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大宋樓臺》以畫說史,系統梳理了兩宋界畫所反映的宋代建筑外觀特色,析其作品,道其影響,論其流變,詳其蘊蓄,形象生動,并以之繪就了一幅趣味橫生、活靈活現、形象生動的宋代立體生活圖卷。全書共收入140余幅宋人界畫、600余幅精美插圖,編排錯落有致,讀來賞心悅目,這些名家名作,既為本書增加了藝術觀賞性,又大大增加了圖像資料的可信性。全書從宋畫中的建筑探討兩宋建筑的外觀樣式及演變軌跡,重點不在其時的建筑技術,可為建筑史家增添一全新視角。
傅伯星 ·普及讀物 ·7.3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盤古開天、女媧摶土造人、軒轅黃帝、倉頡造字、共工怒撞不周山、大禹治水、夏禹傳子、少康復國中興、孔甲養“龍”亂夏、盤庚遷都、武丁重振商朝、姜太公釣魚、比干直諫招殺身之禍、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等內容。
李楠編著 ·中國史 ·5.8萬字
本書分為“重要的革命紀念地”“紅色地標”和“重要紀念場館”三部分組成,收錄響水新四軍研究會會員原創作品40余篇。每篇作品皆由作者實地調查、尋訪,查詢權威性檔案資料寫就,具有一定史料價值。本書旨在不忘歷史,緬懷先烈,教育后人,昭示未來。喚起人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
汪明時主編 ·中國史 ·13.3萬字
英國皇家學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科學機構之一,為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牛頓、達爾文、列文虎克、玻意耳、霍金等科學巨人都曾是它的會員。靠著一代又一代杰出會員的不懈努力,歷經三百多年的不斷成長與變革,學會從一個由愛好者自發成立的“無形學院”,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科學最前沿的機構之一。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在本書中帶領我們回顧了皇家學會誕生之初面臨的困境與偏見,為取得社會承認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為了推廣實驗科學所走過的崎嶇道路。隨著時間推移,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在帶來顛覆性變化的同時,諸多問題隨之而來,如何開展科學研究也需要反思。因此,學會的座右銘——“不人云亦云”,仍然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警示我們不可盲信他人之言。
(英)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 ·普及讀物 ·8.3萬字
宋代的建國者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匡正易俗,但是宋帝國在長期的經營后,內憂外患逐漸加劇。在帝國處于存亡危急之秋,開國后崇文之風下成長起來的士大夫據鞍上馬,以慨然有澄天下之志發動了宋中期的革新運動,史稱“慶歷新政”。當學院化的研究專著令大眾讀者視為險途,而歷史的戲說卻陷于流俗時,本書作者經大量閱讀原始文獻,時人筆記,專家研究著述后,以詩意的語言,行云流水的筆觸,嚴謹的學術分析,特立獨行的視角,向讀者娓娓講述唐中期,五代十國至宋的轉變,慶歷新政的始末,得失。該書可讓讀者于輕松的閱讀間了解宋代前期和中期的歷史脈動,也可于那個激蕩的覺醒年代里士大夫們的激情,惆悵中,遙望他們不曾遠去的白衣飄飄的背影。
蔡曉琳 ·中國史 ·11.3萬字
作者在《南渡北歸》中,除了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等知名人物,還有許多民國牛精選個大師故事,涉及位18246民國人物,人的故事,比如侯德榜、劉文典、曾昭掄等才子。本書共9章,包括:生活趣事、趣味學問、風骨精神、友情、師生情、親情、西南聯大往事等,漲知識,學精神。
