、系統地總結了學術界對南昌起義若干問題的研究觀點。
李海榮 孫新編著 ·史學理論 ·10.4萬字
我國宋朝時期,北方出現了三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即遼、金和西夏。這三個政權稱雄邊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遼也稱遼國、契丹,是中國五代十國北宋時期以契丹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統治中國北部。金是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國歷史上由黨項人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封建政權,長達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金開誠 ·中國史 ·3.6萬字
本書是“歷史時報”系列之一種,以前所未有、獨特新穎的“時報”的形式,將楚漢時期的歷史進行了全新的闡釋與包裝。在本書中,這段歷史被串聯成“新聞”的形式,按照時間排序,排列成一部“楚漢時報”的合編。其中以各種新聞報道的體裁(包括社論、通訊、專欄、文摘、編讀往來等)配以詼諧輕松的插圖,大大增強了可讀性,讓人輕松掌握楚漢歷史。
韓明輝 ·普及讀物 ·11.9萬字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一半以上人口食用稻米。稻作是亞洲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的核心特征,稻作文化是中國以及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大多數國家的傳統主流文化。作者長期從事長江下游地區的考古工作,本書敘述的具體內容便以該區域的材料為主,探討了稻作起源這個宏大問題。全書分六個章節,逐章敘述并分析了稻作在世界范圍內的起源、演變、發展過程,并著重解析了稻作文明由于地理位置和區域環境差異,在亞洲各地孕育出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風格和多樣性特質。
鄭云飛 ·文物考古 ·11.5萬字
這是一個將儒家文明推到頂峰的王朝,也是商業文明高度發展的王朝,五洲來賀,萬國來朝;這又是一個峻法嚴刑遍布、君臣欲望膨脹的王朝,后期怪事頻出、人心惶亂……最終在1645年轟然倒塌,走向傾覆的深淵。
覃仕勇 ·普及讀物 ·19.1萬字
這是一部評述1845—1945年百年史學發展的專著,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前期,到經今文學運動興起為止。中編寫中國近百年的中期,主要記錄了20世紀前30年的新史料發掘工作。下編寫近百年中國史學的后期,主要記錄了各專門史的研究進展、通史及斷代史的撰述、對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蒙古史元史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俗文學史與美術史的研究以及古史辨運動和上古史研究。書的篇幅不大,卻結構清晰,文字暢達,立意高遠,信息密集,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學史領域的一本名著。
顧頡剛 ·中國史 ·9.5萬字
庵埠鎮位于潮州市南端,毗鄰汕頭、揭陽、澄海,古稱龍溪都。作者對庵埠鎮歷朝歷代有名款及無名款但有歷史價值的題刻進行記錄、拍照、拓片與整理,并收錄其背后故事。全書收錄題刻140余條,按年代順序排列,上編為匾額、書畫,下編為碑記,分圖片、題刻說明、書法點評、作者傳略、內容注釋等部分。本書可作為研究庵埠歷史的文史資料,供讀者一覽庵埠當地人文、政治、經濟的發展狀況。
楊煥鈿編著 ·文物考古 ·7.3萬字
《民國寧夏風云實錄》共計10本26卷。本書以時間為線索,記述了民國時期寧夏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文中所寫事件均由當事人和事件經歷者、知情者提供,史料來源可靠,所記事件詳實,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寧夏的狀況。全書時間脈絡清晰,時代主題鮮明,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8.6萬字
本書是法國歷史學家、思想家托克維爾的代表作之一。托克維爾通過對法國大革命大量史實的研究分析,揭示了舊制度與大革命的內在聯系,探討了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起源以及大革命較之其他資產階級革命更徹底、更激烈的原因。本書研究的問題包括,為什么法國人民對封建權力的憎惡要遠勝其他國家?為什么當時的法國人民比其他國家的人民更彼此相似,又更彼此分離、漠不關心?舊君主制最為鼎盛的時期就是路易十六統治時期,為何這種繁榮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腳步……法國大革命在世界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能給后來者以啟迪,讓后人在理解歷史的同時有所警醒,它的內容和性質決定了此書具有深遠的意義,必定會給讀者帶來心靈的啟迪與震撼,讓讀者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時代,做一個以史為鑒的人。本書獲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等中央高層,以及朱學勤、秦暉、許小年、雷頤、易綱、任志強等學者和社會名流強烈推薦。
(法)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 ·世界史 ·16.6萬字
本書論述的對象,包括魯迅、胡適、顧頡剛、羅家倫、易君左、丁玲、洪深和徐悲鴻八位作家(藝術家)。這八位作家,身份各異,有的是學者,有的是作家,有的身兼數任;有的大名鼎鼎,有的鮮為人知。他們的人生軌跡,有的終老于大陸,有的飄零海外;其創作,或專注于啟蒙,或傾心于個人興趣,新舊雜陳,公私有別,詩文書畫,各體兼擅……總之,他們難以一言以蔽之。作者選取的研究角度是一般研究中不太注意的方面,包括他們鮮為人知的人生經歷和個人興趣、嘎嘎獨造的藝術創作、特立獨行的人格風范等,為讀者呈現出這幾位藝術家不為人熟知的“別材”與“別趣”。
張向東 ·隨筆 ·17.8萬字
全文以史實為基礎,以具體事件為主線,致力于揭示復雜歷史事件背后的玄機,并將作者對歷史的理解化為通俗流暢的文字,極具可讀性。
櫻雪丸 ·世界史 ·19.8萬字
本書選擇電報這一19世紀60年代新出現的傳播技術,討論這一技術如何使《申報》新聞報道所代表的“知識類型”發生轉變,最終使報紙趨向指涉“當下”、“天下”和“事實”。
錢佳湧 ·專業史 ·17.1萬字
本書從軍事、外交、政治、社會及知識層面,概要性地講述了美國革命及新國家誕生的歷史,重構了18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那些最終導致革命發生的騷亂事件,以及波士頓茶黨和“自由之子”在推動從抵制到全面反抗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阿利森不僅考察了美國人在那段歲月里如何以及為何如此深刻地改變了他們的政府和社會觀念,而且梳理了獨立戰爭如何不斷發展直至最終取得勝利的主要脈絡,重點介紹了革命過程中的主要戰役以及法國對美國的軍事支持,最后著重分析了獨立戰爭后新國家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挑戰,以及美國革命對法國、拉丁美洲和亞洲所發生的反抗壓迫權力或殖民統治系列事件的后續影響。
(美)羅伯特·J.阿利森 ·世界史 ·7.2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7475字
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巴洛克藝術的誕生地,也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如今的意大利人心中有著強烈的自豪感,托斯卡納、米蘭、羅馬、威尼斯、僅僅幾個地名就能透露出大量的文化信息。杰里米·布萊克借鑒了歷史上大量的旅人日記、回憶錄和信件,以淺顯的文字解說了意大利兩千多年的過往,從羅馬崛起到被奴役的統一國家,到20世紀的法西斯政權,再到現在的共和國;從飲食、時尚與藝術、建筑,再到風光怡人的周邊島嶼,本書考察了意大利文化影響力的來源,探討了歷史事件的起因和影響,以及至今存在的觀念分歧。歷史大師的歐洲隨筆,牛津高產作家的歷史公開課。從民間和商業競爭的角度重讀意大利兩千年歷史,不僅有戰爭與和平,還有生活與美食。干貨和趣味相結合,讀來一點不枯燥。
(英)杰里米·布萊克 ·世界史 ·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