岳南 ·普及讀物 ·9.5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泰勒斯——古希臘哲學的創始人、傳奇哲學家——恩培多克勒、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柏拉圖與《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伊壁鳩魯——偉大的唯物論啟蒙者、狄奧根尼斯——犬儒學派的代表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4.3萬字
本書為“Hello,中山”手繪漫畫系列之一種。《Hello,石岐》出版后,深受讀者歡迎,本書將增添前書未能盡涉的中山市老城區石岐的歷史文化名勝及游覽景點。作者采用年輕人的視角,通過細膩的筆觸、可愛的手繪漫畫和獨具一格的攝影作品,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介紹中山市石岐區的傳統文化、自然及人文景觀、文藝與重要產業發展狀況等。本書稿既體現了作者對石岐區及其歷史文化的熱愛,也有助于推介石岐區的特色游覽去處,使本地人和外來旅游者更多地了解中山的地方文化。
陳越安 ·歷史地理 ·2.8萬字
越混亂,就越混亂。西晉之后雖然出現了新三足鼎立,但北方只有一個政權,但隨著后趙的崩盤,中原再次陷入大亂,也催生了新一輪三極格局的形成,匈奴羯胡的時代已經過去,鮮卑和氐羌開始主宰起北方大陸。東晉還是那個東晉,但成漢被東晉滅掉了,南方統一。北方混亂后出現了前秦和前燕的強強對話,中國又出現了新一輪的三國。晉、秦、燕的三足鼎立斗爭比之前的更加激烈。這是一個新的時代,暴政,仁義,究竟哪種力量能掌握破碎的神州大地?殘暴不仁的石虎竊據帝位,在一系列倒行逆施之后終于迎來末日的審判……胸懷天下的桓溫一生彷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追逐不可實現的夢……“泣新亭,休作楚囚色。嘆神州,陸沉因何?”你擘畫干戈,能否訴我這是誰的家國?北方大戰,前秦笑到了最后,吞噬前燕,統一了北方,三國鼎立暫告一段落,南北對峙開始了緊張的局勢。新的統一趨勢又在醞釀中……
明軒公子 ·普及讀物 ·19.4萬字
希臘化時代是一個文化全球化的時代,也可能是歐洲古代史上最令人興奮的時期。公元前3世紀,你只要掌握一種語言就可以從羅馬一直漫游到印度;從西西里到塔吉克斯坦,國王們在努力應對統治多民族國家所帶來的挑戰,而希臘城邦國家則在歷史上已知最早的聯邦制下走到了一起;托勒密王朝的科學家們在測量地球的周長,而極具開拓性的希臘阿爾戈英雄們則探險到了印度洋和非洲大西洋沿岸。在本書中,你可以了解希臘化世界的諸多方面,包括它的歷史、文化、建筑、文學、科學和藝術,從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前323年),到羅馬帝國征服托勒密王國(前30年),彼得·索恩曼為我們展現了這一時期的廣泛歷史回顧,以及個別城市和國王的敘事特寫。
(英)彼得·索恩曼 ·世界史 ·6.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希羅多德、歐里庇得斯、修昔底德、阿里斯托芬、圣經、西塞羅、奧維德、塞內加、史詩、十四行詩、巴別塔、歐洲中世紀文學、奧古斯丁、亞瑟王傳奇、四大民族史詩、《神曲》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2.1萬字
新疆天山地帶歷史文化積蘊豐厚,是古代西域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綿延千里的天山走廊是連接中國內陸與中亞的重要通道,也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本書擬通過新疆天山沿線的歷史遺跡和遺物,特別是近三十年來新疆考古發現和歷史研究的成果,闡述天山在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天山立傳。天山走廊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交錯地帶,特殊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孕育出獨特的文明形態,使其成為歷史上諸多古代民族活動的舞臺。
張弛 ·文物考古 ·10.3萬字
本書為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用26篇文章回顧和描述了浙江考古的人和事。生動展示了浙江省多項重要考古的具體過程。包括上山文化考古發掘、余姚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跨湖橋文化考古發掘、河姆渡文化考古發掘、良渚古城的考古、印山王陵考古發掘、宋六陵考古發掘、吳越國考古發掘、上林湖考古發掘、王陽明故居考古發掘、蘭若寺考古發掘等一系列浙江的重大考古活動。這些考古發現或實證中華5000年的文明史,或糾正了史籍記載的錯誤。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建設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考古學的典范。
馬黎 ·文物考古 ·17.2萬字
敘述歷代的盛衰,即向來所謂政治史。本書依據時代,敘述從上古至民國歷代政治變革得失。自先秦諸子時期,改革社會的思想就出現了,但起起伏伏,改革力度一直不大,及至西漢末年才終于引發了王莽的改革。而王莽改革的失敗卻導致“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與天下安”成為政治上的金科玉律。一時間,變革的根本之計再無人提及。
呂思勉 ·中國史 ·12.1萬字
本書以古代中世紀歐洲原始史料的翻譯匯編為主,以少量研究論文和書評為輔。翻譯原則是從拉丁文與希臘文原文文獻翻譯,本期的主題是法制文獻。每篇譯文包括專業性的導言、譯文和原文。研究論文為希臘現代史研究,兩篇。書評則是對古代中世紀研究領域的中文專業論著的短評,以客觀地介紹圖書內容為主,兼及學術評論。本書一則為國內學界提供*手文獻,推動國內學界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二則梳理國內學界的研究動態和方向,了解國內外的重要學術成果。
陳瑩雪 ·世界史 ·16萬字
本書以豐富的珍貴圖片,配以深沉的文字敘述,全方位介紹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藝術等領域,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知識性和可讀性,不僅是廣大讀者學習中國歷史知識的最佳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蕭楓主編 ·普及讀物 ·16.4萬字
阿拉伯傳統文化是否等同于伊斯蘭傳統文化?相信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本書在闡釋二者關系的基礎上,以清晰的論述和簡練的語言,就阿拉伯固有文化在阿拉伯文化傳統中的地位、中世紀的阿拉伯文化成就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歷史、“豪俠”“寬容”“樂觀”“務實”“調和”各特質與阿拉伯固有文化的關系等問題展開討論,對于了解阿拉伯文化有一定的助益。
肖凌 ·世界史 ·8.9萬字
如果有一天,您一睜眼發現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驚慌,來,拿起這本《唐朝穿越指南:長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冊》:先過了語言關,學幾句中古漢語、唐朝國罵;再混進官府食堂開開小灶,品茶喝酒。記住,像穿越小說中那樣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隨手拿出紋銀幾兩是會悲劇的,戶口簿、暫住證一個也不能少。可隨旅行團游覽長安城最熱門的五大景點,順便逛逛青樓,看看馬球,帶上豹子去戶外狩獵。更可入鄉隨俗,像個唐朝人一樣過端午、春節、七夕情人節。想洋氣一點也沒問題,圣誕節唐朝就已有!運氣好的話,還能受邀去別人家里做個客,唱K、跳舞,樂不思蜀,最后買套占地十畝限價房。
森林鹿 ·普及讀物 ·17.6萬字
《大同書》是中國近代思想家康有為的名著。在書中康有為提倡“破九界”的人道主義原則,批判現實世界;設計“升平世”的范式,規劃社會改造方案;進而展望“大同”境界,設計理想社會。湯志鈞先生的《導讀》,分析了康氏大同思想從孕育、發展到定型的歷程,梳理了《大同書》從初創、增改到成書出版的經過。
康有為 湯志鈞導讀 ·史料典籍 ·18.9萬字
《張鳴說歷史:重說中國古代史》是張鳴創作的歷史文化隨筆。作者以幽默、辛辣的筆調點評歷史人物及事件,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本書講述歷代帝王妃嬪、文臣武將的生前身后事,評點改革變法、軍事征戰、朝堂斗爭的利弊得失。作者文筆老練,敘述流暢,點評恰到好處,從歷史中提煉對現代的借鑒意義,引人深思。
張鳴 ·普及讀物 ·1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